道路勘测设计纵断面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5.01 MB
- 文档页数:65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11114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道路勘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方向的专业课,是一门研究道路路线设计的基 本理论、标准,以及实用方法和技能、道路选线要点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路线设计理论 与方法,平、纵、横设计与计算能力。
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1. 掌握路线设计理论与方法。
2. 掌握平、纵、横设计与计算能力。
三、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道路勘测设计》以土木工程测量为基础,是一门道桥方向专业课,与《交通工程学》 《路基路面工程》等课程相配合,为毕业后从事道路方向有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学时分配本课程学分为2学分,建议开设32学时。
五、教材与参考书教材:《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 编,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三版。
主要参考书:1•《道路路线设计》,张廷楷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课程类型: 道桥方向专业课 学 分:22. 《城市道路设计》,周荣沾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一版。
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交通部行业标准,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一版。
4.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设部行业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本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讲解。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采用闭卷考试,综合评定成绩,其中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30% 。
第二部分理论课程内容大纲(含随堂讨论、习题课等)本课程内容建议开设32 学时。
第一章绪论(2 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道路运输的特点与组成;熟悉我国道路现状和发展规划;掌握道路分级与技术标准,道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和任务,设计依据与程序。
二、教学内容1. 道路运输的特点与作用(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道路运输的特点;基本组成;作用)。
2. 道路的分类、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分类与技术分级(道路的分类分级;技术标准)。
、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设计公路为某一级公路。
本路段为山岭区,地势稍陡。
路段主线长(起讫桩号为K0+—K1+), 路基宽,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小时。
2、技术标准(1)平面设计技术标准:%圆曲线半径:一般值:400m,极限值:250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70m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同向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应大于6V(480m)为宜,反向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应大于2V(160m)为宜。
(2 )纵断面设计指标最大坡度:5%最小坡长:200m不同纵坡度最大坡长注:当纵坡坡度小于或等于3%时,最大坡长没有限制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3 )路基横断面技术指标: 行车道宽度:4X =15m硬路肩宽度:2X =5m 土路肩宽度:2x =中间带宽度:中央分隔带2m+路缘带x 2=3m 路基总宽度:视距保证:停车视距:110m会车视距:220m超车视距:550m不同圆曲线半径的超高值双车道加宽值注:当圆曲线半径大于600m时,可不设超咼。
本路段超高和加宽值为:R=700m处,不采用超高和加宽;R=360m处,采用超高,不采用加宽。
路拱应采用双向路拱坡度,由路中央向两侧倾斜,取2%, 土路肩横坡度取用3%。
二、选线与定线1、选线原则(1 )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不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为了采用较高指标而使得工程量过分增大。
2、选线过程:选择的路线如平面图所示,选择此路线的原因:优点:(1)此路线过垭口,线形较好;(2)此路线经过了此路线经过地区地形较好,施工条件较好。
(3)此路线填挖工程量小,节省成本。
缺点:(1)此路线平曲线较多,对行车不利;(2)路程相对较长。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第四章纵断面设计一、填空题1.高速公路应满足__________视距的要求。
2.路面横向坡度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和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3.平均运距是__________ 之间的距离。
5.一条车道的路面最大宽度为_________m。
6.确定路拱横坡度的大小时,主要是根据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确定。
7.行车视距具体分为停车视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路拱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9.中央分隔带开口端部的形状,常用的有两种:______和______形,前者用于宽度______的中间带,后者用于宽度______的中间带。
10.人行道宽度包括行人__________宽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宽度。
11.路缘石的形状:______、______和______等12.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______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______加宽值。
13.又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按渐变率为______且长度不小于______的要求设置。
14.公路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当平均纵坡______,纵坡连续长度______;车辆组成内大、中型重车占______以上,且载重车缺乏辅助制动装置。
为避免车辆在行驶中速度失控而造成事故,应在长、陡下坡地段的右侧山坡上的适当位置设置避险车道。
15.在道路平面是__________、纵断面上的__________以及下穿式立体交叉的__________上都有可能存在视距不足的问题。
16路基填挖的断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常用的面积计算方法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1.行车视距:2.超运距:3.会车视距:4.平均运距:5.道路的横断面:6.超高:7.超高设计图:8.爬坡车道:9.避险车道:10.土石方运量:三、判断题1.道路横断面包括:路面、路肩、中央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及用地范围内设置的标志、照明、防护设施等。
道路勘测设计摘要:基于道路勘测设计理论从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三方面详细阐述了道路工程的勘测设计要点并旨在设计出一条结构合理技术可行、便捷高效和经济性价比高的道路。
还补充了在各个设计过程中需注意的要点和规范。
关键词:道路,勘测设计,纵断面,横断面,路面设计1引言道路是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道路运输系统是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运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条结构正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道路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道路的设计主要涉及的点接下来我会一一陈述。
2路面设计路面设计的任务确定路面等级,选择路面类型,进行结构组合设计,计算各结构层厚度及确定材料配合比,达到在不同季节和水文条件下承受各种车辆荷载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并能顾及行车速度与安全,道路维修和良好经济效益等各项要求。
并符合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在路面设计中沥青路面最为典型,所以提高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已成为中国公路交通领域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通过对现行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辨析,提出耐久性沥青路面设计的新思想。
确保沥青路面在设计寿命的年限内不发生整体性结构破坏是沥青路面设计的根本目的。
所以道路勘测对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有着关键作用。
3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是指道路中线上各点垂直于路线前进方向的竖向剖面。
道路横断面设计是根据道路的用途,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来确定横断面的形式、各部分的结构组成和几何尺寸的过程。
通过对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法的研究,大多数认为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应综合考虑七大基本功能,实现道路的交通性和空间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交通的运行效率,为道路横断面的规划设计方法完善提供依据和参考。
首先研究道路的交通承载、用地骨架、交往空间、防灾保障、市政载体、视觉景观、生态保护七大功能,对道路各功能方面影响横断面结构的关系机理才能展开更好的分析。
第二章 平面设计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⑴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 8 i h =)的极限最小半径(μ值分别取0.035和0.15)。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 = 9 m ,超高渐变率取1/150)? 解:⑴不设超高时:)(h V R i 1272+=μ=0.02)]-(0.035[127802⨯=3359.58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0m 。
设超高时:)(h V R i 1272+=μ=0.8)](0.15[127802+⨯=219.1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m 。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由公式计算可得:缓和曲线长度:=∆=p i B L '150/1%2%89)(+⨯=135 m 2-6 某丘陵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38'04954︒=α,4JD 到5JD 的距离D=267.71m 。
由于地形限制,选定=4R 110m ,4s L =70m ,试定5JD 的圆曲线半径5R 和缓和曲线长5s L 。
解:由测量的公式可计算出各曲线要素:πδπβ︒∙=︒∙=-==1806,18022402m ,240000200032R l R l R l l R l p , 解得:p=1.86 m , q = 35 m , =4T 157.24 m , 则=5T 267.71-157.24 = 110.49 m考虑5JD 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5s L =60 m ,则有:522460p R = ,30260m ==,"28'20695︒=α 解得=5R 115.227m "00'54322︒=右α ,2-7、某山岭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30291︒=右α"00'3043︒=右α ,1JD 至2JD 、2JD 到3JD 距离分别为458.96 m 、560.54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