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2020-2021学年第I学期《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新建三级公路选线设计2.设计内容➢根据原始地形图,拟在OD之间新建一条三级公路,新建三级公路选线设计的内容包括:路线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路基设计等。
➢完成道路选线设计阶段应完成的各种图表及详细的设计说明书。
3.原始资料➢地形图原在地区,张数1(打印为比例尺1:2000使用)。
4.一般要求➢本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说明书要求条理清晰,文字通顺,能反映选线的设计过程和计算过程;➢打印图纸完成新建公路选线设计,设计说明书和所有图表均要求手写,书写工整,图纸清洁,线条粗细均匀,符合要求,文字按工程字体书写,图幅规定采用297*420厘米。
6.设计文件的组成(1)设计说明书➢选线设计的心得体会;➢包含选线设计的所有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计算过程。
(2)路线设计➢路线平面设计:线形组合、平曲线设计、平曲线要素表等➢横断面设计:横断面组成、路基宽度、超高、加宽设计等➢纵断面设计:纵坡设计、竖曲线设计、各特征点设计高程计算(3)路基设计➢路基标准横断面和各特征桩号的路基横断面图➢路基设计表7.提交成果设计说明书(包含选线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原则、道路选线设计时采用标准的理由、道路选线设计的收获或心得体会等。
应阐述或论证包括直线长度、圆曲线的半径、缓和曲线的长度、纵坡坡度和长度、竖曲线半径、横断面构成、车道宽度、超高坡度和旋转方式、平纵断面线形的组合与协调等内容,包含所有的平面曲线的里程桩号计算过程、至少一个横断面超高设计的计算过程、所有竖曲线的纵断面高程的计算过程);路线平面图(应包括道路中线、JD、每50米的逐桩里程标注、桥涵、隧道等内容);路线纵断面图(应包括直线及平曲线、里程桩号、坡度/坡长、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填挖高度、竖曲线要素、桥涵、隧道等内容)、平曲线要素表、竖曲线要素表、路线横断面图(标准横断面图和任意缓和曲线的双坡阶段和旋转阶段、圆曲线选取一个桩号的横断面图)、路基设计表等设计成果文件。
2019年《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沥青路面设计1.设计资料河南某地(Ⅱ)拟修建高速公路,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7.0m。
其5中,行车道7.5m×2。
经交通量OD调查分析,断面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4052辆/日, 交通年平均增长率为6.05%。
根据交通历史数据,按表A.2.6-1确定该设计公路为TTC0类,根据表A.2.6-2得到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车辆类型分布系数根据路网相邻公路的车辆满载情况及历史数据的调查分析,得到各类车型非满载与满载比例,如表2所示。
表2.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所占比例(%)公路新建部分路基平均填土高度1.8m,平均地下水位0.8m,平均冻深0.48m,土质为粘土质砂,其重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18.0kN/m3。
根据气象资料,连续十年路面最低气温平均值为-2℃。
路基路基标准状态下回弹模量取90MPa,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Ks取0.88,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系数K取0.80,则经η过湿度调整和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为63MPa。
2.设计内容(1)交通分析;确定交通荷载等级。
(2)初拟沥青路面结构(结构层组合、各结构层材料、层厚)。
(3)确定各层材料参数(各层材料模量、强度和土基的回弹横量)。
(4)轴载换算,计算Ne。
(5)进行路面结构验算。
(6)计算路基顶面和路表验收弯沉值。
3.设计所需参考资料(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附电子版);(2)路基路面工程(第五版),黄晓明主编;(3)道路工程教材。
4.设计验算好路网——在线设计——沥青路面结构分析(APAD)(规范编写组提供的网页版程序)(/online_design.aspx)5.提交成果(1)课程设计计算书A4手写,要求过程详实,表格、公式规范。
注:计算书后面附“课程设计总结”1份。
(2)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图A3一张,要求按照制图标准规范绘制。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路线平纵横设计的内容及步骤,包括平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的计算,竖曲线计算及超高和加宽值的确定;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和公路用地范围图的绘制以及相关设计表格的填写。
培养学生遵守并运用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标准图和相关技术资料以及对资料灵活、合理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精确计算、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运用工程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掌握撰写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为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道路设计和施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任务根据分组课题完成相应路段路线设计图表、计算和说明。
地形平原区,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
对以下各项作设计计算及论述,编写设计说明书。
1、纸上定线在分组给定地形图的两控制点A、B间选取一条路线,要求有比较线,通过路线方案比较论证,确定最佳路线方案。
路线方案比较的方法和内容见《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2、详细设计计算(1)平面设计选定曲线半径,用公式计算路线中各转角点平曲线的几何要素,生成《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并同时确定路线的超高、加宽等值,绘制路线平面设计图。
(2)纵断面设计纵坡、坡长设计,竖曲线设计,计算标高及填挖高度,绘制路线纵断面设计图。
(3)横断面设计拟定并绘制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和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4)路基土石方计算绘制路基横断面设计图,用积距法计算横断面面积,计算土石方体积,编制路基设计表和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表。
三、设计成果1、设计总说明书一份,内容包括路线方案,路线平、纵、横的设计与计算,土石方计算调配,排水设计等内容的说明;2、路线平面图一份;3、路线纵断面图一份;4、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一张;5、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一份;6、各种设计成果表: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纵坡竖曲线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表各一份。
河南城建学院《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学期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班级-2班(96 人)设计教室10#B503、504设计时间(17周)指导教师张蕾、秦丹丹、吴冰花交通工程专业/2班《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生在掌握交通规划的理论知识之后,在本课程设计中进行模拟规划训练,初步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方法和实施步骤。
1、通过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交通规划的一般方法和过程;2、通过本课程设计,熟悉并加深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预测四步骤的基本理论,培养综合分析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培养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题目某区交通需求预测备注:每位同学的基础数据不同具体见第三部分内容。
三、设计的原始资料或已知的技术参数1、设计对象此次规划的对象为某地区,划分为5个交通小区,如图1所示。
图1 某地区交通小区划分示意图2、设计年限设定此次交通规划为中长期规划,规划年限为15年,规划基年为2015年,即规划期为2016年到2030年。
3、经济社会人口基础资料表1 规划区域人口历史数据(万人)年份小区A 小区B 小区C 小区D 小区E20052006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2015 108+(学号后三位/10)109+(学号后三位/10)115+(学号后三位/10)110+(学号后三位/10)111+(学号后三位/10)表2 规划区域汽车保有量历史数据(万辆)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2015 72+(学号后三位/10)71+(学号后三位/10)78+(学号后三位/10)72+(学号后三位/10)71+(学号后三位/10)表3 规划区域GDP历史数据(亿元)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2015 185+(学号后三位/10)187+(学号后三位/10)196+(学号后三位/10)17+(学号后三位/10)178+(学号后三位/10)4、现状OD表表4 2015年现状OD调查结果(万人)经调查得知:该地区居民出行方式的比例如表5所示。
某市中心区域城市设计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某市中心区域城市设计2、项目背景设计地段位于城市中心,北侧为城市中心广场及一处大型地下超市,南侧及东侧为居住区,西侧为商业区,此区域是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金融中心。
总规划面积20.68公顷。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长安路道路红线宽度60米,通江街道路红线宽度40米,其他道路宽度可自定。
3、经济技术指标(1)规划建设用地:20。
68公顷(2)容积率小于等于5(3)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4)绿地率大于等于30%二、城市设计依据1、规范、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家标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本设计在原则上以上述规划为基本依据,如需对上述规划内容进行必要的或重要的变更,必须详细阐明理由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三、设计原则与要求(一)设计原则1)先进性原则。
在借鉴其它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地方适应性的城市设计理念,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本设计能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2)特色性原则。
规划重点展示区域城市形象,深化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增加该区域的整体感、秩序感,提升土地价值,使其符合时代要求、地方特色这个主题,综合考虑现状建筑的保留与利用,突显地方自然人文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达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振兴城市经济、塑造城市特色形象的要求。
3)功能性原则.明确地区功能定位,完善城市功能。
从城市结构的整体性出发,着眼于城市机能的改善;着重文化产业空间的落实;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文化环境、当地历史文化以及空间环境,创造鲜明的城市特色.4)以人为本原则。
设计应充分重视对人的关怀,注重创造细节设计。
设计应从景观的参与性、服务性、趣味性、可达性、公平性等一些特性出发。
5)生态性原则。
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把握,挖掘城市地区大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引入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采用自然化设计,模仿自然生态群落的结构,创造自然生态的城市环境。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某二级公路设计背景资料:本课程设计内容为某二级公路的平曲线,纵断面以及横断面的设计。
该公路设计速度60km/h,为2车道公路。
图1. 地形图道路纵断面控制点高程:起点:110m, 终点95m;跨河桥梁桥面高程不低于94m。
道路标准横断面如图2所示。
图2. 道路标准横断面(单位:米)设计任务1. 请查阅《公路线路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依据规范内容确定本设计的各项技术指标其中包括:圆曲线最小半径;回旋曲线参数及长度;最大最小纵坡:竖曲线最小半径;最小坡长;超高渐变率以及圆曲线加宽值等:2. 在AUTOCAD环境下,运用纬地设计软件完成道路平曲线的设计工作;3. 设计道路的纵断面并绘制纵断面设计图4. 设计道路平曲线加宽、横向超高及过渡。
设计成果:(A3图纸打印)道路平面设计成果:道路平曲线设计图(1:500~1:2000)编制曲线要素表;主点坐标表道路纵断面设计成果:纵断面设计图,标明地面线、设计线、竖曲线要素、桥涵位置、孔数及跨径。
(水平1:2000或1:1000,垂直1:200或1:100)道路道路基设计成果:路基标准横断面图编制横断面设计表参考书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4.01.29《公路线路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6.07.07 《道路立交工程》,王伯惠,人民交通除本社,2000.5《道路勘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书》许金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6《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6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设计成绩按五级分制,即优秀、良好、中、及格和不及格。
一般以指导教师评定的成绩为主。
评分标准如下:1 .优秀——按时完成课程设计,内容符合任务书和指导书要求,无重大原则问题,并在某些问题上有独立见解,说明书条理清楚符合编写规范,图纸整洁,计算无错误。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与目的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是公路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安排、资源调配、施工方法选择等内容,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
为了提高学生在公路工程领域的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二、任务要求1. 确定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2. 选择一个具体的公路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组织设计;3. 分析该公路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4.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告,包括项目概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资源调配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等内容;5.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模拟仿真,评估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化性。
三、任务内容1. 确定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在课程设计开始前,学生需要进行文献调研,了解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基本原则包括施工安全、质量控制、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流程包括项目概况分析、施工方法选择、资源调配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等。
2. 选择一个具体的公路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实际的公路工程项目作为设计对象,该项目可以是已经完成的或正在进行中的。
通过分析该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学生需要确定施工组织设计的目标和约束条件。
3. 分析该公路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学生需要对选定的公路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地质条件、交通状况、工程规模、施工难度等方面。
根据分析结果,学生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施工方法选择、施工工序划分、设备配置、人员配备等内容。
4.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告学生需要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整理成报告形式,包括项目概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资源调配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等内容。
报告应该清晰、详细地描述每个步骤的实施过程和相关数据,以便于他人理解和评估。
5.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学生可以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模拟仿真,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化性。
交通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交通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掌握交通流的基本特性。
2. 学习并掌握交通规划、道路设计、交通组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 了解我国交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认识交通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交通问题,提出合理的交通设计方案。
2. 培养学生运用交通设计软件进行简单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就交通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和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交通设计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的积极性。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交通设计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交通设计的基本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设计基本概念:交通流、交通组织、交通规划等。
- 教材章节:第一章 交通设计概述2. 道路设计原理与方法:道路分类、道路线形设计、交叉口设计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道路设计3. 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需求分析、交通网络设计、公共交通规划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交通规划与设计4. 交通设施设计: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人行道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 交通设施设计5. 交通组织与管理:交通组织原则、交通控制策略、交通拥堵缓解措施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 交通组织与管理6. 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交通设计案例,了解实际应用中的交通设计方法。
- 教材章节:第六章 交通设计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交通设计基本概念第二周:道路设计原理与方法第三周:交通规划与设计第四周:交通设施设计第五周:交通组织与管理第六周:实践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提高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一)目的公路路线课程设计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综合运用,进而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巩固和融会贯通。
(二)要求根据设计所给资料,进行平、纵、横断面设计及其组合处理,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逐桩坐标表及路基设计表。
二、设计方法与设计内容(一)公路技术等级的确定根据所给资料,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路线规范》)确定路线的等级。
(二)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根据已确定的公路技术等级,按《标准》、《规范》规定,确定公路的技术标准,及各项指标。
(三)公路的平面设计根据已确定的公路等级及技术标准,在地形图上确定出路线的转点,从而确定出路线导线的位置。
确定合适的曲线半径R和曲线长度,计算曲线要素并推算主点桩号。
填写“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逐桩坐标表”(四)路线纵断面设计1. 点绘地面线(高程1:200,水平1:2000的比例)2. 试坡(坡度限制、坡长限制)3. 定坡(坡度值取0.1%,变坡点桩号应设在10m的整数倍处)4. 竖曲线设计,考虑平纵线形组合(五)横断面设计1.绘制路基标准横断面设计图(以《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为准)2.计算超高与加宽3.编制路基设计表4. 编制路基土石方调配表(六)绘图(具体线形标准见《工程制图》)1. 绘制路线平面设计图2.绘制路线纵断面设计图3. 绘制路基横断面图(1:200)三.参考资料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 《道路勘测设计》教材4. 《工程制图》教材四.设计要求1.封面2.文件尺寸3号图纸尺寸,297㎜×420㎜。
3.文件顺序(1)封面(2)设计说明书(3)直线、曲线一览表(4)逐桩坐标表(5)平面设计图(6)纵断面设计图(7)标准横断面图(8)横断面设计图(9)路基设计表(10)路基土石方调配表4.文件用计算机打印,图纸用方格纸手绘。
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谭波、余文成)
一、设计任务与内容:
1、路面结构设计与计算
①.沥青路面设计与优化;
②.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优化。
2、绘制路面结构设计图
二、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设计车速 100K m/h
路基宽度26M
行车道宽度4×3.5M
硬路肩宽度 1.0M
土路肩宽度 0.75M
三、设计要求:
毕业设计文件分三部分装订成册:设计图表、设计计算书和专题研究报告。
设计图表按A3图纸绘制;设计计算书和专题研究报告采用A4纸书写。
四、设计要求:
1、明确任务书要求,全面系统地复习教材,自学有关参考资料,熟悉有关标准和规范;
2、认真分析设计资料,正确选用有关公式和各项参数;
3、设计图纸中应注明:工艺要求、技术措施、材料质量和规格、注意事项、质量标准等;
4、设计图表应整洁美观,字迹工整,比例准确,图幅布置匀称协调;
5、设计计算原理正确,程序清晰,结果无误,尽量采用电算程序;
6、设计和计算均应按国家和交通部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五、设计资料:
4、交通量及组成
注:上表为双车道双向交通调查结果。
可任选一组进行设计
七、参考资料:
1、交通部部颁标准和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2、教材
(1)路面工程;
(2)路基路面工程;
(3)路面力学计算。
3、参考书
(1)路面设计手册;
(2)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2。
1.路线平面设计1.1、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1)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地势起伏很大的山岭重丘区,路线以高程为主导,为适应地形,曲线所占比例较大。
平面线形以曲线为主。
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选用与合理组合取决于地形地物等具体条件,不要片面强调路线以直线为主或曲线为主。
(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
长直线和大半径曲线会导致较高的车速,若突然出现小半径曲线,会因减速不及而造成事故。
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
同一等级的道路由于地形的变化在指标的采用上会有变化,同一条道路按不同设计速度的各设计路段之间也会形成技术标准的变化。
(3)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如果曲线过短,司机就必须很快的转动方向盘,这样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
同时,如不设置足够长度的缓和曲线,使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小于一定数值,从乘客的心理和生理感受来看也是不好的。
当道路转角很小时,曲线长度就显得比实际短,容易引起曲线很小的错觉。
因此,平曲线具有一定的长度是必要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最小平曲线长度一般应考率下述条件确定:①汽车驾驶员在操纵从容、旅客感觉舒适要求的平曲线最小长度,当设计车速为80km/h时,平曲线一般值取700m,最小值取140m。
②小偏角的平曲线长度。
当路线转角α≤7°时称为小偏角。
设计计算时,当转角小于7°时,应设置较长的平曲线.(4)注意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在平面线性设计中,应考虑纵断面设计的要求,与纵断面线形相协调。
(5)视距有: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视距采用停车视距。
当时速为80km/h时停车视距110m。
1.2、平面线形要素设计原则公路平面线形由直线,平曲线组合而成,平曲线又分为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要素。
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景观相协调,并注意线形的连续与均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 A重力式挡土墙设计B 沥青路面设计C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1. 课程设计教学条件规定制图教室2. 课程设计任务(1)理解设计任务,确定工作计划,查阅资料。
(2)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23)“5.4 挡土墙”一节,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重力式挡土墙设计;(3)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IG D50-2023》旳内容和规定进行沥青路面构造设计;(4)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23》旳内容和规定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设计;(5)根据指导教师旳规定,采用指定旳初始条件进行设计:重力式挡土墙、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旳设计计算按所选方案手算;在设计阐明书(设计汇报书)中应画计算图,采用A4纸打印设计汇报书。
(6)出图:重力式挡土墙、沥青路面设计不出图(留待毕业设计时训练出图);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绘制面板接缝构造和钢筋布置图,A3图纸1页。
3. 课程设计汇报书重要内容A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一)初始条件:(1)浆砌片石重力式仰斜路堤墙,墙顶填土边坡1:1.5,墙身纵向分段长度为10m ;路基宽度26m ,路肩宽度3.0m ;(2)基底倾斜角0α:tan 0α=0.190,取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d =0.5m ; (3)设计车辆荷载原则值按公路-I 级汽车荷载采用,即相称于汽车−超20级、挂车−120(验算荷载);(4)墙后填料砂性土容重γ=183/m kN ,填料与墙背旳外摩擦角τ=0.5φ;粘性土地基与浆砌片石基底旳摩擦系数μ=0.30,地基容许承载力[0σ]=250a kP ;(5)墙身采用 2.5号砂浆砌25号片石,圬工容重k γ=223/m kN ,容许压应力a a kP 600][=σ,容许剪应力a j kP 100][][==στ,容许拉应力a L kP 60][=σ;(6) 如下设计参数区别为每人一题,详细见下表:(二)规定完毕旳重要任务: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23)“5.4 挡土墙”一节,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设计:(1)车辆荷载换算;E和其作用点位置;(2)计算墙后积极土压力a(3)设计挡土墙截面,墙顶宽度和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施工过程的组织与安排、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施工进度的控制等方面。
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进行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工作。
二、任务要求1. 学生应通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生应选择一个具体的公路工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相关的工程资料;3. 学生应结合实际情况,对选定的公路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案、资源配置等内容;4. 学生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设计依据、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等内容。
三、任务步骤1. 理论学习阶段学生应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掌握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的目标、原则、方法和流程等。
2. 选题和资料收集阶段学生应选择一个具体的公路工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相关的工程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合同文件等。
3. 施工组织设计阶段学生应结合选定的公路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具体步骤如下:a. 分析工程特点:学生应对选定的公路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地理环境、工程规模、工程难度等方面。
b. 制定施工方案:学生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等。
c. 资源配置:学生应根据施工方案,合理配置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等资源。
d. 施工进度控制:学生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进行进度控制,确保施工工期的合理安排。
4.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告阶段学生应将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和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包括以下内容:a. 设计思路:学生应对施工组织设计的思路和目标进行阐述。
b. 设计依据:学生应对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进行说明,包括工程特点和相关规范要求等。
c. 设计过程:学生应详细描述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包括分析工程特点、制定施工方案、资源配置和进度控制等。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2011.12目录目录 (1)一、课程设计任务与目标 (1)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1. 道路交通调查 (1)2. 出行生成、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 (1)3. 出行分布交通量预测 (2)4. 交通方式划分 (2)5. 网络交通流分配 (2)6. 城市交通规划 (2)7. 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2)三、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2)1. 课程设计目的 (3)2. 课程设计要求 (3)3. 课程设计具体内容 (3)4. 课程设计考核方法 (9)一、课程设计任务与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在交通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交通规划知识,完成基本的交通需求预测分析,路网规划设计,以及交通项目评价等实践内容。
通过实践,深入掌握对交通规划的理论知识,进而具备较强的操作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如图 1所示。
图 1 交通规划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本课程设计主要目标是根据交通规划理论知识体系的要求,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培养、锻炼学生在交通规划领域全面的操作能力。
具体包括:交通规划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结合重点强化交通规划理论知识体系,使学生全面了解交通规划的内容、程序、手段和成果。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1. 道路交通调查对规划区域的基础资料(社会、经济、土地利用以及自然地理)、交通需求、交通设施和交通现状(交通量、OD、管理状况)等资料进行调查,收集。
2. 出行生成、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根据调查交通量和规划区内现状人口计算出行的生成率、发生率和吸引率。
利用上述的出行单位发生率和将来规划人口,预测出未来交通量。
3. 出行分布交通量预测利用调查的现状交通数据,任选一种方法(增长系数法、Detroit法、Fratar 法、重力模型法)拟合模型系数,并计算未来时段的分布交通量。
4. 交通方式划分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发展状况,任选一种方法(转换率曲线、回归模型、Logit 模型)计算各种交通方式未来时段的划分率,同时求出各种交通方式的OD交通量。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是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施工组织方案的制定、施工方法的选择、施工进度的安排等内容。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公路施工组织设计任务。
二、任务要求1. 选择一个具体的公路工程案例,对其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2. 根据案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进度、施工人员配置等。
3. 分析施工组织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进行预测和解决方案的设计。
4. 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模拟和优化,验证施工组织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5.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任务背景、目的、设计思路、方案选择、模拟结果分析等内容。
三、任务步骤1. 选择公路工程案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具体的公路工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
可以参考已有的公路工程项目或者自行设计一个案例。
2. 研究案例背景和要求:了解所选案例的背景信息、技术要求、施工条件等,为后续的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基础。
3. 制定施工组织方案:根据案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施工组织方案。
包括施工方法的选择、施工进度的安排、施工人员的配置等。
4. 预测风险和问题:分析施工组织方案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如天气、地质条件等。
5. 软件模拟和优化:利用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软件,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模拟和优化,验证其可行性和效果。
根据模拟结果,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6.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根据课程设计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应包括任务背景、目的、设计思路、方案选择、模拟结果分析等内容。
报告应清晰、详细,并符合学术写作规范。
四、任务成果1. 施工组织方案:根据所选案例,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进度、施工人员配置等。
2. 风险预测和解决方案:对施工组织方案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问题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本课程设计是《道路勘测设计》的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系统掌握该课程设计的程序和内容,并进一步学会综合运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能较独立地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基本问题。
二、设计资料(一)沿线所在地区的地形图,比例为1:2000;(二)本设计道路设计车速采用40km/h。
(三)所在地区的地质资料:0---1米为普通土 1---2米为硬土,2.2米以下为次坚石; (四)设计依据:详见指导书三、设计内容(一)纸上定线方案比选根据提供的地形图,在始终控制点A、B之间,选择一条最佳路线,在适当位置跨越中间控制点。
起点终点控制点标高为原地面高程。
要求至少选择两个方案,并且从线型最优的角度来论证,确定最佳路线方案,并对最佳路线方案进下述各项设计;(二)平面设计1、进行平面设计选定平曲线半径,计算平曲线、缓和曲线、超高和加宽等要素,并填写《直线、曲线及转角表》;2、绘制路线平面图绘出地形、地物、示出路线(标出里程桩、平曲线要素及主要桩位)大中桥的位置,比例为1:2000;(三)纵断面设计1、进行纵断面设计根据确定的平面图,直接读取各桩地面高程,绘制地面线,并进行纵断面设计,确定竖曲线等要素;2、绘制路线纵断面图示出高程、地面线、设计线、竖曲线极其要素,注出桥梁的位置、孔数及跨径。
水平比例尺1:2000 ,垂直比例尺1:200;(四)横断面设计1、根据平、纵设计填写《路基设计表》;2、绘制标准横断面图(比例尺:1:50)和一般横断面设计图(比例尺:1:300)(可每40米绘制一个);3、填写《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四、递交成果1、计算说明书一份包括:路线布设情况及方案比选的论证,列出比较结果并指出选用方案;路线平面、纵断面线形设计说明;横断面设计说明;手工计算部分:选取一个平曲线进行曲线要素、里程桩号计算;选取一个竖曲线进行设计高程计算。
2、路线平面图比较方案可与选择方案合并一张平面图上;3、直线、曲线及转角表;4、路线纵断面图;5、路基设计表;6、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一般横断面图;7、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某城市道路设计平纵横及交叉口竖向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任务
进行一段城市道路平纵横设计、一个平面交叉口的综合设计。
即根据所给的电子地图和交通量等资料,确定道路的横断形式,利用专业辅助软件做出路线的平纵线形设计,并对其形成的平面交叉口之一进行交叉口的几何设计、竖向设计。
二、设计资料
1、设计范围内电子地形图一份。
2、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道路类别及等级主干路
设计车速 40KM/h
规划红线宽度 40M
其余指标根据地形情况结合规范相关规定进行论证决定
3、交通辆资料
设计小时交通量(单向)为:公共汽车50辆/h,中型载重汽车40辆/h,小汽车1500辆/h.自行车3000辆/h,三轮车30辆/h,行人交通3500人次/h。
四、应交设计成果
1、计算说明书;(手写或打印)
2、设计图纸:道路平纵横图纸、交叉口平面设计、竖向设计图纸。
(电子版及打印)
五、设计要求
学生必须独立、准时完成设计任务(同学之间不得抄袭),并努力提高设计质量。
设计说明书须用A4纸或课程设计专用计算说明纸装订成册。
要求重点突出、撰写规范。
六、设计内容
1、道路横断面设计
机动车道设计;非机动车道设计;人行道和分隔带设计。
非机动车道宽度、机动(机动和非机动)车道分隔带宽度、人行道宽度。
2、道路平纵断面设计
3、交叉口平面几何设计、竖向设计。
本次平面设计每个同学均做道路全长,纵断面横断面可以选作一段(选做段内至少有两个交叉口),交叉口设计可以选规划一路途经的主要交叉口之一进行。
主要内容:弯道转角曲线半径确定;视距三角形绘制,主要控制点坐标计算,主要控制点高程计算;转角曲线高程计算;标高计算线高程计算。
七、进度计划(本设计约为五天左右时间)
八、考核方法和内容
考核方法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学生成绩。
1、考核内容:(1)设计图纸;(2)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3)工作态度
2、评分标准:
优秀: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质量优良,并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和新技术的应用,设计(论文)内容完整,论证详尽严密。
计算正确,层次分明,图纸符合规范,且质量高;独立工作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勤奋敬业;
良好:独立、全面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质量较好,工作态度端正。
中等:设计内容符合任务书要求,质量尚好,工作态度端正,但设计中有些小的缺点和错误:及格:设计内容基本符合任务书要求,论述和设计基本正确,计算无大错,工艺文件及图纸基本符合要求,工作态度尚好。
不及格:设计大部分内容不符合任务要求,质量差,有较大原则性错误或很多错误。
工作态度差草率从事或有抄袭现象。
九、主要参考文献
1、吴瑞麟.《城市道路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3、城市道路设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