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公开课)最新《生活与哲学》全套(一)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25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理解: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分析:
(1)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哲学思想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2)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透过社会现象把握本质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及基本特征等内容的学习,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自觉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教案一、教学内容《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题《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运用: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精神关系的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观察从一般的经验层面上升到比较深刻的哲学层面,学会自觉地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认识到“抽象的哲学”其实并不脱离时代,真正的哲学恰恰对时代问题的“理论回答”,使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四、教学难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五、教学方法“展示信息→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点评归纳→阅读教材→整理知识→讲明问题→判断运用”六、教学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分别经历了哪些基本形态?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过渡:上一框题我们主要学习、了解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大基本派别的一些相关知识,也懂得了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么能不能说所有的哲学都是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第一框题。
讲授新课: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探究:播放电影《墨攻》预告片探究:1、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影片的主人公墨者革离为什么要帮助梁城守城?体现了墨家的什么思想?2、除了墨家,当时还有那些主要的思想流派?各自代表什么利益集团?3、百家争鸣为何会出现在战国时期?体现了文化生活中的什么观点?探究参考:1、战国时期,强大的赵国想要一举攻打燕国,而实现这个计划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先攻破夹在赵燕之间的梁国。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No.4300 297B .哲学对社会变革有决定作用C .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D .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10.(C )辨析: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1.(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当然也不例外。
请结合上述论断分析哲学和时代的关系。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编写:郑来福 审核:赵长荣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2013.10.18【预习案】【学习目标】识记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理解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指导社会变革。
通过学习,认识到“抽象的哲学”其实并不脱离时代,真正的哲学恰恰是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解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知识自主探究】【预习提示:请快速浏览教材,完成下列内容,并记住】 (一)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来源于时代) 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哲学属于__________的范畴,________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形态的 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_________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2.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 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 。
3.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 ______,牢牢地把握住了 ,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 ______ ________和 。
课题:3.1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教学目标】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
【教学重难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式讲授法教学过程【自学质疑】►探究活动: 1、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P16)2、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政治变革之间是什么关系?自学教材P16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的有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1)哲学与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①哲学属于,文化是的反映。
一定形态的决定一定形态的,一定形态的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
②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在精神上的反应。
►疑问反思: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吗?(2)为什么说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自学教材P17-18社会变革的先导的有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解放人的思想。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
►疑问反思: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吗?总之,任何反应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推动时代的步伐,。
【交流展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典型例题】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推动时代的步伐和进程。
对“真正的哲学”,我们应该这样看待()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社会进步③真正的哲学是超越具体科学的科学④真正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下面材料不能体现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的是()A、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催生了新的封建制度B、文艺复兴运动开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C、启蒙运动迎来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D、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课堂效益检测】班级:姓名:1.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C.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2.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
备选设计第一课时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问题导入问题探究:我们这代人现在崇尚什么精神,有什么样的理想目标?小组讨论并选代表发言略。
教师同样给出自己在这个年龄段的理想目标以及崇尚的精神。
教师进一步设问: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两代人崇尚的精神为何有所不同?学生分析讨论略。
教师总结:人们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种思想都是一定时代环境中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反映。
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哲学,同样如此。
推进新课一、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板书:1.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形态的经济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但是哲学也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吗?(过渡)板书:2.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都是时代精神的反映,而且是时代精神的正确反映,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问题情境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多媒体课件展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既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一个重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又是党的建设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自我教育运动。
这个讨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77年底,主要内容是坚持“两个凡是”还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争论。
第二阶段是从1977年底到1978年11月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这是广泛开展讨论的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一大讨论还持续了一段时间。
问题探究: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在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略。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3.1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教材分析】本课是必修四《生活和哲学》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从内容上看,本课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在前两课学生们初步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后,对哲学的进一步探究。
主要内容是:理解哲学与思想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运用这些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说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这里的重点是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这也是理解马克主义哲学的关键。
看不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学生就容易将哲学看做为脱离于生活,脱离于现实,无法理解哲学是怎样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所以本课的内容也是为下一个框题,就是第三课的落脚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铺砖引路。
【学生分析】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所面向的学生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对哲学有了基本的了解,可以通过讨论分析来完成本课的学习。
但是由于是刚接触哲学内容,看待问题还较为片面,加之本课的主题较为抽象不好理解,所以仍然需要老师加以讲解,将抽象的哲学问题具象化,帮助同学理解记忆。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能够运用哲学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作用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精神关系的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观察从一般的经验层面上升到比较深刻的哲学层面,学会从哲学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三、德育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其实并不是完全抽象、脱离时代的,真正的哲学恰恰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解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使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养成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难点:哲学与真正哲学的区别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作用【教学方法】以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讲授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