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通立病例
- 格式:ppt
- 大小:4.14 MB
- 文档页数:25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以及产品相关介绍一,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介绍1,勃林格殷格翰集团名列全球前20位领先医药公司之一。
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殷格翰,在全球47个国家拥有135家子公司,员工近39,800名。
自1885年创立以来,这个家族拥有的公司始终致力于研究、开发、制造及营销各种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极高治疗价值的创新药品。
2,2007年,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净销售额达109亿欧元,同时,公司将其最大业务 - 处方药业务销售额的近五分之一投入于研发。
3,1994年3月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国设立办事处,1995年5月勃林格殷格翰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外高桥注册成立。
1995年12月成立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投资额达2900万美元。
2002年公司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工厂正式落成。
工厂严格按照国际GMP标准生产。
目前公司在上海、北京等地拥有多个办事机构,员工800多人。
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国的主要业务包括处方药、消费者自主保健药品及动物保健。
公司在中国上市的产品覆盖呼吸、心血管、中枢神经、抗艾滋病等重要领域,并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广泛的美誉和认可。
二,勃林格殷格翰产品介绍GEO A: MC + CNS心血管系统:1,美卡素美卡素® 是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制开发的新型降压药物。
作为全球策略产品,美卡素® 于1998年通过美国FDA审批后上市后,迄今已经在103个国家推出,2002年正式登陆中国。
活性成分:替米沙坦[药理作用]替米沙坦是一种口服起效的,特异性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型拮抗剂。
替米沙坦替代血管紧张素II与AT1受体亚型(已知的血管紧张素II作用位点高亲和性结合。
替米沙坦在AT1受体位点无任何部分激动剂效应。
替米沙坦选择性与AT1受体结合,该结合作用持久。
替米沙坦对其他受体(包括AT2和其它特征更少的AT受体无亲和力。
上述其它受体的功能尚未可知,由于替米沙坦导致血管紧张素II水平增高,从而可能引起的受体过度刺激效应亦不可知。
浅谈爱通立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脑血管病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急性脑梗死约占脑血管病的70%。
据统计,在存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
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高于心血管疾病〔1〕。
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是当今脑梗死治疗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根本性治疗方法之一。
2013 年1月至2014 年8月我科对26例脑梗死患者使用爱通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过程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NIHSS评分7~22分〔2〕;梗塞灶<1/3大脑半球或CT无明显新病灶;PLT≥100×109/L,GLU≥2.7mmol/L,SBP <185mmHg,DBP<110mmHg,INR≤1.7;排除标准:既往无脑出血,既往无继发癫痫,3小时内无外伤、心梗,1周内无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2周内无外科手术,3周内无消化道或泌尿系统出血史,3月内无头颅外伤、卒中、急性心梗;急性脑梗死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1岁,发病在6小时内,均符合排除标准。
1.2 治疗方法应用爱通立实施静脉溶栓治疗,首先10 mg 静脉滴注,1min 内注入,余下量用输液泵泵入维持1h。
配合应用胃黏膜保护剂及营养脑细胞、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药物对症处理。
24 h 后复查头颅CT,证实无出血,再复查相关化验,结果正常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3〕。
2 护理体会2.1 溶栓前护理急诊CT 检查排除脑出血,留取血标本,急查血常规、血糖、PT、APTT、FIB 和电解质等。
建立静脉通路用于爱通立溶栓治疗,使用留置针保持静脉通畅。
2.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和肢体活动变化、监测血压,溶栓中血压是维持颅内血流的一个主要因素,血压波动会产生脑血流改变而影响脑的灌注,过高、过低的血压会诱发出血及梗死。
药品名称爱通立?药品类型处方药、医保工伤用药用途分类纤维蛋白溶解药成份活性成份:注射用阿替普酶。
辅料:精氨酸、磷酸、吐温80及注射用水。
性状白色至类白色冻干粉末,无嗅。
适应症1.急性心肌梗死- 对于症状发生6小时以内的患者,采取90分钟加速给药法(参见【用法用量】)。
- 对于症状发生6-12小时以内的诊断明确的患者,采取3小时给药法(见【用法用量】)。
本品已被证实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天死亡率。
2.血流不稳定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可能的情况下应借助客观手段明确诊断,如肺血管造影或非侵入性手段如肺扫描等。
尚无证据显示对与肺栓塞相关的死亡率和晚期发病率有积极作用。
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必须预先经过恰当的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出血之后,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症状发生后的3小时内进行治疗。
用法用量应在症状发生后尽快给药。
按以下指导剂量给药。
无菌条件下將一小瓶爱通立干粉(10、20或50毫克)按照下列表格所示用注射用水溶解为1毫克/毫升或2毫克/毫升的浓度。
使用爱通立20毫克或50毫克包装中的移液套管完成上述溶解操作。
如果是爱通立10毫克,则使用注射器。
爱通立规格 10毫克 20毫克 50毫克终浓度为加入干粉中的注射用水体积(毫升)a)1mg/ml 10 20 50b)2mg/ml 5 10 25配制好的溶液应通过静脉给药。
配制的溶液可用灭菌生理盐水(0.9%)进一步稀释至0.2毫克/毫升的最小浓度。
但是不能继续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或用碳水化合物注射液如葡萄糖对配制的溶液作进一步稀释。
本品不能与其它药物混合,既不能用于同一输液瓶也不能应用同一输液管道(肝素亦不可以)。
有关制备和处置的更多实践指导见【贮藏】和【配伍禁忌】。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使用爱通立的经验还很有限。
本品禁忌用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见【禁忌】)。
1.心肌梗死a) 对于在症状发生6小时以内的患者,采取90分钟加速给药法:体重在65公斤以下的患者,给药总剂量应按体重调整,见下表。
注射用阿替普酶使用说明书(德国进口)中文名:注射用阿替普酶商品名:爱通立曾用名:艾通立英文名:Actilyse化学名称:Plasminogen activator (human tissue-type protein moiety)分子式:CHNOPS分子量:C2569H3894N746O781S40活性成份:阿替普酶Alteplase (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rt-PA))性状: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冻干粉末,无嗅。
除活性成分外,还含有以下辅料:精氨酸、磷酸、吐温80及注射用水。
20毫克包装盒内有一个含20毫克活性成分(干粉总重933毫克)的小瓶及一个内装20毫升注射用水的注射用小瓶。
50毫克包装盒内有一个含50毫克活性成分(干粉总重2333毫克)的小瓶及一个内装50毫升注射用水的注射用小瓶。
作用机理:本药的活性成分是一种糖蛋白,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
当静脉给予时,本品在循环系统中表现出相对非活跃状态,一旦与其纤维蛋白结合后,本品被激活,诱导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导致纤维蛋白降解,血块溶解。
心肌梗死的研究:在一项入选了40000多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GUSTO)中,治疗组给予100毫克本品90分钟滴注,静脉滴注肝素辅助治疗,30天死亡率为6.3% ;对照组予以150万单位链激酶60分钟滴注,辅以皮下或静滴肝素对比,其30天死亡率为7.3%。
同时本品治疗的患者溶栓后60分钟和90分钟的血管再通率高于链激酶治疗的患者。
在180分钟及以后时间的血管再通率2组没有差异。
本品治疗的患者比未经溶栓治疗的患者30天死亡率低。
与未经溶栓疗法的患者相比,本品治疗的患者总体心室功能及局部心肌壁运动功能受损较轻。
一项安慰剂对照试验(LATE)表明,发病后6-12小时内给予治疗,经本品100 mg 3小时治疗的患者30天死亡率比对照组低。
对于某些出现明显心肌梗死症状的病例,发病后24小时内的溶栓治疗也有益处。
溶栓治疗讨论溶栓治疗是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恢复血流的重要措施。
目前认为,有效地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6h内【3】。
动脉溶栓使溶栓药物直接抵达血栓局部,理论上血管再通率应高于静脉溶栓,且出血风险降低,但是其益处可能被溶栓启动时间的延迟所抵消【2】。
一项随机双盲对照实验(n=121)显示,对发病后6h内重症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动脉运用重组尿激酶原,治疗组90天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和血管再通率均优于对照组【4】。
但是依据我国的国情只有极少数患者可以在时间窗内到达有条件的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治疗。
最新的Meta分析显示,时间窗内动脉溶栓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5】,前循环大动脉的闭塞致死率、致残率极高,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适当的放宽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采用价廉的尿激酶(urokinase,UK)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在我国有现实的意义。
尽管溶栓时间窗的确立是基于对缺血半暗带的理解【1】,半暗带是否存在与侧支循环好坏及代谢有关【6】。
因此,治疗时间窗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些患者,虽在时间窗内(即使3 h内),但缺血半暗带近于消失(DWI=PWI),CT有早期改变以及末端血管闭塞,此时缺血损伤可能已经很严重,溶栓无效并且会增加出血风险;而有些病人,虽已超过时间窗,仍存在可挽救的缺血半暗带【7】。
本组病例是在CT排除脑出血及明显梗塞灶的情况下,经DSA 证实存在前循环大动脉闭塞,选用UK进行溶栓治疗,溶栓的目标为用最低剂量的药物达到血管部分再通的目的。
结果表明,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9h内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出院前Barthel指数、修订Rankin量表评分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对心源栓塞性卒中的7例患者,4例死亡(TICI 3级1例,TICI 0~1例),死亡率极高,存活的3位患者,2例TICI分级0~1 级,1例TICI分级3级,出院前Barthel 指数、修订Rankin量表评分均提示存在中重度残疾。
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高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陆健辉,周利胜,林海玲(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佛山528500)摘要:目的 研究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高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小剂量阿普替酶治疗,若24h后无出血给予常规治疗,治疗方案同对照组。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83 33%)显著高于对照组(60 00%)(P<0 05)。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无显著差别(P>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 05),且研究组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 05)。
结论 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高龄超急性期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好,可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剂量阿替普酶;NIHSS评分;超急性期脑梗死;神经功能中图分类号:R969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3765(2021) 02 0136 02 临床治疗高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多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治疗方案,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恢复血供的作用较弱,无法有效缓解患者神经功能损伤〔1〕。
阿替普酶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2〕,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在时间窗内迅速溶解血栓,恢复被堵塞的脑部血管动脉血供,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有效药物〔3〕。
高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时间窗内恢复血供至关重要〔4〕,但因其机体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减退,或许无法耐受大剂量阿普替酶的溶栓治疗。
基于此,我院选取于我院就诊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60例开展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
硝普钠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应用的回顾性分析林伯昌【摘要】目的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使用阿替普酶要求血压控制在180/100 mmHg以下,BP>180/100 mmHg的患者在溶栓前需要使用降压药将血压达标.硝普钠作为一种常见的静脉降压药,我们回顾分析了硝普钠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05月收治了发病在0~4.5 h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患者共96例.按照血压分组,BP>180/100 mmHg 有26例,应用了硝普钠降压.BP<180/100 mmHg有70例,未使用硝普钠.我们分析了两组患者在24 h内出血风险,主要考量的临床结果为90 d mRS评分,定义0~1分为良好预后.结果使用硝普钠和未使用硝普钠两组之间的临床结果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中使用硝普钠降压可能是一种简单、安全的选择.【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9)008【总页数】2页(P937-938)【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硝普钠;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作者】林伯昌【作者单位】惠州博罗县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后血压的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的指南要求使用阿替普酶时患者血压必须控制在180/100 mmHg以下。
有许多药物可以用来控制血压,例如指南推荐使用的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但在基层医院,比较容易获得的静脉使用降压药有硝普钠、硝酸甘油、乌拉地尔。
硝普钠作为一种速效和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广泛用于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等,可在较短时间内将过高的血压控制在180/100 mmHg以下,能缩短DNT时间。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分析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时使用硝普钠的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广东省惠州市博罗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2016年05月住院的连续病例,同时满足发病在4.5 h内且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且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