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民用航空器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4.40 MB
- 文档页数:8
民用航空器民用航空器§2.1 民用航空器的分类和发展一、航空器的分类飞艇热气球滑翔机莱特兄弟制作的“飞行者1号” 1903年首飞 B737 系列波音787 A380 二、民用飞机的分类按用途分:二、民用飞机的分类航线飞机二、民用飞机的分类客机 1)按航程分:二、民用飞机的分类客机 2)按发动机类型分:二、民用飞机的分类客机 3)按飞行速度分:二、民用飞机的分类客机“协和”号超音速客机二、民用飞机的分类客机“协和”号超音速客机二、民用飞机的分类客机“协和”号超音速客机三大弱点二、民用飞机的分类客机“协和”号超音速客机二、民用飞机的分类客机4)按客座数分二、民用飞机的分类客机5)按机身直径分二、民用飞机的分类通用航空飞机 1)公务机2)农业机3)教练机4)多用途轻型飞机三、民用航空器的使用要求§2.2 飞行基本原理一、空气动力学基础流体模型化理想流体,不考虑流体粘性的影响。
不可压流体,不考虑流体密度的变化,Ma 0.4。
绝热流体,不考虑流体温度的变化,Ma 0.4。
(一)连续性定理(一)连续性定理日常生活中的连续性定理(二)伯努利定理深入理解动压、静压和总压伯努利定理适用条件深入理解动压、静压和总压二、飞机升力的产生升力的产生原理升力的产生原理升力的产生原理上下表面出现的压力差,在垂直于(远前方)相对气流方向的分量,就是升力。
升力公式升力系数随迎角的变化规律三、飞机上的作用力阻力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压差阻力的产生影响压差阻力的因素干扰阻力诱导阻力翼尖涡的形成翼尖涡的立体形态翼尖涡的形态诱导阻力的产生空气在翼尖形成漩涡,产生一个向下的下洗速度ω,使原来的相对气流速度方向发生改变,由v→v’,使升力L偏转到L’,L‘的水平分量D,即为诱导阻力。
如下图所示:影响诱导阻力的因素翼梢小翼翼梢小翼⑤激波阻力对于高速飞行,除了上述四个阻力外,还产生激波阻力。
产生原因当物体以接近于音速飞行时,物体前方形成一层剧烈压缩的空气层,该层空气密度增加,阻力增加,空气分子剧烈碰撞,使稳定增加,称为激波。
第一章与除冰防冰有关的名词解释 (1)第二章航空器结冰的气象条件、区域及危害 (4)第三章除冰防冰液 (5)第四章除冰、雪、霜的程序和方法 (8)第五章起飞前的检查 (20)第六章我厂飞机除冰、雪、霜的规定……………………………… 2 1第一章与除防冰有关的名词解释1.1除冰将冰、雪、半融雪或霜从航空器表面除去的过程。
可以通过机械方法完成,也可以通过风力方法或通过使用经过加热的液体实现。
在非常冷的条件下或确定冻结的污染物没有附着在航空器表面上时,机械方法可能是首选方法。
在使用经过加热的液体并希望获得最佳的热量传递时,应按照经批准的运营人程序和液体制造厂家的建议,在距航空器表面一定距离处施用。
1.2防冰一种预防措施,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为清洁的航空器表面提供保护,防止冰和霜的形成以及雪和半融雪的积聚。
1.3一步法除冰和防冰本程序通过使用加热的除冰防冰液完成。
液体被用来除去航空器上的冰并保留在航空器表面以防止结冰。
1.4二步法除冰和防冰本程序包含两个分开的步骤。
第二步(防冰)作为一次单独的液体施用在第一步(除冰)之后进行。
除冰之后,单独喷洒一次防冰液以保护航空器的关键表面。
1.5关键表面航空器起飞前,关键表面不得有冰、雪、半融雪或霜。
关键表面由航空器制造厂家确定,通常包括机翼、操纵面、螺旋桨、发动机进气口、发动机装于后部的航空器的机身上表面、水平安定面、垂直安定面或航空器的任何其他稳定性表面。
1.6保持时间防冰液在被保护的(经处理的)航空器表面能够防止冰霜的形成以及雪的积聚的估计时间。
持续效应时间的计算从最后一次喷洒防冰液开始时计起,至除冰防冰液不再起保护作用时结束。
1.7触摸检查通过用手(不戴手套)触摸航空器表面进行的检查。
目的是检查透明冰的形成,或在除冰之后、防冰之前检查某一特定表面的完整性。
民用航空器地面除冰和防冰航空器结冰的气象条件、区域及危害第二章航空器结冰的气象条件、区域及危害飞机地面除冰/防冰的条件:任何时候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外界大气温度温度下降到5℃或具体机型限定的外界大气温度以下并存在可见的潮气(如雨、雪、雨夹雪、冰晶,有雾且能见度低于1.5 公里等),或者在跑道上出现积水、雪水、冰或雪的气象条件,或者外界大气温度在10℃以下,外界温度达到或接近露点的气象条件,露点温度与外界大气温度差值在3℃以内,同时飞机机体和各操纵面出现或可能出现霜、雪或结冰;2.1结冰的区域没有一个单一的规则可以判定什么地方会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