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和旅夜书怀的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分析诗歌思想情感☆☆☆☆☆重点2鉴赏诗歌意境☆☆☆☆☆重点3鉴赏诗歌的意象☆☆☆☆☆重点4鉴赏诗歌艺术风格☆☆☆☆☆【重点详解】重点1:分析诗歌思想情感【要点解读】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鉴赏时,首先必须明确其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其主旨和思想倾向。
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
要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义、似是而非的问题。
【考向】分析诗歌思想情感【例题】1.《登岳阳楼》的首联“昔闻”和“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旅夜书怀》中“天地一沙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早闻洞庭盛名,早有渴望尽兴一游的夙愿,然而无奈战乱频繁,身世漂荡,到了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2.是自己处境飘泊孤苦的写照,对自己命运的难以把握的叹息,对自己生命渺小孤独的悲剧之感。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对点练习】(2016届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题目。
读长恨辞[宋]李觏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清]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这两首诗感慨的对象及内容是否一致?请简要分析。
重点2:鉴赏诗歌的意境【要点解读】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的比较
《旅夜书怀》
唐杜甫(五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写于作者颠沛流离的途中,且是夜里,心情可想而知是孤独伤感的。
本诗的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特别融和。
首联中的“细”“微”等字,与“官应老病休”中作者的孤单身影相应。
“危”“独”二字暗示了自己在乱世中的凄凉孤独,与“飘飘”“天地一沙鸥”相呼应,情景交融,挥然一体。
同时“星垂平野阔”,展现了星空低垂下大自然的广阔浩渺,让人联想到星空低垂下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正为生活而奔波的作者的孤单身影,而“月涌大江流”,不仅展现了长江奔腾雄浑的气势,还让人联想到作者身影的渺小。
登岳阳楼[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写于杜甫生命的最后几年。
登上岳阳楼,是他年轻时就有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了。
可这次却不是专为游玩而来,而是漂泊到此,流浪经过,诗人已经不是年轻小伙
子了,而是拖着贫病衰老的残躯——“今”非“昔”比啊!想到这里,我们就能体会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用语的巧妙。
洞庭湖愈壮阔明朗,诗人的心情就愈黯淡凄凉,因为登楼远眺的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北方的战事,已经想起了自己的落魄潦倒,于是,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使得他老泪纵横,久久低回。
诗人凭轩远望的形象是衰弱的,却也是高大的。
他那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动着我们。
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