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脓肿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 格式:pptx
- 大小:876.02 KB
- 文档页数:21
肺脓肿的诊治总结1.定义与流行病学•定义: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组织坏死性病变和脓腔形成,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胸部X线或CT 显示含气液平面的空洞。
•流行病学:可见于任何年龄,青壮年较多见,男多于女。
病原体主要是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近年来需氧菌感染比率增加。
2.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性肺脓肿(吸入性肺脓肿)o病因:吸入口鼻、咽部病原菌,厌氧菌为主,也包括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误吸和气道防御清除功能降低是重要原因。
o脓肿特点:常为单发,部位与支气管解剖和体位有关。
•继发性肺脓肿o肺炎继发:某些细菌性肺炎可继发肺脓肿。
o肺部基础疾病继发:如支气管异物阻塞等肺部基础疾病继发感染可导致。
o邻近器官病变波及:肺部邻近器官化脓性病变波及肺可引起。
o特殊情况:阿米巴肝脓肿可形成阿米巴肺脓肿。
•血源性肺脓肿:因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所致的感染中毒症,菌栓经血行播散到肺。
3.病理•急性肺脓肿:感染病原体引发肺炎,阻塞细支气管,形成肺脓肿,坏死组织液化破溃形成脓腔,可引发胸膜炎等,一般不超过4-6周。
•慢性肺脓肿:治疗不彻底或支气管引流不畅,炎症迁延3个月以上形成,脓腔壁增厚,累及周围细支气管。
4.临床表现•症状o肺脓肿:早期类似肺炎,有畏寒、高热等全身症状和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约90%病人有相关危险因素病史。
病情进展后咳大量脓臭痰及坏死组织,脓肿破溃到胸膜腔可出现胸痛、气急等症状。
o血源性肺脓肿:先有肺外感染史,肺部症状出现较晚。
•体征o与脓肿大小和部位有关:早期或深部病变无异常体征,较大病变可出现肺炎实变体征、空洞体征和胸膜体征。
o慢性肺脓肿:呈消瘦、贫血等慢性消耗病容,可有杵状指(趾)。
o血源性肺脓肿:大多无异常体征。
5.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生化检查:急性肺脓肿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慢性肺脓肿血白细胞可稍升高或正常,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痰涂片革兰氏染色,痰液、胸腔积液和血培养等,确定病原体,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
肺脓肿诊疗指南【临床表现】(一)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40℃。
(二)咳嗽、咳粘液痰或粘液脓痰,初咳痰不多,7~10天后咳嗽加剧,咳出大量脓臭痰,此时体温旋即下降。
(三)血源性肺脓肿多先有原发灶引起的畏寒,发热,经数天至两周才出现肺部症状。
(四)慢性肺脓肿患者有慢性咳嗽,咳脓痰,反复咯血,常有贫血、消瘦。
【体格检查】病变较小或位于肺脏的深部,可无异常体征病变较大时,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有时可闻湿罗音,可有杵状指(趾)。
【辅助检查】(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显著增加,可达20~30x109/L,中性粒细胞在80%~90%以上。
(二)胸部X线平片显示含气液平的空洞为其特征,血源性肺脓肿在两侧肺外周多发性散在小片状炎症阴影或边缘整齐的球形病灶,其中可见脓腔及液平。
(三)胸部CT扫描可见类圆形的厚壁空洞,空洞内有液平出现,空洞内壁不规则,周围有模糊炎性影。
(四)病原学检查:包括痰培养、涂片、血培养、支气管镜检查等。
【诊断要点】有吸入史及口腔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如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畏寒发热,咳嗽和咳大量脓性痰或脓臭痰,血白细胞升高,胸部影像学肺脓肿改变,可建立临床诊断。
【治疗原则】一、对于上呼吸道、口腔感染灶积极治疗。
二、抗生素治疗在细菌培养结果明确之前,使用的抗生素须兼顾需氧及厌氧菌,明确致病菌后根据药敏进行调整,抗生素疗程一般为8~12周左右。
三、痰液引流一般采用体位引流,辅以祛痰药。
四、支持疗法,加强营养,纠正贫血。
五、手术治疗慢性肺脓肿经内科治疗3个月,脓腔仍不缩小,可行手术治疗。
肺脓肿诊疗规范肺脓肿是各种病原菌感染产生肺部化脓性炎症、组织坏死、破坏、液化而形成。
目前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肺脓肿的发病率已明显降低,治疗成功率大为提高。
【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分三种类型)1.吸人性肺脓肿(1)可有龋齿、齿槽溢脓、扁桃体炎及鼻窦炎等口腔及鼻咽部化脓性病灶,或有口腔、鼻咽手术,昏迷,全身麻醉及异物吸人等病史。
(2)发病较急,可有发热、寒战及咳嗽等症状,伴全身乏力,食欲减退。
l~2周后脓肿破溃到支气管,痰量突然增多,每日可达300~500ml,呈脓性痰或脓血痰,多有腥臭味,如为厌氧菌感染则有恶臭.侵犯胸膜时可引起胸痛。
(3)体检病变范围小儿位于肺深部时不易出现体征。
病变范围较大时,胸部叩诊呈浊音,语颤增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或湿啰音。
2.血源性肺脓肿(1)可有皮肤创伤感染、疖、痈、骨髓炎、产后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病史。
(2)多先有原发病灶所引起的畏寒、发热等全身脓毒血症的症状,以后出现咳嗽、咳痰等,脓臭痰量不多,极少咯血。
(3)体检肺部阳性体征不多见,脓肿破溃到支气管时可闻及湿啰音。
3.继发性肺脓肿(1)早期呈肺炎症状脓肿形成时,体温持续增高呈弛张型;痰量突然增多,脓性、伴恶臭,可有咯血;伴发胸膜炎和脓胸时有胸痛。
(2)体检病变区叩诊浊音或实音。
听诊肺泡呼吸音减弱,并有湿啰音。
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时表明有大空腔,叩诊鼓音。
(二)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高。
2.痰涂片及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应作厌氧菌培养。
3.血培养:急性期阳性率略高(亦应作厌氧菌培养)。
4.X线检查肺部炎性浸润和实变,以及伴有液平的空洞。
吸人性肺脓肿的病变多位于右下肺或上叶后段及下叶背段。
继发性肺脓肿则发生于原肺炎病灶处。
血源性肺脓肿表现:散在小块状炎性病灶,或边缘较整齐的大小不一的球形病灶,其中可见透亮区或液平面。
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一)抗菌药物治疗1.治疗方案中应联合应用对厌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首选青霉素,剂量800~1600万U/d,其他对厌氧菌有效药物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及亚胺培南等。
肺脓肿如何治疗*导读:肺脓肿是由细菌感染、支气管堵塞等多种病因引起的,早期为化脓性炎症,随着病情的发展,继而坏死形成脓肿,多见于年轻男性。
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咳嗽、咳黏液痰、气急、胸痛、精神不振、乏力、胃纳差、血、消瘦。
肺脓肿如何治疗,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肺脓肿是由细菌感染、支气管堵塞等多种病因引起的,早期为化脓性炎症,随着病情的发展,继而坏死形成脓肿,多见于年轻男性。
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咳嗽、咳黏液痰、气急、胸痛、精神不振、乏力、胃纳差、血、消瘦。
肺脓肿如何治疗,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一、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急性肺脓肿的首选方法。
如果患者因感染细菌而使用抗生素治疗,疗效非常好。
患者用药的剂量根据个人病情而定,剂量恰当,用药不久后就可获痊愈。
青霉素是常用于治疗肺脓肿的抗生素。
如果患者疾病由脆性类杆菌引起,而脆性类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患者可用林可霉素肌内注射进行治疗。
患者也可口服氯林可霉素进行治疗,也可口服甲硝唑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因嗜肺军团杆菌所致而患肺脓肿,可用红霉素进行治疗,见效快,治疗效果佳。
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局部治疗,如环甲膜穿刺、鼻导管气管内或纤维支气管镜滴药,常用青霉素,滴药后按脓肿部位采取适当体位,静卧1小时。
*二、中药处方:百合3钱、熟地4钱、半夏2钱,陈皮2前,贝母3钱,胆星2钱,积实2钱,阿胶3钱,瓜蒌3钱,细辛0.5钱,五味1.5钱、焦三仙4.5钱、白皮1钱、杏仁2钱、水煎服。
服药后胃疼和两肋痛缓解,咳嗽减轻,能入睡,但仍有黄染,脉弦有力,仍按原方服用两剂,患者病情转好。
*三、手术支气管阻塞疑为支气管癌者;慢性肺脓肿经内科治疗3个月,脓腔仍不缩小,感染不能控制;或并发支气管扩张、脓胸、支气管胸膜瘘;大咯血有危及生命之虞时,需作外科治疗。
肺脓肿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肺脓肿(Iungabscess)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多为混合细菌感染,继发性为菌血症或脓毒血症经血源性感染所致,常致多发性脓肿。
病程超过3个月者,为慢性肺脓肿。
【诊断提示】1病因在昏迷、麻醉、口腔手术等诱因下吸入口腔或上呼吸道的细菌引起肺化脓性感染,部分是脓毒血症菌栓经血流播散到肺或继发于支气管肺疾患。
2.临床表现(1)急性者起病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
C以上,慢性肺脓肿者,可有不规则的发热。
(2)胸痛、咳嗽、咳痰,初为少量脓性痰,1周后咳大量脓痰或黄绿色臭味痰,每日可达300〜500m1。
部分患者痰中带血丝或咯血。
(3)病变部位叩诊呈浊音,语颤增强,呼吸音减低,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湿啰音,慢性者可有杵状指(趾)。
3.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核左移。
慢性患者有贫血、血沉快。
(2)痰液:痰量增多,每日可达300~500m1,脓性或脓血性,静置后可分三层,上层为泡沫和黏液;中层为浆液;下层为坏死组织及脓块。
痰涂片和痰培养能发现致病菌。
(3)X线检查:早期为大片状模糊阴影,脓肿形成后可出现液平面及圆形透亮区。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能发现异物、肿瘤等阻塞支气管的原因,并能吸痰、引流痰液,进行细菌学及细胞学检查。
(5)胸部CT检查:多呈类圆形的厚壁脓腔,脓腔内可有液平面出现,脓腔壁常表现为不规则状,周围有模糊炎性影。
4.鉴别诊断早期很难与肺炎、肺癌鉴别,形成脓肿后应与空洞性肺结核及肺囊肿合并感染鉴别。
【治疗措施】1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和对症处理。
5.祛痰治疗(1)盐酸氨溟索30〜60mg,3次∕d,口服;浪己新8〜16mg,3次∕d,口服;氯化锭0.3〜0.6g,3次∕d,口服;或复方甘草合剂,急支糖浆等口服。
(2)体位引流,按病变位置,向健侧卧位将病灶置于最高处进行引流,每次20〜30min,2〜3次/d。
肺脓肿的诊疗及护理肺脓肿,是指由多种病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化脓性炎症,少数患者也可经血源性感染引起。
【主要表现】(1)病史:可有肺部感染史,如大叶性肺炎病史等。
(2)症状,急性肺脓肿起病急、高热、咳大量脓性臭痰,似臭鸡蛋味,每日可达数百毫升。
痰液静止后可分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黏液,下层为脓块或坏死组织。
可有畏寒、发热,同时伴有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
慢性肺脓肿一般病程迁延,经常咳嗽、咳痰,可反复咯血,并伴有不规则发热。
(3)体征:病变范围小者可无阳性体征;脓肿较大,周围炎症广泛浸润时,患处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湿啰音或支气管呼吸音,病变累及胸膜时可闻及胸膜摩擦音。
(4)辅助检查:血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慢性肺脓肿可有贫血、血沉增快。
急性期胸部X线透视或摄片显示,大片状模糊阴影,后期形成空洞并有液平,内壁光滑;慢性肺脓肿空洞壁厚,可见液平,周围有条索状阴影。
【治疗与护理】(1)就诊导向:收人院治疗。
(2)抗感染治疗:急性肺脓肿首选青霉素,成人剂量400万~500万单位/次,2次/日,静脉滴注;咳脓痰时加用甲硝唑500毫克/次,2~3次/日,静脉滴注。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林可霉素,成人剂量1.2~1.8克/日,分2~3次静脉滴注;或红霉素,成人剂量0.9~1.2克/日,静脉滴注。
(3)脓液引流:促进脓液排出,可采用体位引流,使病变处位于高位,15~20分钟/次,2次/日。
有条件者可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吸引排脓,并经鼻导管、纤维支气管镜脓腔内滴人抗生素。
(4)中药治疗:银翘解毒丸,成人剂量9克/次,2~3次/日,口服,适用于肺脓肿早期;金荞麦片,成人剂量3片/次,2~3次/日,口服,适用于脓痰较多者。
(5)手术治疗:慢性肺脓肿经内科治疗无效者,可行外科手术治疗。
(6)支持疗法: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7)护理措施:①注意休息,保持室内卫生清洁。
②加强营养,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增强抗病能力。
肺脓肿患者的护理肺脓肿(IUngabSCeSS)是由于多种致病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外周由肉芽组织包裹形成脓肿。
其临床特征为畏寒、高热、咳嗽,脓腔破溃进入支气管后,咳大量脓臭痰,部分病灶X线可见气液平面。
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及年老体弱有疾病者。
自抗菌药广泛应用以来,本病发病率明显降低,治疗成功率大为提高。
【病因与发病机制】正常人呼吸道的鼻腔、口咽部有大量细菌寄生。
急性肺脓肿感染的细菌一般与口腔、上呼吸道的寄殖菌之间密切相关,常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包括需氧、兼性和厌氧感染。
常见的厌氧和兼性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梭形杆菌、口腔炎杆菌等。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接受化疗、白血病或艾滋病病人其致病菌也可为真菌。
根据感染途径,肺脓肿分类为以下3种类型:(1)吸入性肺脓肿:也称原发性肺脓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
病原体经口、鼻、咽腔吸入致病。
病原体多为厌氧菌。
但当有口腔卫生不良、牙龈炎、牙周炎、上呼吸道手术、全身麻醉、神志不清、食管病变、置鼻饲管、酗酒、体弱、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等,因细菌吸入肺内,造成细支气管阻塞,远端肺组织萎缩,致病菌迅速繁殖,引起化脓性炎症,或全身免疫力与气道防御清除功能低下,亦可使吸入的致病菌致病。
吸入性肺炎常为单发性,其发病部位与支气管解剖结构有关,右总支气管较陡直,管径较粗大,吸入物易进入,故右肺多发。
(2)继发性肺脓肿:在某些肺部疾病基础之上继发感染所致,如支气管囊肿、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空洞、支气管肿瘤或异物吸入阻塞支气管引起的远端肺化脓性炎症等产生的脓肿;邻近器官的化脓性病变蔓延至肺,如食管穿孔感染、膈下脓肿、肾周围脓肿及脊柱脓肿等波及肺组织引起肺脓肿;阿米巴肝脓肿好发于右肝顶部,可穿透膈肌至右肺下叶,形成阿米巴肺脓肿。
(3)血源性肺脓肿:因皮肤外伤感染、痈疗、骨髓炎所致的败血症,脓毒菌栓经血行播散到肺,引起小血管栓塞、炎症、坏死而形成肺脓肿。
肺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坏死性炎症,早期为肺组织化脓性感染,继而坏死、液化、脓肿形成。
临床特点为高热、胸痛、咳嗽、咳大量脓臭痰,X线显示肺部含气液平面的空洞。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自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以来,发病率已明显下降,治愈率显著提高。
1 病因和发病机制机体防御功能减退和病原菌侵入肺内是发生肺脓肿的两个基本因素。
根据感染途径可将肺脓肿分为吸入性、血源性和继发性三种,以吸入性肺脓肿最常见。
1.1 吸入性肺脓肿又称原发性或支气管源性肺脓肿,最多见。
致病菌主要为数种厌氧菌的混合感染,通常包括消化链球菌、脆弱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等,但上呼吸道存在的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梭形菌、螺旋体等均可致病。
正常呼吸道的黏液纤毛系统及咳嗽反射能防止误吸,但当全身麻醉、脑血管意外、醉酒等所致意识障碍或受凉、过度疲劳时,全身免疫力及气道防御能力下降,尤其当存在上呼吸道感染、龋齿、化脓性扁桃体炎、鼻窦炎时,带菌分泌物自口、鼻、咽部吸入下呼吸道而阻塞支气管,病原菌即可繁殖致病。
1.2 血源性肺脓肿原发病灶常为皮肤或组织器官的化脓性感染,如创伤、疖痈、骨髓炎等引起的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细菌或脓毒栓子经血流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小血管的栓塞及肺组织的炎症、坏死而形成脓肿。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其特点为两肺多发性病变,常发生于肺的边缘。
1.3 继发性肺脓肿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某些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肺囊肿、支气管肺癌、肺结核空洞等继发化脓感染,病原菌可以是结核分枝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等;支气管异物造成管腔阻塞,其远端也会形成脓肿,多为混合性感染;肺邻近器官的化脓性病变如肝脓肿、膈下脓肿、肾周脓肿等也可以直接蔓延或穿破至肺形成脓肿,病原菌多为大肠杆菌、粪链球菌、阿米巴原虫等。
2 临床表现2.1 症状2.1.1 全身中毒症状多数患者急性起病,吸入性肺脓肿发病前大多有口咽部感染性疾病,或手术、劳累、受凉等病史。
肺脓肿名词解释肺脓肿是指肺组织内部形成的脓液积蓄所形成的病变。
脓肿是一种局部化的感染性炎症反应,其特征是局部组织坏死和大量中性粒细胞的浆液渗出,形成脓液。
肺脓肿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细菌往往通过空气进入呼吸道,并在肺组织中繁殖。
主要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等。
肺脓肿的形成通常是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存在其他基础疾病的情况下,细菌感染得以在肺组织内迅速扩散并引起炎症反应。
肺脓肿的症状通常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和发热等。
咳痰常常是呈脓液样或脓血样,有时可能伴有恶臭。
胸痛通常是由于脓液刺激肺膜而引起的。
发热是机体对细菌感染的典型反应之一。
诊断肺脓肿通常需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进行。
胸部X线片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可以显示肺脓肿的大小、部位和数量等信息。
此外,胸部CT扫描和痰液培养也常用于肺脓肿的诊断。
治疗肺脓肿的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外科治疗。
抗生素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通常选用广谱抗生素来覆盖可能的致病菌。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该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和患者的体征症状来确定。
外科治疗一般用于无效的抗生素治疗或存在引流障碍的情况下。
外科手术可以通过引流脓液将肺脓肿中的感染物清除,促进炎症的消退。
肺脓肿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引发并发症,如脓胸、心包炎、败血症等。
因此,在治疗肺脓肿时,及时检测和处理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肺脓肿的方法包括提高个人卫生意识、避免二次感染、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
总之,肺脓肿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组织炎症反应,其特征是脓液在肺组织内积聚形成的局部感染病变。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肺脓肿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