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中医方法轻松解决不断打嗝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4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打嗝的原因?打嗝的中医治疗法
导语:如果新生儿打嗝的原因是由于乳食停滞不化或不思乳食,打嗝时可闻到不消化的酸腐异味,可用消食导滞的方法,如胸腹部的轻柔按摩以引气下行或
如果新生儿打嗝的原因是由于乳食停滞不化或不思乳食,打嗝时可闻到不消化的酸腐异味,可用消食导滞的方法,如胸腹部的轻柔按摩以引气下行或饮服山楂水通气通便,食消气顺,则嗝自止。
打嗝的原因-打嗝的中医治疗法
打嗝的原因
打嗝又称为呃逆,是指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
平时生活中吃的过饱会引起打嗝,吸进凉气也会打嗝,有时候很急促一个接一个让然很难受。
打嗝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
膈肌每次平稳地收缩,我们的肺部便吸入一口气;由于膈肌是由脑部呼吸中枢控制,因此膈肌会有规律地活动,我们的呼吸是可以完全自主运作的,我们也不需要时常记着怎样呼吸。
打嗝时,横膈肌不由自主的收缩,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
我们并不清楚横膈肌为什么会失控地自行收缩。
虽然大部分打嗝现象都是短暂性的,但也有些人持续地打嗝。
打嗝常常是由于饮食过饱后引起的。
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胃、食管功能或器质性改变。
也有外界物质,生化、物理刺激引起。
比如:进入胃内的空气过多而自口腔溢出,精神神经因素(如迷走神经兴奋、幽门痉挛)、饮食习惯不良(如进食、饮水过急)、吞咽动作过多(如口涎过多或过少时)等,而胃肠神经官能症、胃肠道慢性疾病引起胃蠕动减弱所致时则发病率频繁且治疗时不易改善。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呃逆的中医疗法呃逆,俗称“打嗝”,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呃逆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就会给人带来不适和困扰。
在中医理论中,呃逆的发生有着多种原因,相应地也有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呃逆的发生主要与胃气上逆有关。
而导致胃气上逆的原因则多种多样,比如饮食不当、情志失调、正气亏虚等等。
饮食不当是引起呃逆的常见原因之一。
如果暴饮暴食,或者食用了过多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就可能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胃气上逆而发生呃逆。
这种情况下,常常会伴有胃脘胀满、恶心呕吐、嗳腐吞酸等症状。
情志失调也容易引发呃逆。
比如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中,会影响肝气的疏泄功能。
中医讲,肝气郁结会横逆犯胃,导致胃气上逆,从而出现呃逆。
此类呃逆往往在情绪波动时加重,还可能伴有胸胁胀痛、心烦易怒等表现。
正气亏虚也是呃逆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年老体弱,或者久病之后,导致脾胃虚弱、肾阳不足等,也会使得胃气失于和降,从而引发呃逆。
这种呃逆通常声音低微,持续时间较长,还会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腰膝酸软等症状。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呃逆,中医有着丰富多样的治疗方法。
首先是中药治疗。
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相应的方剂。
比如,对于饮食停滞型呃逆,可以选用保和丸加减,以消食导滞、和胃降逆;对于肝气郁结型呃逆,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对于脾胃虚弱型呃逆,多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对于肾阳不足型呃逆,则常用金匮肾气丸加减,以温补肾阳、降逆止呃。
除了中药,针灸也是中医治疗呃逆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膈俞等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降逆止呃的效果。
一般来说,针灸治疗呃逆起效较快,尤其是对于急性呃逆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推拿按摩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通过按摩腹部、背部的相关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调理气机,缓解呃逆症状。
比如,顺时针按摩腹部,重点按摩中脘、天枢等穴位;按摩背部的脾俞、胃俞等穴位,都有助于改善呃逆。
顽固性呃逆,不妨用针灸调理西医将顽固性呃逆归结为膈肌痉挛性疾病中的一种,是因为患者的隔、中枢神经、膈肌受到刺激所导致的。
中医将顽固性呃逆归结为“哕”,也就是常说的打嗝,顽固性呃逆是为比较频繁的、难以控制的打嗝。
现阶段临床上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主要方式有颈动脉窦压迫疗法、按压双眼球以及牵舌法等,这些治疗方法都是根据中医角度以及气息角度进行治疗的。
而西医治疗大多采用中枢神经抑制药物以及镇静、麻醉剂等进行治疗。
虽然这些治疗方式有效,但是长期治疗后会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将我院收治的78名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
观察组给予常规方式治疗,患者吸气后进行缓慢吐气,如果在反复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没有得到改善,那么可以按揉患者的动脉窦,亦可以使用镇静止咳类药物。
治疗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选择天突、膈腧、关元、三阴交、双侧内关、足三里以及中脘为主要穴位。
治疗方法。
(1)针刺选穴。
针刺以内关、公孙、足三里、胃俞、膈俞为主穴。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增加选穴。
比如辨证为痰湿中阻者增加丰隆穴;辨证为脾胃虚寒、寒结内阻患者,增加雷火针温熨中脘穴,温针灸足三里穴;辩证为肝气犯胃者增加太冲穴;伴腹胀、便秘的患者增加巨虚穴;若呃逆加重,可加刺人迎、天突等穴位。
(2)针刺手法。
选用 30#1.5 寸针具。
内关、公孙、足三里穴进针时皆成一定角度倾斜,得气后持续捻转1分钟,均使用平补平泻的手法使针感上行或下达。
比如内关穴务必使针感上行至胸膺部,或下透中指末梢;足三里务必使针感上行至胃脘部或沿足胫部下达足背;公孙穴可有针感上行至腹部的感觉。
膈俞、胃俞进针时应斜向75度刺入,针向脊柱,约达0.8至1.0寸许,使患者感受到针感为感前行腹部或下达腰低部,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持续捻转 1至2分钟。
余穴按常规操作。
进针后动留针30-60分钟,其间捻转刺激3至5 次后出针。
其它方法有:耳针刺法。
使用2%碘酊消毒耳廓(进针一侧)然后在使用75%酒精脱碘两次,期间反复揉捏耳廊使其充血,待酒精挥发,皮肤干燥后迅速进针,并持续捻转1~2分钟,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打嗝不止的治疗偏方篇一:打嗝(呃逆)的最有效治疗方法,只需1分钟无数验证奇效的神奇秘方概述:呃逆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
打嗝是因为膈肌痉挛收缩而引起的。
它每次平稳地收缩,我们的肺部便吸入一口气;由于它是由脑部呼吸中枢控制,膈肌会有规律地活动,我们的呼吸是可以完全自主运作的,我们也不需要时常记着怎样呼吸。
打嗝时,横膈肌不由自主的收缩,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
我们并不清楚横膈肌为什么会失控地自行收缩。
虽然大部分打嗝现象都是短暂性的,但也有些人持续地打嗝。
生活中有时不知道为什么就会开始打嗝了,有时停不住,在关键场合会非常令人尴尬,且耽误事。
这个秘籍简单、有效,不用任何器材、工具!是什么喝凉水打喷嚏深呼吸等根本无效的秘方所无法比拟的!百度经验首次公开!希望能帮到正在打嗝的你!!!经过无数人验证过的,停止打嗝的秘籍,无论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打嗝不止,都有奇效!百试百灵!万试万灵!从上初中到现在,无数人收益于该方法,有的正在上课突然打嗝,有的酒席上突然打嗝不止,有的正开会讲话时因情绪激动打嗝不止,都按此法迅速摆脱困境!打嗝虽是小事,但很多情形下确实太耽误事了。
希望该方法为因打嗝引起的尴尬的你解除困境!该方法原理恕不能相告,这是意念(气功)作用于人体机理的最好证明!如果你得益于此方,希望能:_@或53734000给个反馈!谢谢工具原料?无需任何工具!步骤方法1一开始打嗝,迅速找一安静、偏僻的角落(主要是为了防止打扰),平静呼吸!用食指(左右手均可)按住两眉之间的印堂穴,不知道印堂穴的就按住两眉之间。
2然后下面是关键:用尽全部注意力,用把意念集中在食指下按住的这个位置,想大概30秒到60秒,即可!然后你就会发现:打嗝止住了,非常神奇!注意事项?切记:一定要用心去想,摒弃一切其他的杂念,集中注意力!(可以在集中意念的时候默数30个数)!有时止嗝后几分钟内还会有反复,依法再做一遍即可。
土方打嗝20种方法土方打嗝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是由于吞咽空气或者进食过快而引起的。
打嗝是身体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但有时候频繁的打嗝会让人感到不适。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土方缓解打嗝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20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喝水,喝一杯温水可以帮助土方缓解打嗝,因为水可以帮助排出胃部的气体。
2. 慢慢进食,进食时要慢慢咀嚼,避免进食过快,减少吞咽空气的机会。
3. 坐姿调整,保持坐姿端正,不要弯腰或者弯腰吃东西,可以减少吞咽空气的可能性。
4. 舌头压根,将舌头压在上颚上,闭上嘴巴,然后用鼻子呼吸,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土方缓解打嗝。
5. 做深呼吸,深呼吸可以帮助土方放松身体,减少打嗝的次数。
6. 咀嚼生姜,咀嚼一小块生姜可以帮助缓解打嗝,生姜具有一定的驱寒作用,可以帮助排出胃部的气体。
7. 闭上眼睛,闭上眼睛,保持安静,放松身心,可以帮助土方缓解打嗝。
8. 轻拍背部,轻轻拍打土方的背部,可以帮助排出胃部的气体。
9. 蹲下身体,蹲下身体可以帮助缓解打嗝,因为这个动作可以改变胃部的压力,帮助排出气体。
10. 咀嚼薄荷糖,咀嚼薄荷糖可以帮助缓解打嗝,薄荷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11. 喝柠檬水,柠檬水可以帮助土方缓解打嗝,因为柠檬具有一定的酸性,可以帮助排出胃部的气体。
12. 喝一小口醋,喝一小口醋可以帮助土方缓解打嗝,醋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以帮助排出胃部的气体。
13. 喝一小口碳酸饮料,喝一小口碳酸饮料可以帮助土方缓解打嗝,因为碳酸饮料可以帮助排出胃部的气体。
14. 按摩肚脐,用手指按摩肚脐,可以帮助土方缓解打嗝,因为这个动作可以刺激膈肌,帮助排出胃部的气体。
15. 喝一小口豆浆,喝一小口豆浆可以帮助土方缓解打嗝,豆浆具有一定的降火作用。
16. 做瑜伽,做一些简单的瑜伽动作,可以帮助土方放松身体,减少打嗝的次数。
17. 咀嚼花生米,咀嚼一些花生米可以帮助缓解打嗝,花生米具有一定的润肺作用。
怎么治打嗝最有效大家都有过打嗝的经历吧。
打嗝很难受,那么打嗝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今天为大家推荐治疗打嗝最有效的方法。
1、喝水弯腰法喝几口温开水,慢慢咽下,并做弯腰90度的动作10~15次。
因胃部离膈肌较近,可从内部温暖膈肌,在弯腰时,内脏还会对膈肌起到按摩作用,缓解膈肌痉挛,达到止嗝的目的。
2、伸拉舌头法打嗝不止时,用一块干净纱布垫在舌头上,用手指捏住舌头向外伸拉。
此时,会感到腹部有气体上升,打嗝自然消除。
3、采用深呼吸的方法比如在进食时发生呃逆可以暂停进食,作几次深呼吸,往往在短时内能止住。
呃逆频繁时,可自己或请旁人用手指压迫两侧的“少商”穴。
“少商”穴位于大拇指甲根部桡侧面,距指甲缘约0.6公分,在黑白肉际交界处。
压迫时要用一定的力量,使患者有明显酸痛感。
患者自行压迫可两手交替进行。
4、屏气法直接屏住呼吸30秒-45秒,或取一根干净的筷子放入口中,轻轻刺激上腭后1/3处,打嗝症状会立即停止。
因为用筷子刺激上颚会诱发咽反射,能使患者突然屏气,使气道内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干扰打嗝的神经反射活动。
但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慎用此法。
5、按摩有效治呃逆取一根细棒,一端裹上棉花(如手边无棒,可用竹筷的细端包上棉花代替),放入患者口中,用其软端按端前软颚正中线一点,此点的位置正好在硬、软颚交界处稍后面。
一般按摩一分钟就能有效地控制呃逆。
6、惊吓法趁不注意猛拍一下打嗝者的后背,也能止嗝。
因为惊吓作为一种强烈的情绪刺激,可通过皮层传至皮下中枢,抑止膈肌痉挛。
但有高血压、心脏病人应慎用。
7、纸袋呼气法用一个小塑料袋,罩住自己的口鼻,进行3~5次的深呼吸。
用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入,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来调节,抑制打嗝。
胃胀打嗝怎么办大多数胃肠胀气为一过性消化道功能紊乱所致,与饮食不当,工作学习繁忙,进食不规律等因素有关,通过饮食,生活调理多能改善,下面看看专家给出的对策:1、控制饮食首先,食物选择上,要注意食物的搭配,一些食物一起吃会引起消化不良,从而加重胃胀,所以需要尽量避免,如蛋白质与淀粉、蔬菜与水果一起、年奶不宜与三餐同时食用,糖不要与蛋白质淀粉合用。
中药治疗顽固呃逆的方剂呃逆,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酸和消化液长时间逆流至食管和喉咙的一种症状。
这种病症常常伴有胃酸灼烧感、反流食物或胃酸的感觉,严重时可能导致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问题。
传统中医认为,呃逆是由于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等原因导致食物无法正常下行而引起的。
因此,中药治疗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正常消化和运行,从而缓解呃逆症状。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中药方剂,可以用于治疗顽固呃逆。
1.保和汤组成: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大枣、生姜功效:益气健脾,调和胃气适应症:脾胃虚弱引起的呃逆,胃气不和引起的胃酸逆流用法用量:以上药材煎汤,分2次服用,每天1剂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此方剂。
2.五灵脂组成:竹茹、沉香、乳香、没药、半夏、麦芽功效:行气降逆,调和胃气适应症:呃逆伴有嗳气、腹胀、胸闷等症状用法用量:取以上药材共研细末,每次用药10-15g,每天3次3.半夏泻心汤组成: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功效:燥湿化痰,和胃止呃,平肝化湿适应症:湿热化痰引起的呃逆用法用量:取以上药材煎汤,分2次服用,每天1剂4.太和汤组成:白术、党参、茯苓、柴胡、川芎、生姜、甘草、大枣功效:健脾益气,调和胃气,疏肝解郁适应症:肝胃不和引起的呃逆用法用量:取以上药材煎汤,分2次服用,每天1剂5.逍遥散组成:白芍、蔓荆子、枳实、泽泻、莪术、苏梗、木香、陈皮、厚朴、茯苓、川楝子、远志、牛膝、甘草功效:行气津液,调和胃气,降逆止呃适应症:胃气上逆引起的呃逆用法用量:取以上药材共研细末,每次用药10-15g,每天3次以上方剂都是针对呃逆的不同病因和病理机制进行调理的,具有调和脾胃、疏肝理气、化痰利水等功效。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方剂。
此外,中药治疗呃逆应与饮食、生活习惯等综合治疗方法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使用中药治疗呃逆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饮食调理:避免过冷、过热、过油腻的食物,保持饮食清淡,定时定量进食。
老人打嗝不止怎么办六个偏方帮你解忧
老人打嗝不止怎么办
一、开水调醋
食醋、开水各30毫升,调和在一起,随意饮用。
适用于胃寒型打嗝。
二、粟米白面粥
粟米100克.白面100克,白糖适量。
将粟米淘净,注入清水800毫升,烧开后,慢熬至粥将成时,倒入白面和白糖,烧开后搅匀。
每日服3次,每次1碗,空腹服。
适用于胃热打嗝。
三、蒂刀豆汤
柿蒂5个,刀豆子20克(切碎),生姜3 片,加水煮,去渣加红糖适量服食。
适用于打嗝。
四、梨藕荸荠汁
鲜梨、荸荠、鲜藕、芦根、麦冬等量,切碎取汁。
多次饮用连服7天。
适用于胃热型打嗝。
五、柿饼蒂生姜汤
柿饼蒂10个、生姜10克。
上两味用水1碗煮熟。
饮汤。
能止打嗝。
适用于突然打嗝不止。
六、芦根竹茹汤
鲜芦根100克,竹茹30克,二者同煮加蜜糖适量。
温服,1日2次。
适用于打嗝。
胃寒打嗝者不宜用。
中医治疗打嗝的小诀窍1、将生韭菜洗净,榨出菜汁后口服。
2、喝开水,特别是喝稍热的开水,喝一大口,分次咽下。
3、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尽量憋长一些时间,然后呼出,反复进行几次。
4、用指甲或火柴头、牙签按压耳轮脚刺激1~3分钟。
5、洗干净手,将食指插内,轻轻刺激咽部。
6、将混合气体装入塑料袋中吸入,混合气体中含90%氧气和10%的二氧化碳。
7、以软质纸搓成细捻,送入鼻腔轻轻捻转,打个喷嚏,即可止嗝。
8、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及不良刺激。
9、柿蒂指新鲜柿子或柿饼的蒂每次20枚,煎水成100毫升,分两次口服,一次50毫升。
也可酌情加韭菜籽同煎。
10、用按摩法治疗打嗝也会有较好的疗效,病人仰卧,按摩者用两手拇指同时按两个鱼腰穴眉毛中点处,由下向上按压,用力由轻到重局部可按揉,病人有酸胀感。
按摩时,病人要用力憋气,再用力呼出,反复二三次,即可停止打嗝。
如不见好,24小时以后再进行一次。
此法病人也可自行使用。
一次不要超过2分钟,时间过长会引起心率过缓。
1、喂一点温开水或以有趣的活动来转移婴儿的注意力,也可以改善宝宝打嗝症状。
2、如果宝宝因吃奶后腹部胀气,放下平躺时会打嗝。
这是因为奶瓶开口小,婴儿在吸奶的时候,因用力吸而吞入太多的空气,造成了胀气现象,因此家长可以在宝宝喝完奶之后,多抱一会儿,轻轻拍宝宝背部,或是轻柔按摩腹部来帮助排气,可以预防宝宝打嗝及溢奶。
3、试着少量多餐的喂食法,或喂食后抱起宝宝拍背以加强排气。
4、不过如果宝宝频繁地打嗝,同时并有食欲变差、体重减轻或频繁呕吐,就应该带宝宝到医院做详细检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药治疗顽固呃逆的方剂
中药治疗顽固呃逆的方剂有很多,根据具体病因和症状可以选择以下方剂:
1. 半夏泻心汤:适用于胸膈胀满、嗳气呃逆、反酸、咯吐泡沫、心慌等症状。
2. 陈皮薏苡仁茯苓汤:适用于食滞积聚所致的呃逆,症状包括胸膈胀满、呃逆倦怠、嘈杂不宁、口苦口干等。
3. 知柏地黄丸: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呃逆,症状包括呃逆时胸脘不适,饮食不振,舌质淡红等。
4. 琵琶合胃丸:适用于胃气不和所致的呃逆,症状包括呃逆频繁,口渴欲饮,胸脘不适,舌苔白厚等。
需要明确的是,中药方剂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来定,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如果呃逆情况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确切的治疗。
如何用中医治疗打嗝的方法
中医治疗打嗝可采用以下方法:
1. 刺激穴位:按揉风门穴,位于脊椎椎骨下突起的最高点,用力按揉10-15分钟;或者按压缝泉穴,位于脚底足跟上面凹陷处,用力按压2-3分钟。
2. 吃姜片:嚼一片生姜,可刺激胃肠道,缓解打嗝。
3. 喝温水:小口小口地喝一杯温水,有助于消除胃部气体积聚,舒缓打嗝。
4. 吃黄连水:黄连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将黄连研磨成粉末,加入少量水中搅拌,饮用。
5. 拍背法:由他人帮忙,让患者俯身,用力拍击打嗝者的背部,有助于释放胃部积聚的气体。
6. 调理饮食:避免吃辛辣、油腻、重口味的食物,多吃易消化、清淡的食物,有助于调节胃肠功能,减少打嗝的发生。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请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治疗打嗝小妙方治疗打嗝,首先要治疗引起嗝逆的原发疾病,其次才是对症治疗。
下面介绍的是一些简便而且实用的方法,能够阻断神经反射而使呃逆中止。
1、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及不良刺激。
2、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尽量憋长一些时间,然后呼出,反复进行几次。
3、喝开水,特别是喝稍热的开水,喝一大口,分次咽下。
4、洗干净手,将食指插入口内,轻轻刺激咽部。
5、将混合气体装入塑料袋中吸入,混合气体中含90%氧气和10%的二氧化碳。
6、嚼服生姜片。
7、将生韭菜洗净,榨出菜汁后口服。
8、柿蒂(指新鲜柿子或柿饼的蒂)每次20枚,煎水成100毫升,分两次口服,一次50毫升。
也可酌情加韭菜籽同煎。
如果你嫌这些方法太麻烦,还可以自己按摩穴位来缓解打嗝,详细的手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一不小心,就打嗝不断。
有人是由于吃饭受凉,或者是吃得太快,或者是不明不白使膈肌痉挛,造成打嗝的现象,十分难受。
制止打嗝的方法很多,以下5种方法是最简便的自治方法。
1.掐按中指分别用自己的左右手指,用力掐住中指顶部,大约过1~2分钟以后,打嗝即可被制止。
2.掐按内关穴用手指掐“内关穴”,此穴位于手腕内侧6~7厘米处,即第一横纹下约2横指的距离,其止打嗝的效果也比校好。
3.喷嚏止嗝打嗝时,如果想办法打个喷嚏,就可以止嗝,可以用鼻子闻一下胡椒粉即可打喷嚏。
4.刮眉棱骨将双手的拇指压在两侧太阳穴上,用弯出的食指侧面从眉骨的内侧向外侧刮,稍稍用力,以微有酸痛感时为佳。
5.按压少商穴在打嗝发作时,用拇指按压少商穴,使酸痛感持续半分钟,打嗝即可停止。
如果用上述方法还制止不住打嗝,最好到医院请医生检查诊治。
爱打嗝怎么办最快方法止嗝1. 快速止嗝的常见方法1.1 惊吓法惊吓法是一种传统的止嗝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突然的情绪变化来影响自主神经系统,从而停止膈肌的痉挛。
有研究表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可以达到70%以上。
然而,这种方法对于心脏病患者或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风险,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1.2 弯腰喝水法弯腰喝水法是通过改变身体姿势和饮水动作来刺激膈肌,从而达到止嗝的效果。
根据一项小样本的研究,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大约为85%。
需要注意的是,饮水时水温不宜过冷或过热,以免刺激胃部引起不适。
1.3 拽耳垂拽耳垂法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来减轻膈肌的压力,从而止嗝。
有文献报道,这种方法的成功率约为60%。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无需特殊工具,适合在没有其他方法可用时尝试。
1.4 握手腕法握手腕法是通过按压手腕处的内关穴来止嗝。
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处,大约三根手指的距离,位于中间肌腱内侧。
按压这个穴位可以刺激迷走神经,有助于缓解膈肌痉挛。
有研究显示,这种方法的有效率可以达到75%。
1.5 向外扯舌法向外扯舌法是通过用手指轻轻捏住舌尖向外扯,以刺激口腔内的神经反射,从而抑制膈肌的痉挛。
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在一些临床观察中达到了80%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操作时应避免过度用力,以免造成口腔损伤。
1.6 直肠按摩法直肠按摩法是一种较为不常见的止嗝方法,通过清洁食指后伸入肛门进行圆周按摩,可以在30秒内快速止嗝。
这种方法的原理尚不完全明确,但有报道称其有效性可达90%。
然而,这种方法可能不适合所有人,且在操作时需要注意卫生,避免感染。
以上方法均为非药物治疗手段,适合于日常生活中的临时处理。
如果打嗝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或者伴随有其他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以排除病理性原因。
2. 其他有效的止嗝技巧2.1 喝水法喝水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止嗝方法。
通过喝温水,可以升高胃部局部温度,缓解膈肌痉挛。
研究显示,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在70%左右。
种中医方法轻松解决不断打嗝[原文地址]相信大家都有过打嗝的时候,特别是聚餐时,饭后大家一起坐着喝茶聊天,突然自己傻冒似的止不住打嗝,然后成为朋友们一时的笑料……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打嗝的经历。
不仅大人打嗝,小孩打嗝,甚至在妈妈腹内的胎儿也会打嗝。
更有趣的是,小狗小猫也会打嗝。
打嗝虽是小事,但假如连续不停地打下去,恐怕谁也受不了。
轻者影响睡眠,吃饭,工作,重的则可能使心肺原有的疾病加重,引起食管粘膜撕裂而致消化道出血……今天和大家分享5种抑制不断打嗝的方法,如下:1.掐按中指分别用自己的左右手指,用力掐住中指顶部,大约过1~2分钟以后,打嗝即可被制止。
2.掐按内关穴用手指掐“内关穴”,此穴位于手腕内侧6~7厘米处,即第一横纹下约2横指的距离,其止打嗝的效果也比校好。
3.喷嚏止嗝打嗝时,如果想办法打个喷嚏,就可以止嗝,可以用鼻子闻一下胡椒粉即可打喷嚏。
4.刮眉棱骨将双手的拇指压在两侧太阳穴上,用弯出的食指侧面从眉骨的内侧向外侧刮,稍稍用力,以微有酸痛感时为佳。
5.按压少商穴在打嗝发作时,用拇指按压少商穴,使酸痛感持续半分钟,打嗝即可停止。
知识延伸:什么是打嗝?医学上称打嗝为“呃逆”。
如果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吃饭过快、吃进干硬食物后,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呃逆,这不能算病,所以也不必要看医生。
为什么会打嗝呢?在我们的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个像帽子似的厚厚肌肉膜,称为膈肌,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
和身体其他器官一样,膈肌也有神经分布和血液供应。
当引起打嗝的诱因刺激传导给大脑以后,大脑就会发出指令,使膈肌出现阵发性和痉挛性收缩,于是就出现打嗝。
连续性或顽固性的呃逆,常因脑病、尿毒症、糖尿病并发酮中毒等紧急情况引起。
还有许多严重疾病也可引起顽固性嗝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病情危重的人出现顽固性嗝逆,常常提示预后不良。
治疗打嗝的中药验方展开全文打嗝是常见的现象,中医称之为“呃逆”,可由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或情志不和,肝气犯胃,或正气亏虚,耗伤中气等引起。
下面请中医为大家介绍五种类型的打嗝的中药疗法。
呃逆一证,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故治疗原则为理气和胃、降逆止呃,并在分清寒热虚实的基础上,分别施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法。
对于重危病证中出现的呃逆,急当救护胃气。
1、脾胃阳虚症状: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毗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温补脾胃,和中降逆。
方药:理中汤。
方中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干姜温中散寒。
可加吴茱萸、丁香温胃平呃,内寒重者,可加附子、肉桂。
若嗳腐吞酸,夹有食滞者,可加神曲、麦芽;若脘腹胀满,脾虚气滞者,可加香附、木香;若呃声难续,气短乏力,中气大亏者,可用补中益气汤;若病久及肾,肾失摄纳,腰膝酸软,呃声难续者,可分肾阴虚、肾阳虚而用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2、胃阴不足症状:呃声短促而不得续,口干咽燥,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治法:益胃养阴,和胃止呃。
方药:益胃汤。
方中沙参、麦冬、玉竹、生地甘寒生津,滋养胃阴。
可加炙枇杷叶、柿蒂、刀豆子以助降逆止呃之力。
若神疲乏力,气阴两虚者,可加人参、白术、山药;若咽喉不利,胃火上炎者,可用麦门冬汤;若日久及肾,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肝肾阴虚,相火挟冲气上逆者,可用大补阴丸加减。
3、胃中寒冷症状: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进食减少,口淡不渴,舌苔白,脉迟缓。
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方药:丁香散。
方中丁香、柿蒂降逆止呃,高良姜、甘草温中散寒。
若寒气较重,胸脘胀痛者,加吴莱萸、肉桂、乌药散寒降逆;若寒凝食滞,脘闷嗳腐者,加莱菔子、槟榔、半夏行气导滞;若寒凝气滞,脘腹痞满者,加枳壳、厚朴、陈皮;若气逆较甚,呃逆频作者,加刀豆子、旋覆花、代赭石以理气降逆;若外寒致呃者,可加紫苏、生姜。
吃完饭后打嗝详解一、从现代医学上讲医学上称打嗝为“呃逆”。
如果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吃饭过快、吃进干硬食物后,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呃逆,这不能算病,所以也不必要看医生。
打嗝是一般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
打嗝是因为横隔膜痉挛收缩而引起的。
其实横隔膜不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一块膜,而是一大块肌肉。
它每次平稳地收缩,我们的肺部便吸入一口气;由于它是由脑部呼吸中枢控制,横隔膜的肌肉会有规律地活动,我们的呼吸是可以完全自主运作的,我们也不需要时常记着怎样呼吸。
打嗝时,横隔肌不由自主的收缩,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
我们并不清楚横膈肌为甚么会失控地自行收缩。
虽然大部分打嗝现象都是短暂性的,但也有些人持续地打嗝。
治疗打嗝,首先要治疗引起嗝逆的原发疾病,其次才是对症治疗。
下面介绍的是一些简便而且实用的方法,能够阻断神经反射而使呃逆中止。
1、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及不良刺激。
2、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尽量憋长一些时间,然后呼出,反复进行几次。
3、喝开水,特别是喝稍热的开水,喝一大口,分次咽下。
4、洗干净手,将食指插入口内,轻轻刺激咽部。
5、将混合气体装入塑料袋中吸入,混合气体中含90%氧气和10%的二氧化碳。
6、嚼服生姜片。
7、将生韭菜洗净,榨出菜汁后口服。
8、柿蒂(指新鲜柿子或柿饼的蒂)每次20枚,煎水成100毫升,分两次口服,一次50毫升。
也可酌情加韭菜籽同煎。
顽固性打嗝的药物治疗所谓顽固性打嗝,是指打嗝持续数周乃至数月不止,用一般方法治疗无效者。
根据国内各地的经验,现综述如下,可选用其中之一,常能取得良效。
(1)东茛菪碱。
用东茛菪碱0.3~0.4毫克肌注,每6~12小时1次,直至打嗝停止。
(2)氟哌酸醇。
氟哌酸醇5毫克,每日3次口服,一般2~3日见效。
打嗝停止后,再服药2~3日以巩固疗效。
(3)麻黄素。
用麻黄素5毫克静注,注射后通常15秒见效。
(4)华蟾素。
用华蟾素2~4毫升肌注,每日2~3次。
补法可以促进血脉运行,滋润经脉,用法轻柔,得气后疾去针。
泻法可以泻除堵塞的垃圾,促进经脉畅通,用法动作较大,得气后摇大针孔而出邪气。
中医针灸的补泻指什么?具体操作时手法如何?补法: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泻法:泛指能疏泄病邪仅几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引刺补泻: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
1.决定补泻效果的三个因素:1.功能状态,2.腧穴特性,3.针刺手法。
1.功能状态:入体功能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产生不向的作用。
如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起到补虚的作用。
而机体处于邪盛而表现实热,闭证的实证情况下,针刺可起到泻实的作用。
2腧穴特性:腧穴的功能不仅具有它的普遍性.而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例如补虚强壮的穴位有足三里等,泻邪的穴位有少商、十宣等。
3.针刺补泻手法:单式补泻手法有七种⑦捻转补泻:补法: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泻法:得气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或:补法:左转时角度大,用力重泻法:右转时角度大,用力贡⑦提插补泻补法:得气后泻法:得气后③疾徐补泻操作时间短操作时间长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疾:快速之意徐:缓慢之意。
补法:徐徐进针,少捻转,疾速出针泻法;疾速进针,多捻转,徐徐出针④迎随补泻:补法,近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泻法,出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⑤呼吸补泻:补法:病入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泻法: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⑥开阖补泻:补法:出针后迅速按揉针孔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按揉⑦平补平泻:称导气法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复式补泻手法:主要有二种:①烧山火:将针刺入脑穴应刺深度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待针刺入中1/3(入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即将针紧按至地部留针在操作过程小,配合呼吸补泻的补法.即为烧山火法。
相信大家都有过打嗝的时候,特别是聚餐时,饭后大家一起坐着喝茶聊天,突然自己傻冒似的止不住打嗝,然后成为朋友们一时的笑料……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打嗝的经历。
不仅大人打嗝,小孩打嗝,甚至在妈妈腹内的胎儿也会打嗝。
更有趣的是,小狗小猫也会打嗝。
打嗝虽是小事,但假如连续不停地打下去,恐怕谁也受不了。
轻者影响睡眠,吃饭,工作,重的则可能使心肺原有的疾病加重,引起食管粘膜撕裂而致消化道出血……
今天和大家分享5种抑制不断打嗝的方法,如下:
1.掐按中指
分别用自己的左右手指,用力掐住中指顶部,大约过1~2分钟以后,打嗝即可被制止。
2.掐按内关穴
用手指掐“内关穴”,此穴位于手腕内侧6~7厘米处,即第一横纹下约2横指的距离,其止打嗝的效果
也比校好。
3.喷嚏止嗝
打嗝时,如果想办法打个喷嚏,就可以止嗝,可以用鼻子闻一下胡椒粉即可打喷嚏。
4.刮眉棱骨
将双手的拇指压在两侧太阳穴上,用弯出的食指侧面从眉骨的内侧向外侧刮,稍稍用力,以微有酸痛感时为佳。
5.按压少商穴
在打嗝发作时,用拇指按压少商穴,使酸痛感持续半分钟,打嗝即可停止。
知识延伸:
什么是打嗝?
医学上称打嗝为“呃逆”。
如果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吃饭过快、吃进干硬食物后,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呃逆,这不能算病,所以也不必要看医生。
为什么会打嗝呢?
在我们的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个像帽子似的厚厚肌肉膜,称为膈肌,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
和身体其他器官一样,膈肌也有神经分布和血液供应。
当引
起打嗝的诱因刺激传导给大脑以后,大脑就会发出指令,使膈肌出现阵发性和痉挛性收缩,于是就出现打嗝。
连续性或顽固性的呃逆,常因脑病、尿毒症、糖尿病并发酮中毒等紧急情况引起。
还有许多严重疾病也可引起顽固性嗝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病情危重的人出现顽固性嗝逆,常常提示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