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之内分泌疾病患儿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416.50 KB
- 文档页数:15
徐州医学院
教案
讲授章节第十四章内分泌疾病患儿的护理
授课专业11级本科授课班级护理
授课日期教学时数2
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儿科护理学》第5版崔焱主编
《儿科学》第6版杨锡强易著文主编
《儿科护理学》第4版崔焱主编
《儿科学》第7版沈晓明王卫平主编
教学目的
1.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掌握辅助检查、治疗要点、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了解生长激素缺乏症病因、发病机制,掌握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3.自学尿崩症、性早熟、儿童糖尿病。
教学重点
1.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2.掌握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2.掌握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教具或课件、或实验器材、或见习病例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作业和课外预习内容
1.运用有关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知识提出护理诊断,对患儿进行护理。
2.能综合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对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及预期目标,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课堂教学环节与学时安排
第一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图片-图表-讲解35分钟
第二节生长激素缺乏症图片-图表-讲解35分钟
第三节尿崩症自学
第四节性早熟自学
第五节儿童糖尿病自学
集体备课纪要
本章主要就儿童时期特殊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生长激素缺乏
症进行重点学习。
教后小结
任课教师
教务处印制。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缺乏症又称垂体性侏儒症,是由于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所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致使小儿身高低于正常儿两个标准差(-2SD)或在同龄健康儿童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数以下。
一、病因1.原发性(特发性)①遗传因素:占5%左右,大多有家族史。
②特发性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下丘脑、垂体无明显病灶,但分泌功能不足,是生长激素缺乏的主要原因。
③发育异常:GHD患儿中证实有垂体不发育、发育异常或空蝶鞍等并不罕见。
合并有脑发育严重缺陷者常在早年夭折。
2.继发性(器质性)①肿瘤:常见有下丘脑肿瘤如颅咽管瘤、神经纤维瘤和错构瘤,垂体腺瘤和神经胶质瘤等。
②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
③放射性损伤:对颅内肿瘤或白血病脑部放疗以后。
④头部外伤:常见于产伤、手术损伤或颅底骨折等,其中产伤是国内GHD患儿最主要的病因。
二、临床表现1.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①生长障碍: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都正常,1岁以后呈现生长缓慢,随着年龄增长,其外观明显小于实际年龄。
身体各部比例正常,体型匀称,手足较小。
②骨成熟延迟:出牙及囟门闭合延迟,由于下颌骨发育欠佳,恒齿排列不整。
骨化中心发育迟缓,骨龄小于实际年龄2岁以上。
③青春发育期推迟。
④智力正常。
2.继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后生长发育开始减慢。
颅内肿瘤则多有头痛、呕吐、视野缺损等颅内压增高和视神经受压迫等症状和体征。
三、治疗原则采用激素替代治疗。
1.GH替代治疗国产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已被广泛应用,目前大多采用0.1U/kg,每日皮下注射一次,每周6~7次的方案,治疗应持续至骨骺愈合为止。
2.合成代谢激素因各种原因不能应用r-hGH时,可选用促合成代谢药物,常用有苯丙酸诺龙、美雄诺龙、氟甲睾酮等,国内现用司坦唑醇(康力龙),每日0.05mg/kg。
3.性激素同时伴有性腺轴功能障碍的GHD患儿在骨龄达12岁时即可开始用性激素治疗,以促使第二性征发育。
第十四章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和协调人体生长、发育、性成熟和生殖等生命过程。
激素(hormone)是内分泌系统的最基本物质,是内分泌系统调节机体生理代谢活动的化学信使,由一系列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所合成和分泌,参与细胞内外联系的内源性信号分子和调控分子,进入血液和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在人体内,多数内分泌细胞集中形成经典的内分泌腺体,如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和胰岛等,共同组成传统的内分泌系统;另一些内分泌细胞则分散存在于某些脏器(如心血管、肝、胃肠道、皮肤等),或广泛散布于全身组织中。
此外,还有一些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集中于下丘脑的视上核、室旁核、腹正中核及附近区域,其分泌的肽类激素可直接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也可通过垂体分泌间接调控机体的生理代谢过程。
内分泌腺体或细胞合成的各种激素通过内分泌(en-docrine)、旁分泌(paracrine)、自分泌(autocrine)、并列分泌(juxtacrine)、腔分泌(solinocrine)、胞内分泌(intracrine)、神经分泌(neurocrine)和神经内分泌(neuroendocrine)等方式发挥效应。
而且一种激素还可以几种不同的方式起作用。
在正常生理状态时,各种激素在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各种反馈机制及其相互之间的调节作用下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儿童内分泌疾病的种类与成人不同,部分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治疗手段也与成人有较大区别,而且儿童内分泌疾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各有特点。
儿童因内分泌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常见症状和疾病有生长迟缓、性分化异常和性早熟、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肾上腺疾病、尿崩症等。
有些由遗传因素造成的内分泌患儿在出生后即存在生化代谢紊乱和激素功能障碍,如不能及早发现和治疗,常常严重影响其智能和体格发育,造成残疾甚至夭折。
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失盐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