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388.00 KB
- 文档页数:47
内分泌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内分泌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内分泌系统包括人体内分泌腺及某些脏器中内分泌组织所形成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
其主要功能是在神经支配和物质代谢反馈调节基础上释放激素,从而调节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脏器功能、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等多种生理活动和生命现象,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体内、外变化。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生系由于内分泌及组织和(或)激素受体发生病理状态所致。
1、热情接待病人,安排床位,做入院介绍。
2、测量生命体征和体重,糖尿病病人还要测量身高和腹围,记录在病历上并通知医生。
3、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并遵医嘱做好饮食、药物宣教。
4、协助留取化验标本,做好各项检查前宣教。
5、经常巡视观察病人情况,发现异常告知医生并及时处理,同时做好护理记录。
6、危重病人应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7、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他们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更有利于维护病人健康。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常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甲状腺激素(TH)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其特征表现为基础代谢增加、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常。
1、体位与休息将病人安置于安静、无强光刺激的房间,保证充分休息。
合并甲亢心脏病或甲亢危象等重症病人应遵医嘱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三高一低”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碘饮食),鼓励多饮水,禁止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引起病人精神兴奋。
病人腹泻时应食用含纤维素少且容易消化的食物。
3、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态度和蔼,以减轻病人心理负担,避免情绪激动。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定期测体重(一般每周1次),如发现病人有高热、心率增快、烦躁、大汗、腹泻、呕吐等症状加重时,提示可能有甲亢危象,应立即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5、药物治疗护理遵医嘱指导病人按时按量服药,注意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皮疹、发热、关节痛及肝功能损害等。
代谢性内分泌系统病人护理常规
(一)接入院处通知后,按病情需要作好准备,除病床单元所需物品外,危重病人应备齐抢救用物及药品,并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以及建立静脉通道等。
(二)热情接待病人,护送至床前,初步询问病情并常规测量 T、P、R、BP、身高、体重,作好记录。
(三)如病情许可,应向病人介绍病室环境、规章制度及主任与主管医生,护士长,专业护士姓名。
(四)交代休息级别(分级休息具体规定,按卫生部制定标准)。
(五)按医嘱给饮食并注意进食情况。
(六)病人入院 48 小时内,应留大、小便标本作常规检查。
(七)注意病人的精神、思想动态,作好心理护理,防止发生意外。
(八)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应向病人作卫生宣教及保健指导。
内科护理学――第七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四节甲状腺疾病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甲亢的定义、病因分类。
2.了解Graves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病理。
3.掌握Graves病的临床表现,理解特殊临床表现及类型。
4.理解Graves病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
5.掌握Graves病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注重饮食护理、眼部护理和病情观察要点、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掌握甲状腺危象的抢救配合。
6.理解健康指导。
【教学具体内容】1.概述:概念、病因分类、发病情况。
2.毒性弥慢性甲状腺肿伴甲亢(Graves病)概念。
3.病因与发病机制。
4.临床表现:甲状腺毒症、甲状腺肿、眼征,甲状腺危象。
5.实验室检查:T3/T4测定、BMR测定方法及意义、诊断要点。
6.治疗要点:甲亢各种治疗的作用和副作用;甲状腺危象的处理原则。
7.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饮食护理、突眼的防护和病情观察要点、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强调甲状腺危象的抢救配合。
8.健康指导:疾病知识指导、合理饮食、用药指导等。
难点:甲状腺肿伴甲亢(Graves病)的发病机制。
重点:甲状腺肿伴甲亢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第七节糖尿病【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糖尿病定义、分类、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2.掌握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标准。
3.理解糖尿病的治疗要点,掌握胰岛素的使用及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
4.掌握糖尿病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尤其是糖尿病的饮食护理原则、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病情观察、足部护理等。
并结合典型病例制订完整护理计划。
5.理解糖尿病的健康指导。
【教学具体内容】1.概述:概念、糖尿病分型,发病概况。
2.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1型、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展阶段;糖尿病引起糖、脂肪、蛋白代谢紊乱表现。
3.临床表现:代谢紊乱症状、并发症。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尿糖、血糖测定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正常标准,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