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7
中国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繁荣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时期,是一个充满着创造力和创新力的时代,科技和文化在这个时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
本文将详细探讨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繁荣,探究当时显著的文化和科技成就,并分析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文化方面,宋元时期是中国艺术和文化的繁荣时期。
宋代的诗词、绘画、书法和音乐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而元代则在纪实文学、戏剧和雕塑等领域逐渐崛起。
宋代诗词和绘画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当时文人墨客的热情和精神内涵,他们主张“诗以言志,画以形神”,倡导自然表现和个性鲜明的风格。
其中以苏轼、李清照、文同等为代表的诗人和以李唐、范宽、郭熙等为代表的画家,更是被誉为“文学巨匠”和“绘画大师”。
元代则以袁枚、罗贯中等为代表的纪实文学、田汉、汤显祖等为代表的戏剧、以及岳飞铜像、大佛寺石窟等为代表的雕塑,将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这些文化的繁荣对于大量涌现的文人墨客和品尝文化之美的社会大众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科技方面,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同样令人瞩目,是中国和世界科技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段时期,中国人发明了众多的技术,充分体现了人类创新力的独特魅力。
宋代时期,开封、洛阳成为全球经济、商贸中心,涌现了富庶和品味的社会环境。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逐渐合二为一,出现了大量的高产量机械,比如辘轳马车、打谷机、葫芦车等。
同时,宋代发明了水力铺排、燃煤铁器等技术,大大改善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元代则是中国科技成就的全面继承和发扬光大,众多创新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推广和发展。
在交通运输和军事领域,发明了罗盘、风帆船、火药等重要技术,这些技术对于晚期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科技史上也影响深远。
而且,在元代时期,中国的纺织工业、手工制瓷工业进一步开发和创新,进一步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总之,中国宋元时期的文化和科技的繁荣值得我们铭记和表扬,这两个方面的进步对于后世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宋元时期的科技创新与发展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技成果,对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农业科技创新宋元时期,农业科技得到巨大的推进和发展。
农业革命使得农民能够采用更加高效的农耕工具,提高粮食产量。
传统的犁耙已被铁制犁具取代,这使得农田的翻耕更加容易和高效。
同时,盐碱地的开垦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大大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和水稳定供给。
这些创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宋元社会带来了富饶的农业收成。
二、革新的航海技术在宋元时期,中国的航海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郑和的七次航海使得中国远航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国家之一。
郑和率领的船队在非洲、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域进行贸易和探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技术实力。
尺寸巨大、装备精良的船只以及准确的航海仪器,为中国的商业和文化交流打开了新的大门。
三、印刷术的推广宋元时期,印刷术经历了重要的推动和发展。
虽然活字印刷已存在于唐代,但它在宋元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活字印刷使书籍的翻印和分发成为可能,加速了知识的传播。
刻板印刷使得大规模印刷变得更加容易和快速,后来又出现了木版本和铜版本的印刷,进一步提高了印刷速度和效率。
印刷术的发展为文化的解放和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文化的创新宋元时期,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经典文化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创新,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意识形态。
例如,理学派的诞生与发展,对儒家经典的重新演绎和思想的开放,为后来的文化创新奠定了基础。
此外,绘画、诗歌和音乐等艺术领域也得到了重要的突破和发展,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和繁荣。
五、工匠技术的进步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工匠们在各个领域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和智慧。
青瓷的突破性创新是其中一个重要成就。
宋代青瓷采用更高的温度烧制,使得陶瓷器的质地更坚硬,颜色更美丽。
第8讲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期间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成就和科技进步。
在思想方面,宋元时期的社会与文化发生了很多重要变化,引导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宋元时期的思想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北宋时期,程颐、程颢等人提出了“理学”思想,强调“理”是世界的根本,通过学习和体悟“天人合一”的原则来改造自己,达到心灵的升华。
而南宋时期的朱熹则发展了理学,并提出了“宋学”,强调思考和沉思是学问的核心。
这种思想观念对后世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来几百年的主流思想。
在科技方面,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
在农业方面,水利工程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如治理黄河、修建人工水道等,这些工程大大改善了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条件。
同时,种植和饲养技术也得到了改进,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得以提高。
在医学方面,苏州医家仇继隆等人研究出了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并编写了重要的医学著作。
在工业方面,瓷器的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瓷器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世界闻名的中国瓷器。
此外,宋元时期还出现了众多的文化成就,如文学、绘画、建筑等。
北宋时期的文学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文人,如苏轼、辛弃疾等。
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绘画方面,宋代绘画注重写实和写意的结合,提出了“以形言情”的原则,开创了中国绘画的新局面。
而元代则在绘画方面更加注重意境的表达,创立了新的绘画风格,如马远、黄公望等人的作品成为后来绘画的典范。
此外,宋元时期还建造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如九华山斗母宫、承天寺等,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和优秀工艺。
综上所述,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宋元时期的理学思想、科技进步和文化成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今天的中国社会和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元时期的科技创新与文化输出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特别是在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创新与输出方面,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这篇文章中,本人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宋元时期的科技创新与文化输出。
一、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而在宋元时期,造纸术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
在首先使用木浆制造纸张的人是元朝的人张学贞,他在1270年发明了木浆造纸术,解决了皮纸和草纸不是很坚固的问题。
这种新型纸张与传统的氧化纸张具有相同的特点,但是它更加坚固且寿命更长。
由此可见,造纸术被推广和发展,不仅仅对文化传播和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时代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火药火药是中国另一项重要的发明之一,它是一种军事武器,它改变了当时的战争模式。
宋朝时期已经在使用火药,在元朝时期,火药开始被广泛使用,进一步推动了火药的发展。
火药可以装在火池和火铳中,成为箭矢和炸药等等强大的武器,改变了战争的格局和局面,促进了武器的进一步发展。
三、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的发展,是宋元时期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宋朝时期,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农业工具,如犁和耧车等等,然而,元朝时期农业工具的发展更为迅速。
经过多次的改革和发明,许多新农具被推出,它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当时的土地和田地。
例如,铁犁配合木板耕种,可以提高耕地的效率和效益。
这些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四、文化输出在宋元时期,中国的文化输出也开始蓬勃发展。
元朝时期,中国的大批文化精英进行了非常积极的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国文化向世界输出。
从宋代中期开始,随着书籍和文化的广泛传播,中国文化开始在亚洲和欧洲传播。
因此,中国的文化输出极大地丰富了亚洲和欧洲国家的文化,进一步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
综上所述,宋元时期的科技创新和文化输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时期都会带来特定的发展和变化,而这个时期正是整个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奇特的时期,在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和输出,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宋元时期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巅峰期之一,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而且在思想文化领域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下面将分别就其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进行阐述。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1.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宋元时期,以江南为代表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湖泽水利工程和灌溉系统得到极大改善,使得农田的灌溉效果更加高效,农作物的产量大幅提高。
同时,钢铁业、纺织业、造纸业、染织业等工艺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2.物理学和数学的重要进展:宋元时期的学者们对于物理学和数学领域有了重要的贡献。
其中,数学家秦九韶在大约1202年提出了秦氏算法,对中国古代算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圆锥曲线、三角函数等数学概念也在这个时期形成和发展。
3.医学和药物学的进步:宋元时期的医学和药物学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著名的医学家李时中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药物学著作之一,对药物的分类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在医学方面,中国古代的创伤医学、外科手术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二、思想文化的发展1.儒学的繁荣:宋元时期,儒学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士人的主要学术流派。
程颢、程颐等理学家对传统儒家经典进行研究和阐述,提出了“性即理”、“诚意同构”等重要观点,对当时社会的道德伦理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佛教的兴盛:宋元时期,佛教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普及,尤以禅宗为主。
禅宗的兴盛使得中国的哲学思想更加注重内心修养和人生哲学的追求,成为当时文人雅士追求的一种精神追求。
3.文学艺术的繁荣: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繁荣发展。
以南宋文人为代表的文化名流活跃于文坛,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南宋的词、元曲(包括杂剧、元杂剧等)等都在此时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被后世所推崇。
4.科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由于长期的和平与稳定,宋元时期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交流活跃,这促进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在科技方面,蒙元帝国的入侵给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刺激和影响;在文化方面,西方文化的介绍和东西文化的互相融合使得文化的多元性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一、宋元时期的思想1.程朱理学(1)背景: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
(2)思想主张(3)地位及影响①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②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③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2.陆王心学[轻巧识记]宋明理学二、宋元科技文化的辉煌1.科技成就(1)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2)天文历法①元代科学家郭守敬革新浑仪,造出的简仪结构简化,精度提高。
②元朝时郭守敬编订《授时历》,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
(3)农学:元朝王祯编写《农书》。
2.文学成就(1)宋词①形成:词的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②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的增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③代表作家:婉约派,柳永、女词人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
(2)元曲①形成:散曲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
②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③代表:关汉卿、马致远等。
[轻巧识记]中国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3.书法:北宋苏轼、元朝赵孟等人的行书,备受世人喜爱。
4.绘画(1)文人画:宋代,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画更注重意境。
(2)风俗画:宋代以后,伴随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成为画坛亮点,代表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易混提醒]中国古代的文字和书画(1)我国最早的文字不能说是甲骨文,甲骨文只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有人认为比甲骨文更早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古代中国书画一体,其艺术独具东方神韵,书法艺术、文人画等水平高超,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并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繁荣中国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科技与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重大科技发明和文化盛世,为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科技和文化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宋元时期的繁荣。
一、科技繁荣1. 科技发明宋元时期涌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造纸术。
在宋代,造纸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成为一种大规模生产的技术。
除此之外,还有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等重要发明的出现。
这些发明都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2. 农业发展宋代农业的发展也是科技繁荣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这个时期,人们应用了大量灌溉技术,使得土地得以充分利用。
此外,还有农具改进、种植技术的进步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 工艺技术在宋元时期,工艺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包括陶瓷、织锦、漆器、铁器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宋代的瓷器工艺尤为独特,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瓷器,成为世界瓷器制作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些工艺的发展不仅提升了生活质量,也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文化繁荣1. 文学艺术宋元时期是中国文学艺术繁荣的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巨匠,如苏东坡、辛弃疾、杨万里等。
他们的作品丰富多样,表现了丰富的情感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此外,宋代的词、曲和戏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经学思想宋代是儒家经学盛行的时期。
此时,程朱理学成为主流思想,影响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文化和政治。
经学的兴盛使得对古代经典的研究不断深入,推动了学术的发展和知识的传播。
3. 绘画艺术宋代绘画艺术功不可没。
南宋画派以文人画的形式出现,注重对自然景物的审美和表达。
北宋画派则更加注重写意和技巧的运用。
这两支画派分别在南北方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为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结:中国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繁荣给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科技的发展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文化的繁荣使得中国成为一个文明的中心。
第9讲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编者选题表
考点角度题号
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宋代理学与先秦儒学关系1宋代理学的内容2
宋代理学的特点3元代郭守敬科学研究4
宋代文化的世俗化5宋代风俗画的史料价值6综合7
一、选择题
1.(2019·中原名校质评)二程认为,人性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未受任何损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无疵的;后者则是气化而生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气”的侵蚀,产生弊端,因而具有恶的因素。
这反映了二程继承并发展了()
A.孟子的性善论
B.孔子礼的思想
C.荀子的性恶论
D.佛教的天命观
解析: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二程的观点是性善习远,有继承孟子的性善论的方面,同时有所发展,故A项正确;孔子的“礼”主张克己复礼,材料未涉及,故B项错误;二程认为“天命之性”是至善无疵的,这显然与荀子的性恶论是背道而驰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佛教的
天命观,故D项错误。
2.(2019·广东六校联考)汉唐训诂之学偏重于对名词的注解训诂以及对于经典的注解,宋明理学“直接面向经典、回复圣人之道”。
因此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所强调的义理颇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
该学者的依据是宋明理学()
A.强调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
B.突出儒学的社会伦理道德
C.倡导恢复儒家个人主义精神
D.突出了三教合一的特点
解析: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材料中宋明理学“直接面向经典、回复圣人之道”,就是继承传统儒学,如重视《论语》《孟子》,突出儒学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做法,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故选B项。
强调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早期儒家强调社会责任感,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了儒家思想,排除D项。
3.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
材料意在强调()
A.社会传统信仰改变
B.儒学正统地位已动摇
C.儒学自身存在不足
D.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
解析:C根据材料“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说明儒家思想一直是社会主流思想、主流观念、主流信
仰,其正统地位并未动摇,故A、B、D三项错误。
根据材料“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再结合所学可知,儒学传统中没有佛教和道教那么细密严谨的思辨理论体系,这种情况直到宋明理学出现才得以改变。
宋明理学吸收佛道思想,重建儒家理论体系,呈现出哲学化、思辨化的特点,弥补了儒学这一缺陷,故C项正确。
4.(2019·山东滨州调研)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由此推断()
A.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
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解析:A据材料信息元世祖支持天文观测,可以得出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证明元政府重视天文学发展,但不能说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劳动人民推动科技发展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专制统治强化的信息,故D项错误。
5.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
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市民阶层壮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文言文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
解析:A宋代由于市民阶层的壮大,文学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材料中“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正是这一趋势的反映,故A项正确。
B、C两项均未体现。
D项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6.(2019·安徽毛坦厂中学一模)南宋李唐的《村医图》绘一乡村医生在田边为患者治病,救护及围观者紧张的神态,跃然纸上;李嵩的《货郎图》描绘了一群妇女儿童被货郎担所吸引的生动情景。
他们的绘画()
A.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情趣
B.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C.反映了唐宋社会的变革
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解析:B结合画名《村医图》《货郎图》和绘画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当时民间百姓的生活状况,绘画虽为艺术作品,但有一定史料价值,可以反映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故B项正确。
文人画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情趣,而材料为风俗画,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唐宋之际的变革,C项错误;《村医图》所展示的是乡间百姓生活的疾苦,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医学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而宋金时代的医学,则是在前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
这一时期多是由官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药卫生行政机构、管理机构、医学教育设施,并多次颁发药典。
方书和本草医书在社会上大量涌现,还产生了一些杰出的医家和学派,金代有刘完素的河间派和张元素的补气派及张从政的攻下派,这些学派的理论主张和临床经验,对我国的医学有重要影响。
这一时期在针灸科、儿科、妇科及法医学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史仲文《中国全史》材料二宋朝编辑出版了大量医药书籍,传播医药文化。
仁宗时,两次集中校刊医书。
1026年编辑出版了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并在汴京刻石。
978年,王怀隐主编《太平圣惠方》一百卷,按1792种症状,收集16834份处方,分1670门类编排,在992年和1088年先后出版。
太宗雍熙年间,贾黄中等人编辑《神医普救方》达一千卷之多。
徽宗时,曹孝忠主编《圣济总录》二百卷,收录药方二万多个,已雕版而不及付印,北宋亡。
金军占领汴京时取走书版,后在金、元刊刻。
——范文澜《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金时期医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金时期医学发展的主要原因。
(3)我们应如何认识宋金时期的医学?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是在前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
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得出注重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根据“多是由官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药卫生行政机构、管理机构、医学教育设施,并多次颁发药典”得出官府的推动;根据“方书和本草医书在社会上大量涌现”“产生了一些杰出的医家和学派”得出涌现出一批医学著作、医学流派;根据“在针灸科、儿科、妇科及法医学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得出在某些领域成就突出。
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宋朝编辑出版了大量医药书籍……”可知大量医药书籍的刊印,主要得益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根据“仁宗时,两次集中校刊医书……在汴京刻石”得出统治者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根据“王怀隐主编《太平圣惠方》……贾黄中等人编辑《神医普救方》……曹孝忠主编《圣济总录》……”得出医学家个人的努力;根据“金军占领汴京时取走书版,后在金、元刊刻”得出民族交融对医药知识推广的作用。
第(3)问,主要从医学发展有助于医学理论的发展,有助于人们就医条件的改善和有利于推动古代科技发展等角度分析说明。
答案:(1)特点:注重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官府设立医药卫生等机构推动医学发展;涌现出大量的医学著作和众多的医学流派;重视实践和临床经验;某些领域成就较为突出。
(2)原因:科技进步特别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政府对医药事业的管理和重视;民族交融促进医药知识在全国推广;医学家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3)认识:宋金时期的医学发展为当时人们就医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灿烂辉煌的医学做出了重大贡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