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第一节 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
- 格式:ppt
- 大小:8.36 MB
- 文档页数:44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为全校文法类各专业通识课。
本课程将通过对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的讲解,使全校文法类各专业的本科生了解西方文化孳乳繁衍、发生进化的来龙去脉,掌握西方文化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认识不同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状貌,为从不同专业的涉外部分的学习、进行中西比较、或直接学习研究具体领域的西方文化打下知识基础。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习题要点:米诺斯文明, 迈锡尼文明, 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希腊神谱, 神谱的文化学意义,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爱琴文明与希腊城邦文明之间的文化联系。
2.希腊神话的源流与谱系。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化: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要求基本理解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脉络,掌握希腊罗马文化的特征。
第二章古希腊罗马文化:希腊城邦文化习题要点:希腊城邦的发展演变, 希腊城邦的崛起与殖民,早期希腊城邦的政治变革,斯巴达的政治与文化,雅典的政治与文化,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希腊宗教的文化特点。
2.希腊悲剧与喜剧的文化学意义。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希腊宗教的文化特点。
理解希腊悲剧与喜剧的文化学意义。
掌握希腊哲学发展的基本梗概。
第三章古希腊罗马文化: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习题要点: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雅典民主制的蜕变,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希腊分离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化的历史契机。
2.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的过程,理解与掌握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与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第四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罗马帝国的兴衰习题要点:罗马政治制度演化与罗马帝国的扩张过程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罗马政治制度演化的基本情况。
第一章: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教学过程:第一章: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爱琴文明的发展演化(一)米诺斯文明1.米诺斯王以及他的那座扑朔迷离的迷宫而得名的米诺斯文明2.米诺斯文明就与周围地区、尤其是与爱琴海沿崖地区保持着密切的文化联系,这种联系使得整个爱琴海世界在文化方面表现出一种普遍相似性和同源性。
由于这个缘故,文化学家和历史学家们通常也把米诺斯文明以及其后出现的迈锡尼文明一起统称为爱琴文明。
3.到了公元前1700年以后,米诺斯文明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并且确立了爱琴文明乃至地中海世界的海上霸权,在海外贸易活动的刺激下,克里特的宫殿建筑和艺术创造活动也达到了空前繁盛的水平。
4.1900年英国著名考古学学伊文思博士发掘了这座几经修复的古老宫殿。
5.克里特文明在公元前2500-前1450年这段时间里,曾向希腊半岛、安纳托利亚的沿海地区和爱琴海诸岛进行文化辐射和殖民活动,并与埃及和地中海东崖地区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
P36.在早期米诺斯文明中确实打上了浓重的埃及文化烙印,这种文化影响在迷宫、半人半兽的神怪和代达罗斯式的能工巧匠为其显著特点的米诺斯神话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7.自公元前3000年代未期开始,米诺斯文明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已扩及到希腊大陆和爱琴海沿崖地区,先后受到来自西亚的野蛮民族和来乍希腊北部的印欧语诸游牧部落的侵犯。
8.米诺斯文明是埃及、西亚、小亚以及来自北方的洲牧民族等多咱文化相互交融、氤氲化生的结果。
P49.真正的爱琴文明主要是指发源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
10.在希腊本土上出现了另一个新兴的文明形态——迈锡尼文明,在公元前16世纪以后逐渐成为希腊大陆和爱琴海地区的文明中心,迈锡尼文明是由一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阿卡亚人所建;迈锡尼文明实际是印欧语游牧入侵者的文化与爱琴海地区的米诺斯文明相融合的结果。
11.阿卡亚人对爱琴海地区的血与米的征服活动构成了希腊英雄传说的历史原型。
12.迈锡尼埋藏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场面——这种战争场面反映了两种异质文化之间的尖锐冲突和痛苦融合过程——和航海13.迈锡尼文明灭亡到希腊城邦文明诞生,中间经历了长达三个世纪之久。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史的最初发源地是爱琴海一带以及邻近的希腊半岛一:爱琴文明·(约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我们今天所说的希腊人并不是最早在爱琴海地区创造出文明的人。
在希腊人之前,已有两个生活在那里的民族先后创造出两个样式鲜明的文明,即:A:米诺斯文明克里特岛是发祥地,公元前1700年——公元前1500年达到鼎盛B:迈锡尼文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4世纪达到巅峰二:黑暗时代(荷马时代)·(约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00年)以上成为古希腊的上古时期,是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过度时期,主要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史诗三:古风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的称谓开始成为该地区人们的通用称谓,传统上的“希腊”历史开始。
这个时期也是希腊奴隶制逐渐形成的时期。
主要文学成就是抒情诗歌和小寓言。
四:古典时期·(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此时期是希腊奴隶制全盛时期。
其中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公元前444~前429年)是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达的时期,被称为“黄金时代”。
在他执政期间,此时期的文学成就戏剧中的悲剧达到全盛。
公元前5世纪的下半叶,“旧喜剧”开始兴盛。
除了戏剧以外,这一时期在文艺理论方面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五: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7年~前146年)此时期希腊沦为亚历山大帝国的一部分。
希腊本土的文学成就不大,只有米南德(前342~前291)为代表的新喜剧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古希腊神话旧神谱系(记载天地的起源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天空(乌拉诺斯)六男(第一代神王)十二提坦巨神日月星辰六女卡俄斯(混沌之神)该娅(地母)黑暗黑夜光明白昼最小的儿子克罗诺斯(最小的儿子第二代神王)与妹妹瑞娅结合生出六个儿女新神谱系(原始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因其居住在九千英尺高的俄林波斯山,又称俄林波斯谱系)一般认为有十二主神,但其说法不一,大体上有;1:宙斯(Zeus 朱庇特第三代神王)天神之父2:赫拉(Hera 朱诺)宙斯的正妻3:雅典娜(Athene 密涅瓦)智慧女神4:阿波罗(Apollon 福波斯)太阳神5:阿尔特弥斯(Artemis 狄安娜)月神6:狄俄尼索斯(Dionysos 巴克斯)酒神7:阿佛洛狄特(Aphrodite 维纳斯)爱神8:波塞东(Poseidon 尼普顿)海神9:哈得斯(Hades 普路同)冥王10:赫斐斯托司(Hephaistos 伏尔甘)火神11:阿瑞司(Ares 马尔斯)战神12:赫耳墨斯( Hermes 墨丘利)传令官13:赫斯提娅(Hestia 维斯塔)灶神14:得墨特耳(Demeter 刻瑞斯)农神厄洛斯(Eros 丘比特Cupid)小爱神缪斯九女神命运女神复仇女神不和女神。
西方文化概论章节测试答案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希腊文明表现的是一种和谐之美B、罗马文化倾向于较功利,物质方面发展C、西方现代文明包罗万象D、西方现代文明只发展基督教文化正确答案: D2不属于欧洲伸进地中海的三个半岛的是()。
A、巴尔干半岛B、亚平宁半岛C、克里特半岛D、伊比利亚半岛正确答案: C3埃及第一法老王朝大约出现在()。
A、公元前1500年B、公元前2000年C、公元3100年D、约在公元前3100年正确答案: D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已知的最古老的文明B、克里特文明晚于埃及文明C、希腊文明的第一个阶段不是克里特-迈锡尼文明D、克里特文明晚于两河流域文明正确答案: C5十九世纪下下半叶,德国的()考古发掘了克里特文明。
A、莱柯曼B、爱因斯坦C、黑格尔D、施里曼正确答案: D6哪一项不是西方文化的特点?()A、跳跃性B、动荡性C、两极的大跳跃D、平稳、以不变应万变正确答案: D7中世纪出现的基督教文化的特点是()。
A、物质主义B、为灵主义C、纵欲主义的D、关注人间、关注现世的快乐正确答案: B8西方文化发展的跳跃性和动荡性要大于中国。
()正确答案:√9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基督教文化。
()正确答案:×10希腊文明的源头是克里特文明。
()正确答案:√11克里特文明不受埃及文明影响。
()正确答案:×12西方文明发展的跳跃性和动荡性远远大于东方文明。
()正确答案:√13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是中国文化。
()正确答案:×14古代希腊是大希腊,环爱琴海周边的地区的都叫希腊文化区,它不仅仅限于今天的希腊半岛的一个民族国家。
()正确答案:√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二)1英国考古学家()发掘了1600块刻有克里特铭文的泥板。
A、达尔文B、温特利森C、伊文思D、荷马正确答案: C2最早的希腊人是()。
A、克里特本土人B、罗马人C、多利亚人D、阿卡亚人正确答案: D3对迈锡尼文明说法错误的是()。
《西方文化概论》章节提要赵林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摇篮,而希腊神话与传说则构成了希腊文化的原始形态和精神原型。
希腊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的文化(爱琴文明)、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希腊化时代的文化,这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了希腊文化的发生、兴盛和衰落。
但是纵观整个希腊文化,都体现了一种和谐之美的特点,其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文化形式深受神话传说的影响,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稍后崛起的罗马文化把希腊文化的和谐之美推向了功利主义或者物质主义的极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这种功利主义与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联系在一起;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功利主义就逐渐蜕变为骄奢淫逸的纵欲主义了。
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克里特-迈锡尼时代(以及随后出现的“黑暗时代”)的文化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为后来的希腊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熟悉古代希腊世界(爱琴海周边世界和东地中海)的地域范围,从空间关系上弄清楚爱琴文明与古代埃及文明、西亚文明(巴比伦等)之间的文化联系,以及北方游牧民族与爱琴海世界之间的动态关系(阿卡亚人、多利亚人等北方游牧民族对爱琴海世界的大入侵),这样才能梳理清楚克里特-迈锡尼-希腊城邦之间的文化传承脉络,了解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关系。
除了19世纪下半叶以来大量发掘出土的考古资料之外,赫西俄德的《神谱》、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以及一些佚名诗人汇聚而成的“系统叙事诗”,共同构成了关于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的最重要的文献资料,它们以神话传说的形式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节:希腊城邦文化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代表着希腊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创造了辉煌的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成就和古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
希腊一般城邦在其早期的政治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从君主制到僭主制、再到民主制的演化模式,但是也有一些城邦确立了寡头政治。
寡头制的斯巴达和民主制的雅典代表了希腊城邦时代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类型,而雅典文化则成为希腊城邦文化的楷模。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爱琴文明(克里特与迈锡尼)的发展演化(一)米诺斯(克里特)文明1.出现:2.*发展:3.结论:(二)*迈锡尼文明二、希腊神话与传说(一)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1.形成和代表:2.实质:(二)希腊神谱(谱系分明)(三)★《神谱》的文化学意义(四)★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1.荷马史诗:2.“系统叙事诗”:第二节:希腊城邦文化一、希腊城邦制的发展演变(一)希腊城邦的崛起与殖民1.城邦的发展:2.城邦及城邦与殖民地关系的特点:(二)早期希腊城邦的政治变革1.城邦及城邦政治状况:2.直接民主制:3.君主→僭主→民主:(三)斯巴达的政治文化(四)雅典的政治与文化:(自由精神、宽容气氛)1.直接民主制的实质:2.雅典辉煌的精髓:(五)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1.早期分离主义的产生原因及破坏:2.希波战争:3.伯罗奔尼撒战争:二、城邦时代的希腊文化(一)希腊的宗教生活1.概况:2.奥林匹斯神话与酒神节的狂欢秘祭:(二)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1.概况:2.★希腊悲剧与近代悲剧的区别:(三)希腊喜剧的“后现代”意义1.概况:2.★意义:(四)希腊哲学的发生与演化1.起源与概况:2.唯物主义代表及米利都学派的贡献:3.唯心主义:(五)希腊的科学(特点):1.早期的希腊科学很难与哲学相区别:2.希腊的实验科学与当时的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六)希腊文化精神1.成就:2.特点:三、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一)雅典民主制的蜕变(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二)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1.亚历山大帝国:2.“希腊化”:3.希腊化的特点和成果:(三)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1.总括:2.具体表现:第四节:罗马帝国的兴衰一、罗马帝国的兴衰(一)罗马的起源1.构成:罗马纳人、塔提恩人(萨宾人)、卢克伦人(二)罗马帝国的扩张(共和国和帝国两个阶段)(三)*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1.王政时期:2.罗马共和国:3.罗马帝国:(四)*凯撒与奥古斯都(五)*罗马帝国的衰亡1.罗马的衰亡过程:2.★军队的性质的蜕变:(公民兵制→募兵制→雇佣军)二、★罗马文化的特征(一)希腊人与罗马人(二)*罗马英雄主义的盛衰(三)罗马的宗教1.罗马宗教的概貌:2.罗马宗教的发展演化:3.★希腊宗教与罗马宗教之比较:(四)罗马的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1.哲学:2.文学:3.艺术风格:4.科学:(五)罗马法1.发展过程:2.内容:3.法律规范的范围:4.影响:(六)*罗马世风的腐化第二章: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第一节:基督教的早期发展一、基督教的“两希”传统(一)律法主义的犹太教1.基督教渊源:2.犹太历史:3.犹太教的“摩西五经”(“律法书”):4.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的区别:(二)耶稣与基督教1.产生:2.发展:(三)基督教与犹太教1.基督教跟犹太教的区别:2.犹太教与基督教特点的具体表现:3.派别:(四)基督教与希腊哲学1.奥尔弗斯教2.毕达哥拉斯主义3.柏拉图哲学4.斯多葛主义(五)“基督教的真正父亲”1.表现:2.贡献:二、基督教与罗马帝国(一)*苦难的历程1.时间:2.殉道精神:(二)基督教的合法化与国教化1.“长期和平时期”:2.最后的迫害3.君士坦丁与《米兰敕令》4.负面效果与教义分歧5.国教化(三)*基督教与异教文化(四)修道运动1.产生:2.目的:3.过程:4.结论:三、基督教与日耳曼蛮族(一)*罗马帝国时期的日耳曼人(二)蛮族大入侵与罗马帝国的灭亡1.过程:2.蛮族入侵的原因:3.结果:(三)日耳曼蛮族对基督教的皈依1.蛮族的皈依:2.北非教会的退出:第二节:基督教与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生活(一)封建制与庄园经济1.封建制:2.豁免权:3.农奴:4.庄园经济:5.结果:(二)修道院经济1.崛起:2.结果:3.发展:4.结论:(三)西欧封建社会的生活状况1.表现:2.原因:二、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格局(一)“十字架”与“宝剑”(教俗之争)1.原因及表现:2.过程:(二)“阿维农之囚”与罗马教会的衰落1.背景:2.“阿维农之囚”:(1305-1377年)3.罗马教会的衰落:4.教会衰落的原因:(三)*十字军东征1.背景:2.十字军东征的实施:3.实质:三、西欧封建社会的文化状况(一)*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二)教会与大学1.产生:2.特点:(三)中世纪的哲学1.发展与概貌:2.教父哲学:3.经院哲学:(四)骑士文学、哥特式建筑1.*骑士文学2.哥特式建筑四、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衰落(一)信仰的松懈与道德的沦丧(赎罪方式的改变)(二)教会的堕落(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三)宗教裁判所1.产生过程:2.迫害对象:(四)★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1.基督教文化的本质特点:2.痛苦和矛盾的原因:第三章:西方近现代文化第一节:文化大变革的滥觞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一)*中世纪文化与近代文化的历史分水岭(二)文艺复兴(意大利)1.“文艺复兴”(Renaissance):2.表现及后果:3.范围:(文学艺术)4.★特点:5.局限:(三)人文主义1.来源和创始:2.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3.发展方向:(四)人文主义与罗马教会1.目的:2.存在理由:(五)*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二、★宗教改革(日耳曼)(一)★改革原因:(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三)英国的宗教改革1.新教及其流派:2.英国宗教改革:3.改革成功的原因:4.内容:5.发展:6.最终形成:(伊丽莎白时代)(四)加尔文的宗教改革1.简介:2.改革措施:3.加尔文派与路德派的区别:4.加尔文派的禁欲主义:4.*再洗礼派:(五)★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1.★定位:2.★成就:3.★意义:(宗教和世俗两方面)4.弊端:(六)共产主义理想的起源1.表现:2.路德与闵采尔的区别:3.影响:第二节:新视域与新背景一、地理大发现及其后果(一)航海活动的时代背景和初始动机1.时代背景:2.航海动机:(二)航海活动的发展过程1.序幕:葡萄牙王子——亨利(西非南部)2.葡萄牙的航海:3.西班牙的航海:4.瓜分世界的最早协议:(三)*海外扩张与殖民主义二、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一)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1.王朝国家:2.民族国家:3.★民族国家的特点:(二)“★势力均衡”与大国兴衰1.★特点:多元格局2. 15~16世纪的西、法、英3. 17世纪的荷、英、法(三)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帝国1.奥斯曼土耳其:江河日下2.俄罗斯帝国:蒸蒸日上三、★从宗教专制(战争)到宗教宽容(一)★“反宗教改革运动”与宗教战争1.★“反宗教改革运动”——罗马教会自身的改革运动2.宗教战争:(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宗教宽容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定位: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和精神:3.★宗教宽容:第三节:理性时代与启蒙运动一、“天才世纪”的文化成就(一)怀疑主义与经验主义(二)科学理性的勃兴(三)自然神论与古典主义1. 17世纪的信仰状况“2.自然神论及其特点:(四)古典主义(五)人性的觉醒1.原因:2.结果:自然秩序和天赋观念二、现代化转型的完成(一)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1.表现:2.结果:(二)基督教信仰与在西方现代文化中的意义(三)西方的政治文化变革(四)*西方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格局1.*经济状况:2.*国际格局:(五)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1.浪漫主义:2.批判现实主义:(六)西方现代科技的巨大成就与精神苦恼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爱琴文明(克里特与迈锡尼)的发展演化(一)米诺斯(克里特)文明1.出现:前2500年,克里特岛克里特(米诺斯)文明以及后来的迈锡尼文明统称爱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