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育种学第九章 引种驯化
- 格式:ppt
- 大小:253.50 KB
- 文档页数:33
第一章种质资源试题五、简答题五、简答题1、阐述引种驯化的基本原理和引种驯化的基本原理:(1)、遗传学原理:简单引种:适应范围内引种;驯化引种:适应范围以外引种( 2)、生态学原理:气候相似论、主导生态因子(3)、生态历史分析理论限制引种成功的主导生态因子:(1)温度;(2)降水与湿度;(3)光照;(4)土壤;(5)生物因子*2、简述引种驯化的程序和步骤程序:(1)引种材料的收集(2)种苗检疫(3)登记编号(4)引种试验(5)推广试验步骤:3、简述引种成功的标准(1)、引种植物在引种地与原产地比较,不需要特殊的保护、能露地越冬或越夏,并生长良好。
(2)、没有降低原来的经济价值或观赏品质。
(3)、能够用原来的繁殖方法进行正常的繁殖。
(4)、没有明显或致命的病虫害。
(5)、对引种地不能构成生物入侵。
六、论述题2、在引种过程中应采取的方法有那些?(1)引种要结合选择(2)引种要结合有性杂交(3)选择多种地利条件实验(4)阶段训练与多代连续培育(5)试管苗培育(6)栽培技术研究第三章选种试题五、简答题3、简述芽变选择的程序和步骤.初选---目测预选。
A、对变异不明显或不稳定的都要继续观察,如果芽变范围太小,不足以进行分析鉴定,可通过修剪、嫁接等措施,使变异部分迅速增大,而后再进行分析鉴定。
B、对于变异性状十分优良,但不能证明是否为芽变的,可先将无性繁殖后代栽入移植鉴定圃再根据表现决定下一步骤。
C、对于有充分证据肯定为芽变的,且性状优良,但是还有些性状不是十分了解,可以不经移植鉴定圃进入选种圃。
D、对于有充分证据证明是十分优良的芽变,且没有相关劣变,可不经鉴定圃与选种圃,直接参加复选。
E、对于嵌合体形式的芽变,可采取修剪、嫁接、组织培养等方法,使变异性达到纯化和稳定。
2).复选---对初选芽变再次进行评选。
主要工作:a、对初选植株进行评选,繁殖成营养系;b、在选种圃中进行比较,也可结合生产试验进行复选出优良单株。
1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植物的引种是指人类把植物转移到自然分布或当前范围以外的地方进行栽培;驯化是人们利用植物的变异性和适应性,通过选择是植物适应新的环境改变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并且能够以原有的繁殖进行正常繁殖的过程。
陈俊愉:植物的引种驯化或称为风土驯化,就是通过人类的培育,使野生的植物成为栽培的植物,使外地的植物变为本地的植物的措施和过程。
细分起来,引种时变野生为家生,使外地栽培成为本地栽培的手段;驯化则是指其整个过程而言。
驯化成功,笼统的说就是引种植物在新的植物区能完成由种子(播种)到种子(开花结果)的生理过程。
如果未能达到开花、结果阶段,就只能叫做“引种栽培”而不能叫做“引种成功”。
2植物引种驯化的意义1)增加了新的资源种类。
某些植物在当地没有分布但是十分重要,而且有可能驯化成功,如果成功地展开驯化工作,就可以增加该地的资源种类。
2)以良种替代劣种。
某些植物生长缓慢,有效成分低,或因病虫害危害严重及其他缺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差,通过引进优良种类即可克服上述不利因素。
3)扩大栽培范围,发展商品生产及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某些本来就有某种植物,但分布或栽培范围小,数量少,产量不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或者该植物属保护对象,因此,在其自然分布或栽培范围内,过大种植面积,实行集约化生产或推广种植。
这一范畴的引种工作包括A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B 孑遗植物和其他濒危植物的引种。
4)丰富园林植物种类。
引种驯化师迅速而有效地丰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的一种有效方法,与创造新品种比起来,它所需时间短,见效快,节省人力物力。
5)发挥了植物的优良特性。
通过引种可以使某些种或品种在心的区域得到比原产地更好的发展,表现更为突出。
3西方从我国的引种1)花卉植物有月季、杜鹃2)美化绿化有珙桐(行道树)、榆树、豆梨、苏铁、银杏、白皮松、各种竹子3)果树有柑橘类、李子、猕猴桃4)其他经济作物有茶叶、大豆(美国是大豆的最大产区)4植物区系某一地区生长的所有植物的总称或某一时期地球上所有植物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