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种驯化 选择育种
- 格式:ppt
- 大小:3.63 MB
- 文档页数:56
园林植物育种学: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各类园林植物进行改良并培育出符合园林建设需求的植物品种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植物品种:是经过人类选择和培育创造的,经济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性状相对整齐一致的栽培植物群体。
园林植物品种的基本特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园林植物观赏品质:花型、花色、叶形、叶色、株型、芳香育种工作的基本程序:订、查、引、选、育、试、登、繁育种系统:是培育优良品种而建立的一种完善的育种资源、信息和技术体系,是品种培育的基础。
种质资源:是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表现一定的优良性状,并能将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生物资源的总和。
种质创新:是指对原有种质资源的扩展或改进。
中国种质资源的特点:种类繁多、分布集中、变异丰富、品质优良中国种质资源丰富的成因: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引种驯化:将野生或栽培植物的种子或营养体从其自然分区域或栽培区域引入到新的地区栽培简单引种:原分布区和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由于引种植物适应范围较广,植物不需改变遗传特性就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使引种植物能正常的生长发育,称为简单引种驯化引种:原分布区和引种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由于引种植物的适应范围较窄,只有通过改变遗传特性才能适应新的环境,称为驯化引种引种驯化的主导生态因子:温度、光照、水分、土壤、其他生态因子选择育种:从现有的种质资源中挑选符合人们需要的群体和个体,通过提纯、比较鉴定和繁殖等手段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选择育种的一般程序:育种目标的确定、原始材料圃、株系选择圃、品系鉴定圃、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芽变: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形式,在植物体芽的分生组织细胞中,当变异的芽萌发长成枝条或个体在性状上表现出与原类型不同的现象称为芽变芽变育种:从发生优良芽变的植株上选取变异部分的芽或枝条,将变异进行分离、培养,从而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周缘嵌合体:层间含有不同的遗传物质扇形嵌合体:层内含有不同的遗传物质杂交:指基因型不同的配子间结合产生杂种的过程杂交育种:指通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有性杂交获得杂种,继而选择培育创造新品种的方法有性杂交育种: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将分散于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再经选择、鉴定,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并具有栽培利用价值的园林植物新材料的育种途径单交:指参加杂交的亲本只有两个回交:杂交子一代F1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称回交远缘杂交:是种间、属间或地理上相隔很远不同生态类型间的杂交。
第四章引种和选择育种第一节引种和驯化一、引种的意义1、概念•广义:泛指以外地区,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遗传育种等有关理论研究所需的各种种质资源。
狭义:作为育种途径之一,指将外地区或外国的品种、品系,经过简单的试验,证明适合本地区栽培后,直接引入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方法。
•驯化是人类对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的利用和改造。
•引种往往与驯化连在一起称为引种驯化。
是指通过搜集,引进种质资源,在人类的选择培育下,使野生植物成为栽培植物;使外地的作物和品种成为本地的作物和品种的措施和过程。
•植物的引种驯化,都至少要经过由种子(播种)到种子(开花结果)的过程。
2、意义现在世界上种植的各种作物。
都是在历史上的不同年代起源于个别地区,通过引种逐渐传播开来。
国外引种的情况:美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最初是从中南美引进的。
美国近代迅速发展的作物大豆,原产地是我国。
黑西哥育成的小麦品种引种到亚、非、拉的许多国家。
在菲律宾育成的国际水稻品种,引种到不少国家,促进了水稻生产。
我国引种的情况:我国引种工作开始很早,据估计约在公元前三千年以前。
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明麻(芝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胡桃(核桃)等。
明朝万历年间从吕宋及越南引进了甘薯,清朝引进了陆地棉。
20世纪前期从外国引进了水稻、小麦、棉花、玉米、甘薯、马铃薯、甘蔗、烟草等作物的许多品种。
其中棉花引种工作成效显著,三十年代前从美国引进脱字棉和爱字棉,接着引进斯字棉4号和德字棉531。
在黄河、长江流域大量推广。
后代引入岱字棉15号,该品种经区域试验证明,不仅适应长江流域也适应黄河流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已占全国播种面积的60%以上。
〖我国从外国引进的作物有:甘薯、玉米、向日葵、花生、甜菜、棉花、红麻、烟草等〗。
引种的作用:1)引入品种直接用于生产促进生产的发展;2)充实育种的物质基础和丰富遗传资源。
二、引种的基本原理(一)引种的气候相似性原理20世纪初,德国林学者迈尔提出了气候相似论。
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第一节引种和驯化一、引种的意义(一)概念1.所谓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或有价值的品种资源,经过试验成功后直接应用于生产,或作为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1.繁殖器官(如种子)、○2.营养器官(如果树的枝条)○3.或染色体片段(如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
)2.所谓驯化,则是人类对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的利用和改造。
3.引种和驯化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既互相联系又有区别。
a引种是驯化的前提,没有引种,便无所谓驯化;b.驯化是引种的客观需要,没有驯化,引种便不能彻底完成使命。
4.引种的目的如果在于直接利用,则须注意一定的引种规律;如果在于间接利用,即从原始群体中通过选择培育、驯化育成新作物或新品种, 则要探讨其一定的驯化规律。
(二)引种的意义1. 解决当地对品种的需求,发展农业生产。
丰富了我国的作物种类,如广陆矮4号;广东园果种黄麻→江、浙,增产7-45%,→河北、山东增产37-81%。
目前我国的主要栽培植物大约有600种,大约有近300种原产我国,另一半,是陆续从国外引进的。
玉米、棉花、甜菜和甘蔗、花生、芝麻。
我国现有栽培蔬菜约209种,原产于我国(包括次生起源的)只有41种。
我国目前栽培的主要果树如苹果、葡萄、甜橙、番木瓜、芒果、石榴、核桃、香蕉、菠萝、草莓等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非常熟悉的甘薯、马铃薯、蚕豆、黄瓜、番茄、向日葵、可可、咖啡、烟等不仅大大丰富了我国的作物种类,有效的改善种植结构,而且大大地增加了我国的产品和产量。
2. 扩大良种的种植面积延伸作物种植界限番茄从原产地墨西哥、秘鲁一带传入我国,大面积种植才几十年,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蔬菜。
3. 提高产量4. 改进品质如陆地棉引种5. 充实育种资源如IR系统,从意大利引进的小麦品种阿勃、阿夫等作亲本育成的良种占了很大比如说例。
二、引种的基本原理为了减少盲目性增加预见性,地理上远距离引种,应重视原产地区与引进地区之间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气候因素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