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同步练习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含详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87.14 KB
- 文档页数:19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规律”过关检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一凸透镜焦距为6cm.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2.李岚同学想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于是她将凸透镜沿主光轴远离点燃的蜡烛(此时物距大于焦距),在移动的过程中,凸透镜成的像将( )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3.下列光学仪器中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的是(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平面镜
4.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放大的实像
5.小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透镜,实验中烛光移到离凸透镜16cm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f=16cm
B.f=12cm
C.f=8cm
D.f=4cm
6.下列关于光学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平面镜走近,镜中的像变大 B. 平面镜总是成和物等大的像
C. 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放大的 D. 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缩小的
7.如图所示,人眼处在合适位置,都能观察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①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 图②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 图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图④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8.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 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题
1 / 6 5.3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选择题
1.如图18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放大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
图18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当物体距离凸透镜4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3.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烛焰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内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烛焰的像可能是图19中的(
)
图19
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 cm处得到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 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5.2017·连云港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 cm
C.当物距是30 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6.如图20所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凸透镜,假设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 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题
2 / 6 球的焦距为f,则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u应该是(
)
图20
A.u<f
B.f<u<2f
C.u=2f
D.u>2f
7.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21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是(
)
图21
1 5.3:“凸透镜成像规律”竞赛辅导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
2.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
A. f甲>f乙>f丙 B. f乙>f丙>f甲
C. f乙>f甲>f丙 D. f丙>f乙>f甲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受到倒立、放大的像。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
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4.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4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A. 10cm
5.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蜡烛放在距离该透镜35cm处时,蜡烛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 )
6.一个同学在观察凸透镜成像时,发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比28厘米小一些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总成放大的像;距离大于28厘米时,屏上总成缩小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 )
A. 约28厘米 B. 约14厘米 C. 大于28厘米 D. 小于 28厘米 2 7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
。 5.3:“凸透镜成像规律”竞赛辅导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
2.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
A. f甲>f乙>f丙 B. f乙>f丙>f甲
C. f乙>f甲>f丙 D. f丙>f乙>f甲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受到倒立、放大的像。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
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4.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4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A. 10cm
5.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蜡烛放在距离该透镜35cm处时,蜡烛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 )
6.一个同学在观察凸透镜成像时,发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比28厘米小一些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总成放大的像;距离大于28厘米时,屏上总成缩小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 )
A. 约28厘米 B. 约14厘米 C. 大于28厘米 D. 小于 28厘米 。
八年级新教材《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分节练习题
第三节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从酒瓶子侧面看到瓶子里的人参,看到的人参是:( )
A.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B.放大的、正立的实像
C.放大的、倒立的虚像 D.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2.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 )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一定是放大的像 D.一定是缩小的像
3.要在光屏上得到跟物体一样大小的像,下列元件中应选用(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凸面镜 D.凹透镜
4.透镜成像实验”中,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正立的像 B.缩小的像 C.放大的像 D.倒立的像
5.某同学经过一节课的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她的记录中不正确的是:( )
A.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 B.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
C.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 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
6.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也能用光屏承接
B.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D.实像是实际存在的像,虚像是实际不存在的像
7.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 )
A.成倒立缩小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不成像
8.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如果物体位于凸透镜前40厘米处,则用光屏住凸透镜另一侧可以接收到:( )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
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设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 该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u<10cm
B. 物体为一点光源时,利用该透镜可得到一束平行光,此时u=10cm
C. 该透镜作投影仪的镜头使用时,u>10cm
D. 该透镜作照相机的镜头使用时,u>20cm
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放到离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他将蜡烛又远离了透镜15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 一定成等大的实像
C. 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 无法判断
3.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左图是书上鹦鹉图片,右边四个图是他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看到的像应是( )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4.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5.小琳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她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在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物体等大的像;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cm处时,在光屏上将出现(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光屏上接收不到像
6.应用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第 1 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才能提升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处,在光屏上成一明晰的像。现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挪动一段间隔 ,挪动光屏后,又在屏上成一明晰的像。那么〔 〕
A.像变小,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大 D.像变小,像距变小
2.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间隔 u跟实像到透镜的间隔 v之间的关系〔如图〕,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为( )
A. 60厘米 B. 40厘米 C. 20厘米 D. 10厘米
3.如下图,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明晰可得〔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如下图,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那么物体AB在〔 〕
A. 图中Ⅰ区域,箭头程度向右
B. 图中Ⅱ区域,箭头程度向右
C. 图中Ⅱ区域,箭头方向向左斜上方
D. 图中Ⅰ区域,箭头方向向右斜上方
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下图.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挪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
八年级物理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 知识清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装置
安装细节 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_____,使像成在光屏的______________
评估交流 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得不到像的原因:一是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不在____________;二是蜡烛在_____________或蜡烛在焦点上
深入拓展 ①遮住凸透镜一部分,成像性质不变,像变__________
②蜡烛与光屏对调后,物距变________距,像距变物距,像的大小与对调前相__________,这也说明了光路的可逆性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像的性质 像到凸透
镜的距离v 应用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f>v>f _________
u=2f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v=2f 间接测焦距
2f>u>f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v>2f _________
u=f ______________
u<f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v>u _________
巧记规律 一倍焦距分___,二倍焦距分____;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____,物远像近像_____
2.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是物体放在A点的成像图。将物体分别放在B、C、D点,前后移动光屏,观察在_________点,光屏上出现放大、倒立的像;在_______点,光屏上不会出现像
3. 小玉同学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发现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特点是: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___(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个特点制成的.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1 教学课件
5.3:“凸透镜成像规律”达标检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物体放到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缩小的像,则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4cm B. 8cm
C. 10cm
D. 18cm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
C.
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 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
3.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A. 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 B. 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C. 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 D. 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4.用一个凸透镜使明亮的物体成像在光屏上,物距一定( )
A. 等于焦距 B. 大于焦距 C. 小于焦距 D. 大于2倍焦距 2 5.如图所示,小东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________;(2)当f
2、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
3、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三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_____点时,在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4、某物体通过一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为15cm;当物体移至该透镜前20cm处时,能够用光屏承接到的像为______立、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5、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推断:甲透镜的焦距_______乙透镜的焦距(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6、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像情况是_______________,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8、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透镜的焦距。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小明同学模拟投影仪成像原理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让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小一些,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向右移动少许
B.蜡烛向左移动多一点,光屏向左移动少一点
C.蜡烛向左移动少一点,光屏向左移动多一点
D.只需要将蜡烛向左移动
2.在凸透镜前一个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若物体以速度v沿着垂直于主光轴的方向长高,则( )
A.像也以v的速度长高 B.像以大于v的速度缩短
C.像以小于v的速度长高 D.像以小于v的速度缩短
3.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呈现出2cm高的像,则发光棒离凸透镜的距离为( )
A.12cm B.10cm C.8cm D.4cm
4.把高4cm的蜡烛点燃后立于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2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12.5cm B.10cm C.7.5cm D.4.5cm
5.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离物体45cm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则( )
A.凸透镜的焦距是90cm,像是放大的
B.凸透镜的焦距是18cm,像是放大的
C.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像是放大的
D.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像是缩小的
6.当蜡烛、透镜、光屏三者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放在原位置,要想光屏上成像,则光屏向右移
B.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位置不动,应在透镜前加远视镜,光屏可再次成清晰的像
C.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光屏上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只移动透镜使其处在蜡烛和光屏的中间,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7.某物理兴趣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如图,当蜡烛距凸透镜10cm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的凸透镜,若把它用在书写投影仪上,则物体应放的位置为(C
)
A.A点 B.B点
C.C点 D.E点
2.
(2018云南中考)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B.蜡烛在距透镜二倍焦距以内
C.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蜡烛靠近透镜,光屏应远离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3. (2018广西贵港中考)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C
)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 (2018辽宁阜新中考)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 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 。
(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上 (填“上”或“下”)移动。
(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B 。(填符号)
考点一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5.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图片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C
word版 初中物理
1 / 5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A. B. C. D.
2.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凸透镜成像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反射现象
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
3.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厚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则她在光屏上得到的像与未遮住前相比( )
A.所成的像只是上部一半
B.所成像只是下部一半
C.所成像没有发生变化
D.像的大小、正倒、位置无没化但像暗些
4.黄健同学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①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②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③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都是正立的;④实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 word版 初中物理
2 / 5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小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实验过程中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2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 (含答案)
1.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 f<2cm B. 2cm
2.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 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 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 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3.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5、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A.f甲>f乙>f丙 B.f乙>f丙>f甲 C.f乙>f甲>f丙 D.f丙>f乙>f甲
2019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1 / 13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
)
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2.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
A.增大像的大小 B.增大像距
C.增大取景范围 D.使成像更加清晰
3.凸透镜在生活、生产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要增大放大的效果,应减小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
C.用照相机给人拍照,要使像更大一些,应减小被拍照者到镜头的距离,并将镜头往回缩
D.显微镜的物镜可以将微小的生物放大,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放大的虚像原理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底片上得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5.以下设备中的成像原理与手机摄像头相同的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显微镜
6.今年春季,四川凉山发生惨烈的森林火灾,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被阳光照射可能会引发火灾,2019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2 / 13 图中与此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
--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________;(2)当f
2、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
3、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三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_____点时,在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4、某物体通过一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为15cm;当物体移至该透镜前20cm处时,能够用光屏承接到的像为______立、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5、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推断:甲透镜的焦距_______乙透镜的焦距(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6、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像情况是_______________,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8、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透镜的焦距。 --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同步练习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小杨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m刻度线处(实验过程中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B.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将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向左移动
C.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D.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的像将会变暗
2.小融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放置在1m长的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线处,如图所示,若凸透镜焦距为10cm,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不动,移动光屏,可以成等大实像
B.蜡烛不动,向右移动光屏,像会不断变大
C.蜡烛移动到4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看到正立、放大像
D.图示位置在光屏上若能看到清晰的像,交换光屏和蜡烛位置,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3.小华过生日时,摄像师为他和朋友们拍了一张合影,然后再给小华来一张吹蜡烛时的特写,则摄像师应该( )
A.靠近小华且缩短暗箱 B.远离小华且缩短暗箱
C.靠近小华且拉长暗箱 D.远离小华且拉长暗箱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C.当物距u=8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5.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C.如果用不透明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应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6.将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A.若蜡烛放置在1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4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
D.若蜡烛和光屏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一定不可能在光屏上呈清晰的像
7.如下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图乙中若用速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C.若按图乙进行实验时一只虫子停在凸透镜镜面上,光屏上将看到虫子清晰缩小的像
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要将光屏向右移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8.烛焰通过焦距为a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为20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
D.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
9.城市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管该人走近还是走远,所成的像都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
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
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了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大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
D.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45 cm刻度线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1.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固定凸透镜位置,调节蜡烛、光屏在图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要使光屏上恰好再次成清晰的像不正确的操作是( )
A.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
B.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把透镜移到30cm刻度线处
C.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同时向右移动20cm
D.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将老花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
12.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如果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你将不可能观察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等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1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B.光屏上的像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C.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只将透镜移动到40cm处,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若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远视服镜,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14.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
B.当u=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u=1cm时倒立放大的虚像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15.小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烛焰到
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虚像,这是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C.当u=25cm时,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D.把蜡烛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二.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
16.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要使烛焰的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央,需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上。
①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像是
(填“倒立”或“正立”)的
(填“缩小”或“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或“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特点制成。
②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 。
③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若将图中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则在光屏上 成像(选填“能”或“不能”)。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选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1)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2)当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仪器,其中 遵循此成像规律。
(3)若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15cm处时,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得到烛焰的像。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得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实验时,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接着小勇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上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若撤去光屏,小勇也可以在图中凸透镜的 (选填“左
边”或“右边”)适当位置去观察该像。
(4)始终保持上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适当向左移动蜡烛时,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小勇又向右移动蜡烛至43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发现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5)若用不透明物体挡住透镜中心部分,像会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且变 (选填“亮”或“暗”)。
(6)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将向 移动(选填“下”或“上”),可以向 (选填“下”或“上”)调节凸透镜,再次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的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是
的,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
(5)在(1)的基础上,将凸透镜与光屏交换,在光屏上可得到
的像,这一现象说明折射光路是 的。
20.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如图甲所示,其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实验时,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2)改变烛焰在透镜前的位置,移动光屏寻找最清晰的像,他用如图乙所示方法记录了每次成像时像与物的对应情况,其中透镜左侧数字1、2、3、4、5代表烛焰的不同位置,透镜右侧数字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