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一课一练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格式:docx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11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能力全练
知识点一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2021广西南宁宾阳期中)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如图5-3-1所示,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 )
2.(2021黑龙江哈尔滨南岗期末)如图5-3-2所示,从F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P为2倍焦距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放在A点时,所成的像跟照相机的成像性质相同 B.物体放在B点时,无法用眼睛直接观察到像
C.物体放在C点时,所成的像跟投影仪的成像性质相同 D.物体放在C点时,经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3.(2021湖南湘潭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4cm B.7cm C.10cm D.16cm
4.(2021独家原创试题)为了抗击新冠疫情,学校在校门口安装了一款新型人脸识别体温检测一体机,如图5-3-3所示。它能实现人脸识别、体温检测和高温报警等功能。该人脸识别体温检测一体机的摄像头能成人脸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当人从远处逐渐靠近摄像头时,该摄像头所成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或“缩小”)。该设备可以通过接收人体发出的________来检测体温。
5.(2021广东清远连州期中)某同学用一个透镜观察洗手液的商标,成像情况如图5-3-4,此透镜属于________透镜,将它正对着太阳光,在距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可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6.(2021江西南昌东湖期末)如图5-3-5,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1)在取材时,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的材料是________(选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膜。
(2)观察时,小明应选择__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
(3)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至少要________________,才能在膜上看到清晰的像。
(4)小明用自制的照相机先拍摄到了远处物体的清晰的像,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应将两筒间的距离变________;观察到膜上的像变________(两空均选填“小”“大”或“不变”)
7.(2021山东临沂平邑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
(1)如图5-3-6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乙所示。为了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小明应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3)小明将光屏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4)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________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三年模拟全练
8.(2021吉林长春德惠期末,9,★☆☆)小刚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在他拿着照相机靠近作品拍照的过程中 (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9.(2021安徽芜湖无为期中,10,★★☆)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制了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图像,如图5-3-7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当物距u=15cm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10.(2021贵州铜仁德江联考,20,★☆☆)如图5-3-8所示是一位印度尼西亚业余摄影师捕捉到的昆虫戏水的精彩一幕。水珠后方的景物通过水珠成________、缩小的实像,此时水珠相当于________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此时水面相当于________镜。
11.(2021河南驻马店平舆期末,18节选,★★☆)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5-3-9。
(1)他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白纸上得到一个亮点F,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情况如图5-3-9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
(2)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5-3-9乙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________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的原理。
(3)小明将蜡烛稍靠近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他采用的方法是:适当移动光屏,远离凸透镜,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落上一只小虫子,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在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小虫子的像。
(5)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的环境应该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为好。
五年期中全练
12.(2021安徽期中,14,★★☆)图5-3-10a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则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图5-3-10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乙→丁→甲→丙 D.丙→甲→乙→丁
13.(2021北京期中,29,★★☆)某同学利用焦距为f的凸透镜做了三次实验,透镜、蜡烛、光屏所在位置以及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情况如图5-3-11所示。
图5-3-11
(1)由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知:随着物距的不断变小,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f2的凸透镜(f2 14.(2021广东期中,21,★★☆)小明在用蜡烛作为光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发现蜡烛火焰飘忽不定,像与物对比难判定等问题。小明和老师、同学一起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创新点如图5-3-12所示:光具座上凸透镜所在位置为零刻度,数值向左、向右依次增大:在标有均匀格子的面板上制作字母“A”状LED灯替代蜡烛;光屏上标有同样的均匀格子。 (1)请分析创新后实验装置的优点: ①可以直接读出物距以及________; ②光屏上成像更清晰、________ ③从光屏上可以准确得出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还可以更换(或增加)实验器材进行拓展 探究,请仿照示例写出两种不同方案。 核心素养全练 15.(2021北京丰台期末)实验桌上有高度不同的发光物体A和B,焦距分别为5cm、10cm的凸透镜两个,刻度尺、 光具座和光屏各一个。小华选用这些器材,计划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h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是否有关”。小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将发光物体A、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调节发光物体A、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②将发光物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保持发光体A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将透镜更换为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针对小华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改正问题后,重新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能力全练 1.B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蜡烛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A 由图可知,从F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变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则F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物体放在A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A正确;物体放在B点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用眼睛能直接观察到像,故B错误;物体放在C点时,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故C、D错误。 3.C 当烛焰离透镜14cm时,成放大的实像,则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2f>14cm>f,所以7cm 4.[答案]倒立 缩小 实像 变大 红外线 [解析]该人脸识别体温检测一体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为了方便观察,我们通过电子装置将该倒立的像转换成正立的像呈现在显示屏上。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变大。该设备能够接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借助微电脑分析,检测人体的体温。 5.[答案]凸 15 缩小 [解析]由图可知,该像是正立、放大的,故此透镜是凸透镜;将该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光斑所在位置为凸透镜的焦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即物距u=40cm),因u=40cm>2f,所以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6.[答案] (1)半透明 (2)亮 (3)大于20cm (4)大 大 [解析] (1)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为了既能承接像,又能观察到像,应用半透明膜作为光屏。 (2)比较亮的观察对象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较亮,便于观察,所以为了能在半透明膜上成清晰的像,应选择亮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