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题练习题(解析版)
- 格式:docx
- 大小:192.56 KB
- 文档页数:12
2019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题练习题(解析版)
一、实验,探究题
1、某小组用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
②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根据此原理制成了 。此时小明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到B处,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如图甲,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_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观察到光屏上只能出现______,而人眼在图中A处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看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3)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的镜片是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可用于矫正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 小明将 LED 灯、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三者中中心在 。接着小明调节 LED 灯、凸透镜至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 把焦距 10cm 的凸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你采取的具体办是 。
(3)小明选择 LED 灯替代平时常用的蜡烛做实验,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4、小薇同学探究凸透镜和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图11
(1)先将光具座上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至 ;
(2)移动蜡烛,光屏上呈现了烛焰的清晰像,如图11所示,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她想用大小合适的玻璃板替换凸透镜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现有厚、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较 的玻璃板;
(4)再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光具座上的刻度可以方便比 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 关系。
5、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cm.
(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光屏应在____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____。
(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4)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则从侧面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烛焰像.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图甲所示,将A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 cm,凸透镜A的焦距 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5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选填“左”、“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
(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了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它们中心在一高度上。
(1)如图甲,当他将蜡烛、光屏位置固定后,左右移动透镜,发透镜在①②两个位置时,屏上都能得到倒立的像,则镜在①位置相比在②位置时,所上得到的像 (选填“较大”或“较小”)。
(2)当他将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固定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在屏上都不能得到像(光具座足够长),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凸透镜 (选填“靠近”或“远离”)光屏移动一些。经过调整,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发现若将凸透镜用纸遮住,屏上将得到 (选填“完整”或“一半”)的像;若将蜡烛稍微上移,屏上的像将 (选填“上移”或“下移”)。
(3)如图乙,他把“上”形状的遮光板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则屏上观察到的形状是 。
A.上 B.C.D.下
8、在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00cm。如图所示,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_____;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00cm刻度线处不动,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蜡烛应在_____范围内移动(用具体数字表示),光屏应向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现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0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____。
9、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下:
(1)实验前,让平行光束垂直镜面射入倒扣的烧杯中(如图甲),从烟雾中可以观察到凸透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凸透镜与光屏中心在 上。
(3)当装置如图乙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是倒立的、
、的实像,那么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填序号)
A.26cm
B.16cm
C.6cm
(4)实验中蜡烛在原来的位置越烧越短,则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 (选填“往下移”、“不变”或“往上移”)
(5)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丙)放在离凸透镜6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丁中的 (请填序号)。
10、小体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用到的光具座足够长。
(1)如图所示,依次放置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并将它们调整好后,点燃蜡烛,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没出现烛焰的像:但取掉光屏,在放光屏同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cm。看到的像是 (选境“虚”或“实”)像。
(2)将蜡烛移至零刻度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当把光屏放回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模糊的像,当把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在光屏上可以看到烛焰 (选填“放大”、“等大”成“缩小”)的清晰像:在看到清晰像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 (选填“靠近”成“远离”)光屏的方向移动,在光屏上可以再次看到烛焰 (选填“放大”,“等大”成“缩小”)的清晰像。
11、某实验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经正确组装器材并调节,在光屏中央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像未画出),则此时光屏上接收到的是倒立、
的实像。
(2)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短,导致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变高,为了能让所成清晰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向 调节。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在光具座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
(2)为了能使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心位置,要调整烛焰、凸图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示意图,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此成像规律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13、(1)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甲)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 的条件.
(2)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光屏移至刻度线lOcm处,蜡烛向 (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 的实像.
14、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既能反光又能 的特点,从而能 。
(2)小明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当移动光屏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透镜距离光屏正好5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小明用该透镜进行实验,他把蜡烛放在图乙所示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调整后,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15、某实验小组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应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已知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15cm,如图所示,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一个的位置,其余两个不动,可行的措施是:
(3)若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 蜡烛移至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时,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当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2cm处时,无论怎样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
(4)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 (填“上”或“下”)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可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整.
(5)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