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_白_灰_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办公楼设计随笔
- 格式:pdf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4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
1. 建筑风格
办公楼设计应该符合当地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要求。
如果要设计一个现代化的建筑,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考虑建筑的安全和节能。
2. 空间规划
办公楼的空间规划需要根据工作流程和员工数量来设计。
需要考虑共享空间的使用,例如会议室、休息区、厨房及卫生间等。
3. 建筑构造
办公楼建筑构造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性、抗风性、隔音性和防火性。
墙体和楼板需要用坚固的材料来确保建筑的稳固和安全。
4. 采光与通风
办公楼需要充足的采光和通风,以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舒适和健康。
建筑师需要设计窗户和天窗来增加采光,并考虑通风系统的位置与效果。
5. 照明
充足的照明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建筑师需要设计合适的
照明系统,包括窗户、室内灯和紧急照明。
同时,需要考虑节能和环保。
6. 设备和设施
办公楼需要配备适当的设备和设施,例如电梯、空调、洗手间等,确保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建筑师需要考虑这些设备和设施的位置和数量,以保证其功能和实用性。
7. 绿化设计
绿色植物能够为员工带来清新的空气,缓解工作压力,增加室内空气品质。
建筑师需要在内部内部和周围设计绿化,以增加空气湿度和视觉效果。
8. 建筑安全
建筑物的安全需要得到重视。
建筑师需要设计逃生通道和紧急出口,考虑防盗系统和其他安全措施,以确保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边缘社区中的新城市主义——万科四季花城设计随笔陈 方一、新城市主义的背景及涵义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公路交通,而城市环境由于人口膨胀、地价飞涨、工业污染等原因而急剧下降。
伴随着汽车私有化的进程,大量富有的城市居民乃至中产阶层开始从城市迁往郊区,这种现象称之谓“郊迁”,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中心区的衰败与萧条,城市税收的锐减。
为重振城市中心区,西方学者及城市行政当局提出了一系列的城市重建及更新计划,这便是通常观念上的“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运动体现了西方世界对于城市人文价值的一种回归与追求。
但是新城市主义的意义还体现在另一方面:在“郊迁”过程中,城市郊区的自然风光被破坏,建设呈现无序状态,居民点任意散落。
此时人们开始倡导居住小城的模式,重拾居住文化中的城市情结,出现了一些颇有情趣的小镇,比利时的布鲁日小城由此成为闻名遐迩的观光胜地。
新城市主义有关此方面的内容在美国人Peter Katz的“N ew U rbanis m——to the A rchitecture of Comm unities”有着较为详尽的表述。
二、中国边缘社区的发展与新城市主义风格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城市住宅改革进程的深入,城市边缘地带因在用地、环境、地价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已经成为城市居住开发的重要场所,而边缘社区研究中引入新城市主义的概念,有着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一)东方文化中城市情结:与西方人相比,东方人更愿意在城市环境中进行交流,这可以从东亚、东南亚遍布繁华都市的现象中得到佐证。
在拥有较高经济水平的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皆未产生明显的“郊迁”现象,一定程度上也与东方文化中的城市情结密不可分。
(二)提升郊区素质:配套设施不全、治安不好已成为阻碍边缘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规划控制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将城市规划控制的某些观念引入边缘社区,对于约束复杂而又疏于管理的城市边缘地带,是未雨绸缪必不可少的一环。
⾏政中⼼办公楼⽅案设计说明1.总说明1.1 设计依据1.1.1有关批⽂及⽂件(1)甲⽅提供的设计任务书以及有关地形图。
(2)建设⽤地红线图1.1.2建筑设计规范(1)民⽤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2)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3)民⽤建筑热⼯设计规范 GB 50176-93(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J114-2001(5)建筑设计防⽕规范 GB50016-2006(6)⾼层民⽤建筑设计防⽕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规范 GB50067-97(8)其它设计规范详见各专业设计说明书1.2设计合同及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要求、说明以及有关技术资料1.3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1.3.1 建筑(1)设计中严格贯彻执⾏国家和地⽅现⾏的有关⽅针和法规,结合城市环境及城市规划的构想,协调项⽬与区域环境的⼈⽂关系,总平⾯规划设计强调建筑布局的整体性,景观完整性和视觉上的动态性等原则。
(2)按照国家及武⽳市规范要求进⾏节能设计。
(3)按防⽕规范要求,本⼯程为⼀类⾼层建筑,耐⽕极限均为⼀级。
(4)屋⾯防⽔等级为⼀级,卫⽣间防⽔等级为⼀级,建筑外墙防⽔等级为⼀级。
(5)建筑物使⽤年限为50年。
2 总平⾯设计说明2.1 设计依据2.1.1 《武⽳市城市总体规划》2.1.2 武⽳市规划局城市设计指引2.1.3 《武⽳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1.4 设计合同及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要求、说明以及有关技术资料2.1.5现⾏的国家、⾏业、湖北省及武汉市的设计规范、规程、标准、措施2.1.6 本⼯程采⽤武⽳市城市坐标系,标⾼采⽤黄海⾼程。
2.2 场地概述:本项⽬⼯程地块坐落在武⽳市城东新区集会⼴场以北。
位于城东新区南北主轴线的正中位置。
集会⼴场占地⾯积52659平⽅⽶,本项⽬⽤地⾯积为15751平⽅⽶。
2.3 总平⾯布置2.3.1基本构思及指导思想(1)通过对项⽬的全⽅位分析研究,我们提出以下四个⽅⾯的设计理念:1).总体规划上吸取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特点,遵循轴线布局,体现出⾏政建筑的理性与秩序。
《从上海到上海大都市圈:中国式现代化的都市圈规划探索》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概述 (2)二、背景分析 (2)1. 城市发展与现代化背景 (3)2. 上海大都市圈概况 (5)3. 中国式现代化与都市圈规划关联 (6)三、上海大都市圈规划探索 (7)1. 规划目标与愿景 (8)2. 战略规划布局 (9)(1)经济布局 (11)(2)交通布局 (12)(3)生态环境布局 (13)3. 关键领域与举措 (15)(1)科技创新 (16)(2)人才培养与引进 (17)(3)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19)四、中国式都市圈规划特点分析 (20)1. 强调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相结合 (21)2. 注重区域协调与资源共享 (23)3. 坚持生态优先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24)4. 强调创新与科技引领 (25)五、上海大都市圈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27)1. 经济发展压力与转型升级挑战 (28)2.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矛盾 (29)3. 人口规模与城市建设平衡问题 (31)4. 政策落实与执行效率提升途径 (32)六、结语与展望 (33)1. 总结心得与体会 (35)2. 对未来上海大都市圈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36)一、内容概述本书首先回顾了上海大都市圈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指出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其都市圈规划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从战略定位、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协同、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的思路与举措。
在实践与探索部分,本书总结了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的实施成效与经验教训,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的丰富内涵与实践意义,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二、背景分析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都市圈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其都市圈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高校校园环境中的色彩规划研究——以湛江师范学院为例怀康【摘要】高校的主体是人,根本任务是教学和科研。
如何以人为本,创造一个适合教学与科研的环境,成为社会和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而校园环境中第一被感知的要素是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校园色彩规划能够反映该大学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品位,并潜移默化地从心理及生理上影响着师生的生活和学习。
因此,规划设计一个有利于师生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既能满足他们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又能塑造一定的文化艺术氛围,必须首先从校园的色彩规划开始进行分析研究。
%In universities people are subjects and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re fundamental tasks.How to take the people first and how to create a suit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become common questions concerned by the society 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However,the first factor perceived in campus environment is color.To some extent the campus color can not only reflect integral spiritual outlook and culture taste of a university but also influence physiologically and mentally life and study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consciously.So the campus color planning must be analyzed and surveyed firstly for designing and planning an environment benefiting the life and study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which not only satisfies their physiological and mental needs,but also create a certain atmosphere of culture and arts.【期刊名称】《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3)004【总页数】5页(P113-117)【关键词】高校;校园环境;色彩规划【作者】怀康【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广东湛江524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06.3一、研究背景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迎来了改革发展的大潮,高校不断进行校园面积扩张和学生人数扩招,促使了校园的土木工程不得不大幅度、高频率进行建设。
《城市设计基础》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描述 (1)1.1 城市设计的定义和意义 (2)1.2 《城市设计基础》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3)1.3 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介绍 (4)二、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 (5)2.1 人性化原则 (6)2.2 可持续性原则 (8)2.3 文化保护与传承原则 (9)2.4 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原则 (10)2.5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原则 (11)三、城市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 (13)3.1 伦敦塔桥的设计过程与特点 (13)3.2 巴黎卢浮宫的周边环境改造与城市更新 (14)3.3 上海外滩的历史保护与现代融合设计 (16)3.4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与建设 (17)一、内容描述在深入阅读《城市设计基础》我渐渐被书中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所吸引。
这本书涵盖了城市设计的多个方面,包括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交通规划等核心内容。
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城市设计领域的热爱和对于未来城市的愿景。
在浏览全书内容时,我特别关注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性。
城市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设计,而设计的基础在于对城市的深入理解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
书中详细描述了城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如何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如何从历史文化角度保留城市特色,传承历史文脉。
这些理念与方法的阐述,使我对城市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书中对于城市设计的实际案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解读,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我深刻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这些实际案例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城市,既有大都市的设计,也有小城镇的改造。
这些案例展示了城市设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灵活应用设计理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每一个案例都给我带来了启示和新的思考方向,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在反思我自己的思考和设计过程,从中找到了新的灵感和视角。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自己的设计实践中去检验效果与实用性。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办公楼的建设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办公楼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更是企业形象的体现,员工工作环境的保障,以及提升企业效率的重要因素。
因此,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需要考虑人员流动性。
作为一个办公场所,人员的流动性是不可避免的。
在设计办公楼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员工和客户的进出需求,合理设置入口、出口、门厅等区域,确保顺畅而安全的人员流动。
此外,适当的通风系统以及紧急疏散通道的设置也是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中的重要要素。
其次,办公楼建筑的设计规范还需要满足员工的工作需求和舒适感。
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办公室度过,因此,办公楼的设计应着重关注员工的工作体验。
例如,办公室空间的布局应合理,能够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并提高员工的效率和创造力。
此外,充足的自然光线、良好的通风系统以及舒适的温度、湿度等也是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再次,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必须遵守建筑安全规范。
办公楼是大量员工工作的地方,因此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防火安全、电气安全、结构安全以及紧急逃生等因素。
例如,选择合适的耐火材料、设置灭火设备、合理规划紧急逃生通道等都是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此外,办公楼的建筑设计规范还需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建筑行业也应承担起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的责任。
因此,办公楼的设计应遵守节能环保的原则,例如选择绿色建筑材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可再生能源等。
同时,优化建筑空间布局、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也是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中的重要内容。
最后,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也需要考虑到当地文化和城市规划的要求。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规划要求,在设计办公楼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结合当地的建筑风格和环境特点进行设计。
办公楼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应当与城市的整体风貌和氛围相协调。
办公大楼建设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办公大楼作为商业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社区设计:比设计空间更重要的是连接人与人的关系》读书记录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书籍简介 (3)1.2 作者背景 (4)二、社区设计的理念与目标 (4)2.1 社区设计的定义 (6)2.2 社区设计的目标 (7)三、社区设计的核心要素 (8)3.1 人本主义 (9)3.2 可持续性 (11)3.3 多样性与包容性 (12)四、社区设计中的关系连接 (13)4.1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15)4.2 人与社区资源的连接 (16)4.3 人与社区文化的连接 (17)五、社区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 (19)5.1 国内案例 (20)5.2 国外案例 (21)六、社区设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2)6.1 技术挑战 (23)6.2 经济挑战 (24)6.3 知识普及与教育 (26)七、结论 (27)7.1 社区设计的重要性 (29)7.2 未来发展趋势 (30)一、内容简述《社区设计:比设计空间更重要的是连接人与人的关系》是一本深入探讨社区空间设计与人们日常互动关系的著作。
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理论阐述,揭示了社区设计的核心理念:创造一个宜居、互动和和谐的社区环境,其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作者首先阐述了社区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指出社区设计不仅仅是物质空间的规划,更是对社区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互动的深度塑造。
书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具体案例,展示了不同类型的社区设计如何有效地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如公共广场、步行街、社区中心等空间设计,以及这些设计如何激发社区成员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互助精神。
除了理论阐述,本书还强调了社区设计师在推动社区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包括与居民的沟通、参与和合作,以及对社区历史、文化和地理背景的深入了解和尊重。
作者也提出了在社区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如安全性、可达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等,并提供了实用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社区设计:比设计空间更重要的是连接人与人的关系》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著作,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社区设计的理论知识,还通过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社区中营造更加宜居、和谐、互动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