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格式:doc
- 大小:905.50 KB
- 文档页数:140
1 [建]城规编第(08100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2 [建]城规编第(08100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3 [建]城规编第(081003)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4 [建]城规编第(081004)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5 [建]城规编第(081005)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6 [建]城规编第(081006)北京中社科城市与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7 [建]城规编第(081007)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院北京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8 [建]城规编第(081008)亚泰都会(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9 [建]城规编第(081009)城市建设研究院北京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0 [建]城规编第(081010)中国对外建设总公司城市规划设计院北京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1 [建]城规编第(081011)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2 [建]城规编第(081012)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3 [建]城规编第(081013)天津市渤海规划设计院天津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4 [建]城规编第(081014)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5 [建]城规编第(081015)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6 [建]城规编第(081016)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7 [建]城规编第(081017)呼和浩特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内蒙古自治区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8 [建]城规编第(081018)包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9 [建]城规编第(081019)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20 [建]城规编第(081020)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21 [建]城规编第(081021)抚顺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22 [建]城规编第(081022)锦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23 [建]城规编第(081023)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辽宁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24 [建]城规编第(081024)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25 [建]城规编第(081025)吉林省延吉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吉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26 [建]城规编第(081026)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27 [建]城规编第(081027)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28 [建]城规编第(081028)哈尔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29 [建]城规编第(081029)牡丹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30 [建]城规编第(081030)大庆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31 [建]城规编第(081031)齐齐哈尔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32 [建]城规编第(081032)佳木斯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33 [建]城规编第(081033)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筑... 黑龙江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34 [建]城规编第(081034)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35 [建]城规编第(081035)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36 [建]城规编第(081036)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37 [建]城规编第(081037)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38 [建]城规编第(081038)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39 [建]城规编第(081039)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40 [建]城规编第(081040)扬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41 [建]城规编第(081041)南通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42 [建]城规编第(081042)常州市规划设计院江苏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43 [建]城规编第(081043)盐城市规划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44 [建]城规编第(081044)徐州市规划设计院江苏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45 [建]城规编第(081045)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46 [建]城规编第(081046)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47 [建]城规编第(081047)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48 [建]城规编第(081048)无锡市规划设计院江苏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49 [建]城规编第(081049)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50 [建]城规编第(081050)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51 [建]城规编第(081051)湖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52 [建]城规编第(081052)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原机械工业第二设计研究院) 浙江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53 [建]城规编第(081053)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54 [建]城规编第(081054)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55 [建]城规编第(081055)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56 [建]城规编第(081056)安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57 [建]城规编第(081057)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58 [建]城规编第(081058)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安徽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59 [建]城规编第(081059)芜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60 [建]城规编第(081060)马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61 [建]城规编第(081061)安徽省淮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62 [建]城规编第(081062)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63 [建]城规编第(081063)阜阳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64 [建]城规编第(081064)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65 [建]城规编第(081065)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66 [建]城规编第(081066)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67 [建]城规编第(081067)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68 [建]城规编第(081068)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69 [建]城规编第(081069)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原南昌有色冶金研究院) 江西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70 [建]城规编第(081070)九江市城市规划市政设计院江西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71 [建]城规编第(081071)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江西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72 [建]城规编第(081072)江西省赣州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江西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73 [建]城规编第(081073)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74 [建]城规编第(081074)临沂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山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75 [建]城规编第(081075)日照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76 [建]城规编第(081076)潍坊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77 [建]城规编第(081077)聊城市勘察规划设计院山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78 [建]城规编第(081078)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79 [建]城规编第(081079)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80 [建]城规编第(081080)滨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81 [建]城规编第(081081)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82 [建]城规编第(081082)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83 [建]城规编第(081083)烟台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84 [建]城规编第(081084)淄博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85 [建]城规编第(081085)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86 [建]城规编第(081086)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87 [建]城规编第(081087)洛阳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河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88 [建]城规编第(081088)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89 [建]城规编第(081089)十堰市规划设计院湖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90 [建]城规编第(081090)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91 [建]城规编第(081091)襄樊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92 [建]城规编第(081092)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93 [建]城规编第(081093)荆门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94 [建]城规编第(081094)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95 [建]城规编第(081095)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湖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96 [建]城规编第(081096)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97 [建]城规编第(081097)衡阳市规划设计院湖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98 [建]城规编第(081098)株洲市规划设计院湖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99 [建]城规编第(081099)岳阳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湖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00 [建]城规编第(081100)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01 [建]城规编第(081101)惠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02 [建]城规编第(081102)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03 [建]城规编第(081103)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广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04 [建]城规编第(081104)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05 [建]城规编第(081105)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06 [建]城规编第(081106)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07 [建]城规编第(081107)佛山市顺德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08 [建]城规编第(081108)深圳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09 [建]城规编第(081109)中山市规划设计院广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10 [建]城规编第(081110)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11 [建]城规编第(081111)汕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12 [建]城规编第(081112)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广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13 [建]城规编第(081113)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14 [建]城规编第(081114)广州市城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15 [建]城规编第(081115)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广西壮族自治区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16 [建]城规编第(081116)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广西壮族自治区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17 [建]城规编第(081117)桂林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18 [建]城规编第(081118)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19 [建]城规编第(081119)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广西壮族自治区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20 [建]城规编第(081120)雅克设计有限公司海南省2010年08月17日2014年06月30日121 [建]城规编第(081121)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22 [建]城规编第(081122)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23 [建]城规编第(081123)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重庆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24 [建]城规编第(081124)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25 [建]城规编第(081125)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 四川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26 [建]城规编第(081126)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27 [建]城规编第(081127)攀枝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28 [建]城规编第(081128)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29 [建]城规编第(081129)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30 [建]城规编第(081130)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131 [建]城规编第(081131)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32 [建]城规编第(081132)云南省设计院云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33 [建]城规编第(081133)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34 [建]城规编第(081134)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甘肃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35 [建]城规编第(081135)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36 [建]城规编第(081136)新疆东方瀚宇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37 [建]城规编第(081137)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38 [建]城规编第(08113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39 [建]城规编第(081139)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40 [建]城规编第(081140)石家庄市规划设计院河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41 [建]城规编第(081141)保定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42 [建]城规编第(081142)邯郸市规划设计院河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43 [建]城规编第(081143)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44 [建]城规编第(081144)建研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45 [建]城规编第(081145)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辽宁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46 [建]城规编第(081146)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47 [建]城规编第(081147)义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48 [建]城规编第(081148)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湖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49 [建]城规编第(081149)海南巨方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海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50 [建]城规编第(081150)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51 [建]城规编第(081151)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52 [建]城规编第(081152)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2008年05月29日2014153 [建]城规编第(081153)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54 [建]城规编第(081154)山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山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55 [建]城规编第(081155)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湖南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56 [建]城规编第(081156)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重庆市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57 [建]城规编第(081157)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58 [建]城规编第(081158)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59 [建]城规编第(081159)广西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60 [建]城规编第(081160)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61 [建]城规编第(081161)深圳市宝安规划设计院广东省2008年05月29日2014年06月30日162 [建]城规编第(081162)四川省蓝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2008年07月18日2014年06月30日163 [建]城规编第(081163)安阳市规划设计院河南省2008年07月19日2014年06月30日164 [建]城规编第(081164)合肥华祥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安徽省2008年07月20日2014年06月30日165 [建]城规编第(081165)新疆时代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8年09月21日2014年06月30日166 [建]城规编第(081166)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北京市2008年12月15日2014年06月30日167 [建]城规编第(091167)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2009年02月05日2014年06月30日168 [建]城规编第(091168)匠人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2009年02月05日2014年06月30日169 [建]城规编第(091169)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暂定)北京市2009年02月05日2014年06月30日170 [建]城规编第(091170)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暂定)广东省2009年02月05日2014年06月30日171 [建]城规编第(091171)四平市规划设计院吉林省2009年04月20日2014年06月30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一、面临挑战的合肥二、现状区域空间格局三、规划区域空间关系四、产业发展战略五、城市总体发展六、城市用地拓展七、城市结构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九、空间发展战略十、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在对合肥进行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合肥可持续发展战略三个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分问题与研究、区域与发展、用地与空间三部分对合肥未来20-50年发展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现将其报告及有关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摘要如下:一、面临挑战的合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合肥在省际乃至区际中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发展空间也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偏安一隅,意恐难为。
面对这种情况,合肥市必须采取积极的发展策略,主动参加到城市竞争中去,摒弃局限于安徽省的地域观念,从更大的范围考虑合肥市的定位和发展,提升合肥的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
1、区域位置尴尬现实中令合肥倍感顺耳的“承东启西”之区位优势,暂时还没有给合肥带来太多的东西。
东部地区利用其优越的区位经济条件,国家的宏观政策优势,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聚集。
这种情形之下,合肥甚至安徽全省,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空间上的接近“不得反失”,各种资源由于不断被东部沿海吸引而流失,更谈不上接受东部经济辐射带动和产业扩散。
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度不强,对外经济联系相对较少,而且我国东西向的交通干道建设相对滞后,因此东西向的经济联系一直不成气候。
形同“承东”理想的受阻,合肥“启西”的优势也无从发挥。
既不能承东又无法启西,合肥的“过渡区位优势”显得十分尴尬。
2、同周边地区差距拉大从1991年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合肥市增长了6.05倍,南京为5.22倍,武汉7.86倍,杭州6.89倍,济南6.34倍,南昌7.56倍,长沙7. 13倍,郑州6.66倍。
其他几座东部和中部省会城市的增长速度都远远高于合肥,即便南京的增长速度低于合肥,但是由于较大的经济基数,同合肥之间的绝对差距还是在不断的扩大。
国内外一些著名的规划网站,设计院国内外一些著名的规划网站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俄亥俄州苗圃和风景协会亚洲建筑师景观设计网/EDSA /SWA /KTUA /4D景观设计/易道/URBIS ELA /美国建筑师学会/加拿大皇家建筑师学会/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荷兰建筑师学会http://www.nai.nl/澳大利亚皇家建筑师学会.au/欧洲景观规划建筑交流网/艺术与建筑/art/贝尔高林英国阿特金斯美国龙安欧盟园林基金会全美景观承包联合会台湾景观专业网全球景观咨询网加拿大园林协会http://www.csla.ca澳大利亚园林设计及管理专业网站.au英国园林学会新加坡园林学会.sg香港建筑师学会日本公园网欧洲景观规划建筑交流网/艺术与建筑/art/贝尔高林英国阿特金斯美国龙安欧盟园林基金会全美景观承包联合会台湾景观专业网全球景观咨询网加拿大园林协会http://www.csla.ca澳大利亚园林设计及管理专业网站.au英国园林学会新加坡园林学会.sg香港建筑师学会日本公园网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俄亥俄州苗圃和风景协会亚洲建筑师景观设计网/EDSA /SWA /KTUA /4D景观设计/易道/URBIS ELA /美国建筑师学会/加拿大皇家建筑师学会/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荷兰建筑师学会http://www.nai.nl/澳大利亚皇家建筑师学会.au/苏州景观园艺:/中国景观网:/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http://162.105.149.158/21度景观论坛:/SWECO景观设计中心:http://www.sweco.se/templates/Page____8551.asp景园世界超级论坛:/666/index.asp东湖园艺中国珍稀花木网:/weizhang/....asp?classid=10Design Group Peter Latz tzundpartner.deCRJW Sasaki 土人景观网/homepage.asp中国景观在线/index2.htm“景园世界”楚人景观网====================================================================== 协会:1、美国园林设计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协会介绍、教育、商业、出版物、参考资源等2、专业园林设计师协会——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landscape designers/3、佛罗里达植物造景公司——设计种类包括热带、规则、自然、现代、传统英国和日本等各种式样的园林。
京津冀城市规划改革涉及的工程伦理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实践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首都区域空间规划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旨在加强区域深度合作,为新时期发展建言献策,为长期跟踪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搭建平台。
本届论坛更多地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问题、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更多地引入了政策与实操领域的聚焦和讨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王立秋在致辞中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中规院紧紧围绕非首都功能疏解核心任务和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目标,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积极开展相关规划实践和研究工作,与兄弟院和相关机构共同完成了京津冀城乡规划、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雄安新区系列规划、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北三县协同发展规划、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新一轮天津空间发展战略、河北空间布局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有力保障和推动了各类规划建设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顺利实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在致辞中通过回顾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京津冀协调发展工作的历程,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现在来讲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也是一个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不仅是一项重大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遵循着公共政策发展一般规律,学界的前瞻性研究、智库的专业建设支撑了政府的科学决策。
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实现京津冀的协同发展需要大量创新实践探索。
新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认识与思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在论坛上以“新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认识与思考”为题作报告。
从三个方面谈了对新时期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再认识。
首先是对协同发展的再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高质量发展为今后的主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中央提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区域发展正由“东西差距”转向“南北差距”,对京津冀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中央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二设计研究院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中机中电设计研究院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中国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核工业第七研究设计院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中国轻工国际工程设计院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中船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设计院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机械工业第十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规划院国家冶金工业局规划研究院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铁道第三勘测设计院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北京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电信规划设计院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北京电铁通信信号勘测设计院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粮食工程设计院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北京热力工程设计公司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北京轻环工程咨询设计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程设计院北京军区司令部工程科研设计院北京军区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军区空军勘察设计院北京建都设计院北京国城建筑设计公司北京市煤气设计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北京国建设计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北京首钢设计院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北京中通公路桥梁工程咨询公司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北京北方设计研究所北京双虎园林艺术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京华园林工程设计所北京凯帝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华特建筑设计顾问公司北京云翔设计工程总公司北京中交跨世纪工程技术公司林业大学园林规划建筑设计所北京航天海鹰建筑设计所北京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北京忆晶晢图文设计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华脉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北京共享当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创翌高峰园林咨询公司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延庆县建筑设计所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院澳思国际医院设计师事务所北京爱地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北京汉沙杨建筑工程设计公司北京东方华太建筑设计工程公司北京东方畅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园林设计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水务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五钢工业设计院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院上海电子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工程化学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运输工程设计所上海燃气设计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市房屋建筑设计院上海市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院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上海邮电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上海中房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水利部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冶金设计院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港口设计研究院上海港湾工程研究院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药设计院上海市民防地基勘察院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金山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嘉定规划设计院上海市宝山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青浦建筑设计院上海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江南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市静安建筑设计院上海思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精典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山川室内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奥凡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杜铭秋建筑师事务所上海天鼓装饰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同瀚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凌境建筑设计事务所上海同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杰盟建筑设计咨询(上海)公司傲地国际建筑设计顾问公司上海三益建筑设计事务所香港华城规划建筑设计院公司上海尧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意格环境设计咨询公司天津天津大学城市规化设计研究院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化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天津港湾工程设计院中海物探工程勘察公司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天津市邮电设计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天津市轻工业设计院天津市建工设计院天津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天津市纺织建筑设计院天津市房屋鉴定勘测设计院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天津石化设计院天津渤海化工集团规划设计院核工业天津工程勘察院天津市华淼给排水研究设计院天津点石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水运工程勘察设计院天津市北方园林市政工程设计院天津辰鑫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市颐和城市建筑设计公司天津天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大方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中国医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后勤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院中冶集团重庆钢铁设计研究总院重庆化工设计研究院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重庆市公路勘寨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勘测院重庆市设计院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市政勘察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重庆长安设计研究院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重庆电力设计院重庆江北地质工程勘察院重庆燃气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三峡水电建筑勘察设计院重庆市川东燃气工程设计研究院重庆市万州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移动通信规划设计院公司重庆市高新岩土勘察设计院重庆市给水工程设计院重庆市公用事业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广厦规划建筑设计院重庆市机械工程设计院重庆市建工设计院重庆市建筑材料设计研究院重庆市水电建筑勘测设计院重庆邮政规划设计院永川市规划建筑设计院重庆华弘建筑规划勘测设计公司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南桐工程勘察有限公司重庆合信建筑设计院中南勘察工程总公司重庆分公司河北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北方设计研究院中国化学工程第一岩土工程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华北规划设计院河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北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河北省冶金设计研究院石家庄市建筑设计院九华地质勘查测绘总院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河北省环境地质勘查院石家庄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河北省国土资源利用规划院石家庄市规划设计院公司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院煤炭工业邯郸设计研究院沧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家口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邢台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廊坊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承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秦皇岛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北信达城乡规划设计院公司保定市建筑设计院乐凯保定化工设计研究院山西核工业第七研究设计院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水利部山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山西华晋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山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山西省第二建筑设计院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太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太原市供水设计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运城市水利勘察院阳泉市建筑设计院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工程测绘院内蒙古内蒙古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公司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总院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房屋建筑设计院内蒙古林业勘察设计院内蒙古土地勘测设计院阿拉善盟水利勘测设计院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内蒙古轻化工工业设计院内蒙古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内蒙古建设勘察院呼和浩特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呼和浩特铁路局勘测设计院呼和浩特市园林规划设计所包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包头市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包头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包头市公路规划勘测设计院公司赤峰中交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赤峰市建筑设计院鄂尔多斯市宏图建筑勘测设计院包头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大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辽宁北方建筑设计院辽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中煤国际工程沈阳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辽宁省电子研究设计院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辽宁省邮电规划设计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辽宁工程勘察院沈阳市公路规划设计院沈阳铁路局勘测设计总院沈阳市给水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沈阳市电信规划设计院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沈阳绿野建筑景观环境设计公司沈阳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院抚顺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沈阳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沈阳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锦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营口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丹东省规划设计研究院抚顺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抚顺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冶建设集团鞍山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吉林吉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省公路勘测设计院吉林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吉林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院吉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吉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吉林省轻工业设计研究院吉林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吉林省商业建筑设计院吉林医药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省冶金设计院吉林省煤矿设计院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东北电力设计院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东北师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长春黄金设计院长春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沈阳铁路局吉林勘测设计院吉林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通化市勘测设计院通化市建筑设计院白山市建筑工程勘察设计院延边州建筑设计院延边公路勘测设计院延边州林业勘测设计院长春市园林工程设计研究院林省延吉市规划勘测设计院黑龙江黑龙江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黑龙江省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黑龙江邮电规划设计院黑龙江省人防设计研究院黑龙江水运规划设计院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农垦建筑设计院东北林业大学工程勘察设计院哈尔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哈尔滨石油化工设计院哈尔滨市电信规划设计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公司煤炭部鹤岗矿务局规划设计院佳木斯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松花江林业勘察设计院哈尔滨铁路局勘测设计院大庆高新区规划建筑设计院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伊春林业勘察设计院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双鸭山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江苏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扬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南京军区建筑设计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江苏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部南京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市建筑设计院江苏省工程物理勘察院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公司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设计院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设计院南京医药设计研究院江苏省第一工业设计院南京军区司令部工程设计院淮安市交通规划设计院常州市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院无锡市城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无锡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无锡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无锡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无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苏州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苏州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常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中材建筑建材设计院公司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院苏州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常熟市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南通市规划设计院南通市建筑设计院南通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连云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徐州市规划设计院徐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徐州市城乡建筑设计院徐州市水利建筑设计研究院徐州市第二建筑设计院南京赛瑞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南京地平线建筑设计环境公司化工部连云港设计研究院镇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扬中市现代规划建筑设计公司溧阳市现代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华东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部杭州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省轻纺建筑设计院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浙江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公司浙江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院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公司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城建煤气热电设计院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南方建筑勘察设计院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浙江天元建筑设计研究院公司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交通设计研究院杭州市住宅设计研究所新型建筑建材工业杭州设计院杭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杭州国美建筑装饰设计院杭州嘉和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杭州仁涵建筑模型设计有限公司城乡规划设计院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宁波市交通设计研究院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宁波市工业建筑设计院宁波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宁波市化工研究设计院宁波高专建筑设计研究院公司绍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台州建筑设计院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温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温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温州求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瑞安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浙南综合工程勘察院丽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丽水市规划建筑设计院金华市华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金华市婺城区建筑设计院安徽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东华工程公司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安徽省轻工业设计院安徽省公路勘测设计院安徽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院安徽省邮电规划设计院安徽卓越建筑设计院中水淮河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港航勘测设计院安徽两淮地质基础工程公司安徽寰宇建筑设计院安徽工程勘察院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合肥秋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铜陵有色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芜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芜湖市勘察测绘设计研究院桐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池州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巢湖市规划设计院六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宣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马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阜阳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滁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冶金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安庆市第一设计院淮北市建筑设计院蚌埠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阜阳市土地勘测规划院合肥市水泥研究设计院福建省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福建省水产设计院冶金部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嘉博(福建)联合设计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轻纺设计院福建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院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州市建筑设计院福州工程化学设计研究院福州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州市园林规划设计院福州市勘测院泉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泉州泉成勘察有限公司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泉州市建筑设计院厦门市住宅设计院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厦门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厦门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厦门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厦门市工业设计院漳州市建筑设计院三明市综合勘察院龙岩市水利电力勘测院江西省南昌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西省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江西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江西省交通设计院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江西省煤矿设计院江西省化学工业设计院江西省轻工业设计院江西省人防工程设计科研院江西省煤炭综合利用设计院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江西省机械工业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商业建筑设计院江西省冶金设计院江西省医药设计院江西省国防工业设计院核工业江西工程勘察院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江西省环球建筑设计院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南昌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南昌铁路局勘测设计院南昌大学设计研究院九江市建筑设计院景德镇陶瓷工业设计研究院地矿新余地质工程勘察院赣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西省赣南公路勘察设计院宜春市综合设计研究院江西省赣西土木工程勘测设计院宜春工程勘察院九江工业建筑设计院景德镇市建筑设计院山东省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公司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院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山东省纺织设计院山东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省冶金设计院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水产设计院山东省医药工业设计院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设计研究院山东省化工地质勘察院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省热电设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ode for Planting Planning and Design on Urban RoadCJJ75-1997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8年5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7]2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8)城标字第141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75-1997,自1998年5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城市规划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归口管理,其具体解释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7年10月8日1总则1.0.1 为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避免绿化影响交通安全,保证绿化植物的生存环境,使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化,提高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的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广场和社会停车场的绿地规划与设计。
1.0.3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0.3.1 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1.0.3.2 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1.0.3.3 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1.0.3.4 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行绿化;1.0.3.5 修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1.0.3.6 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1.0.3.7 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8年5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7]2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在部门: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8)城标字第141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75-97,自1998年5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城市规划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归口管理,其具体解释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7年10月8日1 总则1.0.1 为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避免绿化影响交通安全,保证绿化植物的生存环境,使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化,提高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的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广场和社会停车场的绿地规划与设计。
1.0.3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1.0.3.1 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1.0.3.2 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1.0.3.3 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臵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1.0.3.4 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行绿化;1.0.3.5 修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1.0.3.6 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1.0.3.7 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
1.0.4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xx.01.23:在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仪式上的讲话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仪式上的讲话(xx 年1 月23 日)赵世勇尊敬的保军院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非常高兴迎来保军院长和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遂指导、深化合作交流。
我代表遂宁市委、市政府向保军院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向你们长期以来对遂宁发展特别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关心帮助表示衷心感谢!遂宁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是成都平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辖船山、安居“两区”和射洪、蓬溪、大英“三县”,以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河东新区两个独立核算园区,幅员面积5325 平方公里,人口380 万。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xx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居全省第□位,首次跃上千亿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居全省第□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亿元,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2—全国、领跑全省,在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增加群众就业、提升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们把绿色理念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突出规划引领、建管并重,积极打造宜居宜业之城,先后建成市体育中心、世界荷花博览园、观音湖下穿隧道等一批重大城市项目,成为西部地区唯一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地级市,成功获得全球绿色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等20 余张城市名片,成为四川最美的二线城市。
我们坚持规划立城,以自然为美,依山就势,顺水延伸,不与山争地、不与水争流,科学规划和布局城镇建设,市域“一核两带三片”的城镇空间格局和中心城区“一城两区五组团”的开放型、组团式城市结构初步形成。
我们坚持生态绿城,让城市在绿水青山中自然生长,始终做到低影响开发,把东西山体渗透到城市中,利用涪江穿城而过的独特优势打造西部水都,构建起“一湖两山五楔多点”的城市绿地系统,城市新区实现“300 米见绿、500 米见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
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汇编
( 第三册)
1996年6月
说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汇编(第三册)包含经过修改的《城市总体规划统一技术措施》、《城市详细规划统一技术措施》和新编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统一技术措施》、《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统一技术措施是我院城市规划设计内部技术规定的重要部分, 是项目组组织实施编制规划和院、所二级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
是规划设计人员的技术工作标准, 凡我院编制的规划设计任务均应按本技术措施执行。
自本册正式颁发之日起, 1991年院编印的城市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中的《城市总体规划统一技术措施》、《城市详细规划统一技术措施》停止使用。
为提高我院城市规划设计水平, 统一技术措施在今后的执行过程中, 将不断总结经验, 请各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将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科技处反映, 适当时候再予必要的补充、调整和完善。
其它有关方面的统一技术措施, 我院仍将继续组织力量编制。
本统一技术措施只供院内使用, 不得私自复印、赠予, 不与《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挂钩。
注意保密, 妥为保管, 遗失不补。
1
城市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汇编
目录
说明 .................................................................................................. 1( 一) 城市总体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 6目录............................................................................................ 7l 总则......................................................................................... 8
2 基础资料.................................................................................... 9
3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1
4 城市总体规划........................................................................ 13
4.1 任务及程序.................................................................. 13
4.2 编制内容...................................................................... 14
4.3 成果形式及深度.......................................................... 17
2
( 二) 城市详细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 54目录........................................................................................ 55l 总则..................................................................................... 56
2 控制性详细规划.................................................................... 58
2.1 编制程序...................................................................... 59
2.2 编制内容...................................................................... 59
2.3 基础资料...................................................................... 60
2.4 控制指标的内容.......................................................... 61
2.5 基本控制指标的确定.................................................. 63
2.6 成果形式和深度.......................................................... 68
3 修建性详细规划.................................................................... 74
3.1 编制程序...................................................................... 74
3.2 编制内容...................................................................... 75
3.3 基础资料...................................................................... 75
3.4 成果形式和深度.......................................................... 77
4 附则...................................................................................... 81( 三)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 87目录........................................................................................ 881总则................................................................................. 89
2 基础资料搜集........................................................................ 91
3 保护规划................................................................................ 9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