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第1课时 - 说课课件(第二版)
- 格式:ppt
- 大小:270.00 KB
- 文档页数:17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3 存零用钱(3)-》-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8.3 存零用钱(3)》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数学》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存零用钱的意义,掌握存零用钱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存零用钱的方法、存零用钱的好处以及如何制定存零用钱计划。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货币的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已经掌握。
但是,学生在理财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还比较欠缺,对于存零用钱的意义和好处可能还不是非常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存零用钱的重要性,并学会制定简单的存零用钱计划。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存零用钱的方法,能够制定简单的存零用钱计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明白存零用钱的好处,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存零用钱的方法,能够制定简单的存零用钱计划。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存零用钱的意义和好处,以及如何制定存零用钱计划。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和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存零用钱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掌握存零用钱的方法;通过引导发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存零用钱的好处。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出存零用钱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存零用钱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存零用钱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定存零用钱计划,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提升:对存零用钱的方法和制定计划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存零用钱的意义和好处。
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作者:崔志钰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1年第07期一、项目学习目标1.理解单元格地址的引用2.会使用公式3.会使用SUM函数、AVERAGE等函数4.会复制公式5.会根据不同要求创建合适的图表6.会利用图表分析问题,会设置图表格式,会根据要求修改图表7.树立合理使用零用钱的意识。
二、项目内容安排:根据项目学习目标,对教材的项目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分解为四个小项目,一、测测你的零用钱;二、算算你的零用钱;三、明明白白零用钱;四、合理用好零用钱;四个小项目的知识负载如下:一、测测你的零用钱(Excel地址与公式);二、算算你的零用钱(Excel函数);三、明明白白零用钱(Excel图表的建立与使用);四、合理用好零用钱(Excel图表的分析与修改)。
三、项目背景分析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材主要阐述了因特网应用、文本编辑、数据处理、多媒体素材加工、演示文稿制作等,课程实践性较强。
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信息处理能力。
学生已经学过字处理软件和部分Excel知识,具备一定的应用软件学习能力。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专业特点,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本项目采用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的学习品质。
四、教学策略与教材处理本项目取自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领域四:精打细算巧助手——Excel软件的使用,项目4-3: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
教材体现的是一种项目化的安排,侧重于学生能做、会做,所选用的数据案例并非来自学生实际,学生无法产生真切的情绪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有效调动。
在项目设计时,对该项目实行了二次开发,对原项目进行了大胆的处理,扬弃了教材中的案例,选择一个学生身边的零用钱案例进行切入,通过对零用钱使用情况的现场匿名调查产生的数据源作为分析的依据,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活跃课堂气氛,还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