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技巧与口诀
- 格式:rtf
- 大小:68.83 KB
- 文档页数:3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养》章节试题4.1历史素养(2)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正式实行,打破教师毕生制且五年一审,改革后将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
在校专科,本科能报考。
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养》章节试题:4.1历史素养(2),期望大家爱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养》章节试题4.1历史素养(2)1.雅克萨之战后,中俄双方签订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第一份条约( )。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尼布楚条约》D.《马关条约》2.( )年,西藏和平解放。
A.1955B.1953C.1951D.19503.文艺复兴运动第一产生在( )。
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美国4.澶渊之盟是指( )。
A.北宋与金订立的一个对于宋朝而言有屈辱性质的盟约B.北宋与西夏订立的一个双方约定和平共处的盟约C.北宋与大理订立的一个双方约定和平共处的盟约D.北宋与辽订立的一个对于宋朝而言有屈辱性质的盟约5.( )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A.达·伽马B.哥伦布C.麦哲伦D.迪亚士6.19世纪末,日本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西化与现代化的改革运动是( )。
A.倒幕运动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战后改革7.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缉获英美走私烟贩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烧毁。
英国借端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1842年8月,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了( )。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瑷珲条约》8.产生在东晋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是( )。
A.城濮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9.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
A.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运用B.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C.“珍妮纺纱机”的显现D.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0.“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应了当时( )的情形。
A.佛教盛行B.大兴灭佛运动C.道教兴起D.佛教正式传入我国11.“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是( )。
教师资格证考试口诀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想要投身教育事业的人来说,是一道重要的关卡。
为了帮助大家更轻松地应对这一挑战,下面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实用的口诀。
一、综合素质篇(一)教育观“提素个性创两全”解释:“提素”指提高国民素质;“个性”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两全”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生观“两独一发”解释:“两独”指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一发”指学生是发展的人。
(三)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六者一开放”解释:“六者”指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一开放”指教师要从学校走向社区。
2、教师行为的转变“你它我他”解释:“你”指对待学生要尊重、赞赏;“它”指对待教学要帮助、引导;“我”指对待自我要反思;“他”指对待同事要合作。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爱两人一终身”解释:“三爱”指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两人”指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终身”指终身学习。
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篇(一)教学原则“冯巩找阴凉,寻思理直发”解释:“冯巩”指巩固性原则;“找阴凉”指因材施教原则;“寻思”指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理直”指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发”指启发性原则。
(二)教学方法“口眼手心”解释:“口”指讲授法;“眼”指演示法;“手”指练习法;“心”指实验法。
(三)德育原则“向导至尊,正因机智”解释:“向导”指导向性原则;“至尊”指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正因”指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机智”指因材施教原则。
(四)德育方法“说实情,评示道”解释:“说”指说服教育法;“实”指实际锻炼法;“情”指情感陶冶法;“评”指品德评价法;“示”指榜样示范法;“道”指道德修养法。
三、学科知识篇(一)语文1、修辞手法“两比两问反对夸,借代拟人拟物加”解释:“两比”指比喻、对比;“两问”指设问、反问;“反对”指对偶、排比;“夸”指夸张;“借代”“拟人”“拟物”分别指相应的修辞手法。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点记忆口诀教育是神圣使命
中学教师要备考
资格证考点都不逃
口诀记忆帮你抓
一、教育心理与教育法
教法模式,四种分类
偏重学生,让他参与
适合他的方式,激发潜力
二、教育规律与教育理论
三阶段理论要了解
发展心理学,别忽略
学生特点和发展特征
三、大学文化基础知识
古今中外,都要学
文化传承要有一套
理论和典范都别忽略
四、教育评价与监控管理
评价方法多样化
包括日常和综合评价
管理控制手段不藏私
五、教师职业道德与师德建设榜样德行,别忽略
守规矩,要讲义气
师道尊严,常保持
六、课程与教材设计
科目特点要关照
基础知识与拓展课
多角度和方法,都要调
七、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热门话题不可忽视
青春期的变化和挑战
心理障碍要及时治疗
八、中小学生发展与教育
儿童心理是要重视
认知和行为都有阶段
性格培养要循循善诱
九、课堂教学与学科教学
掌握教学艺术要靠研究
兴趣引导,激发情感
多元化,教学灵活
十、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
信息时代不容忽视
多媒体和网络要运用
教学资源要合理配置
以上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点记忆口诀,希望对备考有所帮助。
记住这些关键知识,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
加油!。
教综背诵口诀心理学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口诀:提高记忆有妙招,理解意义明目的,组块编码精加工,过度学习重复习,还得运用记忆术。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7.有效运用记忆术。
8.适当过度学习。
二、简述如何促进知识迁移口诀:材料策略两安排1.精选材料。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三、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口诀:启动奖杯(归),动机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四、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口诀:知方思练逻思的问题怎么解决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五、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口诀:一个世界观,三个锻炼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六、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口诀:强差动奇1.刺激物的绝对强度。
2.对象和背景的差异性。
3.对象的活动性。
4.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七、感知规律口诀:差对强活观组协1.强度律。
2.差异律。
3.对比律。
4.活动律。
5.组合律。
6.协同律。
7.观注律。
八、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口诀:型(性)感知(只)思(是)象(向)望(往)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测试方法和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测试方法和标准一、引言广西壮族自治区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测试方法和标准是教育行业的重要议题。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
在这个背景下,对教师资格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测试和认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文章。
二、深度探讨1. 测试方法在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时,测试方法至关重要。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采取了多种测试方法,包括答题考核、教学观摩、专业面试等。
这些方法能够全面地评估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 标准制定在确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测试方法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标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对教师资格人员的测试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教学能力、师德师风、专业素养等多个方面。
这些标准不仅体现了教师的全面素质,也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广度探讨1.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内涵广西壮族自治区对教师资格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测试方法和标准进行了全面的内涵界定。
其中,包括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育理念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这种广度的内涵界定,能够更好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 教师培训和提升除了对教师资格人员进行测试和认定外,广西壮族自治区还重视教师的培训和提升工作。
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使之符合时代的要求。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测试方法和标准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这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体的素质提升,也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更加注重测试方法的科学性和标准的准确性,以期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教资科目二口诀
教资科目二是备受关注的考试科目之一,对于备考的人来说,掌握一些口诀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是一些有关教资科目二的口诀,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教育原理篇
教育原理,要记好,
教育目标,要明了。
教育方法,要多样,
教育评价,要全面。
二、教育心理篇
心理发展,要了解,
儿童特点,要关注。
教育情感,要重视,
个体差异,要体谅。
三、教育法律篇
法律法规,要掌握,
教育权益,要维护。
安全教育,要重视,
学生健康,要保护。
四、教育伦理篇
教师职责,要恪守,
学生权益,要尊重。
教育道德,要践行,
师生关系,要和谐。
五、教育管理篇
教育管理,要合理,
课堂管理,要有序。
教师领导,要激励,
学生管理,要关注。
六、教育技术篇
教育技术,要应用,
多媒体教学,要灵活。
网络资源,要利用,
信息技术,要掌握。
七、教育评价篇
评价标准,要明确,
评价方式,要合理。
学生成绩,要客观,
教育效果,要实践。
这些口诀可以帮助大家记忆教资科目二的重点内容,但是要注意的
是,口诀只是辅助记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掌握知识。
希望大家在备考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口诀,全面提升自己的备考效果。
祝大家考试顺利!。
1、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的实施体制是( )。
A.国务院领导,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
B.省政府领导,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乡(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
C.市政府领导,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乡(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
D.国务院领导,市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
2、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其不具备以下哪种属性?( >
A.社会性
B.继承性
C.特殊性
D.阶级性
3、下列分别是鲁迅、巴金、老舍的作品,正确的是( )。
A.《孔乙已》、《春》、《龙须沟》
B.《茶馆》、《日出》、《屈原》
C.《祥林嫂》、《林家铺子》、《秋》
D.《龙须沟》、《孙乙已》、《春》
4、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并由此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
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所以,历史上称该政变为”雾月政变”。
因此本题选B。
3.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法》自( )开始施行。
A.1994年1月1日
B.2006年9月1日
C.1995年9月1日
D.2007年6月1日
5、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
A.报酬待遇权
B.学术研究权
C.进修培训权
D.教育教学权
6、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
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 )
A.表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7、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8、某学校组织活动方案设计比赛,张老师给予小红同学的评语是:你的设计方案很棒,并且在如此激烈的比赛中,你能够保持实力,在活动实施方面设计的很新颖,值得表扬,但在结束环节过于潦草,望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于张老师的评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比赛成绩
B.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C.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
D.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
9、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属于解放区文学
B.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陈白尘的《上海屋檐下》是国统区文学
C.孙犁的《荷花淀》和柳青的《创业史》都是反映土地改革时期的长篇小说
D.《一代风流》《红旗谱》《李白成》分别是欧阳山、梁斌、姚雪垠的作品,《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分别是杨沫、王愿坚、杜鹏程的作品
10、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 ),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B.教育特点
C.教学规律
D.教学特点
11、教学原则是依据( )制定的。
A.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B.教育部颁布的文件
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
D.教学目的
12、刘老师作为班主任,只关心本班学习好的学生,将成绩差的学生座位全部排在最后,并且经常上课言语讽刺这些学生。
该老师()
A.做法不正确,没有履行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
B.做法不正确,没有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C.做法正确,能够严格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D.做法正确,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
13、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
A.给予撤销
B.宣告作废
C.(永远)丧失
D.公告无效
14、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校长由( )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A.乡(镇)
B.县级C.当地D.市(地)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