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 格式:doc
- 大小:155.03 KB
- 文档页数:23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T-2018033赛项名称:养老服务技能英文翻译:Aged Care Service Skills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产业:公共管理与服务二、竞赛目的旨在通过竞赛全面展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面向应用的实践能力和专业风采,检验学生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养老服务操作技能、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的综合能力;引领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和专业技术,提升养老服务行业整体水平;促进职业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教学改革和专业方向调整,扩大行业与职业影响力,促进我国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和储备,推动我国养老服务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竞赛内容以养老服务人员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根据养老服务人员工作过程,整合3个考核项目,涵盖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培训指导等内容。
其中,生活照料包括:为不能自理老年人喂饭;为老年人布置睡眠环境并协助老年人上床睡觉;为卧床老年人更换床单、被罩;为卧床老年人翻身预防压疮;为带鼻饲管老年人进行进食照料;用棉球法为老年人进行口腔护理;识别老年人进食困难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基础护理包括:查对并帮助老年人服药;使用热水袋为老年人保暖;为老年人进行湿热敷;采用绷带包扎法进行外伤止血包扎;留置尿管的老年人更换尿袋;为老年人测量腋下体温;为Ⅰ期压疮老年人提供照护;应对老年人Ⅰ度烫伤。
康复护理包括:指导老年人使用拐杖行走训练;使用轮椅转运老年人;帮助老年人进行穿脱衣服训练;指导肢体障碍老年人进行床上翻身康复训练;指导肢体障碍老年人进行桥式运动的康复训练。
心理护理包括:用语言和肢体语言疏导老年人不良情绪。
培训与指导包括:对初级养老护理员进行实践指导。
(一)竞赛形式及时间1.实操笔答(90分钟)案例分析:参赛选手对给出的1份老年人照护案例,进行独立思考分析,按照答题要求提出解决方案。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教务〔2018〕107号关于开展2018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培训的通知相关教学单位:根据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关于开展2018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培训的通知(闽职教中〔2018〕44号)》(附件1)文件通知,现将我校今年参加有关竞赛项目(见附件2)的指导教师培训事项通知如下:一、培训内容深度解读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规程和2019年最新竞赛方案,剖析国赛的技术要求,明确技能操作规范,提升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和竞赛指导能力。
二、名额分配1.培训对象为我省职业院校相应项目竞赛指导教师。
原则上,高职组赛项每所院校限报1名。
2.参加2018年相应赛项国赛的指导教师可直接参加培训,不占用名额。
三、时间地点时间:11月份(具体时间见附件2);地点:各项目培训内容及安排由培训承办校另行通知。
四、报名方式请于10月19日前将《2018年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培训报名汇总表》(附件3)发送至教务科研处王玥老师OA邮箱,由教务科研处统一报送至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不要单独报送。
五、其他1.培训期间,参培教师食宿统一安排,往返交通费回原单位报销。
2.承办培训的院校负责培训后勤保障工作。
附件:1. 《关于开展2018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培训的通知》(闽职教中〔2018〕44号)2. 2018年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培训安排表3. 2018年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培训报名汇总表教务科研处2018年10月17日(主动公开)抄送: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科处2018年10月17日印发。
附件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拟获奖项目名单
一、中职组教学设计赛项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二、中职组课堂教学赛项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三、中职组实训教学赛项一等奖
电弧焊方法与工艺:
标识设计与绘制:
二等奖
电弧焊方法与工艺:
标识设计与绘制:
三等奖
电弧焊方法与工艺:
标识设计与绘制:
四、高职组教学设计赛项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五、高职组课堂教学赛项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六、高职组实训教学赛项一等奖
老年护理:
物联网应用:
二等奖
老年护理:
物联网应用:
三等奖
老年护理:
物联网应用:
七、军事职业组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注:*属技工学校
—41 —。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2018051赛项名称: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与运维英语翻译:Assembly Commissioning and Operation of Distributed PV system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技术产业二、竞赛目的本赛项基于分布式光伏工程运维领域复合型人才断层的产业需求背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导思想的文件精神,推动新能源等产业急需紧缺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融合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岗位能力要求特点设计而生的赛项。
本赛项主要突出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安装调试及其智能化运维管理。
赛项立足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项目实施、系统运行、工程维护、智能运维等,检验参赛选手在既定的工程项目下的方案识读能力、对分布式光伏领域专业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熟练的技能操作能力以及基础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分布式光伏系统项目的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管理与分析提升中职学生对工具性知识的掌握,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并注重对应用实践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开发。
与此同时,该赛项旨在通过赛事的组织与推广,响应国家“互联网+”智慧能源行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引导中等职业院校对于分布式光伏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视,创造优质的教育资源供给环境,以促进“互联网+”智慧能源行业的发展。
三、竞赛内容本赛项需要参赛选手完成对分布式光伏系统项目的方案设计,并对项目中的光伏发电、控制、储能、逆变、负载等设备,依照方案进行安装及调试;完成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并网连接、并网运行及调试;完成智能化通讯系统的安装及配置、通过最新的物联网通讯技术下发调度指令进行分布式系统的智能化维护.本赛项选手竞赛时间为3小时,比赛任务及考核内容如表1所示。
表1:比赛任务及考核内容四、竞赛方式(一)赛项采取团队比赛形式,不计选手个人成绩,统计参赛队的总成绩并进行排序.(二)每个参赛队由3名选手(其中队长1名)和1-2名指导教师组成。
2010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获奖名单本次大赛高等职业院校分学生组、教师组两个组别。
其中,学生组设7个专业类别15个竞赛项目,高职教师组设2个专业类别2 个项目。
学生参赛选手714人,教师参赛选手81人。
获奖名单如下:
一、学生组
1、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共10组
2、注塑模具CAD设计与主要零件加工-共13组
3、机器人-共11组
4、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共31组
5、产品售后服务跟踪系统-共26组
6、工程测量-共23组
7、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共25组
8、数学建模-共25组
9、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共20组
10、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共6组
11、现代物流—储配方案的设计与执行-共11组
12、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共7组
13、嵌入式产品开发-共8组
14、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共9组
15、零部件3D测量与制造-共4组
二、高职教师组:
1、注塑模具CAD设计与主要零件加工-共11组
2、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共16组。
2019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软件测试赛项竞赛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14赛项名称:软件测试赛项组别:高职组竞赛形式:团体赛赛项专业大类:电子信息二、竞赛目的软件测试已经成为软件开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软件开发的时间和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
国外知名软件公司把40%左右的工作量花在软件测试上,软件测试费用占开发总费的30%至50%。
通过竞赛,促进全省高职软件技术相关专业面向行业应用,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检验参赛选手掌握软件产品测试岗位的工作能力,激发高职高专学生对软件测试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提高其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国IT产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同时兼顾考察参赛学生的质量、效率、成本和规范意思,主要包括: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组织与实施能力、技术文档撰写能力等。
三、竞赛内容大赛以基于B/S的“资产管理系统”应用为考核点,采用实际操作形式,现场设计测试用例,发现软件缺陷,完成软件测试任务。
比赛贴近行业需求、突出实战过程,既满足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又符合高等职业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
比赛围绕软件测试应用领域的主流技术及应用,考察选手面对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对测试用例、测试方法的设计能力,对软件测试相关技术的掌握程度。
考核技能点包括:功能测试方案制定及任务分配、测试用例设计及编写、Web应用测试执行和提交Bug、测试总结报告编写;性能测试要求分析、测试工具使用、测试执行和测试总结报告编写等内容;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应用创新能力等职业素养。
竞赛各任务分值权重和时间分布如下:四、竞赛方式1、本赛项采用团体赛方式进行。
2、竞赛队伍组成: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个参赛队由3人(其中1队长1名)组成,每个参赛队可配1-2名指导老师,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
五、竞赛流程根据竞赛任务要求,参赛队伍在240分钟竞赛时间内须完成测试设计与测试执行和总结任务,参赛队伍须按顺序完成各项任务,但每项任务用时可自行掌握。
2018年福建职业院校技能⼤赛2018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赛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赛点竞赛指南主办单位: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卫⽣和计划⽣育委员会福建省总⼯会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承办单位: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协办单位: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赛组委会2018年3⽉⽬录⼀、组织机构 (1)⼆、竞赛⽇程 (2)三、竞赛守则 (5)㈠领队、指导教师守则 (5)㈡参赛选⼿守则 (5)㈢评判⼈员守则 (6)㈣⼯作⼈员守则 (7)四、赛场导图 (8)㈠赛场位置 (8)㈡学校/酒店位置 (9)㈢赛场分布 (10)五、服务接待 (11)㈠乘车路线 (11)㈡住宿安排及联系⼈ (11)㈢⽤餐安排 (11)六、安保须知 (12)㈠安保规定 (12)㈡突发事件处理办法 (13)㈢医疗服务措施 (13)七、代表队详细名单 (13)各参赛代表队、选⼿及指导教师名单 (13)⼋、竞赛规程 (15)⼀、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赛点组织机构(⼀)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赛点执⾏委员会。
主任:郑志强(校长)副主任:吴新业(副校长)张源峰(教务处处长)成员:黄桐庄(龙岩市教育局职成科科长)张曙辉(龙岩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中⼼主任)董东明(组织⼈事处处长)钟加殿(办公室主任)谢源(信息与制造学院院长)冯鸿钦(信息与制造学院党委书记)林添华(实训实验中⼼主任)郭玲娜(财务处处长)吴国章(校企合作处处长)陈驰(后勤国资处处长)李瑛(宣传统战部部长)陈⽂东(保卫处处长)(⼆)赛点执⾏委员会下设组织保障⼯作组。
(1)赛事接待⼯作组组长:钟加殿(电话:189********)成员:廖兴年汤亮(2)赛事宣传⼯作组组长:李瑛(电话 138********)成员:连玲娜王培林(3)赛事保障⼯作组组长:林添华(电话 138********)成员:谢海瑞黄钟森企业技术⼈员(4)后勤保障⼯作组组长:曹熠城(电话 189******** )成员:林卫兵蒋丽红(5)资源转化⼯作组组长:滕碧红(电话 182********)成员:吴淑娟刘兴祥张洁平(6)校企合作⼯作组组长:吴国章(电话 139********)成员:蔡卫新邱锐敏(7)安全保障⼯作组组长:陈⽂东(电话 136********)成员:丁禄旺陈⼩玲(三)批赛项监督员余伟铭(电话:137********)(漳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竞赛⽇程与赛程竞赛⽇期:2018年3⽉30⽇—3⽉31⽇,竞赛地点: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电⽓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竞赛基地举⾏。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赛项外贸跟单能力模块赛题(9)系统给定一笔已签订完成的出口业务合同和一笔已签订完成的进口业务合同,选手需完成这两笔业务的单证制作及业务履约的全部流程。
业务背景资料:贸易国家:美国、德国贸易术语:FOB支付方式:D/A运输方式:海运一、出口业务部分1.缮制出口业务中的各种外贸单证,具体如下:(1)商业发票(2)装箱单(3)国际海运委托书(4)出境货物报检单(根据商品监管条件以及合同所选商检证书判断是否需要填写)(5)一般原产地证/普惠制产地证(6)出口货物报关单(7)托收委托书(8)汇票2.完成出口业务流程,具体如下:(1)订舱(2)购货(3)出口报检(根据商品监管条件以及合同所选商检证书判断是否需要办理)(4)申请产地证(5)送货(6)出口报关(7)取回提单(8)通知装运(9)交单(10)国际收支网上申报(11)申请出口退税(根据商品退税率,判断是否需要办理)二、进口业务部分1.缮制进口业务中的各种外贸单证,具体如下:(1)投保单(2)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3)境内汇款申请书(4)入境货物报检单(根据商品监管条件判断是否需要填写)(5)进口货物报关单2.完成进口业务流程,具体如下:(1)指定外运公司(2)办理保险(3)承兑(4)取回单据(5)支付运费(6)取提货单(7)进口报检(根据商品监管条件判断是否需要办理)(8)进口报关(10)提货(11)汇票到期付款(12)外汇监测系统网上申报三、外贸单证模板1.出口单证模板(1)商业发票(3)国际海运委托书(4)出境货物报检单(5)一般原产地证/普惠制产地证(6)出口货物报关单(7)托收委托书(8)汇票2.进口单证模板(1)投保单(2)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3)境内汇款申请书。
2018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技能”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05赛项名称:会计技能英语翻译:Accounting Skills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产业:财经商贸类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检验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成果和学生会计岗位通用技术与职业能力,展示人才培养成果;促进专业建设,引领和促进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服务产业发展,产教融合,激发和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提升高职院校财经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三、竞赛内容(一)竞赛内容竞赛包括会计基本技能竞赛和会计信息化技能竞赛两个环节,分上下两场进行。
其中会计基本技能竞赛环节采用团队竞赛方式进行(岗位职业素养考核穿插于团队竞赛中),会计信息化技能竞赛环节采用单人单机独立竞赛方式。
1.会计基本技能竞赛环节竞赛内容及分值分布会计基本技能竞赛环节共400分,其中4个岗位职业素养考核各10分,共40分,团队竞赛360分。
(岗位职业素养考核在全部正确的基础上,每提前1秒可获得奖励分0.01分)(1)岗位职业素养考核内容及分值(共40分)严谨准确的精神——出纳岗位——现金存储业务即点钞(10分)快速高效作风——成本会计——凭证汇总业务(10分)客观诚信态度——总账会计——银行对账业务(10分)灵活应变能力——会计主管——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10分)(2)团队赛竞赛内容及分值(共360分)①出纳岗位(共60分)支票签发、正送支票、倒送支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网上电子支付业务、竞赛平台内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等。
②成本会计岗位(共90分)填制成本核算原始凭证、计算产品成本、编制成本核算相关的记账凭证、登记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账等。
③总账会计岗位(共100分)编制除成本业务以外的记账凭证、登记存货明细账、往来明细账等。
④会计主管岗位(共110分)审核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编制的各种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并签章。
编制会计报表、进行全面预算、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虚拟网上报税、编制科目汇总表等。
(3)特别说明①团队竞赛四个岗位的业务按实际工作岗位职责划分,会计凭证的审核、业务流程处理在计算机竞赛平台内完成,由计算机自动评分。
②会计基本技能竞赛环节400分,由计算机自动评分,并在竞赛过程中实时显示成绩。
(4)竞赛知识与技能范围会计基本技能竞赛环节竞赛涉及课程包括:会计基础、出纳业务操作、企业财务会计、成本计算与分析、税费计算与申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企业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会计综合实训、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制度设计以及相关会计基本技能。
竞赛内容涉及的经济业务范围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所确定的教学内容范围。
具体包括:(1)货币资金。
库存现金核算及清查;银行存款核算与核对;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2)应收及预付款项。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长期应收款的核算;应收款项的减值。
(3)交易性金融资产。
(4)存货。
存货(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收入、发出的核算;存货清查;存货减值。
(5)持有至到期投资。
(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7)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8)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折旧的核算;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固定资产清查;固定资产减值;投资性房地产的取得、后续计量及处置的核算。
(9)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取得、摊销及处置的核算;无形资产减值。
(10)其他资产的核算。
(11)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的核算;应付及预收款项的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应交税费的核算;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及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12)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的核算;应付债券的核算;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13)债务重组的核算。
(1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
(15)所有者权益的核算。
投入资本的核算;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利得与损失的核算;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留存收益的核算。
(16)收入。
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提供劳务收入的核算;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核算。
(17)费用。
营业成本的核算;税金及附加的核算;期间费用的核算。
(18)产品成本核算。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方法。
(19)利润。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的核算;所得税费用的核算;本年利润的结转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20)财务会计报告。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21)财务分析及成本分析。
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管理会计指标和综合指标分析。
财务分析指标计算公式以下表为准:(22)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
按照相关会计法规和内部控制的原理,设计企业的会计岗位、会计岗位职责划分、设计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处理流程和具体方法应用等。
(23)税费计算与申报。
增值税(营改增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等。
(24)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票据法、会计法律、支付结算法律和税法。
(25)全面预算。
销售预算、生产预算、财务预算,弹性预算法的应用、零基预算法的应用。
(26)短期经营决策。
成本无差别点法的应用、边际贡献法的应用、差量分析法的应用。
(27)长期投资决策。
运用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进行项目决策分析。
(28)本量利分析。
2.会计信息化竞赛环节竞赛内容及分值分布会计信息化竞赛环节参赛学生与会计基本技能竞赛环节4人相同,采取单人单机独立处理业务的形式。
每人100分(包括系统初始化10分,日常业务处理60分,财务报表编制及财务分析10分,管理会计20分,四个板块),每人独立完成一套赛题的全部内容,4人合计共400分。
会计信息化竞赛环节的竞赛知识和能力范围包括:以某一商品流通企业的业务为背景,使用企业版信息化财务软件中的系统管理、总账、财务报表、薪资管理、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等模块,进行系统初始化,填制业务单据、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期末转账、结账、编制财务报表及报表分析等。
具体内容包括:(1)系统管理与基础档案。
操作员及其权限设置、上机日志;设置部门档案、职员档案、客户与供应商分类、客户与供应商档案、仓库档案、存货分类与存货档案等。
(2)总账系统。
包括初始设置、日常业务处理和期末处理。
(3)薪资管理。
包括初始设置、业务处理和期末处理。
(4)固定资产核算。
包括初始设置、业务处理和期末处理。
(5)采购管理与应付款管理。
包括初始设置、业务处理和期末结账。
(6)销售管理与应收款管理。
包括初始设置、业务处理和期末结账。
(7)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
包括初始设置、业务处理和期末结账。
(8)会计报表编制与财务分析。
包括报表设置、数据处理、依据要求编写公式并计算结果。
(9)管理会计。
包括编制全面预算,经营决策,本量利分析等。
(二)竞赛时长会计基本技能竞赛环节竞赛时间为180分钟,岗位职业素养考核穿插在会计基本技能竞赛环节中进行,不另加时间;会计信息化竞赛环节竞赛时间为180分钟。
四、竞赛方式1.本赛项为团体赛。
2. 竞赛队伍组成:本赛项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
每校限报1队,每支参赛队由4名参赛选手、2名指导教师和1名领队组成。
参赛选手须为高职院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本科院校中高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五年制高职四、五年级学生可报名参加高职组比赛,年龄不超过25周岁。
选手报名时应按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会计主管四个岗位角色分别填报,每人一岗,角色一经确定,不得更换。
3.竞赛包括会计基本技能竞赛和会计信息化技能竞赛两个环节,分上下两场进行。
参赛选手应按有关要求在指定位置就坐。
会计业务手工处理以团队设置竞赛台位,按岗位标注操作位置,竞赛台位抽签决定。
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的座位抽签决定。
五、竞赛大致流程(具体日程安排以比赛报到日安排为准)六、竞赛样题及竞赛平台试用包含样题的竞赛平台试用将在正式比赛前30天公布至比赛相关的网站,供院校熟悉竞赛平台功能。
七、竞赛规则1.参赛资格。
参赛选手须为全日制在籍高职学生;本科院校中高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五年制高职四、五年级学生可报名参加高职组比赛。
2.选手报名。
不得跨校组队,各参赛院校须按照大赛执委会办公室的要求提前上报四名符合条件的参赛学生信息,以备赛项执委会为确定参赛选手的岗位进行提前准备。
3.熟悉场地。
凡参赛选手、裁判员、工作人员、赛项组织者等均需按照赛项执委会要求准时到达赛项举办地点,及时办理相关手续,领取相关证件,熟悉场地,做好赛前准备工作。
4.正式比赛。
参赛选手应提前30分钟到达赛场,凭参赛证、身份证检录,检录后带参赛证,在赛场门口抽签入场,其余证件交由领队或指导老师保管,不得迟到早退。
比赛现场所有参赛选手、指导教师、裁判员和其他工作人员须佩戴相关证件,按照赛项相关规定出入指定区域,不同证件有不同的区域限制,以保持赛场秩序良好。
5.竞赛用计算机只允许安装竞赛规定的相关软件,现场为各代表队统一提供了用品、用具及相关单证等资料。
开赛前,由各代表队会计主管在监场员的监督下启动竞赛用计算机、检查软件及配置,清点核实用品用具、单证等资料,并签字认可后,由监场员统一收回交由裁判长或监督保管。
6.各代表队须遵守赛场赛项有关规定,遵从裁判长、裁判员的现场调度和指挥,按照赛场指令完成任务。
7.严禁参赛选手携带与竞赛无关的电子设备、通讯设备及其他相关资料与用品入场。
在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竞赛环节,如果要进行计算,可以使用电脑或软件自带的计算器。
8.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不得随意离开赛场。
会计基本技能竞赛环节竞赛中,选手不得观看其他队操作情况;会计信息化技能竞赛环节竞赛中,选手不得观看其他选手的操作情况。
9.会计基本技能竞赛环节过程中,标明必须由相应岗位人员完成的任务,不允许出现越权使用软件、以他人口令执行系统操作等情况,其余没有标明的任务可由全体队员协作完成。
10.会计基本技能竞赛环节各岗位职业素养考核时,须由既定岗位选手独立完成、不得代替。
11.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不得大声喧哗、使用通讯设备和与竞赛无关的电子设备。
12.在竞赛过程中,如遇硬件软件故障或其他情况,须按照情况类别举牌示意,由项目裁判长按有关规定处理。
13.在竞赛全程中,不得使用任何移动存储设备、开启无线网络、非法访问他人计算机。
14.竞赛时间终了,选手应全体起立,结束操作。
将资料和工具整齐摆放在操作平台上,经工作人员清点后方可离开赛场,离开赛场时不得带走任何资料。
15.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总裁判长有权终止其所在团队或个人的比赛,劝令其离开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