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综合实践2014.9
- 格式:doc
- 大小:389.00 KB
- 文档页数:49
七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活动主题:环保行动2. 活动内容:调查校园环境,提出改进建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调查活动,发现校园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调查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 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调查表、校园环境问题资料、投影仪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调查表等。
教案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校园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环境问题。
二、调查活动(15分钟)1. 教师发放调查表,学生分组进行校园环境调查。
2. 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发现校园环境问题,并记录下来。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进行交流。
四、创新思维训练(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创新的方法解决校园环境问题?2.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全班进行讨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学生根据调查结果,自行设计一份校园环境改进计划。
2. 学生分组实施计划,观察改进效果。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能够发现校园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3. 学生通过创新思维训练,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内容:1. 活动主题:社区服务2. 活动内容: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关爱老人、帮助贫困家庭等。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社区服务活动,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七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篇一:七年级综合实践教案1】七年级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中卫市姚滩学校七年级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通过学习,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素养和思想品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体验、重在提高、重在发展的宗旨,特对本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2、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提高通过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养成生活自理的态度,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习惯。
二、主要工作任务1、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地方课程资源结合起来体现学校特色。
2、根据班级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3、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
三、具体工作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1)开发学校资源。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
二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
三是继续用好各类专用教室和宣传阵地,为学生的科技活动和制作提供展示成果的舞台。
(2)开发社区资源,一是不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二是与社区的某些活动挂钩,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三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七年级下综合实践教案一、第一章:我们的地球1.1 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运动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地球的现象来理解地球的运动。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1.3 教学活动: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结构。
通过观察太阳的升起和落下,理解地球的自转。
通过观察四季的变化,理解地球的公转。
二、第二章:我们的环境2.1 学习目标:了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它们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观察周围的环境,了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讨论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第三章:我们的身体3.1 学习目标:了解身体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认识。
培养学生保持身体健康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身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人体的生理功能:呼吸、消化、循环、排泄等。
3.3 教学活动:观察人体的结构图,了解身体的基本结构。
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
四、第四章:我们的社区4.1 学习目标: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培养学生对社区的认同感。
培养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社区的组成:居民、机构、设施等。
社区的功能:提供居住环境、提供社会服务、提供休闲娱乐等。
4.3 教学活动:观察所在的社区,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
参与社区活动,体验社区的生活。
五、第五章:我们的文化5.1 学习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5.2 教学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书画、传统节日等。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综合实践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哪项属于..生理成长变化()A.自信心增强了B.长高了C.自尊心变强了D.变得高傲了2、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成长变化()A.变胖了B.自卑了C.爱攀比D.胆子大了3、进入新的学校,新的环境,一般不会通过()了解新学校A.参观学校宣传栏B.向教育局询问C.上网阅读校园网页D.采访高年级的同学4、请在以生肖为字头的横线上填上文字组成植物名称:鸡、狗。
()A.齿苋角葱B.笼草白蔹C. 冠花尾草D. 角葱笼草5、以下哪项不是..我们的学习方式()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网上课堂6、以下哪项不是..我们的学习品质()A.关键性B.主动性C.个别性D.问题性7、“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指出了陋习、恶习的()A.独立性B.顽固性C.积极性 D .体验性8、1992年,公安部将每年的那一天确定为全国“消防宣传日”()A.10月9日B.10月19日C.11月9日D.11月19日9、火灾事故中,()以上的死难者是因为吸入了各类物质燃烧时所释放的有毒气体窒息而死的。
A.80%B. 70%C. 90%D. 85%10、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台风B.烧伤C.烫伤D.车祸11、生物科学的研究范围是()A.动物B.植物C.动植物D.人类12、()等通讯方式的不断革新,使人们拥有可听、可视的沟通方式。
A.有线、无线、网络B.电视网络C.QQ等聊天软件D.无线电话、手机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陋习危害公众健康,污染公共环境。
②陋习会传播疾病。
③陋习会损害他人的健康。
④陋习会破坏他人利益。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4、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有哪些陋习()①随地吐痰②乱扔垃圾③便后洗手④讲粗话⑤大声喧哗⑥早上刷牙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⑤⑥D.②④⑥15、以下思维方式那个是正确的...()A.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C.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D.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16、广东的民间工艺有哪些()①佛山剪纸②潮州金漆木雕③石湾陶塑④西安泥哨⑤广彩⑥景德镇瓷器A.①②③⑥B.①④⑤⑥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⑥17、以下哪些是广告的发布形式(媒体媒介)()①电视②报刊③网站④街头信息牌⑤公交车身或公交亭⑥教科书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18、“心声对你倾诉,困惑为你排解,欢乐和你分享,责任与你共担。
七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一、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准备一张自己的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上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二、第二章:家庭生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责任。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庭成员。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准备一篇关于自己家庭成员的短文,介绍家庭成员的特点和关系。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和感受。
三、第三章:学校生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遵守学校纪律。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课程设置、教师和同学的关系。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重要场所,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文化。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准备一篇关于自己学校的短文,介绍学校的特点和优势。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对学校的认识和感受。
四、第四章:社交礼仪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培养学生文明礼貌,懂得尊重他人。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社交礼仪,如问候、介绍、交谈、告别等。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社交场合,实践社交礼仪。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准备一篇关于社交礼仪的小短文,介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经验。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社交礼仪知识和技巧。
五、第五章:环保行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动。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
七年级综合实践第一篇:七年级综合实践七年级综合实践1、节约能源,我们有责。
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次能源有煤、石油、天燃气等。
电也是二次能源。
2、变幻无常的天气。
恶劣天气:持续干旱、超强台风、雨雪冰冻、沙尘暴、暖冬等。
3、植物-----改善环境的好帮手。
植物及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改善我们的环境质量又可以美化环境,为我们的生活增“香”添“色”,因而博得了“大自然的净化器”“生态系统的调节器”“城市靓丽风景线”等称号。
4、融入校园生活。
5、探访家乡风景名胜。
黄山、天柱山;司空山、明堂山、鹞落坪、天仙河等。
6、走进网络世界。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7、认识自我。
8、让我们同行。
相识、相知、相交、相通、同行发展。
9、动物------人类的朋友。
种类繁多的动物是大自然的重要成员。
自然界是有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庞大生态系统。
10、垃圾的回收与利用。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11、蓝色海洋。
生命起源于海洋。
全球海洋面积达3.6亿平方公里,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1%。
2012年6月24日,“蛟龙”好第49次下潜深度突破7000米,达到7062米。
12、创建校园文化。
校园是我们学习、生活、成长的地方。
13、探访家乡的文化艺术。
黄梅戏。
岳西高腔。
14、关注你、我、他。
社会交往既是生活所必需,也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需要,还体现了一个人处理和构建人际关系的态度和能力。
15、我能行。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善用个人所长,把属于自己的色彩无保留地呈现出来,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16、直面挫折。
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在成长的道路上,一个人必然会经历一次次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因而挫折是成长的财富。
挫折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
面对挫折需要一种百折不挠的刚毅,一份宠辱不惊的沉着。
18、做学习的主人。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善于学习的人,而善于学习的人也必然是勤于思考、具有自制能力、行为习惯良好的人。
七年级综合实践课下册教案全册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们的校园1. 观察校园环境,了解学校的设施和布局。
2. 调查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特点。
第二课时:我们的班级1. 介绍自己的班级,包括班级名称、班级人数、班级特点等。
第三课时:我们的家庭1. 介绍自己的家庭,包括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文化等。
2. 调查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情况,了解家庭的亲情和温馨。
第四课时:我们的社区1. 观察社区环境,了解社区设施和居民生活。
2. 调查社区居民的需求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三、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工具,如校园平面图、班级名单、家庭调查表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调查报告、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肯定和鼓励。
六、教学内容:第五课时:我们的节日1. 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2. 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节日及其原因,分享节日的快乐和传统文化。
第六课时:我们的饮食1. 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食物和饮食习惯,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2. 学习制作简单的食物,如做菜、包饺子等,体验饮食文化的魅力。
七、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节日文化和饮食文化,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八、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工具,如节日介绍资料、食物制作方法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以及制作食物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九、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节日介绍、饮食调查报告、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肯定和鼓励。
十、教学内容:第七课时:我们的身体1. 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骨骼、肌肉、心脏等。
七年级综合实践上教案全套第一章:走进综合实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学生掌握综合实践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内容:1. 综合实践的定义和重要性。
2. 综合实践的类型和特点。
3. 综合实践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引入实例,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综合实践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3. 示范:展示综合实践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个简单的综合实践计划。
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综合实践主题,并设计一个初步的计划。
第二章:调查与研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调查研究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调查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内容:1. 调查研究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调查研究的类型和特点。
3. 调查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引入实例,让学生了解调查研究的概念。
2. 讲解:讲解调查研究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3. 示范:展示调查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研究计划。
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调查研究主题,并设计一个初步的计划。
第三章:实验与探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探究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内容:1. 实验探究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实验探究的类型和特点。
3. 实验探究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引入实例,让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实验探究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3. 示范:展示实验探究的步骤和方法。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计划。
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实验探究主题,并设计一个初步的计划。
第四章:观察与记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观察记录的概念和意义。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社区环保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对象:初一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社区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环保知识PPT、环保宣传册、调查问卷、环保工具(如垃圾袋、手套等)2. 学生准备:环保手抄报、环保创意作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协调。
二、环保知识讲座1. 教师通过PPT讲解环保知识,包括环境污染、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等方面。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环保调查问卷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调查问卷,对社区居民进行环保意识调查。
2. 学生记录调查结果,整理数据。
四、环保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个环保项目,如垃圾分类、环保宣传、植树造林等。
2. 学生按照环保项目要求,制定活动计划,准备所需物资。
五、总结与分享1. 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活动成果,教师点评。
2. 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提高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一、环保手抄报展示1. 学生展示各自制作的手抄报,分享环保创意。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二、环保创意作品展示1. 学生展示制作的环保创意作品,如环保袋、环保笔等。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环保知识竞赛1. 教师出题,学生分组进行竞赛。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给予奖励。
四、环保倡议书撰写1. 学生分组,每组撰写一份环保倡议书。
2. 学生展示倡议书,教师点评,给予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反思自身环保行为。
2.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将环保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评价:1. 学生环保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学生环保意识提升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评价,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