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六信息提取与概括
- 格式:ppt
- 大小:259.00 KB
- 文档页数:20
中考复习--信息提取与概括学习目标:1.根据要求提取主要信息,并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加以表述。
2.掌握信息提取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3.提高提取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学习重点:1.根据要求提取主要信息,并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加以表述。
2、掌握信息提取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学习难点:根据要求提取主要信息,并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加以表述。
教材分析:信息的提取与概括是河南中招的必考题型,它是对材料进行精要的提炼,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的信息,主要考查考生的概括筛选能力及表述能力。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在进行复习时,对信息的提取和概括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常考考点的答题技巧和答题格式还很陌生。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一)猜谜导入1、白胖娃娃泥里卧,腰身细细心眼多。
(打一植物)2、小狗身上长满了嘴。
(打一字)3、鼻子像钩子,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鞭子。
(打一动物) (二)学生介绍经验二、整体感知。
1、介绍“信息提取与概括”2、出示学习目标,介绍常见题型三、合作与探究。
(一)、题型一给新闻拟标题、概括新闻内容1、初步感知:观察下面几个新闻标题,思考标题的特点,可以从内容上、结构上、语言上等几方面思考。
①、张柏芝片场爆粗被封杀②、茅台虚假宣传引热议③、世界最大太阳能飞机再次起飞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学生介绍经验,并依据总结特点进入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1)、请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5个字)标题:________________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
作为采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摄影爱好者。
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
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美的作品,都可以参赛。
即日起至8月31日止,摄影爱好者可以发送相关重庆江河的摄影、摄像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
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答题技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它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文章,提取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概括。
这种题型既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的答题技巧。
要仔细阅读文章。
在面对这种题型时,考生要认真阅读文章的每一个细节,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只有充分理解文章,才能准确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概括。
关注文章的标题和首尾段。
文章的标题往往能够提供文章的主题,而首尾段往往包含了文章的核心内容。
考生在阅读文章时要特别关注标题和首尾段,这样有助于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主题。
接着,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
在阅读文章时,要留意文章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文章的关键信息。
考生可以在做题时将关键词标注出来,这样有助于快速提取信息。
要注意文章的结构。
一篇文章往往会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内容,比如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等。
考生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提取关键信息。
要练习做相关题型的练习题。
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
可以通过做真题或模拟题的方式来练习信息提取概括题,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二篇示例: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通常会出现在阅读理解题中,考察学生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及概括能力。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提取出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对同学们备战中考有所帮助。
理清文章结构,抓住主题。
在阅读理解题中,文章往往会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了解文章的主题有助于我们更快地提取出重要信息。
在解答信息提取概括题时,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找出主题句,并对主题进行概括,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
只有弄清楚文章的主题,才能更准确地提取出关键信息,做到信息概括。
信息提炼与概括
【考点梳理】
1、常见题型
(1)整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概括说明的中心内容或主要内容)
(2)说说某段(或几段)的内容(或中心句)。
(3)阅读全文,在下面空格内填出相应的说明内容。
(4)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合的是哪一项(或选择不正确项,或选择正确项)。
2、答题思路
(1)简答题
①摘抄缩写法。
树立“答案就在文中”的理念。
对有关内容、段落摘取关键词进行缩写,使表达内容言简意赅。
②合并段意法。
将不同段落的段意合并,整理为一个表意完整的句子。
③提取中心法。
在文(段)首或文(段)尾,提取中心句或中心段,常为概括性的句子,注意力求简洁准确。
④提炼重组法。
将较为零散的没有明显信息提示的文字,按一定的要求概括出大意。
(2)选择题
这类题所设选项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对文本原句的转述,一是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整合的转述。
一找。
在原文中找与选项相对应的段落、句子,确定答题区域。
二比。
比较原文句段,文意与选项表述是否严格一致,看二者的说法是否有差异。
看选项是否存在以下陷阱: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正话反说、因果颠倒、强加因果、无中生有、混淆已知和未知。
三判断。
注意文中和题干中一些关键的词,这些是判断的关键。
如:①表肯定或否定的词:不会、不如等。
②表程度:非常、几乎、相当、很等。
③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也许等。
④表范围:绝大部分、基本上、仅等。
⑤表数量:多、有余、不足、极少等。
中考复习信息提取与概括学习目标:1 •根据要求提取主要信息,并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加以表述。
2 •掌握信息提取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3 •提高提取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学习重点:1 •根据要求提取主要信息,并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加以表述。
2、掌握信息提取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学习难点:根据要求提取主要信息,并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加以表述。
教材分析:信息的提取与概括是河南中招的必考题型,它是对材料进行精要的提炼,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的信息,主要考查考生的概括筛选能力及表述能力。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在进行复习时,对信息的提取和概括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常考考点的答题技巧和答题格式还很陌生。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一)猜谜导入1、白胖娃娃泥里卧,腰身细细心眼多。
(打一植物)2、小狗身上长满了嘴。
(打一字)3、鼻子像钩子,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鞭子。
(打一动物)(二)学生介绍经验二、整体感知。
1、介绍“信息提取与概括”2、出示学习目标,介绍常见题型三、合作与探究。
(一)、题型一给新闻拟标题、概括新闻内容1、初步感知:观察下面几个新闻标题,思考标题的特点,可以从内容上、结构上、语言上等几方面思考。
、张柏芝片场爆粗被封杀、茅台虚假宣传引热议、世界最大太阳能飞机再次起飞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学生介绍经验,并依据总结特点进入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1)、请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5个字)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
作为采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摄影爱好者。
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
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美的作品,都可以参赛。
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信息的提取与概括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材料】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90华诞,武汉硚口区街头唱了十几年《生日快乐》的洒水车,开始改唱起《歌唱祖国》等红歌;河南师范大学把红歌请进了食堂,学生们在食堂里一边听红歌,一边进餐;井冈山兴建丁一座“红歌广场”,掀起了红歌传唱的热潮;湖州开展了“走进美丽乡村,唱响经典红歇”话动;革命圣地延安、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多个城市也都开展了百万群众唱红歌活动。
【答案】 (能概括出“全国各地”,得1分;能概括出“唱红歌”,得1分;意思对即可)示例l:(为迎接建党90华诞,)全国各地开展唱红歌活动。
示例2:红歌唱响祖国各地(大江南北)。
2.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3个字。
传世画作《蒙娜丽莎》的原型一直是个谜,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她是佛罗伦萨一位丝绸富商的妻子。
经考证,佛罗伦萨市中心的一家修道院遗址是其原型的安息之地。
意大利考古学家目前宣布将挖掘《蒙娜丽莎》原型的骸骨。
考古学家将借助透地雷达搜寻人类骸骨,然后通过科学方法测定骨头代,筛选出与《蒙娜丽莎》原型去世时龄相符的骸骨。
考古学家还将提取骸骨的DNA,将之与其子女们骸骨中提取的DNA进行对比。
这样,将找到的足够多的头盖骨碎块通过电脑整合出《蒙娜丽莎》原型的面部图像,就能复原那让世人着迷的神秘微笑。
【答案】意大利考古学家将挖掘《蒙娜丽莎》原型骸骨,复原其神秘微笑。
3.阅读下边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据报道: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下午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后调整为9.0级)地震引起东京多处建筑物摇晃,引发10米高的海啸使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受损。
15号上午,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压力控制池遭到损坏。
反应堆散发出的辐射量超标万倍,截至目前已发现大约190人遭受核辐射污染。
【材料二】新华网东京4月21日电日本警察厅说,截至当地时间21日18时,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4133人死亡,13346人失踪。
专题06综合性学习(信息概括、图文转换、对联标语) (2)【课标要求】 (2)【考查特点】 (2)【命题趋势】 (2) (3)考点一信息概括 (4) (4)考法一信息提取题 (4)考法二拟定新闻标题 (7) (7)知识点一信息提取方法步骤 (7)知识点二新闻标题的概括技巧 (8) (9)考点二图文转换 (14) (14)考法一:图表类 (14)考法二:徽标类 (16)考法三:漫画类 (17) (18)知识点一图表类题目解题技巧 (18)知识点二描述徽标的内容及含义 (19)知识点三漫画的描述及寓意 (20) (21)考点三对联标语 (25) (25)考法一:拟写对联题 (25)考法二:拟写宣传标语 (26) (28)知识点一对联知识 (28)知识点二标语的拟写技巧 (29) (30)【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对综合性学习部分的要求有如下几点:1.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
围绕汉字、书法、成语典故、对联、诗文等方面内容,策划并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2.能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提取信息,概括观点,确立学习活动主题;能用流程图、文字等形式呈现活动设计方案;能围绕学习活动开展调查,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形式呈现学习成果;能利用图书馆等多种渠道获取资料,整理相关学习内容,完善自己的认识,撰写活动总结。
【考查特点】“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体现在试卷上则是通过设置一些综合性习题,让考生通过自主探究,运用发散思维予以解答,进而展示考生综合相关知识的能力和理解探究、发现规律的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运用语言知识展示综合能力的考查形式。
“综合性学习”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与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设计调查方式,写出调查结果,介绍名著内容等;②与地域文化联系起来,介绍家乡名人,关注家乡建设,彰显城市精神;③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劝说、辩论;④围绕某一名人进行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