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之描写性语段赏析
- 格式:pptx
- 大小:65.29 KB
- 文档页数:13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考纲解读】《xx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及主要表现手法;主要考查知识点中要求能够“分析作品题材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分析表达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已是屡见不鲜了。
例如“17.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实际上指的是表达技巧,主要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内容。
一是指作者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问题只是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指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段、行文布局(篇章结构)等。
从高考实际考查来看,一般不要求学生判断表达技巧是什么,而往往要求体会赏析其表达作用或效果。
【考点综合】“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往往会在以下知识点上命题:1、针对行文的人称运用、人称变化及其作用命题;【例子1】《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例子2】辽宁卷第20小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2、针对写作上具体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命题;【例子1】《报秋》第28 题,作者在叙写玉簪花的过程中,在第3自然段中插叙了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有何作用?【例子2】安徽卷第17小题问:文中画线部分所描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例子3】江苏卷第15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3、针对语句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命题;【例子1】福建卷第13小题: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散文阅读之句段作用分析题【学习目标】1.掌握特殊句段在散文阅读中的作用。
2.了解句段作用分析题的答题方法,及规范答题注意事项。
一、题型分析:句段作用分析,就是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其在全篇结构思路中的作用。
这些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子或段落,它们在结构上、内容上有特殊作用,表达上富有特色。
二、例题回放1.高考真题(1)(2020年山东卷)《建水记》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答案】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2)(2018年天津卷)《虹关何处落徽墨》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6分)【答案】①虹关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②虹关是徽墨的产地,徽墨也成就了虹关。
③虹关引发了作者的乡愁。
④增添了寻墨历程情趣,丰富了主题。
2.模拟题中同类型题举例:(1)(五岳联盟一模)《黄昏时分》结尾写安拉的《黄昏》和引用郁达夫写黄昏的诗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①写安拉的《黄昏》是为了交代自己想到几个难忘的黄昏的原因,并通过对比,突出自己拥有的黄昏的美好。
②引用郁达夫写黄昏的诗,以营造黄昏美好的诗意氛围,突出黄昏的美好和值得期待,强化情感。
(2)(山东潍坊2021-2022高考模拟题)《向往黄河》文章最后为什么要写与常大爷的偶遇?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分)【答案】示例一:①照应上文作者参加的红色活动的主题,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②赋予了黄河红色文化精神,丰富了黄河的精神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三、答题方法总结:1. 总结句段作用分析题常见提问方式:2.分析角度:3.解题步骤:4.答案组织注意要点:四、针对性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梁衡①像一场战争突然结束,2014年林区宣布了禁伐令,喧闹的伐木场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
2024年高考语文新动向新题型聚焦散文阅读(赏析语言艺术)创新题解【考点解读】高考对小说语言的鉴赏有两个角度: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叙述语言(用语特点和语言风格)。
高考对于“小说语言”的考查有两方面的规定:一是理解层级,即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二是鉴赏评价层级,即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体现在高考中往往有两大题型:理解重要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艺术。
鉴赏小说语言离不开对语句含意的理解和对语句所用艺术手法的欣赏,所以,要解答语言题,必须以理解欣赏为切入角度。
散文关于语言方面的试题考查的角度一般情况下,有三个方面:1、理解词语的含义问法:简析、欣赏文中某个词语的含义。
答法:①、研究词语本身(词性、释义、修辞、内部结构)②、结合上下文再次理解词语。
③、思考是否存在动态语境,即:是否有比喻、反语、借代、感情色彩变化等;或在语境中远距离引申产生的新义。
2、理解语句的含义问法:理解文中的某个句子。
分类:①、含蓄句——指那些在表达上比较含蓄、蕴含某些深层意义或有一定的警示作用、需要仔细品读才能弄懂的句子。
②、结构句——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等。
③、主旨句——指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和脉络层次的关键句。
答法:理解字面含义+分析语境含义+挖掘隐藏含义(还原手法)3、鉴赏语言的特色问法:简述该文章的语言特色。
答法:遣词(叠词、熟语、成语、文言)+修辞方法+句式运用(长短句、整句、散句、反问句、祈使句、双重否定句、一般陈述句等)+语言特色【方法指导】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一、理解文本重要词语、语句的含义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首先要理解语句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的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语句的临时意义;再次要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现代文阅读(散文)第三节鉴赏表达特色篇一:赏析文段的表达特色(江苏高考)一、回顾近几年江苏高考对文段赏析题的提问方式和答案要点:《麦天》48、“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溜索》59二、回顾练习,总结方法“我到北京的距离是一个晚上。
通常我都是在头一天夜里从我居住的那个城市坐上一趟特快,睡一觉,睁开眼睛时,到处都亮了,透过远郊越来越茂密的树林,可以看见辽阔天际的云霞,一个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伟大而神秘的城堡,呈现在天地旷野的正中央,浑身闪烁出圣洁的光环。
这就是我对北京的感觉。
此时,我完全被唤醒了。
”《戴车匠》简要赏析。
(6分)“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
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
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背水的日子》③水井为一林老树掩映,水井岩上常年绿树葱茏。
初夏时候,漫山的野百合,在风中摇曳飘香。
秋天黄昏,那一树一树的黄连树叶,宛如天边的晚霞,红得似火,燃碎一寨的宁静。
冬天下雪时,山崖上零零星星的积雪仿佛百合又开花。
④背水,要清晨去。
那时,井边好热闹,木水桶一溜儿排放在哨台上,背水的人们在井边嬉闹着。
只有舀水的的人静静地蹲在井边,埋下身子,用木瓢从井里一瓢一瓢地舀水,身影在井里晃晃悠悠。
待舀满一桶,轻轻地跳下井台,将麦秸编的垫圈放在桶底和后腰接触的部位,桶绳往肩上一挂,微直起身子,便一路咕咚、咕咚将井水背回去了。
第③段描写水井四周的秀美景色,第④段描写背水的生动画面。
这两段文字在描写上各天游,还有那“替古人卖劲儿”的说书人民谈笑风生。
”《放生鸟》“概是几千百只。
两岸上的孩子们,拍手叫绝,跳脚欢迎。
大人则看出了神,一声不响,陶”篇二:现代文鉴赏表达题答鉴赏表达技巧题的几个要领[考点风向]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是高考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
散文专题训练------徐鲁散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奔腾的春溪徐鲁募阜山总是让我魂牵梦绕。
回到山区的头一天,天还蒙蒙亮,我就被满山的鹧鸪和布谷的啼唤声给吵醒了。
募阜山区的植被,以长得又高又粗的楠竹居多。
除了楠竹,还有雷竹、枫、樟、松、板栗、柞、野樱、乌柏等杂植。
竹木繁茂的地方,鸟雀就多。
鸟雀噪林,是山塆的清晨和傍晚的生活日常。
只要你肯驻足倾听,任何时候,这些快活的歌手都愿意为你来一曲“大合唱”。
布谷和斑鸩先带个头,然后众鸟响应,不同的“声部”和“音色”,应有尽有。
山里人家喜欢傍水而居。
富水河有一条支流,叫桃花溪。
清亮的桃花溪一路唱着歌,弯弯曲曲地流淌,经过许多塆子,绕过不少山脚。
向晚时分在桃花溪潺潺流过的一个长满水竹、鸭舌草和矮菖蒲的埠头,几块光滑的捶衣石上,我坐下来休息。
这些捶衣石,在清晨和傍晚是属于洗衣、捶衣的女子们的。
伴随着捶衣棒槌的击打声,捶衣女子们嬉笑着聊着家长理短,是溪边最生动的一景。
“归家咯——”不一会儿,炊烟送来晚饭的气息。
村里,此起彼落地响起唤归的母亲们的声音。
玫瑰色的晚霞、把小塆的屋顶、田畈、树和溪水,映照得红彤彤的。
起身的瞬间,我伸出双手、从溪水里轻轻撩起一串彩色的水花。
翌日,一位年轻的驻村工作队队长,带我上山去看他们栽下的柑橘林。
此刻,满山满谷,都是闪闪发亮的新绿。
一路上,除了清脆的鸟声,细听还有溪声。
鸟声洗耳,溪声洗心。
每一声鸟鸣,都让人顿生美丽的乡愁;每一条细小的山溪,都像是闪亮的琴弦,叮咚演奏着大地的音乐。
身处此情此景,我的心里不禁升起几缕古意。
假如我是一位满怀闲情逸致的漫游者、到此真可以莫问前路了。
放下身上的行囊,独自流连在这春山之上,或坐看闲云出岫,或遥望白云生处的人家,或者干脆赤脚涉过山溪,随意叩开哪扇柴扉,没准就能遇见一位山中隐者,或邂逅一位布衣山翁,捧来清清的山溪水,轻煎一壶春色……遐想中,我的目光被驻村工作队队员吸引过去。
在这春忙时节,在这日新月异的年月,奋斗在山塆的人们,可没有像我这样遐想的工夫!望着眼前几面山坡上青枝勃发的柑橘林,我问年轻的队长:“这满山满坡的柑橘林,规模可不小哪!”“合起来有三百多亩。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怎样赏析叙事性散文篇一:如何鉴赏散文如何鉴赏散文散文是一种具有含蓄美的文体,在鉴赏散文时,我们可以从选材、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内容四个方面入手:1从选材的角度去鉴赏材料为中心服务,是任何文体都要遵循的。
有利于中心的材料可泼墨如水,不利于中心的材料要惜墨如金。
因而,材料的典型与否、新颖与否、恰当与否,是决定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去鉴赏散文中,衬托、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可使文章内涵更为丰富,行文更具特色,表情达意更熟练、更深刻。
因此,需注意散文的表现手法。
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去鉴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是五种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因记人叙事、写景抒情、哲理、政论、寓言等散文体的不同,表达方式又各有侧重。
但是,一篇散文中,一种表达方式贯穿始终的现象基本不存在。
所以,从表达方式的角度鉴赏散文,主要看表达方式是否能运用自如。
如《六国论》,作者主要运用议论的方式阐述观点,其中又间杂运用了叙事的写法。
议论记叙运用自如,使文章观点鲜明、论证充分。
4从内容方面去鉴赏散文分记人叙事类、写景抒情类、政论、寓言类等内容,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去鉴赏、去把握主旨。
记人叙事类要注意人事之间的辩证关系,写景抒情类要注意写景的同时流露的情,政论性散文要抓住作者的观点态度,寓言类要透过表面内容把握实质。
总之,要根据散文的不同侧重点去鉴赏。
当然,鉴赏散文时,这几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要综合评价、综合赏析,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散文鉴赏方法指导一、高考与散文阅读近年来高考试题第二卷中,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重在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综合能力和鉴赏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主要从思想内容方面考查,鉴赏能力主要从表达技巧方面考查,解答“好处”、“妙处”之类是也。
散文集时代感与文学性于一体,以其优美的语言、发自内心的诚挚,能催生考生的情绪,成为高考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首选文体材料。
高中散文阅读技巧题型一:概括内容要点1.认真阅读全文,确定答题区间。
2.对相关内容进行筛选、整合,提取关键信息。
3.分点作答,语言简洁、准确。
题型二:理解词句含义1.理解词语含义-考虑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
2.理解句子含义-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其含义。
-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理解其深层意思。
-联系上下文,从句子所在段落、文章主旨等方面综合考虑。
题型三:分析表现手法1.明确常见的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借景抒情等。
2.指出文中使用的具体表现手法。
3.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该表现手法的作用和效果,如对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突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题型四:赏析语言特色1.从词语运用角度,分析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精妙之处。
2.从修辞手法角度,指出使用的修辞并说明其效果。
3.从句式角度,如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等,分析其节奏和表达效果。
4.从语言风格角度,判断是豪放、婉约、质朴、华丽、诙谐等,并结合文本说明。
题型五:探究主旨情感1.综合分析文章的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
2.关注作者在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
3.结合作者的经历、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题型六:作用类题目(如段落作用、标题作用等)1.内容方面-概括段落或标题所涉及的内容。
-思考其对表现人物、主题等的作用。
2.结构方面-开头段: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奠定基调等。
-中间段:承上启下、过渡、补充等。
-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深化主题等。
3.表达效果方面-考虑对读者的吸引力、感染力等。
题型七:人物形象分析1.从文中直接描写人物的语句入手,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等。
2.关注间接描写,如通过他人的反应、评价来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3.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境对人物性格和命运有一定的影响。
4.结合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概括其性格特点和品质。
题型八:环境描写作用1.渲染气氛,营造特定的氛围,如欢快、悲伤、紧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