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结构示意图
- 格式:doc
- 大小:135.00 KB
- 文档页数:3
交流电磁接触器的结构
交流电磁接触器有电磁机构、触点系统、灭弧装置和其他部件构成,其外形结构如图 1-16a 所示,其图形符号见图1-16b,其文字符号为 KM。
(1)电磁机构
电磁机构由电磁线圈5、动铁心(衔铁)9和静铁心7组成,其作用是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产生电磁吸力带动触点动作。
(2)触点系统
包括主触点3和辅助触点10、11。
主触点用于接通或断开主电路,通常为三对常开触点。
辅助触点用于控制电路,起电气联锁作用,故又称联锁触点,一般有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各两对。
(3)灭弧装置
电流容量在10A 以上的接触器在主触点处都设有灭弧装置,对于小容量的接触器,常采用双断口触点灭弧、电动力灭弧、相间弧板隔弧及陶土灭弧罩灭弧,对于大容量的接触器,采用纵缝灭弧罩及栅片灭弧。
(4)其他部件
包括反作用弹簧4、缓冲弹簧8、触点压力弹簧片2、传动机构及外壳等。
图文认识交流接触器、继电器、变压器、的应用交流接触器是一种自动的电磁式开关,他是用线圈通电来控制触头的导通和分段,静铁芯磁化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带动触头动作,线圈失去电力后,动铁芯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释放,从而带动触头恢复到原位。
因为这些电器的种类比较多,所以只介绍几种常见的交流接触器给大家认识,其实只要把图形、符号、懂得如何接线这些学会,差不多的都会用第一种CJX2―1210交流接触器为例,它的结构由控制线圈触点a1、a2,控制线圈工作电压(220V―50HZ)、接触点、主触点组成。
接法图如下:第二种CJX2S ―1210交流接触器为例:它的结构主要有主触点、辅触点、控制线圈触点A1、A2、控制线圈工作电压(220V/230V―50HZ)。
接法如下:第三种NXC-12交流接触器为例:它的结构主触头、线圈接点a1、a2,线圈电压标识,辅触头常开、常闭,接法如下:下面分别是、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的使用(也是种类较多,举例个别的接法)介绍:中间继电器是用于控制在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中间继电器于交流接触器的区别在于中间继电器的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一般不超过5A),当其它电器接触器数量不够或者容量不够时,可借助中间继电器作为中间转换,以增加触点数量,控制多个器件或回路。
热继电器是由发热原件和辅助触点组成,它的作用是保护电动机,防止电动机过载烧毁。
热继电器一般配合接触器使用,将热继电器发热元件串接在主电路上,常闭触点串接在控制电路中,电动机过载时电流升高,流过发热元件电流增加,超过热继电器整定电流,双金属片弯曲变形,通过内部机械转动结构,使热继电器常闭触点分段,切断控制电路,接触器主触点分断,电机停止工作,辅助触点需要复位在热继电器动作后。
时间继电器是使用在较低的电压或电流的电路上,用来切断或接通较高电压、电流的电路。
时间继电器也可以理解为定时器,当到达设定的时间后,它的延时触点会闭合或分开,常见的有晶体管式、数显式、空气阻尼式控制变压器是适用于50/60HZ的交流电路,比较常用的地方机床、机器设备等等一些电器。
交流接触器结构与工作原理(一)如图l所示为交流接触器的外形与结构示意图。
交流接触器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图1 CJ10-20型交流接触器1一灭弧罩 2一触点压力弹簧片 3一主触点 4一反作用弹簧 5一线圈 6一短路环 7一静铁心 8一弹簧 9一动铁心10一辅助常开触点 11一辅助常闭触点(1)电磁机构电磁机构由线圈、动铁心(衔铁)和静铁心组成,其作用是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产生电磁吸力带动触点动作。
(2)触点系统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
主触点用于通断主电路,通常为三对常开触点。
辅助触点用于控制电路,起电气联锁作用,故又称联锁触点,一般常开、常闭各两对。
(3)灭弧装置容量在10A以上的接触器都有灭弧装置,对于小容量的接触器,常采用双断口触点灭弧、电动力灭弧、相间弧板隔弧及陶土灭弧罩灭弧。
对于大容量的接触器,采用纵缝灭弧罩及栅片灭弧。
(4)其他部件包括反作用弹簧、缓冲弹簧、触点压力弹簧、传动机构及外壳等。
电磁式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如下:线圈通电后,在铁芯中产生磁通及电磁吸力。
此电磁吸力克服弹簧反力使得衔铁吸合,带动触点机构动作,常闭触点打开,常开触点闭合,互锁或接通线路。
线圈失电或线圈两端电压显著降低时,电磁吸力小于弹簧反力,使得衔铁释放,触点机构复位,断开线路或解除互锁。
(二)直流接触器直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上与交流接触器相同。
在结构上也是由电磁机构、触点系统和灭弧装置等部分组成。
由于直流电弧比交流电弧难以熄灭,直流接触器常采用磁吹式灭弧装置灭弧。
交流接触器的分类及基本参数1.交流接触器的分类交流接触器的种类很多,其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
按照一般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按主触点极数分可分为单极、双极、三极、四极和五极接触器。
单极接触器主要用于单相负荷,如照明负荷、焊机等,在电动机能耗制动中也可采用;双极接触器用于绕线式异步电机的转子回路中,起动时用于短接起动绕组;三极接触器用于三相负荷,例如在电动机的控制及其它场合,使用最为广泛;四极接触器主要用于三相四线制的照明线路,也可用来控制双回路电动机负载;五极交流接触器用来组成自耦补偿起动器或控制双笼型电动机,以变换绕组接法。
接触器的基本结构和技术参数接触器是一种用于频繁地接通或断开交直流主电路、大容量控制电路等大电流电路的自动切换电器。
在功能上接触器除能自动切换外,还具有手动开关所缺乏的远距离操作功能和零压及欠压保护功能,但没有自动开关所具有的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
接触器生产方便,成本低,主要用于控制电动机、电热设备、电焊机、电容器组等,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电路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低压电器元件。
按接触器所控制的电流种类可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两种.一.交流接触器概述1、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按钮7在断开位置,交流接触器处于不得电的状态——常态,它的常闭触头闭合,常开触头断开.按动按钮7,电磁线圈6得电,电磁机构产生电磁力吸动衔铁,衔铁3向下运动,带动触头动作(反作用力弹簧被压缩)。
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松开按钮7,电磁线圈断电,电磁铁电磁力消失,衔铁在反作用力弹簧4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回到常态的位置,常开触头断开、常闭触头复位。
可以把交流接触器理解为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多触头开关。
其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如图2所示。
图22、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结构(1)电磁机构交流接触器的电磁机构由铁心(两侧柱端部嵌有短路环)、电磁线圈、衔铁、反作用力弹簧和缓冲弹簧等组成。
衔铁的运动形式有绕轴转动的拍合式和直线运动的直动式,衔铁直线运动式又可分为正装直动式和倒装直动式(即触头在电磁机构的下方)。
(2)触头系统交流接触器的触头可分为主触头和辅助触头。
主触头用于接通、断开电流较大的负荷电路即主电路。
所以,主触头截面积较大,一般为平面型。
辅助触头截面积较小,一般为球面型,用于接通、断开控制电路、信号电路等。
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多为常开触头,辅助触头则有常开触头及常闭触头两种。
交流接触器的触头有桥式双断点和指式单断点等型式。
(3)灭弧装置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在切断具有较大感性负荷的电路时,动、静触头间会产生强烈的电弧,灭弧装置可使电弧迅速熄灭,减轻电弧对触头的烧蚀和防止相间短路。
交流接触器结构及工作原理接触器的组成:电磁机构、主触点和灭弧系统、帮助触点、反力装置、支架和底座。
沟通接触器结构触头系统:主触头、帮助触头常开触头(动合触头)常闭触头(动断触头)电磁系统:动、静铁芯,吸引线圈和反作用弹簧灭弧系统:灭弧罩及灭弧栅片灭弧原理:线圈通电后,在铁芯中产生磁通及电磁吸力。
此电磁吸力克服弹簧反力使得衔铁吸合,带动触点机构动作,常闭触点打开,常开触点闭合,互锁或接通线路。
线圈失电或线圈两端电压显著降低时,电磁吸力小于弹簧反力,使得衔铁释放,触点机构复位,断开线路或解除互锁。
接触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线圈常开主触点常开帮助触点常闭帮助触点接触器是一种电磁式自动开关。
它用于电动机频繁起动和远距离掌握,使操作更加平安便利。
接触器是应用较多的主要低压电器之一。
一、接触器接触器是靠电磁力操作的,按操作电源不同可分为直流和沟通两大类。
两类结构大致相同。
图一为接触器实物,图二为接触器的内部结构、文字符号。
图一沟通接触器图二沟通接触器内部结构和文字符号二、结构简介图二所示的接触器是由上下两段结构,上段为热固塑料躯壳。
上面固定着帮助触头、主触头和灭弧装置;下段为热塑性塑料底座,上面安装电磁系统和缓冲装置。
底座有螺钉固定孔,下部还装有用于IEC 标准35mm槽轨的锁扣。
1、电磁系统。
电磁系统由线圈、“E”形静铁心和衔铁心组成,静铁心头部装有短路环,用于防止沟通电流过零时衔铁的振动。
2、触头部分包括三对主触头和四对帮助触头。
主触头由三组桥式动触头和上下两侧三对静触头组成,触头材料为银基合金,容量较大,允许通过较大的电流,起接通和断开主电路的作用。
静触头、静铁心、线圈成一体,桥式动触头和衔铁成一体。
触头分成常开(NO)和常闭(NC)两类。
线圈末通电时,处于分断状态的触头称为常开触头;处于闭合状态的触头称为常闭触头。
该接触器四对帮助触头中常开(NO)、常闭(NC)触头数量可任意组合。
帮助触头只允许用于电流较小的掌握电路中。
交流接触器的型号含义、结构示意图及对应符号说明主要用于控制、电热设备、电焊机、电容器组等,能频繁地接通或断开交直流主电路,实现远距离自动控制;它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功能,在拖动自动控制线路中被广泛应用;接触器有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两大类型;下面介绍交流接触器;下图所示为交流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及图形符号;1.交流接触器的组成部分1电磁机构:电磁机构由线圈、动铁心衔铁和静铁心组成;2触头系统:交流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包括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主触头用于通断主电路,有3对或4对常开触头;辅助触头用于控制电路,起联锁或控制作用,通常有两对常开两对常闭触头;3灭弧装置:容量在10A以上的接触器都有灭弧装置;对于小容量的接触器,常采用双断口桥形触头以利于灭弧;对于大容量的接触器,常采用纵缝灭弧罩及栅片灭弧结构;4其他部件:包括反作用弹簧、缓冲弹簧、触头压力弹簧、传动机构及外壳等;接触器上标有端子标号,线圈为A1、A2,主触头1、3、5接侧,2、4、6接负荷侧;辅助触头用两位数表示,前一位为辅助触头顺序号,后一位的3、4表示常开触头,1、2表示常闭触头;接触器的控制原理很简单,当线圈接通额定电压时,产生电磁力,克服弹簧反力,吸引动铁心向下运动,动铁心带动绝缘连杆和动触头向下运动使常开触头闭合,常闭触头断开;当线圈失电或电压低于释放电压时,电磁力小于弹簧反力,常开触头断开,常闭触头闭合;2.交流接触器的型号含义交流接触器在电路图中的文字符号用KM表示;接触器的图形符号如下图所示;接触器的型号含义说明例如:CJl0Z-40/3 为交流接触器,设计序号10,重任务型,额定电流40A 主触点为3极;CJl2T-250/3为改型后的交流接触器,设计序号12,额定电流250A,3个主触点;我国生产的交流接触器常用的有CJl0,CJl2,CJX1,CJ20等系列及其派生系列产品,CJ0系列及其改型产品已逐步被CJ20、CJX系列产品取代;上述系列产品一般具有三对常开主触点,常开、常闭辅助触点各两对;直流接触器常用的有CZ0系列,分单极和双极两大类,常开、常闭辅助触点各不超过两对;除以上常用系列外,我国近年来还引进了一些生产线,生产了一些满足IE标准的交流接触器,下面作以简单介绍;CJl2B-S系列锁扣接触器用于交流50Hz,电压380V及以下、电流600A及以下的配电电路中,供远距离接通和分断电路用,并适宜于不频繁地起动和停止交流电动机;具有正常工作时吸引线圈不通电、无噪声等特点;其锁扣机构位于电磁系统的下方;锁扣机构靠吸引线圈通电,吸引线圈断电后靠锁扣机构保持在锁住位置;由于线圈不通电,不仅无电力损耗,而且消除了磁噪音;由德国引进的西门子公司的3TB系列、BBC公司的B系列交流接触器等具有80年代初水平;它们主要供远距离接通和分断电路,并适用于频繁地起动及控制交流电动机;3TB系列产品具有结构紧凑、机械寿命和电气寿命长、安装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额定电压为220~660V,额定电流为9~630A;3.接触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类型1额定电压:接触器的额定电压是指主触头的额定电压;交流有220V、380V 和660V,在特殊场合应用的额定电压高达1140V,直流主要有110V、220V和440V;2额定电流:接触器的额定电流是指主触头的额定工作电流;它是在一定的条件额定电压、使用类别和操作频率等下规定的,目前常用的电流等级为10A~800A;3吸引线圈的额定电压:交流有36V、127V、220V和380V,直流有24V、48V、220V和440V;4机械寿命和电气寿命:接触器是频繁操作电器,应有较高的机械和电气寿命,该指标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5额定操作频率:接触器的额定操作频率是指每小时允许的操作次数,一般为300次/h、600次/h和1200次/h;6动作值:动作值是指接触器的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规定接触器的吸合电压大于线圈额定电压的85%时应可靠吸合,释放电压不高于线圈额定电压的70%;常用的交流接触器有CJl0、CJl2、CJ10X、CJ20、CJXl、CJX2、3TB和3TD等系列;4.接触器的选择1根据负载性质选择接触器的类型;2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主电路工作电压;3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被控电路的额定电流;对于电动机负载,还应根据其运行方式适当增大或减小;4吸引线圈的额定电压与频率要与所在控制电路的选用电压和频率相一致;。
交流接触器结构与工作原理一、交流接触器的外形与结构示意图。
交流接触器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一灭弧罩 2一触点压力弹簧片 3一主触点 4一反作用弹簧 5一线圈6一短路环 7一静铁心 8一弹簧 9一动铁心 10一辅助常开触点 11一辅助常闭触点(1)、电磁机构:电磁机构由线圈、动铁心(衔铁)和静铁心组成,其作用是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产生电磁吸力带动触点动作。
(2)、触点系统: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
主触点用于通断主电路,通常为三对常开触点。
辅助触点用于控制电路,起电气联锁作用,故又称联锁触点,一般常开、常闭各两对。
(3)、灭弧装置:容量在10A以上的接触器都有灭弧装置,对于小容量的接触器,常采用双断口触点灭弧、电动力灭弧、相间弧板隔弧及陶土灭弧罩灭弧。
对于大容量的接触器,采用纵缝灭弧罩及栅片灭弧。
(4)、其他部件:包括反作用弹簧、缓冲弹簧、触点压力弹簧、传动机构及外壳等。
电磁式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如下:线圈通电后,在铁芯中产生磁通及电磁吸力。
此电磁吸力克服弹簧反力使得衔铁吸合,带动触点机构动作,常闭触点打开,常开触点闭合,互锁或接通线路。
线圈失电或线圈两端电压显著降低时,电磁吸力小于弹簧反力,使得衔铁释放,触点机构复位,断开线路或解除互锁。
二、直流接触器直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上与交流接触器相同。
在结构上也是由电磁机构、触点系统和灭弧装置等部分组成。
由于直流电弧比交流电弧难以熄灭,直流接触器常采用磁吹式灭弧装置灭弧。
三、交流接触器的分类及基本参数1、交流接触器的分类交流接触器的种类很多,其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
按照一般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按主触点极数分:可分为单极、双极、三极、四极和五极接触器。
单极接触器主要用于单相负荷,如照明负荷、焊机等,在电动机能耗制动中也可采用;双极接触器用于绕线式异步电机的转子回路中,起动时用于短接起动绕组;三极接触器用于三相负荷,例如在电动机的控制及其它场合,使用最为广泛;四极接触器主要用于三相四线制的照明线路,也可用来控制双回路电动机负载;五极交流接触器用来组成自耦补偿起动器或控制双笼型电动机,以变换绕组接法。
交流接触器结构图解交流接触器是一种中间控制元件,可频繁的通、断线路,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与热继电器配合起来使用,还能对负载设备起到一定的过载保护作用。
跟人手动分、合闸电路相比,交流接触器效率更高、可以灵活运用,并同时分、合多处负载线路,还有自锁功能,通过手动短接吸合后,就能进入自锁状态持续工作。
交流接触器结构图解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装置及辅助部件等组成。
1、电磁系统。
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主要由线圈、铁心(静铁心)和衔铁(动铁心)三部分组成。
其作用是利用电磁线圈的通电或断电,使衔铁和铁心吸合或释放,从而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或分断,实现接通或断开电路的目的。
2、触头系统。
交流接触器的触头按接触情况可分为点接触式、线接触式和面接触式三种,分别如图1(a)、(b)和(c)所示。
按触头的结构形式划分,有桥式触头和指形触头两种,如图2所示。
图1 触头的三种接触形式(a)点接触;(b)线接触;(c)面接触图2 触头的结构形式(a)双断点桥式触头;(b)指形触头1-静触头;2-动触头;3-触头压力弹簧3、灭弧装置。
交流接触器在断开大电流或高压电路时,在动静触头之间会产生很强的电弧。
电弧是触头间气体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的放电现象。
电弧一方面会灼伤触头,减少触头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会使电路切断时间延长,甚至造成弧光短路或引起火灾事故。
触头开合过程中的电压越高、电流越大、弧区温度越高,电弧就越强。
低压电器中通常采用拉长电弧、冷却电弧或将电弧分成多段等措施,促使电弧尽快熄灭。
在交流接触器中常用的灭弧方法有以下几种:1)双断口电动力灭弧。
该种灭弧装置如图3 (a)所示。
这种灭弧方法是将整个电弧分割成两段,同时利用触头回路本身的电动力F 把电弧向两侧拉长,使电弧热量在拉长的过程中散发、冷却而熄灭。
容量较小的交流接触器,如CJ10 - 10型等,多采用这种方法灭弧。
2)纵缝灭弧。
该种装置如图3 (b)所示,由耐弧陶土、石棉水泥等材料制成的灭弧罩内每相有一个或多个纵缝,缝的下部较宽以便放置触头,缝的上部较窄,以便压缩电弧,使电弧与灭弧室壁有很好的接触。
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接触器的结构
以沟通接触器为例,它由电磁机构、触点系统、灭弧系统、反力装置、支架和底座等几部分组成:1)电磁机构
电磁机构的组成:由电磁线圈、铁心和衔铁组成。
电磁机构的功能:操作触点的闭合和断开。
2)触点系统
触点是接触器的执行元件,用来接通或断开被掌握电路。
触点系统包括主触点和帮助触点。
◆ 主触点:用在通断电流较大的主电路中。
◆ 帮助触点:用于接通或断开掌握电路,只能通过较小的电流。
按其原始状态可分为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
触点系统包括主触点和帮助触点。
◆ 常开触点:原始状态时(即线圈未通电)断开,线圈通电后闭合的触点叫常开触点;
◆ 常闭触点:原始状态闭合,线图通电后断开的触点叫常闭触点(线圈断电后全部触点复原)。
3)灭弧系统
容量在10A以上的接触器都有灭弧装置,常采纳纵缝灭弧罩及栅片灭弧装置。
4)反力装置
包括弹簧、传动机构、接线柱及外壳等。
5)支架和底座
用于接触器的固定和安装。
2、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图1 沟通接触器结构示意图
1-动触头2-静触头3-衔铁4-弹簧5-线圈
6-铁心7-垫毡8-触头弹簧9-灭弧罩10-触头压力弹簧线圈加额定电压,衔铁吸合,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线圈电压消逝,触头恢复常态。
为防止铁心振动,需加短路环。
3、接触器的图形及文字符号
图2接触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交流接触器控制原理图解交流接触器是一种主触点常开的、三极的、以空气作灭弧介质的电磁式交流接触器。
其组成部分包括:线圈、短路环、静铁芯、动铁芯、动触头、静触头、辅助常开触头、辅助常闭触头、压力弹簧片、反作用弹簧、缓冲弹簧、灭弧罩等原件组成,交流接触器有CJO、CJIO、CJ12等系列产品,我国常用的CJO一20型交流接触器的外形结构如图其主要组成部分如下图所示:1一灭弧罩 2一触点压力弹簧片 3一主触点 4一反作用弹簧 5一线圈 6一短路环 7一静铁心 8一弹簧 9一动铁心10一辅助常开触点 11一辅助常闭触点电磁系统:它包括线圈、静铁心和动铁心(又称衔铁)。
触点系统:它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
主触点允许通过较大的电流,起接通和切断主电路的作用,通常以主触点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即额定电流)作为接触器的技术参数之一。
辅助触点只允许通过较小的电流,使用时一般接在控制电路中。
交流接触器的主触点一般为常开触头,辅助触头有常开的也有常闭的。
额定电流较小的接触器,具有四个辅助触点;额定电流较大的,具有六个辅助触点。
CJ10-20型接触器的三个主触点是常开的;它有四个辅助触点,二个常开,二个常闭。
所谓常开、常闭是指电磁系统未通电动作前触头的状态,即常开触头是指线圈未通电时,其动、静触头是处于断开状态,线圈通电后就闭合,所以常开触头又称动合触头常闭触头是指线圈未通电时,其动、静触头是闭合的:而线圈通电后,则断开,所以常闭触头又称动断触头。
灭弧装置灭弧装置的使用是迅速切断主触点开断时的电弧,可以看作是一个很大的电流,如不迅速切断,将发生主触点烧毛、熔焊等现象,因此交流接触器一般都有灭弧装置。
对于容量较大的交流接触器,常采用灭弧栅灾弧。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如图所示,当线圈通电时,铁芯被磁化,吸引衔铁向下运动,使得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
当线圈断电时,磁力消失,在反力弹簧的作用下,衔铁回到原来位置,即使触头恢复到原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