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6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
验报告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9 )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0 )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1)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9)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1)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2)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3)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24)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9)。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水的存在形态及其循环过程。
二、实验材料:水、烧杯、小锤子、保鲜膜、塑料袋、水果。
三、实验步骤:1.实验一:水的沸腾a.将水倒入烧杯中,放在燃气灶上加热。
b.观察水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实验二:水的凝固a.向水中慢慢加入冰块,搅拌均匀。
b.观察水随着温度的下降发生凝固的情况。
3.实验三:水的蒸发a.将一些水倒入烧杯中,加入一片保鲜膜覆盖。
b.观察保鲜膜上是否会出现水珠。
4.实验四:水的降雨a.将一个塑料袋围住一棵果树的树枝。
b.观察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在塑料袋内出现水珠。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一中,水加热后温度升高,逐渐沸腾,形成水蒸汽。
2.实验二中,水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逐渐凝固成冰块。
3.实验三中,水的一部分逐渐蒸发,形成水蒸汽,并凝结在保鲜膜上形成水珠。
4.实验四中,果树叶子的蒸腾作用使得水分蒸发,与塑料袋接触后凝结成水珠。
五、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水在加热过程中会沸腾,形成水蒸汽。
2.水在冷却过程中会凝固,形成冰块。
3.水会蒸发,形成水蒸汽,并凝结在冷表面上形成水珠。
4.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的水分,在与塑料袋接触后会在袋内凝结成水珠。
六、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水的存在形态及其循环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水不仅可以以液态存在,还可以通过加热转化为水蒸汽,通过冷却转化为冰块。
同时,水的蒸发和凝结也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通过实验,我能够观察到水的不同形态的转化过程,并加深了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
此次实验还让我认识到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水循环之间的关系。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水分,这部分水分会蒸发到空气中,形成水蒸汽,并最终凝结在冷表面形成水珠。
这让我对水循环过程有了更加生动的认识。
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我能够亲身体验水循环的过程,对于教科书中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实验,我不仅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一:种子的发芽实验。
实验材料:绿豆种子、塑料盒子、纸巾、滴管、标签、水、透明的塑料袋、不透明的塑料袋、保鲜袋、土壤。
1.研究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2)分别在每个盒子里垫人纸巾并按10个洞,用来放置绿豆种子;(3)往其中一个盒子里的纸巾上滴水,并在这个盒子上贴上标签(实验组),另一个盒子里的纸巾不滴水,并在这个盒子上贴上标签(对照组)。
2.研究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2)分别在每个盒子里垫入纸巾,并且往每个盒子里的纸巾上都滴入等量且适宜的水;(3)往两个盒子里分别放入10粒绿豆,一个盒子放入常温处(对照组),另一个盒子放入冰箱里(实验组)。
3.研究种子发芽与光的关系。
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2)分别在每个盒子里垫入纸巾,并且往每个盒子里的纸巾上都滴入等量且适宜的水;(3)往两个盒子里分别放入10粒绿豆,两个盒子都放在阳光能够照到的窗台上,一个盒子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对照组),另一个盒子用不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实验组)。
实验记录:根据实验内容,将每天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记录下来。
4:.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的实验。
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和一个不透气的保鲜袋;(2)分别在每个盒子里垫入纸巾,并且往每个盒子里的纸巾上都滴入等量且适宜的水;(3)往两个盒子里分别放入10粒绿豆;(4)将一个盒子放入保鲜袋中,将保鲜袋中的空气全部排出;(5)把两个盒子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没有保鲜袋的盒子为对照组,有保鲜袋的盒子为实验组。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实验二:.种植绿豆芽种植器材:带排水孔的花盆、土壤、水、小铲子、实验中已经发芽的绿豆种子。
种植过程:(1)准备好一个带排水孔的小花盆,向小花盆中加人三分之二的土壤。
(2)将绿豆芽从种植盒里小心取出,注意不要破坏根部。
(3)轻轻疏松花盆里的土壤,把绿豆芽栽种在花盆中央2~3cm深的地方。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一、实验一:观察水的变化1. 实验目的:观察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的变化。
2. 实验材料:水、烧杯、酒精灯、冷水。
3.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2)将酒精灯点燃,将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4)当水沸腾后,将烧杯从酒精灯上取下,迅速倒入冷水中。
(5)观察水在冷却过程中的变化。
4. 实验结果:水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变热,沸腾后迅速冷却,温度逐渐降低。
5. 实验结论:水的状态可以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二、实验二:研究金属的特性1. 实验目的:研究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 实验材料:金属导线、电源、灯泡、铁钉、铝条、铜片、热水壶。
3. 实验步骤:(1)将金属导线连接电源和灯泡,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2)将铁钉、铝条、铜片分别放入热水壶中加热,观察它们的导热性。
(3)将铁钉、铝条、铜片分别用锤子敲打,观察它们的延展性。
4. 实验结果:金属导线可以使灯泡亮起,说明金属具有导电性。
铁钉和铝条在热水壶中加热后变得很热,说明金属具有导热性。
铜片在锤子敲打后没有变形,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
5. 实验结论: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三、实验三:观察土壤中的生物1. 实验目的:观察土壤中的生物,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实验材料:显微镜、放大镜、镊子、土壤样本。
3. 实验步骤:(1)用镊子取一小块土壤样本放在载玻片上。
(2)用显微镜观察样本,可以看到许多微小的生物,如细菌、原生动物和线虫等。
(3)用放大镜观察样本,可以看到土壤中的一些较大生物,如蚯蚓和蜈蚣等。
4. 实验结果:观察到土壤中存在着多种生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线虫、蚯蚓和蜈蚣等。
这些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 实验结论:土壤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其中存在着多种生物,这些生物对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四、实验四:研究植物的生长条件1. 实验目的:研究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状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种子发芽对比实验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观察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准备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良好实验人:XXX实验时间:XXXX年XX月XX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实验内容: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效果:良好实验人:XXX实验时间:XXXX年XX月XX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水实验器材:绿豆芽、水、纸巾实验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
实验现象: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验效果:良好实验人:XXX实验时间:XXXX年XX月XX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实验内容:蚯蚓的选择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了解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实验步骤: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五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了解温度的变化对物质的性质和状态产生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冰块、盖子、热水、铁夹子。
三、实验步骤1.将烧杯放在桌面上,测量室温。
2.使用铁夹子将温度计固定在烧杯的上方,确保温度计的底端没有接触到烧杯。
3.将冰块放入烧杯中,待冰块融化后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4.将盖子盖在烧杯上后,将热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5.将盖子取下,继续倒入热水至烧杯约80%的容量,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6.等待一段时间,再次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四、实验结果1.在室温下,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约为20°C左右。
2.冰块融化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逐渐上升,达到0°C,然后稳定在0°C左右。
3.在盖子完全闭合的情况下,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温度计的温度迅速上升,显示的温度逐渐增加。
4.盖子取下后,继续倒入热水,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再次上升,但增加的速度较之前慢,温度也没有之前那么高。
5.几分钟后,观察到温度计的温度逐渐下降,趋于稳定。
五、实验分析1.在室温下,温度计显示的温度较稳定,在20°C左右。
这个温度是人体感知最舒适的温度之一。
2.冰块融化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稳定在0°C左右。
这是水的冰点温度,表示水从固态到液态的状态变化。
3.在盖子完全关闭的情况下,热水倒入烧杯,温度计的温度迅速上升。
这说明固体的温度会被加热,分子运动加快。
4.盖子取下后继续倒入热水,温度计的温度再次上升,但增加的速度有所减缓。
这是因为热量传导由于外界的温度较低而减慢。
5.温度计的温度逐渐下降,说明热量正在逐渐散失,物体的温度正在趋于稳定。
六、实验结论1.温度对物体状态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温度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以使物体的状态发生改变。
2.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物质的性质,比如温度的升高会使物质膨胀,温度的降低会使物质收缩。
3.在本实验中,室温下物体呈固态,冰块融化后物体呈液态,加热后物体呈气态。
五年级分组数:班16实验编组:第组长:组实验时间:2022 年月日记录:实验课题实验目的了解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实验仪器(药品) 1个放大镜、 4 颗绿豆种子、 2 个干净的塑料种植盒、 4 张标签、 1 个塑料勺、 1 块纸巾。
盛有潮湿土壤的桶、 2 支滴管、水、大头针、剪刀。
我们的猜测1.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2.在盒内垫纸巾并按三个洞;实验步骤与现象观察3.在纸巾上各放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4.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5.把两组种子放到相同的环境中,坚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与实验收获教师评定优( ):能独立思量,熟练操作,有创新。
良( ):在教师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中( ):在教师匡助下基本完成实验任务。
指导教师五年级班分组数:16实验课题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22 年月日记录:实验目的了解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仪器放大镜、绿豆生长对水的需求的实验(来自第一课的准备,也可以为(药品) 全班准备一至两组),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图片。
我们的猜测实验步骤与现象观察1.在培养皿里铺上几层吸水纸;2.把 5 粒刚长出根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3.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4.3-5 天后,提起一层吸水纸,子细观察根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与实验收获教师评定优( ):能独立思量,熟练操作,有创新。
良( ):在教师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中( ):在教师匡助下基本完成实验任务。
指导教师组长:五年级分组数:班16实验编组:第组长:组实验时间:2022 年月日记录:实验课题实验目的了解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实验仪器(药品) 2 个长方形扁纸盒、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 条、干土、湿土、企鹅、天鹅等的图片。
我们的猜测1.猜测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把一个长方形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盒盖的一端剪掉一块;将蚯蚓5 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 5 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实验步骤与现象观察记录;3.反复做几次,交流我们的发现;4.再拿一个盒子,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将蚯蚓 10 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 5 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5.反复做几次,交流我们的发现实验结果与实验收获教师评定优( ):能独立思量,熟练操作,有创新。
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给读者的一封信你好!读者朋友。
本文档是本人精心为您准备的,用于我们彼此交流、探讨,希望你有用的到的地方。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妥或许改进之处,请您在下方留言栏告诉我。
我收到你的信息之后,我会尽快进行更新优化。
希望通过你我的共同交流、共同探讨,以促进我们共同提高的目的。
俗话说: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有您的帮助,我会进步更大,提升更快。
在此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
祝:生活安康、学习进步、工作顺利。
课外延伸--------------------------------------------------每日提醒励志名言:1、不读书则愚,不思考则浅;不多练则生,不巧用则钝。
2、学问靠点滴积累,聪明靠思考练就;博学靠学习成就,创造靠实践成功。
3、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要获得辉煌的成就,必须坚持「我也可以这样做」的信念,如果不能勇往直前,绝对不会达到胜利成功的境界。
——詹姆斯?吉本斯5、读书长知,思考长智,虚心长识,应用长技。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的实验(一)实验开始时间:班级:级别姓名实验计划: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的推测:两个组相同的条件:两个组不同的条件:实验的方法:种子发芽和的关系实验记录表日期种子的变化实验组对照组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2、种子发芽实验(二)实验开始时间:班级:级别姓名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量的实验记录共有()个小组参加了这个实验种子总数量已发芽量未发芽量我们的解释实验组对照组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三个条件。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实验开始时间:班级:级别姓名我们的研究计划:我们想研究的问题:我们的猜想:我们实验的方法: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我们不改变的条件:绿豆芽的总数量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实验说明阳光下的绿豆芽黑暗处的绿豆芽4、蚯蚓的的选择记录表一:实验次数呆在明亮一端的蚯蚓数可在盒子早间的蚯蚓数呆在黑暗一端的蚯蚓数我们的解释123…记录表二:实验次数呆在干燥土壤里的蚯蚓数呆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呆在湿润土壤里的蚯蚓数实验说明本小组123其他组123第二单元光1、阳光下的影子铅笔影子的变化:观察时间太阳位置和方向影长2、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纸的种类刚开始的温度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10分钟我们的发现黑色粉色蓝色黑色蜡光纸白纸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1、土壤中有什么寻找土壤的成分:方法我在土壤里能看到的肉眼放大镜倒入水中土壤的成分有:2、探索土壤被侵蚀的因素我们小组的研究计划:研究题目:我们的推测:实验方法:器材: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控制不现的条件:实验组和对照组要保持相同不变的条件: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1、我们的小缆车挂个垫圈,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拉力大小(垫圈个数)实验次数小车运动快慢从起点到终点时间快慢顺序123123123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物体的名称估计重力的大小实测重力的大小估计和实测的差距3、运动与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实验记录: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接触面光滑程度)摩擦力大小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摩擦力大小。
第一单元光1.有关光的思考实验:红苹果实验【实验材料】红苹果、黑暗的房间等。
【实验要求】在桌子上放一个红苹果,把门、窗户都关上,并把所有的灯都关掉,房间里完全黑暗了。
房间没有窗,门也没有缝隙,没有光能够进入这个房间。
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实验注意点】本次实验的难点在于创造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在这个房间中没有光能够进入,才能达到比较好的实验效果。
【预测实验结果】预测1: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
预测2:当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呆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见这个红苹果。
预测3:当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呆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模糊的影子。
【实验现象】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
【实验结论】这个实验说明了没有光线,人是无法看到东西的。
人的眼睛是通过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来判断物体的。
而在红苹果实验中,房间是完全黑暗的,没有任何光线进入房间,因此我们不能在这个房间里看到红苹果。
2.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光的传播实验【实验材料】4张矩形卡纸、手电筒、4个能直立的凤尾夹等等。
【实验方法】①在三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小孔,直径约一厘米。
②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卡纸之间的间隔约15厘米,保持所有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③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处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④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的光源。
⑤把手电筒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的光能够直接穿过这些小孔。
观察纸屏并在表格的图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⑥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再观察纸屏,并在表格的图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实验注意点】4张卡纸直立在桌面上,卡纸之间的间隔都是15厘米,并且保持前三张卡纸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实验要在黑暗的环境中完成,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实验效果会更好。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种子的发芽实验实验器材:培养皿2只、滴管1只、标签纸3张、绿豆种子10粒、放大镜1个、清水猜测: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实验过程:1、准备好两个培养皿,在里面平铺上纸巾;2、在每个纸巾上按三个洞,各放3粒绿豆;3、往一个纸巾上滴水,另一个培养皿里的纸巾不滴水4、将每天的变化记录下来,填在记录表内: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绿豆种子在有水、常温、有空气、没有阳光的室内发芽了实验结论: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2、实验名称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器材:培养皿2只、滴管1支、第一课中已发芽绿豆种子10粒、黑色纸1张、透明一次性饮水杯2个、湿润土壤若干猜测:条件不同,绿豆芽的生长情况会有不同实验过程:1、把两个培养皿里,分别装上深约2厘米的土壤,2 、将上个实验中的已经发芽的绿豆芽,从纸巾里移植到这两个培养皿里,每个里面种植2--3棵;3、把透明饮料杯,一个罩在培养皿上,另一个用黑纸包严,罩在另一个培养皿上;4 、这两盆培养皿里的绿豆芽,放在相同温度的地方,浇上相同的水,每天定时观察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填入以下记录表:绿豆芽的总数量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阳光下的绿豆芽黑暗处的绿豆芽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绿豆芽在生长时,有阳光照射的,生长情况是正常,茎叶发绿,没有阳光照射的则茎叶发黄,生长不旺盛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评定等级:指导教师: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指导教师__________ 年月曰五、实验步骤:1取两个一次性杯子,下面放上纸巾2、各放入三颗大小差不多的绿豆。
3、一组浇适量的水,一组不浇水。
4、定期观察、记录、浇水。
结论: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指导教师年月曰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指导教师年月曰-、实验名称: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光与影的关系。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课题实验类型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种子发芽对比实验分组实验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课题实验类型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蚯蚓的选择分组实验长方形盒子、吸水纸、干纸巾1、将长方形盒子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2、桌面上放好吸水纸和干纸巾3、将盒子罩在上面实验结论蚯蚓的生存环境阴暗、潮湿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课题实验类型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光和影子分组实验手电筒1两支,长方体木块3块1、桌面上摆上一块长方体木块,关上手电筒控制器,从相同边线反射。
2、在桌面上摆三块木块(与手电筒距离不一样),关上手电筒控制器。
3、将1块木块平放到桌面上,关上手电筒控制器,从水平和横向方位照木块。
实验结论横向反射影子最长,俯角影子最久。
(平行形维持不变,弯曲形发生改变。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课题实验类型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阳光下的物体的影子变化分组实验手电筒、木棒、木板、橡皮泥1、用橡皮泥将木棒横向紧固在木板上2、用手电筒(当做太阳光)从左、左上、上、右上、右各个方位照木棒实验结论影子的长度长和方向都在变化。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课题实验类型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光的传播路线分组实验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洞(一枚硬币大小,夹子,手电筒、水管3段,弯头2个实验步骤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实验结论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