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新国货”消费趋势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6.06 MB
- 文档页数:38
2019 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新国货大未来阿里研究院2019年5月报告摘要2018年中国消费市场持续增长,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到76.2% ,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服务消费占比稳步提高。
纵观全球中产阶层崛起与消费品牌发展,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中产消费群体崛起,多元化消费需求推动原有品牌升级与新生品牌诞生,中国消费品牌迎来了大爆发时期。
数据显示,2018年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中国消费品牌市场占有率71%。
中国品牌高端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线上高端市场中国消费品牌市场占有率同比上年提升2.2个百分点。
五大方向新国货计划全面助力中国消费品牌发展五大方向:扩大品牌知名度、创造价值功能点、提升情感附加值、赢得消费者注意、转型数字化运营。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为超大规模消费市场提供了精准洞察工具,主流消费群体表现出多元化消费需求,细分需求均可形成较大规模的消费市场,是升级原有品牌与诞生新品牌的最佳机遇。
启示与建议成熟品牌须把握消费者多元化价值需求,借助数字化沟通、洞察与经营方式,针对不同群体,通过精细化的差异化价值创新供给相应的商品、服务和空间,提升品牌溢价向高质量发展。
具有一定专业水准和工艺水平的匠人、设计师、农人、达人、买手具备精准敏捷优势,对接平台快速获得生产供应商、组货、营销、流通与零售能力,诞生细分领域的个性化特色品牌。
目录c o n t e n t新市场与品牌机遇PART01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概览PART02启示与建议PART04新国货成长五大方向PART0301新市场与品牌机遇市场:中国消费增长与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来源:国家统计局、阿里研究院整理国家统计局:2018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到76.2% 。
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服务消费占比稳步提高,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至28.4%。
2728.53031.5102030405060708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中国恩格尔系数(%)消费贡献度恩格尔系数28.476.2来源:McKinsey 全球价值研究院、阿里研究院整理2015-2030全球消费增量贡献(%)年龄组别美国加拿大中国西欧拉丁美洲0 - 14岁 2.4 2.60.80.615 - 29岁 2.8 5.6 1.0 1.330 - 44岁 4.4 6.7 1.1 1.845 - 59岁 2.7 6.00.7 2.060 - 74岁 5.8 6.7 3.0 1.775岁以上 5.0 3.0 2.10.8合 计23.130.68.78.2麦肯锡:至2030年,中国将贡献全球消费增量的30% 。
一、选择题1.“个性化定制”就在我们身边,“互联网+”大环境下,我们可以张扬更多个性,从一件T恤到一本书,只要你愿意,生活中就会充满惊喜。
这种消费主要属于()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2.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2019》显示,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消费主力,占奢侈品买家总量的61%,其中大多是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过高的消费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由此可见,这些大学生①受求异心理影响,事事展现个性②应坚持量入为出,理性消费③应践行正确的消费观,适度消费④应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节制消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双11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商品返还280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凑足购买500元商品。
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
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A.是猎奇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4.著名网络销售主播李佳琦的直播往往能让其推销的商品热销,网友们纷纷表示听到他魔性的“Ohmygod,所有女生,买它!买它!”就忍不住想去买,这体现了消费者的()A.求异心理B.从众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5.改革开放40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消费方面紧跟潮流,重视新奇刺激的体验。
许多商家纷纷开发“提升形象气质”和“愉悦感官”的订制产品和服务来迎合他们的消费需求,并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材料表明()①新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对生产调整起导向作用②个性化、多样化的生产为特色消费创造动力③只要善于捕捉消费热点商家就能抢占市场先机④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影响了生产发展的方向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6.近期依赖,围绕“网红”生发的商业链条和盈利模式也浮出水面,人们称之为“网红经济”。
它以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位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
CBNDataYOHO!:2019中国潮流消费发展白皮书2019中国潮流消费发展白皮书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YOHO!发布了《2019中国潮流消费发展白皮书》(下文简称CBNData《报告》,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内容)。
基于CBNData消费大数据,以有货电商平台用户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们的消费特征,洞悉中国潮系青年消费观及国潮生态的发展现状,以此洞见中国潮流文化的下一股浪潮。
近年来,随着说唱、街舞等综艺节目热势的持续高涨,头部流量明星对潮流装束的高频演绎,潮流文化得以“出圈”为国内大众所认识。
与此同时,国潮品牌也在近年来崛起,屡屡走上国际舞台;球鞋文化更是进一步盛行,爆款球鞋事件屡见不鲜;越来越多国际潮流文化活动来到中国,以上总总都证明中国潮流市场正在觉醒,不可小觑的消费潜力蓄势待发,方便快捷的电商平台更是成为中国潮流消费者紧随“国际潮”的一大重要阵地。
CBNData《报告》显示:1)近一年间,线上综合电商潮流市场的消费规模增速,是线上综合电商整体市场的两倍;2)消费者人数的快速提升,成为近年来线上潮流消费规模提升的主要推动力;3)90后、95后与00后为线上潮流市场的主力军,消费规模占比达八成;4)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是潮流消费的主力军,在消费与人数的占比上均达六成以上;5)一二线城市潮流消费者偏爱一线潮牌、小众与国潮品牌;三四线城市潮流消费者则对知名品牌一往情深;6)近一年间,潮鞋品类的消费规模领衔,增速拔得头筹,可见潮鞋仍位于时尚高位;7)近三年间,国潮品牌消费规模占比逐年增长,品牌好感度也持续转好;8)2018年最受欢迎的中国原创潮流品牌排名TOP3:李宁、回力、C2H4;9)相比整体潮流市场,球鞋市场中00后人数占比相对更高,增速是整体的4倍;10)女性玩家在球鞋市场中的消费规模稳步提升,人均消费增长高于男性。
基于此,CBNData《报告》将就“国潮”与“球鞋”两大潮流风向标展开现状分析,并结合场景对潮流消费的未来进行展望。
一图看懂2019中国消费市场10大趋势消息:近日,尼尔森发布2019中国消费市场10大趋势,盘点了2018“人”、“货”、“场”的新动向,在这些趋势下,中国市场应当如何决胜2019?
这10大趋势分别为:
1、全民消费时代,人间很值得;
2、理性消费当道,只买合适的不买最贵的;
3、兴趣与熟人重构社交联结;
4、购买的是产品,体验的是稳定;
5、有颜更有料,我们不一样;
6、产品创新小步快跑,生命周期快速迭代;
7、小型化升级加剧,店铺更迭速度加快;
8、融合业态推动升级,满足消费者新需求;
9、百万夫妻老婆店拥抱数字化转型;
10、数据成为人货场重构与连接的核心。
中国消费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一、中国消费市场的现状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成为全球消费市场不容忽视的重要市场之一。
据统计,2019年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2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0%。
其中,线上零售额占比逐年上升,达到24.9%。
1.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和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升级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10年的19,000元增长到2019年的41,000元,同期消费支出的人均占收入的比例也由30%增加到42.6%。
消费结构也逐渐从生存型消费向品质消费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产品品质和使用体验。
2. 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中国消费市场的消费者也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特别是80后、90后这一新一代消费者更倾向于消费个性化、时尚、功能性的产品。
在消费行为方面,他们更愿意消费立体化、全媒体的产品和服务,比如自主设计、定制、在线购物等。
3. 互联网+消费模式成为主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消费市场的购物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比传统的实体店购物方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在线购物。
例如,天猫、京东、一号店等网购平台已成为主流,截至2020年7月,中国网民数量达9.39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95.1%的网民都会使用电商平台。
二、中国消费市场的未来趋势未来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未来趋势也十分值得关注。
1. 多元化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未来,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加,包括品牌、品质、环保、文化传承等方面。
消费者对品质、使用体验的要求将更高,环保关注度也将持续提升。
同时,文化特色和知识性将成为一些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卖点。
2. 互联网+消费模式将继续深刻影响消费市场未来互联网+消费模式将继续成为主要趋势。
消费者在线消费习惯将不断改变,越来越关注线上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国货美妆前景分析报告近年来,国货美妆市场发展迅猛,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从市场规模、品牌竞争力、消费者需求等多个维度来看,国货美妆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国货美妆市场的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达到2869亿元,同比增长12.1%。
国货美妆中的知名品牌,如资生堂、佰草集、完美日记等,销售额稳步增长,证明国货美妆市场潜力巨大。
其次,国货美妆品牌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国货美妆品牌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品牌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例如,国货美妆品牌充分借助社交媒体平台,通过引入网红带货等方式,成功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与购买。
同时,国货美妆品牌注重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此外,消费者对国货美妆品牌的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美容护肤、个人形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同时,国货美妆品牌更接地气,针对国人的肤质、气候环境等特点,推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线。
这种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国货美妆产品。
然而,国货美妆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国内美妆市场竞争激烈,国货品牌需要与国际大牌竞争,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
其次,品牌形象与产品质量的提升仍需努力,以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忠诚度。
此外,线上渠道的竞争日益激烈,国货美妆品牌需要与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进行合作,提升线上销售和宣传的能力。
综上所述,国货美妆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需求,国货美妆品牌可以在市场中获得更多机会和竞争优势。
随着消费者对于美妆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国货美妆品牌有望在未来实现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9年中国新消费趋势报告(图)2019-06-04 19:14 搜狐网近日,在主题为“新消费·心服务”的2019联商网大会上,联商网顾问厉玲代表联商网发布“2019年新消费趋势报告”。
以下是报告内容摘要:首先,这次是联商第一次做这样的报告,可能有点自不量力。
但是我们非常想为零售企业和零售行业多做一些事情,所以在看了很多研究报告后,我提议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做出我们自己的报告。
我们做这个报告的目的就是想从这些数据中,找出对我们零售企业和零售行业的启示或者一些“坑”,这是我们的出发点。
这个报告有七大趋势,包括:零售社区化、零售渠道下沉、大单身崛起、银发经济、95后消费、个性化消费和M型消费。
一零售社区化零售社区化有很重要的四个原因:第一,中心城市的功能下降。
以第二中心、第三中心、社区为中心的生活圈,已经开始了,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甚至在三线城市也开始出现这个情况。
第二,购物要日常化和便利化。
便利到什么?便利到家里线上就可以买,这也是一种趋势。
第三,社区生活多样化。
原来我们社区店比较集中在杂货铺,烟酒店,买个酱油盐醋,现在不是了。
社区生活的多样化就要求社区商店业态、内容服务项目更丰富。
第四,社区商业的亲情化。
你走到社区店以后,你就有感觉到像回家一样。
服务员都可以跟你打招呼说,张阿姨你有几天没来了,王叔叔今天你喜欢的牛油果到了,这可不是线上做得到的。
为什么?就是要社区商业亲情化。
我们到大百货商店就是顾客和商家之间的关系,可是到社区的就不是这样了,有一个亲情互动的关系。
城市的扩大,生活的随时性,生活的多样性,以及人们对情感需求增加,使得零售要开始社区化,市中心的功能就削弱了。
二零售渠道下沉首先是城市化率不断提高,而城市建设带动了商业地产的蓬勃发展。
一方面表现是购物中心下沉。
零售能够迅速下沉,要感谢商业零售商的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商,是他们带着许许多多的零售商走到了二线、三线、四线,甚至五线、六线城市去。
中国日常生活用品市场数据分析报告
中国日常生活用品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消费品,如家居用品、个人护理用品、厨房用品等。
据数据显示,中国日常生活用品市场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在近年来有稳定增长趋势。
一、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日常生活用品市场规模达到2.2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
二、消费人群
在中国日常生活用品消费市场中,主要消费人群为中产阶级和年轻人群。
这些人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生活方式,对于舒适、健康和环保的用品更加关注和青睐。
三、主要产品
中国日常生活用品市场中,主要产品包括家居用品、个人护理用品、厨房用品、文具用品等。
其中,家居用品是市场主导,占市场份额的近50%。
四、市场趋势
1. 高端化:随着消费人群逐渐年轻化和中产化,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2. 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智能化的生活方式,市场对智能家居用品等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3. 个性化:消费者对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和产品需求越来越强烈,市场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5、竞争格局
日常生活用品市场竞争格局激烈,市场上有不少来自中国本土的企业,如洁柔、草莓物流等,还有一些国际品牌也在中国市场上站稳脚跟,如可口可乐、宝洁、尤妮佳等。
总的来说,中国日常生活用品市场规模巨大,同时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也在不断升级,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研发,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智能化产品的需求。
《2019中国新消费产业研究报告》:未来发展面临六大机遇新消费是以消费者为核心,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重构消费者与商家关系,实现业态整体的全要素升级。
2019年7月24日,创业邦研究中心在新消费主义峰会(武汉)上发布了《2019中国新消费产业研究报告》。
报告对新消费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和细分赛道做了详实分析,阐述了创新、创业、创投的活跃领域和机遇,为优秀企业画像,并对新消费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新消费产业特征新消费推动商品和服务供给侧优化,逆向驱动消费新技术、新模式涌现,进而催生新的消费业态,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升级成为了新消费发展的核心动能。
消费升级反映了居民从较低生活质量标准向较高生活质量标准的迈进,是主流商品的消费需求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是消费结构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优化的过程。
目前进行的消费升级正在驱动着以餐饮食品、新零售、新品牌、生活服务、休闲娱乐、教育培训、交通出行为代表的细分赛道快速发展。
此外,新消费也在带动产业实现高技术化、高集约化和高附加值化,有利于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快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伴随新兴消费群体崛起,以及下沉市场的机会,在消费生活领域,围绕品牌、渠道、场景和技术等各元素的创新创业层出不穷,新零售、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等各个细分赛道都孕育出巨大的增量市场。
消费者更加重视产品品质和消费体验,品牌赋予产品的价值正不断撬动需求侧,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极致体验为追求,正在成为企业经营的目标。
因此,新消费行业各个细分赛道备受企业和投资者关注。
新消费产业挑战和机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而消费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更是重中之重。
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9%,高于GDP的增速,达到了38.1万亿元,暂居全球第二。
2019年1-6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万亿元,同比增长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