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的古诗文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7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根据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教材,课外古诗包括以下四首:
1.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 《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3.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4.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四首古诗都是唐代和宋代著名的诗人所作,内容涉及思乡、贬谪、早行等主题,是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在学习这些古诗时,除了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外,还可以了解唐代和宋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全部唐诗
(一)《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山园小梅》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力驱萤火虫,无复人去留。
(三)《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四)《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天光云影共徘徊,洞庭阁中自相识。
宋诗
(一)《拟古决绝词》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二)《浪淘沙·带月》
白露横江秋日暮,带月归去赊船归。
欲将远行衣裳整,山家万里送行人。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黄沙百战穿金甲。
”
(四)《木兰诗》
木兰当户织,不解女真语。
Lin only when the door to weave, can not understand the true words of women.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Buy horses at the east market, buy saddles and bridles at the west market. 千金散尽还复来,犹疑催人老。
Spending thousands of coins scattered and returned, still suspect people are getting old.。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全部《渔家傲·秋思》诗题:《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宋)诗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题:《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宋)诗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诗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辛弃疾(宋)诗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满江红·小住京华》诗题:《满江红·小住京华》作者:秋瑾(清)诗文: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诗题:《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苏轼(宋)诗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诗题:《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1. ◦ ◦ ◦2. ◦ ◦ ◦3. ◦ ◦ ◦4. ◦ ◦ ◦5. ◦ ◦ ◦6. ◦作者:陈与义(宋)诗文: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1、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
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
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
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
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
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
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2、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
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译文】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
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九年级下册的古诗
一、秋风起兮白云飞,
高山流水兮低垂衣。
进士发挥兮千里越,
明公思经兮难搜求。
二、声声慢、寻行处,
归来添油、求诗书。
暮烟沉沉、楚歌未央,
千山高处、潮流转。
三、碧鸡林啭兮白鹃啼,
君诚慎兮奏猨猱。
仓库漫满兮奠杯深,
留恋此地兮下有秦。
四、曾是乐宫地,
垒凿莫把穿。
池水清浅浊,
鹤鸣拜大明。
五、碧草天下绿,
纷纷春色去。
银烛双照看,
山外夜月明。
六、玉佩飞仙里,
花眉水帘中。
无边丝管曲,
月洒人寰中。
七、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胜饮,
樽前江山犹接连。
八、独坐书斋弄清影,
把酒问青天几时来。
九月十二日,
把明月照公侯台。
九、丛松凭轩望,
洒龍窥洞庭。
耻宦放轻舟,
犹自游寰宇。
十、暗跸芳草迷,
池桥畔古树。
崔嵬遥拱月,
山鸟引凤钗。
九年级(下)课后古诗1、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羌村三首(之三) 杜甫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4、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7、望月有感(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8、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部编版九年级(下)必背24篇001 鱼我所欲也《孟子》【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部编新人教版教材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
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
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
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
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
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
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
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译文】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14篇(附译文)011 浣溪沙清·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译文】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
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
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
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
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
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012 曹刿论战春秋·左丘明【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
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一、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二、芙蓉楼送辛渐
金殿侍宴无眠,芙蓉楼送辛渐。
将军角弓不得息,都护铁衣冷难免。
三、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四、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终南别业
楚气满腾夜市,江山如画走近看。
终南悬崖苍黄树,松花香销翠叶残。
六、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七、咏史
子胥秦时明月,洛风汉下秋江。
渔舟逐水碧流,古今多少年。
八、游子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九、问刘十九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椒房阁上拜古佛,问言去来肠一断。
十、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清江东,万里悠悠独思难忘。
潇潇雨歇江清时,山句添两处渔灯。
九年级下册古诗12首1、《蜀道难》伴君如伴虎,风驰电掣,道义从来不疲!犹归来,相照日月星辰,万里无忧虑,只当心肠历千载。
2、《杨柳枝》清江萧萧柳,桃花依旧烟花。
挣开岁月密封,寒潮在春草衰败。
试问问秋风,为何蝉声无变?忆往昔,沉思杨柳依旧抹短。
3、《汉江临城重兴》历史之河汉江浩浩荡荡,气势摇荡乘之而上,向前递进,壮丽之声,掠卷万里青山归来;宿命之岸砥砺前行,岁月之桥洁净却洒脱,日出而作,直及汉城复兴。
4、《江南曲》远处的人家,穿着的颜色斑斓,田野里的花,烂漫盛开,晴天的气息洋溢盛放;树林里的蝉鸣,欢乐阵阵,曲水之间,惊畅自然。
5、《感遇》那雪山来来去去,入耳脉间萦绕。
那天地有多澄湛,古迹千里无踪迹。
粉黛今古已偶尔,远开离离随一笑。
蒹葭苍苍芦花落,水村芳草容易移。
6、《探微子》上回看微子,微子恨不得。
无穷智慧来自尘芥,碛里长坦碛古津。
今日把素卷翻,坦曲无限文章。
用昼劳心劳思,寻根究元本。
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重重百雀群,翩翩九骏驹。
哗风惊云起,斗胆宝剑出,仰天振翼时,光芒万里外。
8、《思乡》紫烟三林里,归鸿响叠临。
千里江山放眼底,思乡醉未央。
年少春色自喜,情怀从何处吹生?一片芳草草,一汾寒流流,犹闻猿啼把家访。
9、《秋风词》绿杨开汤面,满地黄叶飘。
客从家乡来,归鸿响破早晨晴。
白露落青草,百花拂青天。
空山新雨后,秋色依稀然。
10、《观沧海》四海沉浮方丈室,千秋太古重一柱。
含容山河一览无余,横看成岭侧成峰。
开缄藏金藻,闢潭振宇。
漁歌声此外,满沧海默记。
11、《山中书怀》深山古寺回景迷,古意熏陶心怡怡。
细叶新霁风清澈,青帝古器满地开。
拭目前景犹朦胧,想往昔日无穷多。
羁旅归乡心,郊闲折桂篙。
12、《秦淮晚景》竹林寒梅凌空馨,江山夕照沉沉连。
天涯浮云千山万。
金尊轩轩帘钩挂,银烛东南帐幔阑。
满眼银汉云中流,瑞气绕窗尽满眼。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部古诗词(17首)人教部编版(拼音、注释、赏析)1[现代]陈毅《梅岭三章》2[宋]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3[宋]苏轼《江神子/江城子密州出猎》4[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近代]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6[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7[宋]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8[宋]辛弃疾《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9[清]纳兰性德《浣溪沙》10[汉]两汉乐府《十五从军征》11[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2[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3[宋]文天祥《过零丁洋》14[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5[宋]文天祥《南安军》16[明]夏完淳《别云间》17[明]王磐《中吕·朝天子》1、梅岭三章【现代】 陈毅断du àn 头t óu 今j īn 日r ì意y ì如r ú何h é?创chu àn ɡ业y è艰ji ān 难n án 百b ǎi 战zh àn 多du ō。
此c ǐ去q ù泉qu án 台t ái 招zh āo 旧ji ù部b ù,旌j īn ɡ旗q í十sh í万w àn 斩zh ǎn 阎y án 罗lu ó。
南n án 国ɡu ó烽f ēn ɡ烟y ān 正zh èn ɡ十sh í年ni án ,此c ǐ头t óu 须x ū向xi àn ɡ国ɡu ó门m én 悬xu án 。
后h òu 死s ǐ诸zh ū君j ūn 多du ō努n ǔ力l ì,捷ji é报b ào 飞f ēi 来l ái 当d ān ɡ纸zh ǐ钱qi án 。
初中古诗词必背9年级下册初中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也是语言艺术的瑰宝。
下面是一些适合九年级下册学生必背的古诗词,这些诗词涵盖了不同的朝代和风格,是学生学习古文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1. 《将进酒》 -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8. 《泊秦淮》 -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 《题西林壁》 -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情感表达和思想深度上也给人们以启迪。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必背23篇古诗文+译文(简版)001 鱼我所欲也《孟子》【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九年级下册古诗词(汇编20篇)九年级下册古诗词(1)诗词名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秋瑾《满江红》)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九年级下册古诗词(2)《满江红》主题思想:这首词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投身革命的雄心壮志。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又”字体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虚度的感慨。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以下是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1.《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
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2.《燕子来时新社》宋,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词中刻画了一群少女走出深闺,沐浴在大自然中的欢乐情态,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她们天真活泼的性格,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清新流畅,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4.《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此曲揭示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
触目伤怀,引史为证,感情痛切,风格沉郁,抒发了世事无常、徒增悲叹的感叹。
5.《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九年级下册的古诗文1、公输(战国、《墨子》)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悦。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穅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豫章,宋元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译文: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要拿去攻打宋国。
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鲁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指教呢?”墨子说:“北方有人欺侮我,我想借重您的力量杀掉他。
”公输盘不高兴了。
墨子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说几句话。
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
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宋国并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
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
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坚强。
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公输盘被说服了。
墨子说:“那么,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公输盘说:“不能,因为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您)为什么不介绍我去见楚王呢?”公输盘说:“好吧。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抛掉自己的锦绣衣裳,看见邻人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抛掉自己的白米肥肉,看见邻人有糟糠便想去偷。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患了偷窃病了。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只有五百里。
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
楚国有云梦泽,那里满是犀兕、麋鹿之类,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鼍多得天下无比,宋国真像人们说的那样,是个连野鸡、兔子、鲫鱼都没有的地方。
这就好像白米肥肉和糟糠相比。
楚国有松、梓、、楠、樟这些大树,宋国却没有什么大树。
这就好像锦绣衣裳和粗布衣服相比。
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正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楚王说:“对呀!虽然是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好云梯了,(我)一定要打下宋国。
”于是,楚王召见公输盘。
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用竹片当器械。
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攻城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他。
公输盘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绰绰有余。
公输盘技穷了,但他说:“我知道怎么对付你了,可是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也知道你要怎么对付我,可是我也不说。
”楚王问这是怎么回事。
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只不过是想要杀死我。
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了,就可以攻下了。
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的防守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来进攻了。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楚王说:“好啦!我不攻打宋国了。
”2、《孟子》两章(战国、孟子)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必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读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3、鱼我所欲也(战国、《孟子》)必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4.《庄子》故事两则(战国、庄周)一、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译文: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