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30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完善演变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形成背景首先,英国有着悠久的宪政发展史,其发展过程相对平稳,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英国议会的前身,是起源于13世纪的“大会议”,它是按1215年的《大宪章》建立的。
《大宪章》的主导精神是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骑士和市民的部分利益,把王权置于封建习惯法的约束之下,由此产生了法的地位高于主权的概念。
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由僧俗大贵族参加的上院和由下级贵族与市民参加的下院。
此后,下院的权力不断扩大,15世纪末,下院已经有提出财政议案和法律议案的权力。
虽然这一时期的议会仍然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但是种种事实表明,英国早就形成了一种限制王权和注重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并且从贵族民主向资产阶级民主演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
其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斗争的必然结果。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线的有利位置,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并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15世纪末在英国开始的大规模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出现了很多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形成。
由于资产阶级和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壮大,他们不再甘心忍受专制君主制对他们的横征暴敛和种种限制。
他们对君主专制统治日益不满,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己的政治权利。
再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
1688年的“光荣革命”,用和平的手段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
革命后由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即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但是,他们是根据议会的条件登上王位的,并许诺要服从议会的法律。
新的国王是由议会缔造的,没有议会,新国王不会登上王位。
这样,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不再是议会屈从于国王,而是国王从属于议会。
【历史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1688年政变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也称议会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
接下来分享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
17世纪的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到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在英国最终确立。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来约束国王的权力,后来,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且把包括国王继承权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权力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通过这些法律文献,国家的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形成: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形成。
②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的首领为内阁首相,他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③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阁员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④内阁首相的权力——手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实际上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作用: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2)1832年的议会改革——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
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作用增强。
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重要开端,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英、美、法、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展现了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而英国君主立宪制作为其中的开篇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有助于学生理解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后续学习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君主立宪制的内涵、确立过程和完善机制等方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但在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深度上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过程和特点。
理解《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掌握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运行机制。
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运用比较法,对比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封建君主专制的区别,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是符合英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感受英国政治制度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运行机制。
2、教学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