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能源化学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25
应用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A. 甲烷B. 乙醇C. 碳酸钙D. 丙酮答案:C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哪种元素属于过渡金属?A. 锂(Li)B. 氦(He)C. 铁(Fe)D. 氩(Ar)答案:C3.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下列哪种物质是酸?A. NaOHB. HClC. KOHD. NH3答案:B4. 根据化学键理论,下列哪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A. 二氧化碳(CO2)B. 氯化钠(NaCl)C. 氢气(H2)D. 氧气(O2)5. 下列哪种反应类型属于加成反应?A. 取代反应B. 氧化还原反应C. 聚合反应D. 酯化反应答案:C6. 根据化学计量学,下列哪种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最大?A. 氢气(H2)B. 氮气(N2)C. 氧气(O2)D. 二氧化碳(CO2)答案:D7. 在有机化学中,下列哪种基团是羟基?A. -OHB. -COOHC. -CHOD. -COO-答案:A8. 根据化学平衡理论,下列哪种条件可以增加反应速率?A. 降低温度B. 减少反应物浓度C. 增加催化剂D. 减少产物浓度答案:C9. 在化学分析中,下列哪种方法用于检测金属离子?B. 色谱法C. 比色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D10. 根据化学动力学,下列哪种因素会影响反应速率?A. 反应物的浓度B. 反应物的纯度C. 反应物的颜色D. 反应物的形态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
答案:碱金属2. 根据路易斯酸碱理论,酸是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碱是能够提供电子对的物质。
例如,氨(NH3)是____,而硼(B)是____。
答案:碱;酸3. 一个水分子(H2O)由____个氢原子和____个氧原子组成。
答案:2;14. 根据化学命名规则,化合物“二氧化硫”的化学式是____。
答案:SO25. 根据化学计量学,1摩尔任何物质都包含____个基本单位。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能源的充分利用标准燃烧热(建议用时:25分钟)[基础过关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太阳能、氢能、地热能和风能B.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C.提高能源利用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D.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A[A.化石燃料仍然是我国目前所使用的主要的能源,太阳能、氢能、地热能和风能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少,故A错误;B.能源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故B正确;C.能源使用特别是化石燃料在使用时应开源节流,而提高能源利用率能节约能源,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故C正确;D.化石能源是由远古时期的动植物转化而来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均为化石能源,不能再生,故D正确。
]2.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太阳能③风能④石油⑤煤⑥生物质能⑦核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②③⑥⑧C.①②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B[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常见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
]3.燃烧是人们利用热能的重要方式。
下列有关标准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热所指的燃烧产物一定是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B.含碳物质燃烧生成1 mol CO2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C.实验测定H2的燃烧热时与所用H2量的多少无关D.1 mol C燃烧生成CO2时放出的热量是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的2倍C[A.标准燃烧热所指的燃烧产物是指25 ℃,101 kPa下稳定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如S元素的燃烧产物为SO2,故A错误;B.标准燃烧热是指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而不是生成1 mol CO2时所放出的热量,故B错误;C.实验测定H 2的标准燃烧热时与所用氢气量多少无关,最终要换算成1 mol 氢气烧烧放出的能量,故C 正确;D .1 mol C 燃烧生成CO 2时放出的热量与生成CO 时放出的热量无法得出2倍关系,故D 错误。
化工能源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石油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A. 煤炭B. 天然气C. 原油D. 矿物质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化工能源的转换过程?A. 石油裂化B. 煤炭气化C. 太阳能发电D. 风力发电答案:D3. 化工能源转换过程中,以下哪个设备用于提高热效率?A. 反应器B. 换热器C. 蒸馏塔D. 离心泵答案:B二、填空题1. 化工能源领域中,_________ 是指将石油中的重质组分转化为轻质组分的过程。
答案:裂化2. 化工能源的储存方式主要有地下储存和_________ 储存。
答案:地上3. 能源的利用效率可以通过提高_________ 来实现。
答案:热效率三、简答题1. 简述化工能源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化工能源主要分为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两大类。
化石能源包括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它们具有高能量密度、易于储存和运输的特点,但同时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问题。
非化石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它们是可再生的,对环境影响较小,但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能量密度相对较低。
2. 描述化工能源转换过程中的热力学原理。
答案:化工能源转换过程中涉及到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其热力学原理主要包括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则说明,能量转换过程中存在不可逆的损失,即熵增原理,这要求我们在设计化工能源转换过程时,要尽可能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减少能量损失。
四、计算题1. 假设某化工能源转换站的热效率为40%,已知输入能量为1000kW·h,求输出能量。
答案:输出能量 = 输入能量× 热效率= 1000kW·h × 0.4 = 400kW·h五、论述题1. 论述化工能源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答案:化工能源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家庭生活等多个领域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
新能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潮汐能D. 石油答案:D2. 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A. 热电效应B. 光电效应C. 电磁感应D. 核裂变答案:B3. 下列哪种材料通常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的负极?A. 石墨B. 铜C. 铝D. 铁答案:A4. 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中,氢气和氧气在什么条件下反应?A. 燃烧B. 电解C. 催化D. 核聚变答案:C5. 下列哪种能源不属于新能源?A. 地热能B. 核能C. 水能D. 煤炭答案:D6.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A. 热电效应B. 光电效应C. 热传导D. 电磁感应答案:C7. 风能发电中,风轮转动的机械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A. 通过热电效应B. 通过光电效应C. 通过电磁感应D. 通过核裂变答案:C8. 下列哪种能源是清洁能源?A. 煤炭B. 天然气C. 核能D. 石油答案:B9. 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类型是什么?A. 铅酸电池B. 锂离子电池C. 镍氢电池D. 碱性电池答案:B10. 下列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煤炭D. 太阳能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属于新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潮汐能D. 煤炭答案:ABC2. 电动汽车的优势包括哪些?A. 环保B. 节能C. 高速D. 价格低廉答案:AB3. 下列哪些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A. 硅B. 铜C. 银D. 镉答案:AD4. 氢燃料电池的优点包括哪些?A. 效率高B. 清洁C. 噪音大D. 能量密度高答案:ABD5. 下列哪些能源是清洁能源?A. 地热能B. 核能C. 水能D. 煤炭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对)2.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错)3. 风能发电是利用风力推动风轮转动,从而产生电能。
核能习题1、开发核能的背景和意义?2、获得核能的途径有哪些,并进行详细描述?3、核反应堆的简介、重要性及其分类?4、应用能源化学主要包含哪些部分?5、核能可以分为哪两种,并分别进行描述?6、核能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7、简单描述核武器的基本原理?8、原子弹的类型有哪些,及各自的特点?9、核反应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10、核武器的定义?常见的核武器有哪些?参考答案1、核能是20世纪出现的一种新能源。
自世界山的第一座反应堆运行成功至今,不过经历了短短61年多的时间,但核能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能源方面受到严重的威胁,化石能源污染环境以及化石能源行将用尽。
因此面临着这种刻不容缓的挑战,核能是不可或缺的替代能源。
2、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裂变和聚变。
裂变: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分为2个新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聚变:2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较大的新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3、核反应堆石核电站的核心。
以可控方式实现自持链式裂变反应或核聚变反应的装置。
核反应堆能缓慢、平稳地释放核能。
核反应堆可以分为: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气冷堆、钠冷快堆。
4、应用能源化学主要包含核能、地热能、化学电源和非常规能源等四个部分5、核能分为两种,一种叫核裂变能,简称裂变能;一种叫核聚变能,简称聚变能。
核聚变能是通过一些重原子核裂变释放出的能量。
核聚变是由两个氢原子核结合在一起释放出的能量。
6、内爆法原子弹:优点:核材料经过压缩,效率高;缺点:需要庞大的炸药系统。
助爆型原子弹:优点:裂变材料利用率高,爆炸威力大,有利于小型化;缺点:技术较复杂核武器的毁坏: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放电性污染。
7、参加的反应时链式反应。
裂变材料刚刚能够维持进行而不熄灭时的质量称为“临界质量”,此时的体积称为“临界体积”。
金属裸球临界质量:铀235-50千克,钚239-10千克最佳时刻点火、惰层、中子反射层8、枪法原子弹,内爆法原子弹,助爆型原子弹9、压水堆: a.以净化的普通水作冷却剂和慢化剂b.轻水慢化性能好→堆芯较小吸收截面大→低富集度加浓铀c.一回路冷却剂压力一般为15.5MPad.压水堆核电站有放射性的一回路和二回路系统分开,放射性冷却剂不会进入二污染二回路设备,运行和维护方便,需要处理的废气、废水、废物量较少。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知识点1 能源的分类1. 下列为“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2. 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核能B.天然气C.可燃冰D.风能3. 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B.潮汐能C.风能D.氢能知识点2 化石燃料4.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乙醇5.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B.煤和石油只要完全燃烧,就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C.人类必须节约现有的能源,并大力开发新能源D.对煤和石油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6. 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属于化石燃料B.都是混合物C.在地球上的储量有限,都是可再生能源D.完全燃烧都有二氧化碳生成7. 2017年5月,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下列关干“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B.“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C.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可燃冰”D.“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知识点3 太阳能8. 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的是( )A.石油B.天然气C.煤D.太阳能9. 太阳能是人类优先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下列有关太阳能的利用中属于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热能的是( )知识点4 化学电池10. 下列属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天然气燃烧B.干电池放电C.电动车充电D.风力发电11. 下列有关化学电池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化学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B.干电池放电之后还能再次充电使用C.化学电池用完后不能随意丢弃D.氢氧燃料电池使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12. (1)如图甲所示,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平行地插入到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
第一章:煤化学习题1. 中国能源结构、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及生产格局、能源发展战略是什么?P1答:中国能源结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油气资源总量偏少。
(富煤、贫油、少气)煤炭资源的分布:东少西多,南贫北丰,相对集中。
生产格局:北煤南运,西煤东调。
能源发展战略: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
2. 何谓洁净煤技术?有哪些研究内容?答:洁净煤技术是指从煤炭开发到利用的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
洁净煤技术的主要包括:煤炭开采、煤炭加工、煤炭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等。
如:选煤,型煤,水煤浆,超临界火力发电,先进的燃烧器,流化床燃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烟道气净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燃料电池等。
3煤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答:煤是由植物生成的。
在煤层中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植物化石和炭化了的树干;煤层底板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根化石、痕木化石等植物化石;在显微镜下观察煤制成的薄片可以看到植物细胞的残留痕迹以及孢子、花粉、树脂、角质层等植物残体;在实验室用树木进行的人工煤化试验,也可以得到外观和性质与煤类似的人造煤。
这就有力地证实了腐植煤是由高等植物变来的。
4. 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可以分几大类? P12答: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主要分为腐植煤、腐泥煤、腐植腐泥煤。
腐植煤:高等植物腐泥煤:低等植物腐植腐泥煤:高等植物+低等植物5. 简述成煤条件。
P20-21答:煤的形成必须具备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构造等条件。
古植物:大量植物的持续繁殖古气候: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古地理:沼泽和湖泊古构造:合适的地壳升降运动6. 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哪些过程和变化?P22答: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两个过程。
泥炭化作用过程:高等植物→泥炭煤化作用过程又分为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阶段。
成岩作用阶段:泥炭→褐煤;变质作用阶段:褐煤→无烟煤。
7泥炭化作用、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的本质是什么?P22、P25、P26答: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残骸在泥炭沼泽中,经过生物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演变成泥炭的过程。
9.1 能源的综合利用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评卷人得分1.下列能源属于化学能的是()A、太阳能B、核电能C、风能D、化石燃料【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燃料及应用单元测试2.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燃料和热量3.对于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实际上化学能不可能100%转变成电能C、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D、电能不可以转变成化学能【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燃料及应用单元测试4.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有一小包物质,用来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常称“双吸剂”。
下列物质属于“双吸剂”的是()A.炭粉B.铁粉C.氯化钙D.生石灰【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燃料和热量5.氢气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新能源,大量制取氢气最理想的途径是()A.利用太阳能分解水B.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C.用煤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D.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燃料和热量6.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不需要的仪器是()A.集气瓶B.导气管C.试管D.酒精灯【答案】 D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7.现有下列四种操作:①制取氢气时,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②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给装有氧化铜的试管加热,再通入氢气,可加快反应速率;③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验纯,听到尖锐的爆呜声后,说明不纯,立即用该试管收集氢气再检验;④在试管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还要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
以上操作不正确的是()A. ②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8.氢气将成为一种理想的新型燃料,主要是因为()A.氢气有还原性B.资源丰富,燃烧时放热高,产物是水,无污染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它是已知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气体【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燃料和热量二、多项选择(共2题)1.实验室收集氢气时可用的方法有()A.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 D.向上排水法【答案】AC难度:中等知识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2.有关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都是分解反应B. 反应都需加热C. 都可用排水法收集D. 制取装置可以相同【答案】CD难度:中等知识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三、填空题(共4题)1.实验室制取H2,并用排水法收集,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①固定装置②加入锌粒③加入H2SO4 ④检查气密性⑤收集⑥验纯【答案】④②③①⑤⑥或④②①③⑤⑥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2.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气常用的药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种药品相遇后所发生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潮汐能D. 石油答案:D2. 能源化学主要研究的领域是什么?A. 能源的存储B. 能源的转换C. 能源的利用D. 所有以上答案:D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化石燃料?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氢气答案:D4. 核能发电的主要原理是什么?A. 核裂变B. 核聚变C. 化学反应D. 物理变化答案:A5. 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什么?A. 硅B. 碳C. 氢D. 氦答案:A6. 以下哪种能源转换方式是不可逆的?A. 电能转换为热能B. 热能转换为电能C. 电能转换为机械能D. 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答案:B7. 氢燃料电池的主要反应物是什么?A. 氢气和氧气B. 氢气和二氧化碳C. 氢气和氮气D. 氧气和二氧化碳答案:A8. 以下哪种能源是清洁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所有以上答案:C9. 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能源消耗过快B. 能源供应不足C. 能源价格过高D. 所有以上答案:A10. 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二次能源?A. 电力B. 汽油C. 太阳能D. 核能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能源的转换效率是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比值。
答案:输入能量/输出能量2.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
答案:天然气3. 能源的分类通常分为__________能源和__________能源。
答案:一次能源/二次能源4. 能源的储存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地下储存/地上储存/水下储存5. 能源的利用效率可以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提高。
答案:技术创新/管理优化6.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应用化工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工原料的是()。
A. 石油B. 天然气C. 煤炭D. 塑料答案:D2.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
A. 蒸馏B. 萃取C. 过滤D. 以上都是答案:D3. 化工生产中,催化剂的作用是()。
A. 提高反应速率B. 改变反应平衡C. 降低反应温度D. 增加产物产量答案:A4.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 水B. 二氧化碳C. 甲烷D. 氧气5.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A. 摄氏度B. 华氏度C. 绝对温度D. 以上都是答案:A6.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压力单位是()。
A. 帕斯卡B. 大气压C. 毫米汞柱D. 以上都是答案:D7.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流量单位是()。
A. 立方米/小时B. 升/分钟C. 吨/小时D. 以上都是答案:D8. 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A. 硫酸B. 硝酸C. 盐酸D. 以上都是答案:D9.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质量单位是()。
B. 克C. 吨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体积单位是()。
A. 立方米B. 升C. 毫升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原料之一是______。
答案:石油2.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之一是______。
答案:蒸馏3.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提高反应速率4. 属于有机化合物的化合物是______。
答案:甲烷5.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
答案:摄氏度6.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压力单位是______。
答案:帕斯卡7.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流量单位是______。
答案:立方米/小时8. 属于无机化合物的化合物是______。
答案:硫酸9.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质量单位是______。
答案:千克10.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体积单位是______。
完整版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广泛、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固定式大规模储能应用的需求。
一种以Na2SO4水溶液为电解液的钠离子电池总反应为:NaTi2(PO4)3 +2Na2NiFe II (CN)6 Na3Ti2(PO4)3 +2NaNiFe III(CN)6(注:其中P的化合价为+5,Fe的上标II、III代表其价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NaTi2(PO4)3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放电时负极材料中的Na+脱离电极进入溶液,同时溶液中的Na+嵌入到正极材料中C.充电过程中阳极反应式为:2NaNiFe III(CN)6+2Na++2e-=2Na2NiFe II (CN)6D.该电池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Na+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答案】C【详解】A.由题意可知放电时负极为2Na2NiFe II(CN)6- 2e-=2NaNiFe III(CN)6+ 2Na+,Na2NiFe II(CN)6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为:2NaTi2(PO4)3+2Na++2e-=Na3Ti2(PO4)3,NaTi2(PO4)3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A项正确;B.放电时负极材料中的Na+脱离电极进入溶液,同时溶液中的Na+嵌入到正极材料中,B项正确;C.充电过程中阴极极反应式为:2NaNiFe III(CN)6+2Na++2e-=2Na2NiFe II(CN)6,阳极:Na3Ti2(PO4)3-2e-=2NaTi2(PO4)3+2Na+,故C项错误;D.该电池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Na+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D项正确;本题选C。
2.下列过程中ΔH小于零的是( )A.Ba(OH)2与 NH4Cl 固体混合B.氯化铵分解得氨气C.碳酸钙分解得二氧化碳D.实验室制备氢气【答案】D【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金属与酸或水反应、中和反应、铝热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Ba(OH)2•8H2O与氯化铵的反应。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1 第一单元4 第4课时能源的充分利用练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1 第一单元4 第4课时能源的充分利用练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1 第一单元4 第4课时能源的充分利用练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能源的充分利用[基础巩固]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
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解析:选C。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A项正确;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B项正确;燃煤中加入CaO,CaO可以与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CaSO3,并进一步被氧化为CaSO4,从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因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但燃煤中加入CaO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C项错误;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清洁燃料,D项正确。
2.偏二甲基肼[(CH3)2NNH2]是火箭发射的常用燃料。
已知:1。
5 g偏二甲基肼完全燃烧放出50 kJ热量,则偏二甲基肼的标准燃烧热为()A.1 000 kJ/mol B.1 500 kJ/molC.2 000 kJ/mol D.3 000 kJ/mol解析:选C。
大学应用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 聚乙烯B. 硅酸盐C. 蛋白质D. 聚氯乙烯答案:B2. 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是指:A. 反应物分子的总能量B. 反应物分子转化为活化络合物所需的能量C. 活化络合物解离成产物所需的能量D. 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答案:B3. 在稀溶液中,下列哪种电解质的电导率最大?A. 强酸B. 强碱C. 强酸强碱盐D. 弱电解质答案:A4. 下列哪种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铁的生锈B. 氯气与水的反应C.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D. 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答案:C5. 根据亨利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该气体的压强成正比B. 气体的溶解度与溶剂的体积成反比C. 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溶剂的体积成正比D. 气体的溶解度与溶剂的体积无关答案:A6.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烃类?A. 甲烷B. 乙炔C. 乙醇D. 苯答案:C7. 在酸碱中和滴定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A. 溶液的pH值B. 滴定体积C.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D. 反应时间答案:C8.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氨基酸?A. 甘氨酸B. 丙氨酸C. 谷氨酸D. 葡萄糖答案:D9. 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哪种气体的溶解度最大?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氨气答案:D10. 下列哪种物质是两性化合物?A. 氧化铝B. 碳酸钙C. 硫化锌D. 氯化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化学平衡常数Kc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Kc = [C]^c[D]^d / [A]^a[B]^b12.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是_________升。
答案:22.413. 金属腐蚀可以分为两类:_________腐蚀和_________腐蚀。
答案:化学、电化学14. 将1摩尔的葡萄糖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_________反应。
能源的充分利用题型一 标准燃烧热1.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1,则1 mol 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放热为114.6 kJB .H 2(g)的标准燃烧热是285.8 kJ·mol -1,则2H 2O(l)===2H 2(g)+O 2(g)反应的ΔH =571.6 kJ·mol -1C .放热反应比吸热反应简洁发生D .1 mol 丙烷燃烧生成水和一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丙烷的标准燃烧热解析:选B 1 mol 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2 mol 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14.6 kJ ,同时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生成沉淀也伴随能量的变更,所以1 mol 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放热确定不是114.6 kJ ,A 错误;氢气与氧气常温下不反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而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常温下发生反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放热反应不愿定比吸热反应简洁发生,C 错误;1 mol 丙烷燃烧生成液态水和气态二氧化碳时所放出的热量是丙烷的标准燃烧热,D 错误;故选B 。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能正确表示物质的标准燃烧热的是( ) A .2C 8H 18(l)+25O 2(g)===16CO 2(g)+18H 2O(l) ΔH =-11 003 kJ·mol -1B .H 2(g)+12 O 2(g)===H 2O(g)ΔH =-241.8 kJ·mol -1C .2C(s)+O 2(g)===2CO(g) ΔH =-221 kJ·mol -1D .CO(g)+12 O 2(g)===CO 2(g)ΔH =-283.0 kJ·mol -1解析:选D C 8H 18的化学计量数为2,产物是稳定氧化物,ΔH 不代表标准燃烧热,故A 错误;H 2的化学计量数为1,但产物不是稳定氧化物,ΔH 不代表标准燃烧热,故B 错误;C 的化学计量数为2,产物不是稳定氧化物,ΔH 不代表标准燃烧热,故C 错误。
【化学】化学《燃料及其利用》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2)一、选择题1.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是可燃性气体甲烷燃烧引起的,发生了化学变化,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是由于压强的增大引起,属于物理性爆炸,正确,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是由于火药的燃烧引起,发生了化学变化,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是可燃性气体燃烧引起的,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2.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大气中氢气含量高达90%.科幻片《流浪地球》中为了防止地球被木星吸引而导致解体,小伙伴们利用点燃木星上的气体混合物后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反推地球脱离木星引力。
下列关于“木星爆炸”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被木星吸引的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为燃烧提供了可燃物C.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D.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水【答案】B【解析】【详解】A、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A正确;B、氧气不是可燃物。
B错误;C、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
正确;D、氢气燃烧生成水,D正确。
故选:B。
3.一辆严重超载货车在急速下坡时轮胎发生燃烧,导致货车起火,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造成货车起火的直接原因是()A.货车轮胎与空气接触B.超载货车轮胎与道路摩擦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C.货车在下坡车速较快D.制造轮胎的橡胶是可燃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及燃烧的条件可知,在急速下坡时超载货车轮胎与道路摩擦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故答案选择B考点:燃烧条件4.小林査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①2Na+Cl2点燃2NaCl②2Mg+CO2点燃2MgO+C,由此形成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有局限性C.反应①是化合反应D.反应①可用于工业生产大量食盐【答案】D【解析】【详解】A、钠能够在氯气中燃烧,镁能够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该选项说法正确;B、镁失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说明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有局限性,该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①两种反应物生成一种生成物,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D、钠在氯气中燃烧能够生成氯化钠,但是不能用于生产食盐,这是因为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氯气有毒,并且生产成本很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7.2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一、选择题1.对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开创了辉煌的化学工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发生了分解反应B.煤的气化和液化,不同于一般的状态改变,其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却相对不足D.石油化工业的主要产品有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2.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D.木炭与氧气反应发光发热,所以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一定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3.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备与收集H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原理为:22Zn+2HCl=ZnCl+HB.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氢气C.关闭旋塞后H2将反应液压入长颈漏斗中D.用向上排空气法代替图中的收集方法4.以下能量变化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A.鞭炮爆炸发声B.天然气燃烧放热C.煤燃烧火力发电D.电水壶通电放热5.甲烷作燃料利用的性质是A .密度小B .还原性C .可燃性D .溶解性6.酸雨能酸化土壤、污染水体、腐蚀建筑及文物古迹、加速金属制品的锈蚀,已成为全球性灾害。
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①2233NO H O 2HNO X +=+,②222242SO O 2H O 2H SO ++=。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反应①中X 的化学式为NOB .反应②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C .反应①、②中共涉及6种氧化物D .SO 2和NO 2等是导致酸雨的“元凶”7.下列供能设施没有利用新能源的是A .燃煤发电B .太阳能集热板C .风力发电D .潮汐发电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B .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C .石油是一种混合物D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9.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
《应用化学1》题库第一单元煤的电厂储存1、理论部分(1)问:电厂煤场喷淋的目的?答:喷淋有助于降温。
(2)问:煤是如何形成的?答:煤是由植物遗体经历地质化学作用转变成的沉积岩。
(3)问:煤的氧化(风化)的概念?答:煤在空气中缓慢地和02化合的反应称为煤的氧化。
2、技能部分(4)问:冬天家里买了一批煤,请设计储存方案,避免燃烧值下降?(100分)答:①避光、避风,不可长期露天存放,避免阳光直射,可使用遮阳布或存放于储仓。
②防高温,定期喷水降温。
第二单元煤燃烧前处理1、理论部分(5)问:电厂用煤为什么使用煤粉?答:煤颗粒越小,与空气或氧气接触越充分。
(6)问:煤的燃烧有哪些形态?答:煤块、煤球。
(7)问:电厂用煤是什么形态?答:煤粉。
2、技能部分(8)问:煤处理成煤粉的过程?答:煤矿煤场碎煤机磨煤机煤粉炉膛第三单元煤元素分析1、理论部分(9)问:煤的元素组成有哪些?答:碳(C)、氢(H)、氧(O)、氮(N)、硫(S)五个元素.。
(10)问:煤中最重要元素是哪种?答:碳。
(11)问:不同年龄煤的含碳量是否相同?答:不同,成熟程度越高,含碳量越高。
(12)问:煤中的有害元素是哪种?答:煤中的硫在燃烧过程中形成SO2,造成空气污染。
第四单元煤工业分析1、理论部分(13)问:煤分析一般可分为哪些?答:元素分析、工业分析。
(14)问:煤的哪种分析是评价煤的基本依据?答:煤的工业分析是评价煤的基本依据。
(15)问:煤的工业分析内容?答: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
(16)问:煤中的可燃成分有哪些?答:煤中的可燃成分是挥发分和固定碳(17)问:煤中的不可燃成分有哪些?答:煤中的不可燃成分是水分和灰分。
(18)问:煤中水分对煤燃烧影响?答:煤中水分导致煤粉着火慢。
(19)问:煤中灰分的概念?答:煤完全燃烧后所得到的残留物,称为灰分,。
2、技能部分(20)问:煤半工业分析的内容是什么?与全工业分析的区别是什么?答:①煤半工业分析的内容是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4项。
应用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有机化合物?A. 乙醇B. 甲烷C. 碳酸钙D. 葡萄糖答案:C2.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什么顺序排列?A. 原子序数B. 原子质量C. 电子数D. 核电荷数答案:A3. 以下哪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碳酸钙分解B. 铁与盐酸反应C. 氢气与氧气反应D. 水的电解答案:B4.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A. 酸与碱的物理混合B. 酸与碱的化学结合C.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D.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盐5.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电解质?A. 醋酸B. 乙醇C. 蔗糖D. 氯化钠答案:D6.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什么?A. 克/摩尔B. 千克/摩尔C. 克/升D. 千克/升答案:B7. 以下哪种物质是有机酸?A. 硫酸B. 盐酸C. 乙酸D. 硝酸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是无机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氢氧化钙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以下哪种物质是两性物质?B. 氧化锌C. 氧化铁D. 氧化铜答案:A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磷酸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是过渡元素区。
答案:四2. 摩尔浓度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摩尔/升3.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______个氢原子。
答案:24. 碳的原子序数是______。
答案:65. 酸雨的pH值通常小于______。
答案:5.66. 氧气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O27.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NaOH8. 一个碳原子的原子量是______。
答案:129. 铁的氧化物中铁的氧化态是______。
答案:+310. 硫酸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H2SO4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什么是同位素,并给出一个例子。
核能习题1、开发核能的背景和意义?2、获得核能的途径有哪些,并进行详细描述?3、核反应堆的简介、重要性及其分类?4、应用能源化学主要包含哪些部分?5、核能可以分为哪两种,并分别进行描述?6、核能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7、简单描述核武器的基本原理?8、原子弹的类型有哪些,及各自的特点?9、核反应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10、核武器的定义?常见的核武器有哪些?参考答案1、核能是20世纪出现的一种新能源。
自世界山的第一座反应堆运行成功至今,不过经历了短短61年多的时间,但核能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能源方面受到严重的威胁,化石能源污染环境以及化石能源行将用尽。
因此面临着这种刻不容缓的挑战,核能是不可或缺的替代能源。
2、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裂变和聚变。
裂变: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分为2个新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聚变:2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较大的新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3、核反应堆石核电站的核心。
以可控方式实现自持链式裂变反应或核聚变反应的装置。
核反应堆能缓慢、平稳地释放核能。
核反应堆可以分为: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气冷堆、钠冷快堆。
4、应用能源化学主要包含核能、地热能、化学电源和非常规能源等四个部分5、核能分为两种,一种叫核裂变能,简称裂变能;一种叫核聚变能,简称聚变能。
核聚变能是通过一些重原子核裂变释放出的能量。
核聚变是由两个氢原子核结合在一起释放出的能量。
6、内爆法原子弹:优点:核材料经过压缩,效率高;缺点:需要庞大的炸药系统。
助爆型原子弹:优点:裂变材料利用率高,爆炸威力大,有利于小型化;缺点:技术较复杂核武器的毁坏: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放电性污染。
7、参加的反应时链式反应。
裂变材料刚刚能够维持进行而不熄灭时的质量称为“临界质量”,此时的体积称为“临界体积”。
金属裸球临界质量:铀235-50千克,钚239-10千克最佳时刻点火、惰层、中子反射层8、枪法原子弹,内爆法原子弹,助爆型原子弹9、压水堆: a.以净化的普通水作冷却剂和慢化剂b.轻水慢化性能好→堆芯较小吸收截面大→低富集度加浓铀c.一回路冷却剂压力一般为15.5MPad.压水堆核电站有放射性的一回路和二回路系统分开,放射性冷却剂不会进入二污染二回路设备,运行和维护方便,需要处理的废气、废水、废物量较少。
沸水堆:a.以轻水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b.用富集度为3-4%的低浓铀做燃料c.堆芯在一个压力壳内,裂变能转化为热能,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重水堆:以天然铀为燃料,重水为慢化剂,重水作冷却剂气冷堆:气冷堆是以石墨作为慢化剂,二氧化碳或氦气作为冷却的反应堆。
钠冷快堆:1)实现核燃料增殖。
2)核燃料裂变主要由快中子引起,堆内不需要慢化剂,堆芯有害吸收减少,转换比增大。
3)使用传热能力强而慢化能力小的钠为冷却剂。
10、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大规模杀伤和破坏作用的武器。
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统称为核武器。
地热能习题1、地热资源的存在形态有哪些并分别进行详细的描述?2、描述地热发电的原理及应用?3、地源热泵的特点及国内外应用现状?4、地热能的概念,释放形式?应用?种类?5、地热能的利用方式?并分别进行描述?6、地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并分别进行描述?7、浅层地热能的定义?特点?意义?8、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及优势?9、地源热泵系统的一般形式?10、地暖供热的优点和缺点?地热能参考答案1、(1)蒸汽型地热资源。
地下储热以温度较高的过热蒸汽为主,杂有少量其他气体,水很少或没有。
(2)热水型地热资源。
地下热储以热水或湿蒸汽为主,根据其温度分为高温(150℃以上)、中温(90-150℃)和低温(90℃以下)。
(3)地压型地热资源。
以地压水的形式储于地表下2—3km以下的深部沉积盆地中,被岩石盖层封闭有着很高压力,温度在150—260℃。
地压水中还溶有大量的甲烷等碳氢化合物,构成有价值的产物。
(4)干热岩型地热资源。
比上述各种资源规模更为巨大的地热资源,广义上是指地下普遍存在的没有水或蒸汽的热岩石。
从现阶段来说,是专指埋深较浅、温度较高(150-650℃)、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热岩石。
(5)岩浆型地热资源。
蕴藏于熔融状和半熔融状岩石中的巨大能量,温度在600-1500℃左右,埋藏部位最深,目前还难以开发。
2、原理:地热发电的过程,是先把地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应用:1)地热发电。
2)地热供暖。
3)地热用于农业。
4)温泉洗浴和医疗3、特点:1)、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地表浅层收集了47%的太阳能量,它利用地表浅层的可再生能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2)、高效节能制热系数高达3.5~4.5,而锅炉仅为0.7~0.9,可比锅炉节省70%以上的能源和40%~60%运行费用;制冷时要比普通空调节能30%左右。
3)、美观传统空调系统的换热器置于室外,破坏建筑的外观;而地源热泵把换热器埋于地下,保持建筑物外观的完美。
4)、保护环境设备的运行没有燃油、燃煤污染。
不抽取地下水,没有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和开凿回灌井等问题,是真正的绿色环保能源利用方式。
5)、多功能、系统控制和管理方便—套地源热泵系统可以替换原有的供热锅炉、制冷空调和生活热水加热的三套装置或系统。
6)、寿命长普通空调寿命一般在15年左右,而地源热泵的地下换热器由于采用高强度惰性材料,埋地寿命至少50年。
国内外现状:国内:根据对国内160余项典型工程的统计显示:办公楼40%、宾馆、酒店19%、住宅12%、厂房9%、别墅、度假村7%、商场6%、学校建筑5%、医院建筑3%,可以看出,地源热泵技术已经在多种类型的工程中应用。
调查显示,从空调供热(制冷)面积来看,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约占4%;在1~5万平方米的约占48%,1万平方米以下的约占39%。
其中大的在几十万平方米,像北苑家园小区面积达80万平方米。
小的是一些私家别墅只有约二三百平方米,像北京如茵小筑别墅10号地源热泵供暖空调工程仅220平方米。
从项目上看,1000万以上的项目占14%;500~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占21%,500万以下的项目占65%。
可见目前实施地源热泵技术的工程中还是中小项目居多。
从竣工的时间看,2000年2项、2001年4项、2002年11项、2003年21项、2004年43项、2005年83项,从中不仅可以看出近年来地源热泵工程应用日益增多,而且呈现成倍增长的趋势。
国外:美国的Oklahoma(俄克拉何马)州是美国地源热泵应用最广泛的地区,其州政府大楼是一座六层总面积约为40000m2的历史建筑。
最初此大楼由窗式空调提供冷量,由临近的蒸汽发电机提供热量。
改造后,重新装配了地源热泵系统,系统地下部分由373个孔,深77m 的垂直孔组成,循环水由既有的蒸汽管道传送至布置在建筑物周围的325个热泵系统中,2台91.94kW (125马力)的水泵带动8316L/min(2200加仑/min)的水流循环于地下换热器与热泵主机系统之间。
系统经测算在全生命周期内比传统空调系统节约100万美元,而且比传统中央空调系统的效率提高18%。
模拟计算此系统全年运行COP可达4.0,但实际运行的系统COP为4.74,其大部分原因为地下土壤温度并没有随着系统运行而降低,始终保持较高温度。
4、地热能〔Geothermal Energy〕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
释放形式:火山、间歇泉、喷气孔、温泉、沸泥地应用:发电、工矿业生产、农渔畜牧养殖、农作物加工以及住宅取暖、观光及医疗等用途种类:热液资源热岩资源地压资源5、利用方式:1)地热发电。
2)地热供暖。
3)地热用于农业。
4)温泉洗浴和医疗。
地热发电:地热发电的过程,是先把地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地热电站的蒸气温度要比火电厂锅炉出来的蒸气温度低得多,因而地热蒸气经涡轮机的转换效率较低。
地热发电一般要求地热流体的温度在150℃以上,这时热转换效率相对较高,因而发电成本较低,经济性较好。
在缺乏高温地热资源的地区,中低温(例如100℃以下)的地热水也可以用来发电,只是经济性较差。
蒸汽型地热发电系统:蒸汽型地热发电是把高温地热田中的干蒸汽直接引人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在引人发电机组前先要把蒸汽中所含的岩屑、矿粒和水滴分离出去。
热水型地热发电系统:这是目前的主要方式,适用于中低温地热资源。
低温热水或湿蒸汽不能直接送入汽轮机,需经一定手段,把热水变成蒸汽或利用其热量产生别的蒸汽,才能用于发电。
联合循环地热发电系统:该系统从生产井到发电,再到最后回灌到热储,整个过程都是在全封闭系统中运行的,因此即使是矿化程度很高的热卤水也可以用来发电,不存在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由于是全封闭的系统,在地热电站也没有刺鼻的硫化氢味道,因而是100%的环保型地热系统。
这种地热发电系统进行100%的地热水回灌,从而延长了地热田的使用寿命。
6、空气污染:在开发地热能的过程中,热流体中所含的各种气体和悬浮物将排人大气中,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气体主要有H2S 、CO2。
化学污染:地热水的形成一般为大气降水经过地下深循环,与围岩进行化学物质交换,围岩中各种化学组分进人水体使地热水中含有对环境有益和有害的常量成分、撒量成分及放射性成分。
通过不同地区的地热开发,我们发现在这些成分中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拓染的主要有:盐类的污染和有害元素的污染等。
热污染:尾水的排放,促使局部空气和水体的温度升高,改变生态平衡,影响环境和生物生长.造成热污染。
噪声污染:噪声污染一般是由钻探和地热井放喷造成的。
在钻探过程中,各种机械噪声高达90dB,干热田钻进的噪声可能达80 dB(相当于喷气式飞机起飞的水平),这对居民区和钻工的身体造成影响。
地面沉降:几乎从任何热储中长期抽出流体都有可能导致可以监浏到的地面沉降。
地震活动:地热异常区多数是现代火山、近代岩浆活动地区或近代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区。
这意味着地热资源开发一般发生在自然断裂通道和活断层上,即区域地震活动性强的地区。
当抽取和注人流体时,一旦流体压力超过启动断层运动所需的临界值时,就会诱发地震。
7、是指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温度一般低于25℃,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具备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球内部的热能资源。
浅层地热能是地热资源的一个组成部份。
特点:浅层地热能不是传统概念的深层地热,是地热可再生能源家族中的新成员,它不属于地心热的范畴,是太阳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广泛的存在于大地表层中。
它既可恢复又可再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低温能源。
以往这种低温能源,属于低品位的能源(通常温度﹤25℃,区别于石油、煤炭等一次性高品位能源),往往被人们所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