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虫儿飞》课件
- 格式:docx
- 大小:12.65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虫儿飞》含反思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加强对音乐节拍、节奏的感知。
•通过歌曲、舞蹈的形式启发幼儿对生命的探索和感悟,培养情感和社交能力。
•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听觉分辨能力和配合性,提高幼儿的文艺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歌曲介绍•歌曲名:虫儿飞•作词:施红艳•作曲:劳动创作•歌曲类型:儿童歌曲舞蹈介绍虫儿飞舞蹈活泼、欢快,是给孩子们身体锻炼的机会。
通过嘹亮的歌声和欢快跳动的舞姿,激发孩子们身体的潜能,充分表达幼儿的无限欢乐。
教学过程第一步:歌曲欣赏教师播放《虫儿飞》歌曲,让孩子们听一遍,然后再听两遍。
让孩子们跟随节奏进行有规律的动作。
动作由教师安排,一边唱一边跳,让孩子们感受音乐和跳动的感觉。
第二步:舞蹈讲解1.带着孩子们练习小步伐进行平移(左右移动脚),做好上下摆动的动作。
教师可以领着孩子们练习,慢慢深入。
2.孩子们边跳边唱,教师在旁边引导,加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在认真做完之后,大声鼓掌,表扬孩子们的努力。
同时,鼓励那些有特殊表现的孩子,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分享自己的成果。
第三步:合作演练教师组织幼儿分小组,让孩子们自由组合,形成三人一组或四人一组的队伍。
然后,教师播放歌曲,每个组员都要按照旋律动作起来,跳舞表演。
让所有孩子参与到这次合作演练之中,让小朋友们获得成就感和成功的快感。
第四步:反思在活动结束之后,让每一个幼儿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既鼓励孩子们发扬优点,又纠正孩子们的缺点,并更好的引导幼儿形成恰当的自我评价。
教学资源•歌曲资源: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歌曲可从儿童音乐网站下载。
•舞蹈资源:可以通过各种通讯软件,比如微信、QQ等适时地发放相关的课件或视频,让家长在家辅导孩子。
教学反思在这次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老师在后续教学中更加重视。
同时,还有一部分timid 的孩子在表演中有所忌惮,不够自信,这也是需要我们老师加强交流、鼓励孩子的表现。
《虫儿飞》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精选)目录CATALOGUE•课程介绍与目标•歌曲《虫儿飞》解读•教学方法与手段•钢琴伴奏技巧指导•演唱技巧训练与提高•舞蹈编排与表演技巧•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01CATALOGUE课程介绍与目标教案背景及目的教案背景本次音乐公开课以经典儿歌《虫儿飞》为主题,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音乐发展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其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程,使幼儿能够熟练掌握《虫儿飞》的旋律和歌词,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幼儿的乐感和节奏感,同时激发其对音乐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幼儿能够准确演唱《虫儿飞》歌曲,理解歌曲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鼓励其通过舞蹈、表演等形式展现对歌曲的理解。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中的美好与快乐,培养其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时间本次音乐公开课时长为45分钟。
课程安排课程包括导入、学唱歌曲、舞蹈表演和课堂总结四个环节。
其中,导入环节通过故事或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兴趣;学唱歌曲环节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方式进行教学;舞蹈表演环节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展现个性;课堂总结环节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02CATALOGUE歌曲《虫儿飞》解读歌曲背景及作者简介歌曲背景《虫儿飞》是一首以昆虫为主题的儿童歌曲,通过生动有趣的歌词和轻快的旋律,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乐趣的昆虫世界。
作者简介歌曲的创作者是一位知名的儿童音乐作曲家,他/她以创作富有教育意义和儿童喜爱的歌曲而著称。
通过《虫儿飞》,他/她成功地将自然知识和音乐艺术相结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首寓教于乐的佳作。
歌词分析与意境描绘歌词分析《虫儿飞》的歌词简洁明了,运用了大量的象声词和形象的描绘,使得孩子们能够轻松地理解和记忆。
歌词中通过描述昆虫们飞舞、鸣叫的场景,勾勒出一幅热闹而和谐的自然画卷。
2024年大班音乐教案《虫儿飞》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虫儿飞》,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2.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的内涵。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虫儿飞》,理解歌曲内涵。
2.教学难点:歌曲中较为复杂的节奏和旋律。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歌曲音频3.音乐教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音乐游戏,活跃课堂氛围。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昆虫,引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
(二)歌曲欣赏1.播放歌曲《虫儿飞》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三)歌曲学唱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
2.分句教唱,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3.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四)歌曲表现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昆虫,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昆虫。
2.全班同学共同演唱歌曲,用动作展示昆虫的飞翔。
(五)歌曲创编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
2.学生分组讨论,创作新的歌词。
3.各组展示创编成果,全班同学共同演唱。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自主演唱歌曲《虫儿飞》,并录制视频。
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并将视频发送至班级群。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虫儿飞》的学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得到了提高,歌曲演唱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3.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二)歌曲欣赏1.播放歌曲《虫儿飞》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教师:“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感受这首歌曲带来的夜晚的宁静和虫儿的灵动。
大班音乐《虫儿飞》课件大班音乐《虫儿飞》课件活动内容:活动目标:1、幼儿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
2、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3、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重点: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活动难点: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4|4拍的节奏型。
2、材料准备:挂图《虫儿飞》、音乐CD、节奏卡。
活动过程:一、预备起势师生讨论,什么时候人会打哈欠?保持打哈欠的状态,练声曲《亲爱的回声》幼儿起立,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
学习模仿虫儿飞练习发音。
讨论:刚刚你们学习虫儿飞飞去了哪些地方?二、赏析感受1、播放音乐CD,幼儿欣赏。
提问:歌曲中虫儿飞去了那里,你还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2、请幼儿表达感受,教师提炼4|4拍的节奏型优美、舒缓的节奏特点。
三、情境感应1、出示节奏型卡X XX XX|X — X —|,引导幼儿做动作。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虫儿在飞的场景。
四、学唱歌曲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一边学歌一边划指,规范歌词及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小手准备,伸出食指划指,第一遍请幼儿看教师指划唱歌;第二遍幼儿与教师一起指划。
2、教师钢琴伴奏,幼儿分句学唱。
五、延伸变式教师请幼儿讨论歌曲共有几部分?引导幼儿分男孩和女孩唱第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合唱。
六、结束活动1、请幼儿利用课余区角时间画一画歌曲中的情景并适当创编。
2、全班幼儿随音乐做小虫飞状结束活动。
大班音乐教案《虫儿飞》一、教学目标1.了解《虫儿飞》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2.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舞动身体;3.提高幼儿的听觉与音乐鉴赏能力;4.加深幼儿对昆虫的认知,促进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步骤1. 引入老师拿出一些昆虫图片,让幼儿看看,问他们知道这些昆虫的名字吗?它们在大自然中有什么作用呢?2. 歌曲欣赏老师播放《虫儿飞》的音乐,并让幼儿听歌词:虫儿飞,虫儿飞,玉带围,金丝绒。
枣花香,桃花韵,春已深,夏未至。
绿叶红花好处多,翅膀一扇飞遍天。
3. 舞蹈动作老师示范跟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做出蝴蝶和小鸟飞舞的动作,让幼儿模仿跟随。
接着,老师让幼儿自由舞蹈,展示自己的创意。
4. 制作虫儿老师拿出绿色的纸张,让幼儿用剪刀剪出一只小虫,然后在虫子上涂上各种颜色,制作自己的虫儿。
5. 教学评估老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舞蹈和虫儿,并考核他们对歌曲和昆虫的记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听歌曲跟随旋律和节奏舞动身体;2.制作自己的虫儿。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歌曲的意义和理解昆虫的作用。
四、教学延伸1.制作一个昆虫文化角落,让幼儿观察昆虫,并展示自己的艺术;2.采集昆虫制作临时展览,让幼儿感受一下昆虫世界的美丽;3.通过收集昆虫资料,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
五、结论通过本次音乐教案,幼儿不仅学会了一首歌曲,还了解了昆虫的种类和作用。
同时,通过舞蹈和手工制作,幼儿的创意和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昆虫学,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大自然,创造更多的艺术作品。
大班音乐《虫儿飞》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教学准备目录contents •教学过程•歌曲教学•音乐欣赏•学生表现评价•教师自我反思目录01教学目标引导幼儿了解《虫儿飞》的歌词内容、旋律和节奏。
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重点音符和节拍,培养节奏感和音准。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自信地演唱《虫儿飞》。
锻炼幼儿的嗓音和呼吸控制,提高发声和合唱技巧。
通过歌曲传递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关爱,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增强艺术修养和审美观念。
02教学重点理解歌曲《虫儿飞》所表达的情感通过分析歌词和背景,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中传达的宁静、温馨的情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通过倾听、演唱等活动,引导幼儿用柔和、优美、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歌曲情感与表达掌握歌曲的节奏通过出示节奏卡片、敲击乐器等方式,引导幼儿感知并掌握歌曲的节奏。
认识和感知节拍通过律动、拍手等方式,引导幼儿感知节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节奏与节拍通过表演歌曲、舞蹈等方式,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通过分组合作、集体合唱等活动,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演唱、演奏、表演,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音乐表现与合作认识音符通过出示音符卡片、唱名歌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音符,了解音符的名称和时值。
掌握基本乐理知识通过讲解和演示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高、音程、和弦等,为幼儿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音乐基础知识03教学难点幼儿对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老师通过多种形式和游戏让他们感知、理解和掌握这两种节奏。
幼儿无法准确区分并掌握两种音符的时值,需要老师进行比较和演示,帮助幼儿理解。
节奏掌握幼儿对打击乐器接触较少,缺乏演奏技巧,需要老师通过示范、演示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虫儿飞》
一、概述
本教案为大班音乐课的一节课,主题为儿歌《虫儿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培养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快乐的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后,孩子们将能够:
•熟练掌握儿歌《虫儿飞》的曲谱和歌词,并能够正确地演唱出来。
•发展音乐感知能力,能够辨别简单的音调和音高。
•形成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演唱和合唱,体会团队和谐演绎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CD播放器
•教师更换器设备
•教学实物
•曲谱和歌词打印件
四、教学流程
1. 导入新知
(1)通过一首简单的歌曲作为本节课的导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将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学习中来。
(2)询问孩子们知道哪些有关音乐的事情,进入音乐知识的初步介绍。
2. 讲解儿歌《虫儿飞》
(1)教师出示《虫儿飞》的曲谱和歌词,让孩子们看到曲谱和歌词,介绍歌曲的歌词和小故事。
(2)教师通过CD播放器放《虫儿飞》的录音,带领孩子们一起唱。
3. 分组学唱
(1)教师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
(2)每个小组依次练习唱歌,教师通过切换角色和配合,让孩子们在唱歌时保持积极的状态。
4. 合唱
(1)学习完毕后,合并小组开始合唱。
(2)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演唱,加入一些合声,使音乐更加和谐。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孩子们不仅能够熟悉儿歌《虫儿飞》的歌曲和歌词,更重要的是发展了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希望同学们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常思考这些教育的相关问题。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与说课《虫儿飞》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辨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等。
2. 能够模仿并跟读歌曲中的音乐语言,如音高和音长等。
3. 能够用身体配合歌曲的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4. 增强集体合作意识,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内容:音乐欣赏和动作表演《虫儿飞》重点:音乐欣赏和节奏感知难点:动作表演的配合和合作三、教学准备1. CD或电子设备播放《虫儿飞》音乐;2. 班级环境的布置:清空教室中央的区域,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3. 保持教室整洁、安全,确保学生能够自由运动。
四、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们打招呼,问候师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接着,教师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说:“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一首有趣的歌曲,它的名字叫《虫儿飞》。
你们喜欢听歌吗?有谁喜欢听歌?”等待学生们的回答。
2. 音乐欣赏(15分钟)2.1 学生们听开篇的旋律,教师用简单的旋律演唱一遍。
学生跟着教师的演唱,模仿教师的音高和音长。
教师提问:“在这首歌曲中,我们大家都听到了什么旋律?”学生回答后,教师表扬并指出正确的回答。
2.2 教师给学生播放音乐,学生们仔细启动听。
音乐播放完毕后,教师简要介绍《虫儿飞》是一首欢快的儿歌,描写了小虫子们快乐飞舞的场景。
2.3 教师反复播放歌曲,要求学生仔细听。
音乐播放期间,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不同元素,如旋律、节奏等,并与学生展开互动。
2.4 教师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模仿其中的旋律动唱,将音乐元素与歌曲内容相结合。
3. 动作表演(20分钟)3.1 教师组织学生们站在教室中央的空地上,让他们放松身体,面向教师。
3.2 教师用模拟的动作表演并提问:“在这首歌中,我们发现了逐渐加快而有节奏感的音乐,如果我们将这种节奏感和歌曲内容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怎样动起来呢?”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表演。
3.3 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做简单的动作表演:用两只手做蝴蝶状向上“飞”的姿势跳起舞蹈,同时下身小步爬行,模仿虫儿爬行和飞翔的动作。
大班音乐《虫儿飞》课件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
2、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3、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重点: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活动难点: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4|4拍的节奏型。
2、材料准备:挂图《虫儿飞》、音乐CD、节奏卡。
活动过程:一、预备起势
师生讨论,什么时候人会打哈欠?
保持打哈欠的状态,练声曲《亲爱的回声》
幼儿起立,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
学习模仿虫儿飞练习发音。
讨论:刚刚你们学习虫儿飞飞去了哪些地方?
二、赏析感受
1、播放音乐CD,幼儿欣赏。
提问:歌曲中虫儿飞去了那里,你还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2、请幼儿表达感受,教师提炼4|4拍的节奏型优美、舒缓的节奏特点。
三、情境感应
1、出示节奏型卡X XX XX|X — X —|,引导幼儿做动作。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虫儿在飞的场景。
四、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一边学歌一边划指,规范歌词及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小手准备,伸出食指划指,第一遍请幼儿看教师指划唱歌;第二遍幼儿与教师一起指划。
2、教师钢琴伴奏,幼儿分句学唱。
五、延伸变式
教师请幼儿讨论歌曲共有几部分?引导幼儿分男孩和女孩唱第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合唱。
六、结束活动
1、请幼儿利用课余区角时间画一画歌曲中的情景并适当创编。
2、全班幼儿随音乐做小虫飞状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