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讲义 第一章 信息资源管理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3.29 MB
- 文档页数:55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w1.1信息w1.1.1信息概述w1.1.2信息分类w1.1.3信息度量w1.1.4信息传播w1.2信息资源w1.2.1信息资源分类w1.2.2信息资源特点w1.2.3文献信息资源w1.2.4灰色文献w1.2.5信息资源配置w1.2.6信息资源整合w1.3信息资源管理w1.3.1信息资源管理概念w1.3.2 信息资源管理相关学科1.1 信息1.1.1 信息概述(1)信息定义1)经典定义①维纳的定义1948年,维纳(Norbert Wiener)在他的专著《控制论——动物和机器中的通信与控制问题》中提出;“信息既不是物质,又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
”该定义只是划清了信息与物质、能量之间的界限,没有说清楚到底什么是信息,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定义。
②申农的定义1948年,信息论的创始人、美国贝尔实验室工程师申农,在《贝尔系统电话杂志》上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一文,指出“信息是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是在传播的过程中确定的,信号从信源出发,经过信道,传递到信宿。
该定义考虑了信息的随机不确定性,但是未能包容信息的内容和价值,也没有解决信息是什么的问题。
③系统论概念系统论中信息被规定为系统的组织程度的度量。
信息的系统化概念:一,信息的构成要首尾相顾,前后相联,自成一体,以便系统、全面、本质地反应客观事物,信息如不实现系统化,就谈不上系统地、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
二,信息反映要有联系性,防止孤立、静止、片面性。
2)现实定义①认识论定义1988年,我国学者钟义信在《信息科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现在学者认为信息是用文字、数据或符号、信号等形式,通过一定的传递和处理来表现各种相互联系客观事物,在运动变化中所具有特征内容的总称。
信息的认识论概念,内涵是:首先,信息与反映的内容相同,构造、范畴相同,两者具有同一性特征。
其次,信息,尤其是系统信息的运行过程天然符合人的认识由浅及深、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导论1.信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2.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是指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
3.信息化由于信息、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无论政府还是各行业都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包括教育信息化、农业信息化、金融信息化、交通运输信息化等诸多方面,大体上包括社会信息化和经济信息化。
4.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量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社会信息化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的必然产物。
5.社会信息化包括哪几个层次?(课后题)包括三个层次:一是通过自动控制、知识密集而实现的生产工具信息化;二是通过对生产行业、部门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自动化控制而实现的社会生产力系统信息化;三是通过通信系统、咨询产业以及其他设施而实现的社会生活信息化。
6.经济信息化(2009年名词)经济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
其主要特征是信息要素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有赖于物质材料的增加和新能源的开发,而是有赖于信息力量的推动。
7.信息资源的概念,什么是信息资源?(2004年名词)(课后题)⑴狭义的理解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科技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社会发展信息、市场信息、金融信息等,都是信息资源的重要构成要素。
⑵广义的理解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包括4个部分:I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II为某种目的而产生信息的信息生产者的集合,III加工、处理和传递信息的信息技术的集合,d其他信息活动要素(如信息设备、设施、信息活动经费等)的集合)综合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可以这样认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1.1信息概述1.1.1信息的定义1928年,哈特莱(L.R.V.Hartley)在《贝尔系统电话》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信息传输(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的论文,区分了消息和信息。
他认为“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将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并用选择的自由度来计算这种信息的大小。
1975年,意大利学者郎高(G.Longo)出版了专著《信息论:新的趋势与未决问题》,并在序言中指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成、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它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是在事物本身。
”1996年,中国学者钟义信在《信息科学原理》中详尽阐述信息概念。
他指出,在信息概念的诸多层次中,最重要的两个层次:一个是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本体论层次;另一个是受主体约束的认识论层次。
从本体论的层次上考察,信息可被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以及它的状态改变的方式”。
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者主体所描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1.1.2信息的特性所谓信息的特性,是指信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1、普遍性2、时效性3、相对性4、与物质不可分割性5、可传递和干扰性6、可加工性7、可共享性1.1.3信息的类型1、按照信息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分类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自然信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信息以及人类所生产的物质所产生的信息,包括生命信息、非生命物质存在与运动信息、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之间的作用信息等。
社会信息是指人类各种活动所产生、传递与利用的信息,包括一切人类运动变化状态的描述。
2、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可将信息划分为消息、资料和知识消息是关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情况的最新报道。
资料是客观事物的静态描述与社会现象的原始记录。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发现、发明与创造的成果3、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可将信息划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语法信息。
由于主体具有观察力,能够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由此获得的信息可称为语法信息。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1.1信息概述1.1.1信息的定义1928年,哈特莱(L.R.V.Hartley)在《贝尔系统电话》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信息传输(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的论文,区分了消息和信息。
他认为“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将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并用选择的自由度来计算这种信息的大小。
1975年,意大利学者郎高(G.Longo)出版了专著《信息论:新的趋势与未决问题》,并在序言中指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成、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它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是在事物本身。
”1996年,中国学者钟义信在《信息科学原理》中详尽阐述信息概念。
他指出,在信息概念的诸多层次中,最重要的两个层次:一个是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本体论层次;另一个是受主体约束的认识论层次。
从本体论的层次上考察,信息可被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以及它的状态改变的方式”。
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者主体所描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1.1.2信息的特性所谓信息的特性,是指信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1、普遍性2、时效性3、相对性4、与物质不可分割性5、可传递和干扰性6、可加工性7、可共享性1.1.3信息的类型1、按照信息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分类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自然信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信息以及人类所生产的物质所产生的信息,包括生命信息、非生命物质存在与运动信息、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之间的作用信息等。
社会信息是指人类各种活动所产生、传递与利用的信息,包括一切人类运动变化状态的描述。
2、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可将信息划分为消息、资料和知识消息是关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情况的最新报道。
资料是客观事物的静态描述与社会现象的原始记录。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发现、发明与创造的成果3、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可将信息划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语法信息。
由于主体具有观察力,能够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由此获得的信息可称为语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