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48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典型故障分析与处理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自动保护装置,主要用于监测电网的各种异常状态,并在发生故障时及时切除故障部分,以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次回路是继电保护的基本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电网的输入信号转换为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识别和处理的信号。
在实际操作中,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也会遇到各种故障和问题。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些典型的故障,并介绍处理方法。
1. 继电保护装置异常:当继电保护装置本身出现故障时,可能会导致误判或无法触发保护操作。
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检修或更换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
2. 二次回路接触不良:二次回路中的连接件松动或腐蚀等问题,会导致信号传输不畅或信号失真,影响继电保护的准确性。
解决方法是检查二次回路连接件,确保其稳定可靠。
3. 二次回路短路:当二次回路中出现短路时,继电保护装置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对潜在故障的识别能力下降。
此时,需要检修或更换短路故障点,并重新校验二次回路的准确性。
4. 电源故障: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需要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否则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无法正常运行。
需要定期检查电源设备,并在发现故障时及时修复。
5. 信号失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干扰,导致信号失真或丢失。
此时,可以尝试使用抗干扰措施,如使用屏蔽线缆等,来减少信号失真。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和问题。
为了保证继电保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并在出现故障时及时处理。
可以通过引入辅助设备和技术手段,如远动、通信等来提升继电保护的性能和可靠性。
电工进网作业培训讲义: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一、继电保护概述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都有可能出现故障,如线路短路、变压器过载、发电机失速等。
这些故障若不能及时切除,就会导致设备损毁,乃至整个电力系统崩溃。
因此,继电保护的作用就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切除故障部分,使得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继电保护按照其应用范围,可以分为发电机继电保护、变电站继电保护和线路继电保护等。
根据其工作原理不同,继电保护又可分为电流继电保护、电压继电保护、功率继电保护、频率继电保护等。
二、继电保护工作原理继电保护通常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传感器:用于将电力系统中的电量变化转换为电信号;2.测量和比较单元:对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设定值进行比较;3.操作单元:用于实现开关设备的操作,切除故障电路。
根据工作原理,继电保护又可分为热继电保护、磁力继电保护、电磁式继电保护、静态式继电保护等。
其中,静态式继电保护由于其灵敏度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优点,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电磁式继电保护。
三、二次回路概述二次回路是指继电保护系统中,从主开关到继电保护之间的电路。
它通常由CT、PT、配电柜、接线柱等组成,连接的部分包括电源、信号源、继电保护等。
在二次回路中,CT用于将高电流变换为相对应的低电流,并输出到继电保护中。
PT则用于将高电压变换为相对应的低电压,并输出到继电保护中。
在二次回路中,必须保证电路的连通性良好,信号的可靠性高,并设有母线隔离开关等。
四、二次回路的特点和应用二次回路具有以下特点:1.相对低电压、相对小电流:与电力系统中的高电流、高电压相比较小。
2.实时性要求高:二次回路的测量结果及时反映电力系统中的变化。
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测量、计算和保护动作。
3.灵敏度和可靠性要求高:继电保护必须在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进行保护动作。
二次回路在电力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负载中心的保护中,需要灵敏的保护来切除故障部分。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验收规范要求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用于监测电力设备的状态并在异常情况下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而二次回路验收规范是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检验和验证的标准和要求,确保继电保护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设计要求。
一、继电保护要求1.运行特性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应具有良好的运行特性,能够对不同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作出准确的保护决策,并及时采取保护动作。
具体要求有:快速动作、准确性、可靠性、灵敏度等。
2.电气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应符合电气性能要求,包括耐电压能力、抗干扰能力、绝缘强度等。
3.可靠性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长时间连续工作,并具备自动检测和诊断功能。
同时要求装置本身具有故障自动切换和备件自动切换的功能。
4.通信功能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应具备通信功能,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并能够远程监测、调试和控制。
5.操作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应具备简单易懂的操作界面,操作方便、人性化,并具备一定的防误操作功能。
同时要求装置故障自动存档和报警提醒功能。
1.设备安装要求:二次回路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保证回路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二次线路应具备良好的传导性能,并远离干扰源,防止干扰对继电保护装置造成影响。
2.电器性能测量:对二次回路各项电气参数进行测量,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确保参数满足设计要求,并与设备参数进行对比。
3.软件程序验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软件程序进行验证,确保其与设计要求一致,并能正确处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
4.功能与性能验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各项功能进行验证,包括故障检测、保护决策、保护动作等,确保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校正。
5.可靠性验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包括长时间连续工作、自动切换和备件切换等功能的验证,确保在实际运行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
6.通信联络验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通信功能进行验证,包括与其他设备的信息交互、远程监测和调试等功能的验证,确保通信联络能够正常进行。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检查和校验
1工作周期
为了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可靠地动作,通常应对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进行定期的停电检查及校验。
一般校验、检查的周期如下:
(1)3kV~10kV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至少应每两年进行一次。
(2)要求供电可靠性较高的10kV重要用户和供电电压在35kV及以上的变配电所的继电保护装置,应每年进行检查。
2检查与校验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一般在停电时对电气元件及二次回路进行检查校验,主要应做以下
各项内容:
(1)继电器要进行机械部分的检查和电气特性的校验,例如,反时限电流继电器应做反时限特性试验,画出特性曲线。
(2)测量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用1000V兆欧表测量。
交流二次回路每一个电气连接回路,应包括回路内所有线圈,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全部直流回路,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
(3)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进行通电试验(包括电流互感器的吸收试验)。
(4)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整组动作试验(即传动试验)。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典型故障分析与处理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保证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也会出现故障,导致电力系统的异常甚至事故。
本文主要针对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典型故障进行分析与处理。
1. 继电保护故障继电保护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电力系统的变化,及时对电路进行保护。
继电保护故障主要发生在保护装置本身出现问题或者保护装置的接线出现问题时。
一般继电保护故障表现为无法动作、误动作和故障指示。
具体的处理方法如下:(1)无法动作继电保护无法动作的主要原因是保护装置自身出现故障。
在处理这种故障时,首先需要检查保护装置的供电是否正常,如果供电正常,则需要检查保护装置内部的元件是否正常,例如电磁铁、触头等。
如果装置元件正常,则需要检查主要回路和辅助回路的接线是否正常。
(3)故障指示2. 二次回路故障二次回路的主要功能是将电力系统中的参数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保护装置,并辅助保护装置进行判断和处理。
二次回路故障主要发生在传感器和接线出现问题时。
具体的处理方法如下:(1)传感器故障传感器是将电力系统中的参数转换成电信号的关键部件,如果出现故障,则会影响保护装置的判断和处理。
传感器故障一般表现为信号失真或信号消失。
在处理这种故障时,需要首先检查传感器的供电是否正常,如果供电正常,则需要检查传感器的内部元件是否正常。
(2)接线故障总的来说,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故障的处理需要详细的检查和排除,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也需要针对不同的故障情况有所区别。
只有保证了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正常运行,电力系统才能够实现安全稳定运行。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二次回路内容提要继电保护:发电机、输电线路、变压器、母线、电动机常用的、基本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与接线。
二次回路:断路器的控制、信号及同期回路。
自动装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自动重合闸装置、自动调节励磁装置、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第一章: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可靠性。
第二章: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包括:{1、反映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
2、反映相间短路的方向过电流保护。
3、输电线路的接地保护。
4、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
5、输电线路的差动保护。
6、输电线路的高频保护。
}第一节:反映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
包括:{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瞬时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电流电压连锁速断保护}三段式电流保护装置:35KV及以下的单侧电源供电线路常采用。
第一段为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第二段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三段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主要用在较低电压线路及电动机保护上。
第二节:反映相间短路的方向过电流保护。
第三节:输电线路的接地保护。
1、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的接地保护。
在我国,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均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又称为大接地电流电网。
2、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的接地保护。
电压为3~35KV的电网,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统称为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
第四节: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
第五节:输电线路的差动保护。
包括:{线路纵差动保护、平行线路的横联方向差动保护、平行线路的电流平衡保护}第六节:输电线路的高频保护。
包括:{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相差高频保护、高频闭锁距离保护}高频通道的种类:输电线路高频通道,微波通道,光纤通道。
基本知识讲课内容:1、二次回路基础知识(二次回路内容、二次回路图分类、常用符号及元器件表示方式,变配电所二次设备布置)2、继电保护的基础知识(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球、继电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构成、继电器的基本原理及分类、互感器的极性、方向、误差、接线)3、结合公司装置及技术说明书讲解公司装置是如何实现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满足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的;公司装置中使用的继电器的类型;互感器的各种接线方式如何在公司装置上实现讲课要求:1、了解二次回路的基本知识2、掌握继电保护的基础知识3、针对讲课内容出相应的习题,10道左右二次回路基本知识一、二次回路内容变配电所的二次部分对于实现变配电所安全、优质和经济的电能分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变配电所的电气设备按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其控制保护接线回路又可分为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
一次设备是指直接输送和分配电能的高电压、大电流设备,包括电力母线、电力线路、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
由变配电所一次设备组成的整体称为变配电所一次部分。
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进行监察、控制、测量、调节和保护的低电压、小电流设备,包括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操作电源、熔断器等。
由变配电所二次设备组成的整体称为变配电所二次部分。
一次回路又称为一次接线是将一次设备相互连接而形成的电路。
二次回路又称为二次接线是将二次设备相互连接而形成的电路。
包括电气设备的测量回路、控制操作回路、信号回路、保护回路等。
二次回路的工作任务是反映一次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控制一次设备,即在一次设备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反应故障,并使故障设备退出工作,保证变配电所处于安全的运行状态。
二次回路的主要内容是高压电气设备和电力线路的控制、信号、测量及监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操作电源等系统。
a、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器具、控制对象及控制网络构成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对变电站的开关设备进行就地或远方跳、合闸操作,以满足改变主系统运行方式及处理故障的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电力供电系统包括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成千上万的电气设备和数百千米或上千千米的线路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系统。
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的影响(如雷电、暴雨、狂风、冰雹、误操作等)使得发生电气事故的可能性大量存在。
而电力供电系统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处发生事故就可能迅速扩大到其他地方。
例如,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一相金属性接地故障时,另两相对地电压就会升高,危胁整个电路上的电气设备。
另外,发生电气短路事故时,由于短路电流的热效应和电动力的作用,往往使电气设备遭到致命的破坏。
因此,电力供电系统必须保证安全可靠地运行,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谈到运行的经济性、合理性。
为了保证电力供电系统运行可靠,必须设置继电保护装置。
一、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1) 电力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当电力供电系统发生异常运行时(如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变压器运行温度过高、油面下降等),继电保护装置应准确地做出判断并发出相应的信号或警报,以便使值班人员得以及时发现,迅速处理,使之尽快恢复正常。
(2) 当电力供电系统中发生损坏设备或危及系统安全运行的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立即动作,使故障部分的断路器掉闸,切除故障点,防止事故扩大,以确保系统中非故障部分继续正常供电。
(3) 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和运动化,如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遥控、遥测等。
二、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1) 动作选择性。
电力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动作,但只切除系统中的故障部分,而其他非故障部分仍继续供电(图4 - 1)。
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是靠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类型和正确计算整定值,使各级继电保护很好地配合而实现的。
当确定了继电保护装置类型后,在整定值的配合上,通过设定不同的动作时限,可以使上级线路断路器继电保护动作时限比本级线路的断路器继电保护动作时限大一个时限级差Δt一般取0. 5s ~ 0. 7s。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典型故障分析与处理继电保护系统是电力系统中保障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超过设定的运行参数时,继电保护系统将立即采取行动,切断故障部分,并保护其他设备免受损害。
1. 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和拒动问题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和拒动是继电保护系统中常见的问题。
误动指的是在无故障或正常工作条件下,继电保护装置误切断电路。
拒动则是在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未触发动作。
这些问题可能源于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参数错误、接线错误、设备老化等原因。
在分析中,需要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参数、接线连接是否正确,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更换。
2. 二次回路接触不良二次回路是继电保护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用来传递故障信号和控制信号。
如果二次回路中存在接触不良、断线或短路等情况,会导致继电保护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分析故障时,需要检查二次回路的接线和连接处是否牢固,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复。
3. 继电保护设备故障继电保护设备本身也可能发生故障,例如内部元件老化、接触不良、短路等情况。
在分析中,需要检查继电保护设备的工作情况和接线连接,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复。
4. 电力系统参数变化电力系统中的参数变化,例如电流、电压等的突变或超过设定值,也会导致继电保护系统的误动或拒动。
分析中需要检查电力系统参数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设置。
在处理继电保护系统的典型故障时,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发现故障:通过继电保护系统的告警系统或巡检等方式,发现故障存在。
2. 确认故障类型:通过仪器设备和相关数据分析,确定故障的具体类型和位置。
3. 排除故障可能性:根据故障类型和位置,逐一排除可能的故障原因。
4. 处理故障:根据故障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修复或更换故障设备。
5. 检测和测试:处理完故障后,需要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检测和测试,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6. 记录和总结:对故障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为以后类似故障的处理提供参考。
继电保护与二次系统(高压电工进网作业)主要介绍继电保护二次系统和传统的继电保护一.继电保护任务及基本要求1.继电保护任务造成电气设备故障或异常运行的原因:由于外力破坏、内部绝缘击穿、过负荷、误操作等。
最常见故障:短路故障短路故障: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大电流接地系统发生的单相接地短路、以及变电器、电机类设备的内部线圈匝间短路。
任务:(1)当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能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切除,将事故尽可能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当正常供电的电源因故中断时,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将自动投入备用电源。
2.继电保护基本要求基本要求:为了能正确无误迅速切除故障,使电力系统能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运行,要求继电保护具有足够的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可靠性。
电力系统故障基本特点:电流突增、电压突降或过高、电流和电压相位角发生变化,以及出现负序或零序分量等。
还有其他的物理量,如变压器油箱内故障时伴随产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压强度的增高等特点。
利用这些基本特点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
各种继电保护:电流过负荷、过电流、电流速断、电流方向保护、低电压、过电压、电流闭锁电压速断、差动、距离、高频保护等。
此外还有如瓦斯保护。
选择性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应能有选择地将故障部分切除,让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
为此一般按整定电气量的动作值和上下级保护动作时限进行配合(一般时差取~秒)。
快速性减轻故障设备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加快系统电压的恢复,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
灵敏性灵敏性系指继电保护装置对故障和异常工作状况的反映能力。
在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不管短路点的位置如何、不论短路的性质怎样,保护装置均不应产生拒绝动作;但在保护区外发生故障时,又不应该产生错误动作。
相邻设备的上下级保护之间的灵敏性配合也是选择性的条件之一。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作时应可靠动作,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典型故障分析与处理继电保护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对电力设备和电路进行保护。
在继电保护系统中,二次回路起着承载和传递保护信号的作用。
二次回路的故障可能会导致整个继电保护系统无法工作,因此对二次回路的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二次回路典型故障1.断线故障:二次回路中的导线可能会被断裂,导致信号无法传输到继电保护设备。
此时,保护装置无法接收到需要的保护信号,无法正确地进行保护动作。
2.短路故障:两条二次回路导线之间可能会发生短路,导致保护设备受到干扰或损坏。
短路故障可能会导致大电流流过保护设备,引发线圈过热、烧坏等问题。
3.接触不良故障:二次回路中的接触器、插头等连接部件可能会存在接触不良问题,导致信号传输中断或信号衰减。
接触不良故障可能会导致保护设备误动作或保护动作迟缓。
二、故障分析1.断线故障分析:如果在二次回路中发生断线故障,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分析。
(1)检查二次回路导线是否有明显断裂的现象。
(2)检查二次回路中各个连接点是否正常,是否有松动或接触不良。
(3)使用万用表等工具对二次回路进行测量,判断信号是否能够正常传输。
(1)检查二次回路导线是否短路,是否与其他导线相接触。
(2)检查保护设备是否有短路的问题,例如线圈是否损坏、绝缘是否破损等。
(3)检查短路故障是否会导致保护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2)检查接触不良是否会导致信号传输的不稳定或衰减。
三、故障处理1.断线故障处理:对于断线故障,可以通过更换断裂的二次回路导线来解决问题。
还可以加强对连接点的检查,确保连接可靠。
2.短路故障处理:对于短路故障,需要首先排除导线间的短路问题,然后检查保护设备是否有损坏,如果有损坏则需要进行修理或更换。
3.接触不良故障处理:对于接触不良故障,可以通过清洁、紧固连接部件来解决问题。
如果连接部件损坏严重,则需要进行更换。
对继电保护系统中二次回路的典型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是确保继电保护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
第一章继电保护工作基本知识第一节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CT)是电力系统中很重要的电力元件,作用是将一次高压侧的大电流通过交变磁通转变为二次电流供给保护、测量、录波、计度等使用,本局所用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均为5A,也就是铭牌上标注为100/5,200/5等,表示一次侧如果有100A或者200A电流,转换到二次侧电流就是5A。
电流互感器在二次侧必须有一点接地,目的是防止两侧绕组的绝缘击穿后一次高电压引入二次回路造成设备与人身伤害。
同时,电流互感器也只能有一点接地,如果有两点接地,电网之间可能存在的潜电流会引起保护等设备的不正确动作。
如图1.1,由于潜电流I X的存在,所以流入保护装置的电流I Y≠I,当取消多点接地后I X=0,则I Y=I。
在一般的电流回路中都是选择在该电流回路所在的端子箱接地。
但是,如果差动回路的各个比较电流都在各自的端子箱接地,有可能由于地网的分流从而影响保护的工作。
所以对于差动保护,规定所有电流回路都在差动保护屏一点接地。
图1.1电流互感器实验1、极性实验功率方向保护及距离保护,高频方向保护等装置对电流方向有严格要求,所以CT必2、变比实验须做极性试验,以保证二次回路能以CT的减极性方式接线,从而一次电流与二次电流的方向能够一致,规定电流的方向以母线流向线路为正方向,在CT本体上标注有L1、L2,接线盒桩头标注有K1、K2,试验时通过反复开断的直流电流从L1到L2,用直流毫安表检查二次电流是否从K1流向K2。
线路CT本体的L1端一般安装在母线侧,母联和分段间隔的CT本体的L1端一般都安装在I母或者分段的I段侧。
接线时要检查L1安装的方向,如果不是按照上面一般情况下安装,二次回路就要按交换头尾的方式接线。
CT需要将一次侧电流按线性比例转变到二次侧,所以必须做变比试验,试验时的标准CT是一穿心CT,其变比为(600/N)/5,N为升流器穿心次数,如果穿一次,为600/5。
对于二次是多绕组的CT,有时测得的二次电流误差较大,是因为其他二次回路开路,是CT 磁通饱和,大部分一次电流转化为励磁涌流,此时应当把其他未测的二次绕组短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