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图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3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的通知正文:----------------------------------------------------------------------------------------------------------------------------------------------------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的通知(苏建规〔2013〕669号)各省辖市规划局,昆山市、泰兴市规划局,沭阳县建设局:为更好地指导和推进各地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工作,落实《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见》(苏政发〔2013〕1号)和《省政府2013年度十大重点工作百项考核指标》(苏政发〔2013〕25号)要求,我厅研究制定了《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工作原则开展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为导向,贯彻落实全省“优先推进城镇化、区域发展差别化、建设模式集约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城镇化方针。
二是统筹协调、同步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应优先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或城乡统筹规划同步编制;已完成城市(镇)总体规划修编或城乡统筹规划编制的,可单独编制镇村布局规划。
三是因地制宜、按需编制,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以设区市市区、县(市)域为范围全面组织,或针对需要优化村庄布点的乡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四是政府组织、村民参与,强化政府政策指导与技术服务,高度重视“村两委”意见,积极引导村民参与规划过程,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等充分体现村民意愿和利益。
二、总体目标通过本轮规划优化工作,总体上要实现三个目标。
一是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形成基本稳定的城乡空间体系,其他地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序推进村庄的合理集聚。
二是结合基本农田保护、传统手工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重视保护和培育具有地域特点和产业发展特色的村庄。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 (含近期重点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规划)COMPREHENSIVE PLAN AND GENERAL LAND-USE PLANOF LUODIAN TOWN,BAOSHAN DISTRICT,2019-2035THE SPCIAL PLAN FOR THR NEAR-TERM KEY PUBLIC INFRASTRUCTURES IS INCLUDED.(公示稿)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0年8月一、规划概况1.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罗店镇域石太路以南区域,用地面积40.43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9年-2035年,其中:近期:2019-2025年;远期:2025-2035年。
规划范围图1.总体目标魅力金罗店——落实北上海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战略目标,强化罗店城镇圈中心镇定位,创新“生态+”和“文化+”的发展模式引导乡村振兴和文化复兴,打造长江口上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2.分目标(1)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以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为支撑,立足七百年花神故里,保护与发展并举,最大限度挖掘长江口上历史文化名镇的资源禀赋,重塑历史风貌,弘扬民间艺术,创新“文化+”模式,引领多元文化融合发展,通过创意驱动创新、创新带动创业,探索三创驱动的发展新路径,塑造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2)北上海综合服务型城镇凸显罗店城镇圈的中心镇定位,推进宝山北部地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促进罗店产业社区产城融合发展,强化新老镇区风貌引导,推动宜居、宜业、宜游三位一体发展,将罗店打造成为北上海综合服务型城镇,努力实现一镇两貌秀美、万众创新共营、百姓幸福安康。
(3)宝山乡村振兴示范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罗店镇区与郊野乡村联动发展,在全面提升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水平、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强化公共文化建设的同时,以“生态+文化”的模式引导植入主题性、体验式乡村休闲活动项目,培育乡村地区的“造血”功能,努力将罗店打造成为宝山乡村振兴示范镇。
“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下居民点布局规划——以武穴市车坊村为例摘要:“农者,天下之本也。
”鉴于村庄居民点对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加强居住点规划的广度和深度,向上支撑实用性村庄规划、向下指引居住空间建设。
本文依托村庄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详细规划的法定地位,围绕统筹农村住房布局核心内容,从村庄现状特征与问题、编制体系、编制内容三方面构建居民点规划的编制模式。
以武穴市车坊村居民点规划为实证,对规划实践中三区划定、村庄布局、规模预测、空间布局、用途管制、建设指引的成果转化进行阐述和说明,探索前瞻性、指导性、落地性的居民点规划模式,切实服务于乡村振兴。
关键词:村庄布局,多规合一,人地关系,用途管制,新型农村社区引言“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连续20年聚焦三农,不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是实现乡村振兴重要抓手。
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下,村庄“人、地、业、施”均应集聚发展,发挥集聚效益,集约节约土地。
本文结合“三区三线”划定和村庄编制工作,重点对人的生活空间“居民点”进行系统化研究,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强居民点建设,提升村民幸福感,助推乡村振兴。
1.规划背景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人,其居住聚落的居民点是村庄人地系统交互耦合的重要空间载体,亦是“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的核心区域;同时《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将“统筹农村住房布局”作为“八统筹一明确”之一,充分体现居民点对村庄规划和农民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城乡二元机制导致乡村地区“人地”矛盾,出现宅地基闲置低效、“八不准”等问题。
本文依托村庄规划中镇村座谈、入户访谈、详实调研等基础条件,结合“三区三线”划定和村庄布局工作,优化居民点用地布局和空间形态,保障2035年农民居住建设空间,满足新时代农民生活劳作需求,推行乡村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二〇二一年十二月前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 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黔党发…2020‟5号)要求,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本级政府对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细化落实,是对本行政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作出的具体安排,侧重实施性。
为指导和规范我省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更好地落实上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施性,在全省20个极贫乡镇村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试点工作基础上,制定本指南。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指南侧重于实施性和操作性,后期将结合自然资源部相关政策要求以及各地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反馈情况,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贵州省第三测绘院。
目录1.总则 (1)1.1适用范围 (1)1.2规划定位 (1)1.3编制原则 (1)1.4规划范围及层次 (2)1.5规划期限 (3)2.编制要求 (3)2.1编制主体 (3)2.2编制程序 (3)2.3规划基数 (3)2.4基础分析 (4)3.规划内容 (4)3.1目标定位 (4)3.2区域协同 (5)3.3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5)3.3.1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5)3.3.2农业空间 (5)3.3.3生态空间 (6)3.3.4建设空间 (6)3.3.5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与结构 (7)3.3.6规划分区与用途管制 (8)3.4资源要素保护与利用 (8)3.4.1耕地资源 (9)3.4.2林草资源 (9)3.4.3湿地资源 (9)3.4.4水资源 (9)3.4.5矿产资源 (10)3.4.6古生物化石资源 (10)3.4.7历史文化资源 (10)3.4.8存量土地资源 (10)3.5综合支撑体系 (11)3.5.1综合交通 (11)3.5.2公共服务设施 (11)3.5.3住房保障 (12)3.5.4基础设施 (12)3.5.5安全韧性与综合防灾 (12)3.5.6 产业空间布局 (13)3.5.7提升城乡品质 (13)3.6生态修复及国土综合整治 (14)3.6.1生态修复 (14)3.6.2国土综合整治 (14)3.7村庄规划指引 (15)4.规划落实与传导 (15)4.1落实上级规划 (15)4.2详细规划传导 (15)5.规划实施保障 (16)5.1实施保障 (16)5.2近期行动计划 (16)6.成果要求 (17)6.1成果构成 (17)6.2规划文本 (17)6.3规划图件 (18)6.4规划数据库 (18)6.5规划说明和附件 (18)附录A 规划分区 (19)附录B 规划图件目录 (23)附录C 规划文本附表 (24)附录D 规划指标体系 (29)1.总则为适应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指导和规范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提高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结合贵州省实际,制定本指南。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苏政办发〔2014〕4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全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引导城乡空间结构优化,提高镇村规划建设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加快优化镇村布局规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工作自然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和乡土文化、乡村风貌的空间载体,科学合理的镇村布局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我省在全国较早完成首轮镇村布局规划编制,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农民建房和规范规划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城乡关系和乡村发展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迫切需要在首轮镇村布局规划基础上加以优化,进一步明确规划发展村庄,充分发挥规划引导调控作用。
2014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适应农村人口转移和村庄变化的新形势,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合理规划村庄布点。
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推进城乡空间优化和土地综合整治,保护基本农田,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利于推进乡村集约建设,科学引导村民建房,避免过程性浪费;有利于引导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财政投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促进乡村科学建设、有序发展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
张渚镇镇村布局规划保留村庄一览表
西渚镇镇村布局规划保留村庄一览表
太华镇镇村布局规划保留村庄一览表
徐舍镇镇村布局规划保留村庄一览表
官林镇镇村布局规划保留村庄一览表
杨巷镇镇村布局规划保留村庄一览表
新建镇镇村布局规划保留村庄一览表
和桥镇镇村布局规划保留村庄一览表
高塍镇镇村布局规划保留村庄一览表
万石镇镇村布局规划保留村庄一览表
周铁镇镇村布局规划保留村庄一览表
芳桥镇镇村布局规划保留村庄一览表
丁蜀镇镇村布局规划保留村庄一览表
湖父镇镇村布局规划保留村庄一览表
新街街道镇村布局规划保留村庄一览表
经济开发区镇村布局规划保留村庄一览表
新庄街道镇村布局规划保留村庄一览表。
新郑龙湖镇村镇体系规划(图)2010-07-27 15:56:10 来源:聊宅网城市论坛项目名称:龙湖镇总体规划所获奖项:河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设计单位:河南匠人国际建筑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新郑市龙湖镇总体规划一、区位及环境郑州市处于京广发展轴与亚欧大陆桥交汇处,作为省会城市,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扩张的新阶段,成为国家区域经济东推西移的战略支点之一,为加快自身发展,缩小与先进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差距创造有利条件和难得的发展良机。
龙湖位于紧临郑州市核心区与第一圈层的交汇部位,受郑州市强烈辐射的效应,龙湖镇的经济发展也经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考验。
在新郑市城镇体系规划结构确定一个中心,三大板块。
指以新郑市为中心,包含临郑板块,临港板块,临煤板块。
临郑板块指龙湖镇、郭店镇,临港板块指孟庄镇、薛店镇,临煤板块指辛店镇、观音寺镇,龙湖镇处于新郑市总体规划中的临郑板块。
二、方案构思1、注重区域功能,准确定位城镇性质龙湖镇位于郑州市、新郑市与薛店“港区”中心部位,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与周边大城市(郑州市)和新郑市区联系便捷,未来的发展与周边各级城市之间经济联系比较密切。
发挥区位优势、依托现有基础,与周边城市合理分工、加强协作,从区域协作的角度定位龙湖未来的城镇发展,是指导城镇发展规划的基础和前提。
2、完善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发展龙湖地处平原,地域范围相对较小,交通条件好。
目前已经形成了高首位度的集中发展的镇域村镇体系格局。
高度集中的极化发展可以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也符合集聚发展阶段的区域发展规律。
但在规划期内,在实施优先发展中心村的策略时,逐步促进村镇体系的多级村镇网络化结构,促进村镇共同发展。
3、体现城镇特色,优化用地布局城镇特色是城镇间进行识别和认知的重要依据,一般包括:城镇的物理认知和心理认知两部分。
因此,能否把握住龙镇在郑州市及新郑市内起到的核心作用是对龙湖镇区规划设计的关键。
4、开发与保护并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镇规划标准GB 50188 — 2007Standard for planning of town1 总则1.0.1为了科学地编制镇规划,加强规划建设和组织管理,创造良好的劳动和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镇规划,乡规划可按本标准执行。
1.0.3 编制镇规划,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镇 town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镇。
2.0.2镇域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own镇人民政府行政的地域。
2.0.3镇区 seat of government of town镇人民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规划建设发展区。
2.0.4村庄 village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聚居点。
2.0.5县域城镇体系 county seat town and township system of county县级人民政府行政地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有机联系的城、镇(乡)群体。
2.0.6镇域镇村体系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of town镇人民政府行政地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中有机联系的镇区和村庄群体。
2.0.7中心镇 key town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各分区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发挥中心作用的镇。
2.0.8一般镇 common town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中心镇以外的镇。
2.0.9中心村 key village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设有兼为周围村服务的公共设施的村。
2.0.10基层村 basic-level village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中心村以外的村。
3 镇村体系和人口预测3.1 镇村体系和规模分级3.1.1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应依据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中心镇、一般镇的性质、职能和发展规模进行制定。
3.1.2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预测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劳力和人口的流向趋势;2、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3、根据产业发展和生活提高的要求,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4、确定镇域内主要道路交通,公用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防疫系统。
羊口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一、总体规划主要内容与深度要求(一)总体要求规划要结合《寿光市城乡总体规划》要求,提出羊口镇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及交通等统筹规划。
要处理与农业特色产业规划、旅游业规划的关系,统筹安排功能布局、资源利用、产业布局、镇村体系等。
(二)具体要求1、镇域规划(1)在对羊口镇整体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目标,提出镇域内镇村发展目标和战略。
(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自然与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与保护要求,划定空间功能分区,并制定管制措施。
(3)确定镇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预测镇域总人口规模和就业岗位。
(4)明确镇区性质、职能和规模,明确镇区建设用地标准与规划区范围。
(5)确定镇村体系布局和发展要求,确定各保留村庄人口规模、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6)确定镇域内交通发展策略和镇域市政基础设施布局,重点研究与周边重要交通要道的衔接、利用。
(7)统筹布局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基本农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划定城乡建设用地规划和基本农田规划。
(8)划定建设用地增长边界。
2、镇区规划(1)提出镇区规划范围、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2)分析镇区职能,提出镇区发展目标。
(3)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结构。
(4)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和镇区道路系统规划,明确道路走向和红线宽度。
(5)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特别要保证公益性公共设施布局。
(6)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内容和措施。
(7)确定规划区内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目标。
(8)确定市政设施布局、管线走向,强调综合协调原则,注意近期建设阶段的实用性和近期发展的前瞻性。
(9)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10)确定控制和引导镇区近期建设的原则和措施,提出强制性规定内容。
二、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规划应在《寿光市总体规划》及《寿光市城镇体系规划》及相关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南京市规划局二O 一六年十二月南京市镇村布局规划前言南京市优化镇村布局规划,是在市政府已批复的涉农区村庄布点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省厅《关于做好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工作的通知》(苏建规﹝2014﹞389号)要求,进行镇村布局规划的整合、优化工作。
规划于2016年10月完成,2016年12月由市政府批复实施。
说明1、本材料是为方便公众了解城市规划而制作的参考性文件。
2、城市规划是不断优化更新的过程,规划内容以南京市规划局存档备查的最新版本为准,同一地区同内容深度规划若有更新,南京市规划局将即时在规划局网站上公布,本材料自动作废。
3、本材料版权及解释权归南京市规划局所有,未取得版权人的书面授权,谢绝改变、分发、发布或使用本材料图文资料。
南京市镇村布局规划南京市镇村布局规划公布六合区、浦口区、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栖霞区现状城市集中建设用地以外地区,共涉及48个涉农街镇。
总规模约5445平方千米。
规划范围全市优化镇村布局规划村庄汇总表规划内容1、全市镇村体系规划全市形成“涉农镇街——新社区——自然村”三级的镇村体系。
其中,涉农镇街48个,社区757个,自然村7851个。
2、村庄分类本次规划确定规划发展村庄与一般村。
全市规划发展村庄967个,其中重点村708个,特色村106个,重点特色村153个,一般村共6884个。
3、特色认定本次规划共认定特色村259个,各区布点规划为157个,比各区布点规划增加102个特色村。
类别: 历史文化型占74个、自然景观型占75个、特色产业型占109个,其他特色型占1个。
4、乡村地区整体风貌规划与引导15个特色风貌区4个特色村庄集聚带8个特色村庄集聚区区位图批准单位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文号2016年12月24日宁政复[2016]152号动态更新信息栏六合区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浦口区栖霞区村庄规划布局图南京市乡村地区整体风貌规划与引导县(市、区)名称重点村(个)特色村(个)重点(特色)村(个)村庄特色类型一般村(个)历史文化型(个)特色产业型(个)自然景观型(个)其他特色型(个)一般村其中城镇建设范围内六合区260223726201302359382浦口区5581371040999323栖霞区12410221278181江宁区47543921531901582530溧水区10942161360940232高淳区22514421411310726236合计7081061537410975168841884。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1)
一、重要意义 (1)
二、基本任务 (1)
三、规划原则 (1)
四、技术要求 (2)
五、规划依据 (2)
六、规划范围 (3)
第二章规划理念与思路 (3)
一、规划背景 (3)
二、规划重点 (3)
三、规划技术路线 (5)
第三章现状分析与评价 (5)
一、区域位置 (5)
二、历史沿革 (6)
四、行政区划 (6)
五、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 (6)
五、社会经济概况 (7)
五、人口与行政区划 (8)
六、城镇建设概况 (9)
七、村庄建设现状 (9)
八、现状特色资源评估
第四章现状调查问卷分析 (15)
一、调查问卷设计 (15)
二、问卷统计分析 (15)
三、自然村实地走访 (20)
第五章上轮规划实施评估 (20)
一、上轮规划概况 (20)
二、实施情况 (20)
第六章相关规划解读 (20)
一、城市总体规划
二、片区规划
三、集镇总体规划
四、土地利用规划
五、其他相关规划
第七章村庄分类与布点规划 (21)
一、村庄分类规划 (21)
二、村庄布点规划 (23)
三、村庄建设引导 (32)
第八章镇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4)
一、等级划分 (34)
二、设置标准 (34)
三、规划方案 (36)
第九章镇村基础设施规划 (36)
一、道路交通规划 (36)
二、供水工程规划 (37)
三、排水工程规划 (37)
四、供电工程规划 (38)
五、通信工程规划 (38)
六、燃气工程规划 (38)
七、环卫工程规划 (39)
八、综合防灾规划 (39)
第十章规划政策建议 (39)
一、编制村庄建设规划 (39)
二、长期管控、分类管理 (40)
三、延续村庄肌理,保护和传承乡土特色 (40)
四、配套农村人口转移等相关政策 (40)
附表1:涟水县陈师镇优化镇村布局规划——规划村庄一览表 (41)
附表2:涟水县陈师镇优化镇村布局规划——规划发展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览表 (48)
附表3:涟水县陈师镇优化镇村布局规划——规划发展村庄公用设施规划一览表 (51)
附表4:涟水县陈师镇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各行政村、自然村现状调研图片错误!未定义书签。
①利用主体结构钢筋作避雷引下线工程量计算:
计算利用主体结构钢筋作避雷引下线工程量时,应按设计要求计算,当设计要求利用其
中两根主筋时,工程量应按被利用主筋总长度计。
例:某大楼高85m,此楼有6处利用主体钢筋作避雷引下线,每处要求利用两根主筋,
试计算工程量:
引下线工程量85×6×2=1020m
②设计利用基础钢筋作接地网,其工程量计算方法:
其工程量计算方法:
⑴、被利用主钢筋单根延长米L乘以设计要求利用基础钢筋根数n:
L×n ---------(a)钢筋全长
⑵、被利用钢筋全长除以6(按平均为6m焊接一处)
(L×n)/6 -------- (b)连接处
⑶、被利用钢筋单根长度乘利用根数n减一再除以6(按平均每6m两根主筋间跨接一处)
[L×(n-1)]/6 -------- (c)跨接处
⑷、(b)+(c)=(d) --------焊接处总量
注:以上式中6为建筑钢筋单根长度平均米数,实际平均长度不同,可以换算,跨接处间隔如设计有要求亦可换算。
例:设计要求利用基础两根主筋作接地网,单长350m,要求4m跨接一次,试计算总焊接处:
d=b+c
=(L×n)/4+[L×(n-1)]/4
=(350×2)/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