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谷种鸭保健方案-拜耳
- 格式:pdf
- 大小:228.51 KB
- 文档页数:1
樱桃谷SM2i的饲养管理技术一、SM2i(改进型)父母代:1、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的特点2、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的饲养管理3、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蛋机器孵化要点二、SM2i(改进型)商品代肉鸭:1、商品代肉鸭的特点2、商品代肉鸭的饲养管理3、商品代肉鸭的基础免疫程序三、SM2i(改进型)父母代育成期标准体重表(千克)四、SM2i(改进型)父母代1-28日龄饲料投喂量参考表五、SM2i(改进型)种鸭饲料营养最低需要量推荐表六SM2i(改进型)商品肉鸭饲料营养最低需要量推荐表七、SM2i(改进型)父母代分性别育成技术SM2i(改进型)父母代一、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的特点樱桃谷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每饲养单元一日龄种雏由140只(母鸭110只;公鸭30只)组成。
这样,在种鸭开始产蛋时可以留出100只母鸭和20只公鸭用来组成产蛋群。
1、生长周期(0-24周龄)至24周龄时的成活率:95%至24周龄时种鸭体重:公鸭 4.08公斤母鸭 3.25公斤至24周时饲料消耗量:大约25公斤2、产蛋期(24-66周龄)10%的母鸭开始产蛋的时间: 24周龄至66周龄时的总产量: 235枚饲料消耗量:180-240克/天/只3、樱桃谷SM2i(改进型)种鸭对饲料粒度的要求0至8周龄用育雏期料 3毫米颗粒8至20周龄用生长期料 4毫米颗粒20至66周龄用产蛋期料 5毫米颗粒二、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的饲养管理1、饲养密度1日龄至7日龄应在育雏栏内进行育雏,以便雏鸭吃水、吃料。
育雏栏用固体材料做成0.5-0.7米高,4米直径的围子,每个围子可以饲养300只小鸭。
从第二天开始逐渐扩大育雏栏的直径,第7天时撤出育雏栏。
7日龄至22周龄,每只鸭子需室内面积0.25平方米,室外面积0.5平方米。
22周龄至66周龄,每只鸭子需室内面积0.3平方米,室外面积0.5-0.6平方米。
2、光照控制0至3周龄的光照:每天提供23小时的光照(自然光+人工补光),让鸭子有足够的机会进食和进水,从而使他们在育雏的早期能够健康地生长。
樱桃谷鸭饲养标准
樱桃谷鸭是一种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野生鸭种,其肉质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而在现代养殖业中,樱桃谷鸭也成为了一种备受青睐的养殖品种。
为了保证樱桃谷鸭的生长健康,提高养殖效益,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饲养标准。
首先,樱桃谷鸭的养殖场地应选择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水源丰富的地方。
养殖场地的选址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要道,确保环境清洁,避免对樱桃谷鸭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樱桃谷鸭的饲养管理要科学合理。
在饲养过程中,应根据樱桃谷鸭的生
长发育阶段,合理配制饲料,保证其营养需求的满足。
同时,要定期清理鸭舍,保持干燥清洁,防止疾病的传播。
另外,要定期对樱桃谷鸭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确保鸭群的健康生长。
再者,樱桃谷鸭的饮水管理也至关重要。
充足清洁的饮水能够促进樱桃谷鸭的
消化吸收,保持其生理健康。
因此,养殖户应保证饮水设施的清洁卫生,定期更换饮水,防止水质污染。
此外,樱桃谷鸭的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防疫工作。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
饲料卫生管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交叉感染,可以有效预防樱桃谷鸭的常见疾病,确保鸭群的健康。
最后,对于樱桃谷鸭的屠宰和加工也需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
只有保证了
从饲养到屠宰加工的全程卫生安全,才能生产出优质的樱桃谷鸭肉,满足市场需求。
总之,樱桃谷鸭的饲养标准对于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
饲养管理,才能保证樱桃谷鸭的生长健康,生产出优质的鸭肉产品。
希望养殖户们能够重视樱桃谷鸭的饲养标准,科学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樱桃谷父母代种鸭用药程序1日龄雏鸭到鸭舍后:5%葡萄糖(连饮4个小时)———补充能量,恢复体质,降低因长途运输造成的应激。
拜固舒1ML兑4公斤水,连用7天。
可克拉(氟苯尼考5%溶液)100ML兑100公斤水,连用5天———预防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病。
7-10日龄:强力霉素1克兑5公斤水,连饮4天。
或氧氟沙星1ML兑4公斤水,连饮4天。
———预防呼吸道病。
5-6周龄:拜固舒(或纳维宝)1ML兑4公斤水;复合氨基酸预防啄羽现象的出现。
6-7周龄:拜固舒1ML兑4公斤水,每周隔日用一天。
AD3E 1ML兑4公斤水,每周隔日用一天。
氧氟沙星1ML兑4公斤水,连用4天———预防鸭子腿病的出现。
8周龄:拜固舒(或纳维宝、欧多旺) 1ML兑4公斤水,连用1周———减小因育雏料向育成料过度对鸭子造成的应激。
18-20周龄:拜固舒(或纳维宝、欧多旺)1ML兑4公斤水,混群造成的应激。
20周龄:拜固舒(或纳维宝、欧多旺)1ML兑4公斤水,连用1周———减小因育成料向产蛋料过度对鸭子造成的应激。
20-24周预产期:拜固舒(或纳维宝、欧多旺)1ML兑4公斤水1ML,每周隔日用一天。
AD3E1ML兑4公斤水每周隔日用一天。
———促进生殖系统的发育和成熟。
25-75周龄产蛋期1、免疫前一天,免疫当天,免疫后一天或遇到天气突变等恶劣天气投喂拜固舒等多维素减小鸭群应激。
2、产蛋期每周投喂3天的拜固舒或AD3E等维生素;每一个月投喂3-4天的抗生素等预防药物。
3、冬春季节,根据气候变化和周边疫情发生情况投喂黄芪多糖、清瘟败毒散等抗病毒药物。
4、60周后每周投喂一次贝壳砂,15g/只,以改善蛋壳质量。
樱桃谷雏鸭的饲养管理技术樱桃谷鸭饲养技术樱桃谷雏鸭的饲养管理技术樱桃谷鸭饲养技术樱桃谷鸭是樱桃谷公司利用北京鸭与埃里斯后里鸭杂交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其外型与北京鸭相同。
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饲料转化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是我国目前养殖较为广泛的一种肉鸭品种,现简单介绍樱桃谷鸭雏鸭阶段的饲养管理。
下面一起来看一下:樱桃谷雏鸭的饲养管理技术樱桃谷鸭饲养技术。
1、提供适宜的育雏条件温度。
雏鸭在孵出后的前3周,各项生理机能的发育还不完善,并且绒毛还没有长全,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健全,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在开始育雏时要将舍温适当的升高。
一般要求樱桃谷雏鸭适宜的环境温度为30-32℃。
在饲养2天后可逐渐的降低温度,降低标准为每周下降3-5℃,直到与室外的温度相同为止。
湿度。
在育雏阶段,育雏舍内的相对湿度要适当的高一些,如果湿度过低,易导致雏鸭肢趾干瘪,出现脱水的症状,湿度过高则不利于雏鸭体热散失,使雏鸭的食欲减退,影响生长发育,另外,湿度过高还会导致病原菌滋生与繁殖,使雏鸭易患病。
如果不适宜的湿度伴有不适的温度则会对育雏更加的不利,如低温高湿易使雏鸭着凉受病,增加饲料的消耗,因此,在调控湿度时要与温度结合起来。
通风。
通风的目的是保持育雏舍空气新鲜,以保证雏鸭的正常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随着雏鸭的生长发育,排泄量增加,会导致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升高,雏鸭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发育受阻,还易患疾病,因此要做好通风换气的工作,但是要注意在通风的同时保持好舍温。
饲养密度。
适宜的饲养密度促进雏鸭的生长,如果密度过大,雏鸭过于拥挤,易发生挤压,采食不均,影响个体的发育,易引发恶癖,如果密度过低,不但不利于保温,还会造成空间的浪费,因此要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雏鸭的饲养量要根据饲养面积来确定,一般以7-9只/m2为宜。
光照。
光照对雏鸭的生长发育以及性成熟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雏鸭出壳后的前3天要采用24 h连续光照,以促进雏鸭采食,光照强度可适当的大一些。
樱桃谷种鸭的饲养技术|樱桃谷鸭樱桃谷肉用种鸭第1个产蛋期可分为四个阶段:20~25周龄为产蛋初期,25~30周龄为产蛋前期,30~48周龄为产蛋高峰期,48~66周龄为产蛋后期。
在这四个阶段中,饲养管理要点各不相同。
1、产蛋初期和前期营养方面根据产蛋上升的趋势增加日粮的营养浓度,增加采食量,以满足产蛋的营养需要。
在20周龄时开始使用产蛋料,要求粗蛋白由15.5%逐步上升到19%~19.5%,饲喂方式过渡到自由采食,采食量一般母鸭群见蛋(21~22周)后立即按每只鸭每周6~10克幅度增加供料,促使鸭群产蛋率迅速上升到高峰。
看蛋重的增加趋势初产蛋重60克左右,到30周龄应达到标准蛋重(85~90克)。
产蛋初期和前期,蛋重都处于不断增加之中,增重的势头快,说明管理较好,增重势头慢或蛋重高低波动,要从饲料营养及采食量上找原因。
看产蛋率的上升趋势本阶段的产蛋率是不断上升的,最迟到32周龄,产蛋率应达到90%以上。
产蛋率如高低波动甚至下降,应注意鸭群的健康状况、饲料的营养浓度及饲料是否发生霉变等。
注意体重变化樱桃谷肉用种鸭20周龄的标准体重:母鸭3125~3150克,公鸭4105~4130克。
产蛋初期和前期,每周要进行空腹称重,体重稳定,说明饲养管理恰当,体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或增加,说明管理中有问题。
一般来说在此期间母鸭营养不会过多,应重点防止营养不足、鸭体消瘦,但同时应防止自然交配的公鸭发胖。
加强卫生消毒工作运动场及周围环境要每天进行1次药物消毒,鸭舍内保持清洁干燥,在产蛋率达50%和90%时有必要对鸭体预防用药,一般用0.2%的强力霉素原粉拌料饲喂。
2、产蛋高峰期这个阶段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保高产,力求将产蛋高峰维持到48周龄以后。
营养上满足高产的需要日粮中增加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20%左右,同时适当添加蛋氨酸+胱氨酸,要求含量在0.68%以上。
要合理补充适当的钙磷,并在日粮中拌入维生素A、D和鱼肝油、多种维生素等,也可在日粮中加入骨粉或在运动场上堆放贝壳粉,让种鸭自由采食。
樱桃谷超级肉鸭SM3大型鸭的饲养管理樱桃谷超级肉鸭SM3大型鸭生产性能一、SM3大型父母代种鸭1、SM3大型父母代种鸭的特点2、SM3大型父母代种鸭的饲养管理3、SM3大型父母代种蛋机器孵化操作要点二、SM3大型商品代肉鸭1、SM3商品代肉鸭的特点2、SM3商品母代肉鸭的饲养管理3、SM3商品母代肉鸭的基础免疫程序三、樱桃谷SM3大型父母代育成期标准体重(千克)四、樱桃谷SM3大型父母代1-28日龄饲料投喂量参考表五、SM3大型种鸭饲料营养最低需要量推荐表补充量六、SM3大型商品代肉鸭饲料营养最低需要量推荐表樱桃谷鸭SM3饲养管理(一) SM3大型父母代种鸭的特点大型父母代种鸭每饲养单元一日龄种雏由140只(母鸭110只,公鸭30只)组成,这样,在种鸭开始产蛋时可留出100只母鸭和20只公鸭用来组成产蛋群。
1、生长期(0~25周龄):育雏期0~4周;育成期(4~18周龄)至25周龄时的成活率97%至25周龄时的种鸭体重:公鸭4.25公斤母鸭3.2公斤(详见樱桃谷SM3大型父母代育成曲线)2、产蛋期(25~75周龄):产蛋前期(18~25周龄);产蛋期(25~75周龄)10%的母鸭开始产蛋的时间:25周龄至75周龄时总产蛋量:296枚(详见樱桃谷SM3大型父母代产蛋曲线)饲料消耗量:180~240克/天/只(二) SM3大型父母代种鸭的饲养管理1、饲养密度1日龄至7日龄应在育雏栏内进行育雏,以便雏鸭饮水、吃料。
育雏栏用固体材料做成0.5至0.7米高,4米直径的围子,每个围子可以饲养300只小鸭。
从第二天开始逐渐扩大育雏栏的直径,第7天时撤出育雏栏。
1周龄至4周龄,在第4周或第5周,将饲养面积从最低的0.2米2/只,提高至育成期的面积0.45米2/只。
7周龄至20周龄,育成栏圈的饲养面积应至少提供0.45米2/只。
20周龄至75周龄,产蛋栏圈的饲养面积应提供0.60米2/只。
(室内0.3米2/只,室外0.3米2/只)2、光照程序鸭龄光照时间(小时/天) 光线最低强度(勒克司)1日龄23 202日龄22 203日龄21 204日龄20 205日龄19 206日龄18 207日龄17 208日龄17 208日龄至产蛋结束17 20注:20勒克司光线强度,通常采用日常白炽灯,光照强度7瓦/米,即可达到。
樱桃谷鸭饲养技术[农广天地]樱桃谷鸭饲养技术樱桃谷鸭是英国林肯郡樱桃谷公司经多年培育而得的优良品种,又名“快大鸭”、“超级鸭”。
樱桃谷鸭既耐寒又比较耐热,可以水养也能旱牧,性情温驯,不善飞翔,易合群,好调教,方便大群管理。
樱桃谷鸭从雏鸭到成品鸭需要46天左右的时间,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鸭。
现为大家介绍樱桃谷鸭饲养技术。
樱桃谷鸭饲养技术一、樱桃谷鸭日粮的营养水平樱桃谷鸭的日粮营养水平要求比普通鸭高,应当是全价的,并考虑不同群体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粗蛋白与代谢能的配合。
雏鸭阶段:通常要求粗蛋白含量达到23-24%,代谢能2700-2800大卡/公斤。
青饲料喂量可占日粮的20%。
实行全日自由采食。
中鸭阶段:可以大量利用青粗饲料,粗蛋白含量为16-20%,代谢能2800-2900大卡/公斤。
每日饲喂3-4次。
如果是半舍饲半放牧,每视牧地采食情况,酌添喂料1-2次,其中应有1次谷粒料。
成鸭阶段:以配合饲料为主。
一般要求粗蛋白含量16-18%,代谢能2700-2800大卡/公斤。
配合饲料每日用量为4两,一天三次,如为半舍半放牧,每天喂配合饲料1-2次。
根据饲料来源,不同生长阶段可采取如下配方(%):0-3调龄:玉米50,米糠8,黄豆饼17,花生麸10,麦麸4,淡鱼粉8.2,骨粉1.5,食盐0.3,微量元素1,另加畜用维生素粉10克。
4-8周龄:玉米50,稻谷10,米糠10,黄豆饼5,花生麸10,麦麸5,淡鱼粉7.2,骨粉1.5,食盐0.3,微量元素1,另加畜用维生素粉10克。
9-20周龄:玉米30,稻谷30,米糠18,黄豆饼3.7,麦麸5,花生麸8,淡鱼粉3,骨粉1,食盐0.3,微量元素1,另加畜用维生素粉5克。
产蛋初期:玉米45,稻谷5,米糠8,黄豆饼11.7,花生麸10,麦麸5,淡鱼粉9,骨粉2,贝壳粉3,食盐0.3,微量元素1,蛋氨酸0.1,另加畜用维生素粉10克。
产蛋盛期:玉米45,稻谷5,黄豆饼17.5,花生麸10,麦麸5,淡鱼粉10,骨粉2,贝壳粉3.5,食盐0.3,微量元素1,蛋氨酸、蛋氨酸各0.1。
樱桃谷SM3肉种鸭的饲养管理(精华)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雏鸭到达之前要仔细检查所有设备,确保其工作正常。
(2)准备温开水及葡萄糖。
(3)准备好一周的育雏料,电解多维,药品及疫苗。
(4)提前预温,以使垫料温度在雏鸭到来之前达到29-31度,寒冷季节通常预温24小时实践证明即使小鸭在极短的时间性内受凉,好会严重影响成活率。
整齐度和整个鸭群的生产性能。
22、接雏。
用带有保温设备的车辆运送雏鸭,在运雏过程中,注意随时查看雏鸭状况,重点检查车箱中间地带放置的雏鸭盒,防止温度过高和通气不足发生窒息死亡。
雏鸭到场后将雏鸭小心谨慎地从运雏车搬下并按正确的箱数放于育雏围栏内。
二. 育雏管理要点在雏鸭的饲养管理方面,要注意适时开饮,开食和保温。
雏鸭入舍后,应尽快让其饮水,保证24小时供应清洁的饮水。
须遵守“先喂水后喂饲料,无水不喂饲料”饲养原则,3日龄鸭须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等抗应激药物,以帮助雏鸭尽快地运输引起的应激反应中恢复过来。
雏鸭一般应在出壳24小时内饮水开食,在开食过程中,如果提供动物性蛋白过早容易引起雏鸭消化不良,而太迟开食和饮水会造成雏鸭过度饥饿和缺水,影响今后的体质和生长发育。
(1)温度管理小鸭绒毛短,体温调节能力差,即怕冷又怕热,若雏鸭育雏温度过高或受寒,会出现诸如腹泻卵黄吸收不良,应激和脱水等问题。
雏鸭入舍后,温度应调到33-35度,以后鸭舍内大约每周降3度,直到18-22度为止。
鸭群免疫后或受到应激时,有必要暂时提高鸭舍内的温度,雏鸭应均匀地分布于整个育雏区域,如果鸭子扎堆或拥挤成群,则说明育雏圈内温度不适合或有贼风存在。
原则上舍内温度差控制在3度范围为宜。
(2)湿度控制•育雏前几天,相对湿度可以保持在65-70%左右,以后逐渐降至50-55%,因为鸭子是水禽,有戏水和洁身的生物学特性,而且鸭子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水份,很容易使舍内空气潮湿,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易诱发霉菌病,但是如果鸭舍干燥、尘土飞扬、则有利于激发大肠杆菌病和呼吸道病的疾病。
樱桃谷肉鸭的饲养标准肉鸭在生长过程中一般需要饲喂2一3种日粮。
表1所给出的北京鸭的营养需要量适合于饲喂2种日粮中的饲养制度,0-2周与2一7周龄鸭对蛋白质的需要分别为22%和16%。
而3种饲粮饲养制度即0一2周、2一4周及4一7周龄鸭的蛋白质需要则分别为20%、18%和16%。
日粮中代谢能浓度对雏鸭的生长速度影响不大,但增添日粮的代谢能水平,将有助于改良饲料转变率和增添酮体脂肪含量。
番鸭的营养需要可参照北京鸭的饲养标准,视实质状况做适合调整。
精选强健无病的雏鸭购置的雏鸭一定保证雏体健康。
健康的雏鸭外观表现绒毛粗长、有光彩、无粘毛;开朗好动,喊声响亮,腹部柔嫩、平展,卵黄汲取优秀;手握雏鸭挣扎有力;体重平均,切合樱桃谷肉鸭的品种要求。
育雏前准备工作要充足要依据购入雏鸭数目计算好育雏舍和放牧棚舍面积,要备齐育雏器具并完全消毒,并依照进雏计划备足饲料、疫苗和药品等。
选择适合的育雏方式地面育雏这是最传统的一种方式,雏鸭直接养在育雏舍的地面上,地面铺上洁净干燥、柔嫩的垫料,如用锯屑、稻壳、稻草、麦秸等作垫料。
网上育雏雏鸭养在有弹性的网上。
其长处是:环境卫生条件好,雏鸭不与粪便接触,感染疾病的时机少,成活率高,节俭垫料,节俭劳动力。
供给适合的育雏条件温度雏鸭绒毛稀短,自己调理体温的机能较差,御寒能力衰,应为雏鸭供给适合的环境温度。
雏鸭的适合温度为:1日龄~3日龄为31℃~29℃,4日龄~7日龄为29℃~27℃,8日龄~11日龄为27℃~25℃,12日龄~16日龄为25℃~23℃,16日龄~21日龄为23℃~19℃,21日龄~25日龄为19℃~16℃。
湿度鸭虽是水禽,但环境湿度不可以过大。
假如雏鸭长久卧在阴冷湿润的地面上,不只影响饲料的消化汲取,并且还会造成烂毛。
舍内空气湿度第一周在60%以上,利于雏鸭汲取卵黄;此时湿度过低,雏鸭易出现轻度脱水症状,影响健康和生长。
第二周此后要求湿度要低一些,此时湿度过大,霉菌及其余致病性微生物大批生殖,雏鸭易发病。
樱桃谷鸭父母代种鸭保健技术作者:钱根林彭会建朱国良来源:《农村百事通》2013年第13期一、强化免疫接种樱桃谷鸭易发疾病较多,一旦发病,就会造成较大损失。
大部分疫病可通过接种疫苗来进行防控,如鸭瘟、禽霍乱、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等。
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加强免疫接种,增强机体特导性抗病能力。
在种鸭免疫接种过程中,关键是要减少免疫应激、避免免疫失败,须做到以下几点:1.强化科学免疫。
根据本场的既往病史和养殖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疫苗,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对免疫效果差的疫苗要多次加强免疫,以确保获得能起到有效保护作用的抗体水平。
对于多日龄多批次混养的鸭场,要加强以禽流感为免疫重点的疫病防控,必须强化对多种型号禽流感的免疫接种工作,确保产蛋期禽流感抗体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2.加强抗体监测。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如疫苗质量及保存条件、免疫操作、种鸭健康状况等,只有通过抗体监测才能科学评估免疫效果,对免疫不达标的种鸭应及时进行补免。
3.完善台账记录。
做好养殖场的养殖台账记录,将生产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和遇到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备遇到问题查找原因和在生产周期结束后进行总结。
二、强化种鸭保健气候突变、免疫接种、饲料更换等外部因素,很容易造成鸭群出现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会使鸭群采食量减少、免疫水平降低,从而影响免疫抗体的产生,使鸭群的易感性增强。
为降低应激反应的影响,须做到以下几点:1.添加免疫增强剂。
在鸭群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寡聚糖、黄芪多糖、维生素C、β-葡聚糖、左旋咪唑等免疫增强剂,可直接或间接提高鸭群的免疫水平;或通过增殖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提高鸭群的体液和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提高机体产生免疫抗体的水平。
2.加强应激驯化。
在不同的饲养阶段,有计划地对鸭群进行低强度应激刺激,提高鸭群的抗应激能力,从而增强鸭群非特异性抗病能力。
3.确保营养全面。
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和硒、锌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会影响鸭群的免疫力,因而在不同的饲养阶段,供给鸭群充足全面的营养,使鸭群处于健康状态,是确保鸭群免疫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