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积液完整版本
- 格式:ppt
- 大小:4.48 MB
- 文档页数:30
心包积液部位:胸部心包积液科室:内科心血管内科风湿科心胸外科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心包积液相关疾病:急性心包炎冠状动脉终止异常穿透性心脏外伤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心包肿瘤心脏内粘液瘤自发性血胸心脏钝性闭合伤心包积液相关检查:血清球蛋白(G,GL0),乳酸脱氢酶(LDH,LD),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载脂蛋白B(ApoB),胸部CT检查,心血管造影,心肌灌注显像,ECT检查,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心包积液概述:心包积液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一心包积液可见于渗出性心包炎及其他非炎症性心包病变。
心包积液通常可经体格检查与X线检查即可确定。
心包积液病因:(一)感染性1、细菌:结核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2、病毒:①Coxsackie B、A,Echo病毒、流感病毒;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真菌:组织胞浆菌、放线菌、球霉菌、曲菌、囊球菌。
4、寄生虫:阿米巴、丝虫、包虫。
5、立克次体。
(二)全身性疾病1、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硬皮病、风湿热、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Takeyasu综合征、Wegener肉芽肿、皮肌炎、白塞病。
2、变态反应血清病、Dresler综合征、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心脏损伤后综合征、射线照射损伤。
3、代谢病尿毒症、痛风、Addison病危象、新液性水肿、胆固醇性心包炎者糜性心包炎。
4、邻近器官病变累及急性心肌梗死、胸膜炎、壁间动脉瘤、肺栓塞、食管疾病。
5、其他急性胰腺炎、地中海贫血、BoanWight综合征、Wipple综合征、非淋巴性关节炎、Relier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淀粉样变性、家族性心包炎。
(三)肿瘤1、原发性间皮细胞瘤、肉瘤。
2、继发性肺癌、支气管癌普腺癌、胸腺癌、黑色素癌、淋巴瘤、白血病。
(四)药物诱发普鲁卡因胺、姘屈唤、青霉素、异烟姘、保泰松、甲硫氧喷陡、环磷酸胺、抗凝剂。
(五)外伤贯通性胸部外伤J贯通性胸部外伤、胸腔手术后、心导管或起搏器植人后、心脏或大血管破裂、主动脉夹层剥离或大血管破裂、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
超声通过测量心脏各室壁周围的液体前后径进行心包积液的定量诊断,一般将其分为少量、中等量、大量和极大量。
1.少量心包积液:于左室后壁后方测量液体前后径,约3mm~5mm,液体量约50ml~200ml,出现部位仅见于左室后下壁和房室沟处。
2.中量心包积液:于右室前壁前方和左室后壁后方测量液体前后径,分别约2mm~5mm和5mm~10mm,液体量约200ml~500ml,于心脏周围可见液体聚集,以左室后下壁区域为主。
3.大量心包积液:于右室前壁前方和左室后壁后方测量液体前后径,分别约5mm~15mm和10mm~25mm,液体量约500ml~1000ml,超声可见心脏“摆动征”。
4.极大量心包积液:于右室前壁前方和左房后方及左室后壁后方测量液体前后径,前两者约15mm~40mm,后者约25mm~60mm,液体量约1000ml~4000ml,液体包容整个心脏,明显心脏“摆动征”,常发生心脏压塞。
发现心包积液,要遵医嘱进行检查及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心包疾病之心包积液的超声诊断(全文)心包为脏壁两层纤维膜组成的封闭腔,内有20~50ml润滑液。
心包积液多继发于结核性、风湿性、化脓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和尿毒症、急性心肌梗塞、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
正常心包腔脏、壁两层不分离,当有炎症使心包腔内积液时,脏壁两层分开,可根据液层厚度估测心包积液量。
大量或急遽增加的心包积液影响心脏舒缩称之为心包填塞。
一、临床表现气促,端坐呼吸,脉压差小,奇脉,X线呈烧瓶心等。
二、超声诊断胸前及剑突下四腔心切面观察房室大小、心包积液量。
1.M型、B型均能显示心包腔内液性暗区,暗区可占据全部心包腔、部分心包腔或呈粘连包裹的局限性积液。
2.慢性中、大量未粘连包裹的积液之液层厚度可随体位改变,急剧快速积液和包裹性积液则失去这一特点。
3.浆液性心包积液呈均匀暗区;粘稠积液或积脓则可见大小不等的细弱或稍强点片回声混杂在液性暗区内;恶性肿瘤时偶可查见心包腔内实性转移性肿块;心壁穿通伤时,除可见心壁连续性中断外,尚能发现心腔向心包腔灌注的确切部位和血流状况;渗出性积液内纤维蛋白沉积呈片状或条索状粘附于心外膜上,随心动而漂摆,类似绒毛,故也称绒毛心。
后期,脏壁两层全部粘连、增厚或分隔粘连呈包裹性积液。
4.大量积液时心脏处于润滑液中摆动幅度加大,但心包腔压力上升使心脏舒缩功能下降。
此时检测室壁运动幅度和心功能误差较大。
5.心包填塞(cardiac tamponade)发生于积液迅速或大量积液时,表现为心包腔内张力高,右房室壁薄受压而内陷,临床伴有端坐呼吸、奇脉。
6.心包积液半定量少量积液:液层厚度<1.0cm;液量<200ml。
中量积液:液层厚度<2.0cm;液量200~500ml大量积液:液层厚度>2.0cm;液量>500ml中老年患者或肥胖者有时可见心包脂肪增厚,尤其是前室间沟处经常可以见到片状减弱回声附着,中间厚边缘薄、形态自然,后心包尤其是后房室沟处无心包积液声像,也无相应病史支持。
心包积液病例一例患者外院检查心电图报告如下:我院彩超结果如下:心包积液相关内容: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心包积液可见于渗出性心包炎及其他非炎症性心包病变,通常可经体格检查与X线检查确定。
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
病因:心包积液的常见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相关检查:1.X线检查:心影向两侧普遍扩大(积液300毫升以上);大量积液(大于1000毫升)时心影呈烧瓶状,上腔静脉影增宽,透视下心脏搏动弱。
肺野清晰可与心力衰竭相鉴别。
2.心电图:常有低电压、心动过速、大量积液者,可见电压交替。
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演变典型演变可分四期:①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T波高。
一般急性心包炎为弥漫性病变,故出现于除aVR和V1外所有导联,持续2天至2周左右。
V6的ST/T比值≥0.25。
②几天后ST段回复到基线,T波减低、变平。
③T波呈对称型倒置并达最大深度,无对应导联相反的改变(除aVR和V1直立外)。
可持续数周、数月或长期存在。
④T波恢复直立,一般在3个月内。
病变较轻或局限时可有不典型的演变,出现部分导联的ST段、T波的改变和仅有ST段或T波改变。
3.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在心前壁之间和心后壁之后均见有液性暗区,即当心包膜和心外膜之间最大舒张期暗区(10毫米时,则积液为小量;如在10~19毫米之间则为中等量;如大于20毫米,则为大量)。
4诊断:在心前区听到心包摩擦音,则心包炎的诊断即可确立。
在可能并发心包炎的疾病过程中,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和原因不明的体循环静脉淤血或心影扩大,应考虑为心包炎伴有渗液的可能。
心电图异常表现者,应注意与早期复极综合征、急性心肌缺血等进行鉴别。
尽管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但既往的研究提示诊断急性心包炎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中的至少两条:1.特征性的胸痛;2.心包摩擦音;3.具有提示性的心电图改变;4.新出现的或者加重的心包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