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检测题
- 格式:doc
- 大小:219.5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地理概念中,正确的是:A. 地球的形状是扁球体B. 美洲大陆地势最高C. 冰川是一种由海洋形成的岩性地貌D. 火山地貌主要分布在大洋中脊2. 以下描述中,属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是:A. 海拔5500米B. 河流长度1000公里C. 平均气温23摄氏度D. 地壳构造变化3. 陆地向大洋减少的过程是:A. 海岸侵蚀B. 高山抬升C. 地壳拆迁D. 冰川融化4. 以下属于自然地理的是:A. 城市规划B. 人口密度C. 土地利用D. 气候带5. 下列哪种地貌可用于判断大地震发生的次数:A. 水库B. 盐坑C. 油井D. 搬运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地球具有如下形态:(填写图形名称)四分之一,圆形7. 居住在中纬度地区的人口最多的洲是:(填写洲名)亚洲8. 面积最大的海洋是:(填写海洋名称)太平洋9. 城市化指标通常使用的指标是:(填写指标名称)人口城市化率10. 地球历史上最早的大陆是:(填写大陆名称)劳伦蒂亚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包括陆地、海洋、大气和人类等;地理学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包括地球表面形态、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和地球内部构造等。
人文地理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包括人口、城市、交通、经济、文化等。
通过研究地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构造、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12. 简述为什么说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
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广泛,涉及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才能全面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其次,地理学关注的是地球的整体系统,不仅研究各个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还着重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检测4一、宇宙环境 1.天体系统总星系⎩⎪⎨⎪⎧①⎩⎪⎨⎪⎧②⎩⎪⎨⎪⎧ ③⎩⎪⎨⎪⎧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小行星、彗星等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2.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1)外部条件:安全的④____________、稳定的⑤__________。
(2)自身条件⎩⎪⎨⎪⎧适宜的⑥适合生物呼吸的⑦液态⑧的存在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地球上空的⑨________,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⑩________〞现象。
(3)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⑪________〞现象。
(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⑫________、水旱灾害等。
二、地球自转与其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⑬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⑭方向旋转2.昼夜交替(1)昼夜的成因:地球是一个既⑮__________、也⑯__________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2)昼夜交替的成因:地球不停地⑰________。
(3)昼夜交替的周期:⑱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⑲____。
(2)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⑳________。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21____小时。
(3)时区与区时a .时区:全球划分为○22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23____。
b .区时:每个时区○24__________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4)日期界线⎩⎪⎨⎪⎧自然界线:○25经线人为界线:○26经线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偏转规律:北半球向○27____偏,南半球向○28____偏,赤道上不偏转。
1.天体系统(1)类地行星: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巨行星:E.________、F.________ (3)远日行星:G.__________、H.__________2.太阳大气层与太阳活动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能不能到达地球?依据是什么? 3.若右图中AB 为晨线,地球呈____时针方向自转,中心点为____极点;若AB 为昏线,则地球呈____时针方向自转,中心点为____极点。
高一地理必修Ⅰ第一单元测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2.地球不同于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它的特殊性在于它A.与太阳的距离合适 B.体积大小适中C.有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D.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3.公元前28年,史书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这种现象属于太阳活动的哪种类型,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哪一层A、太阳黑子日冕层B、耀斑色球层C、太阳黑子光球层D、耀斑日冕层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产生了强磁暴,地球上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
据此回答4—5题。
4.“太阳风”产生于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日珥层5.材料中所说的“不少地方”可能位于()A.意大利B.巴西C.埃及D.加拿大6.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A.昼夜现象B.昼夜更替C.昼夜长短变化D.四季变化7.关于地球自转一周的正确叙述是()①转了360°②需要24小时③转了360°59′④需要23小时56分4秒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A.区时早B.地方时早C.一定先看到日出D.地方时晚9.当北京时间12时整,某地地方时是10时20分,它的经度是A.140ºE B.145ºE C.105ºE D.95ºE10.当北京(116°E)太阳高度达一天当中的最大值时,北京时间为A、12时B、12时16分C、11时44分D、11时56分11.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180°经线南北延伸。
如果这条线的东侧是2009年12月31日 14:00,请问这条线西侧的时间应该是A.2009年12月31日15:00B. 2009年12月31日13:00C.2009年12月30日14:00D. 2010年1月1日14:0012.当北京时间是4日15点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个日期的地方占到全球的A.占全球的一半 B.不到全球的一半 C.超过全球的一半 D.都不正确13.下列节气或月份,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A.7月初B.夏至日C.冬至日D.1月初14.国庆节之后,关于太阳直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直射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直射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C.直射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直射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15.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A.1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16.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正确的叙述是A.每天都有一次重合B.只有二分日重合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远不重合D.只有在二至日才重合17.如图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则四地按方向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B. 丙、丁、甲、乙C. 乙、丙、丁、甲D. 乙、丙、甲、丁18.对于广州市和株洲市的正确叙述是A.二市均有太阳直射现象 B.夏至日,株洲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广州C.冬季,株洲的昼大于广州 D.全年,广州昼夜变化小于株洲19.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A.昼夜长短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气候类型相同20.右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
高一年级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验地理试卷班别: 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节日中,我国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 ) A .元旦 B .“六•一” C .“七•一”D .国庆节2.每年的10月1日,太阳直射点( )A .位于北半球,并继续向北移动B .位于北半球,并继续向南移动C .位于南半球,并继续向南移动D .位于南半球,并继续向北移动 3.甲地(50°E ,50°N )昼长16小时,乙地(50°W ,50°S )日出的地方时是( ) A .4时B .5时 C.6时D .8时杭州(30ºN )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右图一):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
据此回答4—5题。
4.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 )A .23º26ˊB .36º34ˊC .53º26ˊD .66º34ˊ 5.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 ) A .23º26ˊ B .30º C .46º52ˊ D .60º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回答6—7题。
6.“黑气”是指( )A .黑洞B .耀斑C .黑子D .带电粒子7.与此现象同为太阳活动主要类型的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内部右图二中PQ 表示晨线,该日P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据此回答8~9题。
8.这一天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 () A.23.5°B.20°C.15°D.0°9.下列有关全球昼夜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极昼极夜的范围达最大B.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C.南半球昼长夜短,昼可能渐长D.赤道地区昼夜并不等长10.下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由南向北的顺序是 ( )图二图一图三3 6 - -- -ιι 05 17 33 速度(km ·s -1)深度()①A .丁、甲、丙、乙B .甲、乙、丙、丁C .乙、甲、丁、丙D .乙、丙、甲、丁下图三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12小时B. 24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2.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 1个月B. 1季度C. 1年D. 10年3. 地理坐标中,纬度的起始线是:A. 赤道B. 本初子午线C. 国际日期变更线D. 南北极点4. 地球上的五带分别是:A.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极地B. 热带、温带、寒带、极地、亚热带C. 热带、温带、亚热带、寒带、极地D. 寒带、温带、热带、亚热带、极地5. 以下哪个不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 日夜交替B. 季节变化C. 地方时差D. 地转偏向力6.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A. 20000公里B. 40000公里C. 60000公里D. 80000公里7. 地球上的经度起始线是:A. 赤道B. 本初子午线C. 180度经线D. 南北极点8. 以下哪个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A. 潮汐现象B. 季节变化C. 地球形状D. 地壳运动9. 地球的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是:A. 最快B. 最慢C. 无变化D. 无法确定10. 地球上的经度和纬度是:A. 相对的B. 独立的C. 互补的D. 相互影响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
12. 地球的公转轨道呈________形状。
13. 地球上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
14. 地球上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
15. 地球上的赤道是________度纬线。
16. 地球上的极圈是________度纬线。
17. 地球上的回归线是________度纬线。
18. 地球上的极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19. 地球上的五带中,没有阳光直射的地带是________。
20. 地球上的五带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带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2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22. 解释什么是地理坐标系统,并说明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单元《行星地球》测验卷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
1.关于天体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星座就是一个天体系统B、天体之间互相吸引和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C、总星系是目前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D、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2.下列节日中,北京白昼最长的是()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3.假如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变大,那么()A、热带范围变大B、温带范围变大C、寒带范围变大D、五带范围不变4.当你站在天安门广场听到广播报时北京时间12点整时,此时太阳位于()A、正南天空B、正南天空偏东C、正南天空偏西D、天顶5.太阳能量来源于()A.核裂变B、核聚变C、其他恒星D、银河系中心据美联社报道:2005年9月7日13时40分(西五区时间),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
据此回答6-7题。
6.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D.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7.下列城市中,此时高频无线电通讯受影响最大的是()A、伦敦B、悉尼C、新加坡D、纽约8.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9.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每天都重合B、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D、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10.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A、20°N,30°EB、25°N,25°EC、23.5°S,60°WD、40°S,120°W 11.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正确叙述是()A、广州与北京的线速度相等B、广州与北京的角速度相等C、广州的线速度小于北京的线速度D、广州的角速度大于北京的角速度12.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A、20时B、20时56分4秒C、19时D、19时56分4秒13.与地球上具有存在和发展生命物质无关的条件是()A、日地距离适宜B、地球公转方向适宜C、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D、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14.极夜现象从北极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A、春分至夏至B、夏至到秋分C、秋分至冬至D、冬至到春分15.一年中,物体正午的日影总是朝北的是()A、南北回归线之间B、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16.甲地(36°N,128°E)与乙地(36°S、128°E)相比()A、自转角速度不同而线速度相同B、地方时不同,日出时间相同C、月份不同,季节相同D、正午太阳高度可相同也可不同17.若太阳直射在赤道,北京时间是4时28分,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A、120°E B、7°E C、127°W D、120°W18.福州6月份的太阳辐射强度比12月份大,主要原因是()A、6月份晴天比12月份多B、6月份福州正处于受季风盛行时期C、6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角比12月份大D、6月份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19.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读图1-3图中的阴影部分为黑夜,且A点在极圈上。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人类活动 B. 自然界 C. 社会经济 D. 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答案:D2.人类活动可以对自然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下列哪个属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 A. 地壳运动 B. 水系的形成 C. 气候的变化 D. 植被的形成答案:C3.以下哪个不属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A. 地貌学 B. 水文学 C. 人口学 D.气候学答案:C4.下面哪个因素对地球自转的影响最大? A. 太阳引力 B. 月亮引力 C. 地球自身的引力 D. 外太空的引力答案:C5.下列哪个不属于地球的运动? A. 自转 B. 公转 C. 旋转 D. 周转答案:D6.以下哪个是地壳较厚的地方? A. 大洋中脊 B. 海底深渊 C. 平原地带 D.山脉地带答案:D7.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方是: A. 青藏高原 B. 阿尔卑斯山 C. 喜马拉雅山 D.安第斯山答案:C8.地球上最大的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答案:A9.地球上最大的岛屿是: A. 格陵兰岛 B. 澳大利亚 C. 马达加斯加岛 D. 爱尔兰岛答案:A10.地球上最大的峡谷是: A. 长江三峡 B. 秦岭大峡谷 C. 科罗拉多大峡谷 D.弗朗西斯科峡谷答案:C11.下列哪个不属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A. 实地考察 B. 实验研究 C. 数理统计 D. 典型剖析答案:C12.以下哪个不属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A. 人口密度 B. 气温 C. 高程 D. 人均收入答案:B13.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国家是: A. 俄罗斯 B. 加拿大 C. 冰岛 D. 挪威答案:C14.地球上经度最高的国家是: A. 俄罗斯 B. 加拿大 C. 冰岛 D. 挪威答案:A15.以下哪个不是地球上的大洋?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地中海答案:D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_。
高一地理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百年最亮彗星一一“世纪彗星”ISON在2013年11月28抵达近日点,而且北半球适合观测。
读下图回答1〜3题。
1.该图所示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2.由图中可以看出,日地距离适中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地距离决定了()A.地球有适宜的温度B.地球有适宜的大气C.地球有岩石存在D.地球上有海洋存在2012年俄罗斯航天署同意替代美国与欧洲航天局共同实施Exomars火星探测项目。
根据双方初步协商结果,俄将员责航天器发射工作。
计划在2016年发射一颗火星轨道探测器观测火星大气,然后在2018年发射火星车考察火星表面。
据此回答4〜5题。
3.关于火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火星轨道位于土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B.火星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C.火星是类地行星中距太阳最远的行星D.火星的环境适合生命物质的存在4.关于火星表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充足的液态水B.厚厚的大气层C.生物能资源丰富D.表面温差较大5.伴随着太阳的剧烈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造成气候的变化B.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C.改变卫星的轨道D.干扰汽车的运行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24〜25题。
更!七~海平面杉击;;:沽三3三注杵K 土阳芸*A莫很界面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C.②是软流层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7.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快的地方是()A.莫霍界面附近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D.内外核之间美国科学家预言:在2023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将会停电,一分半钟灯光瞬间明亮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和整个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1. 地球是一个 ______ (球/椭球体)- 答案:椭球体- 解析:地球因自转产生了“离心作用”和“向心作用”的力,使得地球呈椭球形。
2. 以下哪个不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A. 自转- B. 公转- C. 偏转- D. 旋转- 答案:C- 解析:地球的运动有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偏转并非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3. 地球的自转轴倾角约为 ____ 度。
- 答案:23.5- 解析: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轨道面有一个倾角,约为23.5度。
4. 假设地球上12点的太阳高度角为60度,那么此时的时间是____ 。
- 答案:中午12点- 解析:当太阳高度角为60度时,就是正午。
5. 以下哪个不是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 A. 地图- B. 经纬度- C. 邮编- D. 地名- 答案:C- 解析:经纬度、地图和地名都可以表示地理位置,邮编属于邮政编码,不是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
6. 地球的南北两极是什么?- 答案:南极和北极- 解析:地球自转轴两端分别为南北两极。
7. 地球公转一周约为 ____ 天。
- 答案:365- 解析:地球公转一周约为365天。
8.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哪些方式?- 答案:观察、实验和推理- 解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主要来自于观察、实验和推理。
9. 地球上形成大部分的水资源是通过什么过程形成的?- 答案:水循环- 解析:地球上形成大部分的水资源是通过水循环过程形成的。
10. 下列地理事物中,与地球运动无关的是 ___ 。
- A. 白昼与黑夜的交替- B. 季节的变化- C. 月相的变化- D. 日食和月食- 答案:D- 解析:白昼与黑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和月相的变化都与地球运动有关,日食和月食是与天体运动有关的现象,与地球运动无关。
高一地理第一章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格林尼治时间(零时区)2006年9月3日5时42分22秒,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按预定计划击中月球表面,“智能1号”以撞向月球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科学探索使命。
读右图回答1~2题。
1.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2.如果图中B为地球,则A代表()
A.木星 B.太阳C.金星D.火星
3.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大炽热的气体球 B.主要成分是氢和氧
C.表面温度约1500万K D.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
4.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C.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5.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
A.耀斑、日冕 B.黑子、磁暴 C.黑子、耀斑 D.耀斑、磁暴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受太阳活动影响而产生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短波无线电通讯中断
C.磁暴 D.两极地区的极光现象
7.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 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的是()
a b c d
S
①②
N
④
900W
③
900W
图1—1
A. a和b
B. b和c
C. a和c
D. b和d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9~10题:
9.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A.春分B.秋分C.冬至D.夏至
10.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逐渐减慢
B.地球公转到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地球公转到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11.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昼夜现象
B.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我国乌苏里江上朝霞满天时,帕米尔高原还星斗满天
12. 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是()
A.东八区的区时
B.东七区的区
C.东六区的区时
D.东九区的区时
13. 经度相同的地方()
A.地方时相同
B.昼夜长短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季节相同
14.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
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A.北半球B.赤道上C.南半球D.回归线上
15.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16.从3月21日到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慢→快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
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
17.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A.北方地形平坦B.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比南方小
C.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短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18.如果黄赤交角为200,则()
A.五带中的热带范围将变大 B.五带中的温带范围将变大
C.五带中的寒带范围将变大 D.五带中的温带范围将变小
19.12月22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
A.北京 B. 广州 C. 上海 D.哈尔滨
20.北京时间2006年8月28日1时11分台湾某地发生地震。
该地震发生时,纽约(西五区)时间为 ( )
A、29日12时11分
B、28日14时11分
C、28日12时11分
D、27日12时11分
读图1完成21~22题。
21.北半球正值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2.在地球的自转运动中,甲、乙两地 ( )
A.角速度甲大于乙
B.线速度乙大于甲
C.角速度相等
D.线速度相等
23.当晨昏线(圈)与经线重合时,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D.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24.下列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南极长城站
D. 广州
25.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对火山喷发物的研究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C.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ABC都可以
26.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
B.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组成
C.岩石圈与生物圈没有关系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27.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A.外地核 B.岩石圈下部 C.软流层D.地壳下部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28——30题
28.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哪个字母所在的层()
A. a
B. b
C. c
D. b和c
29.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层是()
A. a
B. b
C. c
D. b和c
30.在a层大气中,越往高处,气温越低,原因是()
A. a 层大气主要靠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B. a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
C. 高层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较低层大气少
D.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二、综合题﹙共3大题,共40分﹚
31.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每题1分,共3分﹚
(1)若该图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
称:B ,D 。
(2)写出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的代表字母:、。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而且轨道面几乎
在.公转周期最长的是(字母)。
32.读下面“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半球昼大于夜的时段是从_______到_______。
(2)北半球夜长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到_______。
(3)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到_______。
(4)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是
__________。
此时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
33.读下面的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
﹙共21分﹚
(1)在图上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此时,太阳直射在 (纬度)上,
该图表示北半球的球的节气为 ,
其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
(3)图中晨昏线EF线属于________﹙晨线或昏线﹚。
(4)这一天 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白昼最长
的是,D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5)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C点的地方时是。
D点的日
出时间是_______。
这一天D点的昼长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