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检测题

第七章 检测题

第七章  检测题
第七章  检测题

第七章机械振动机械波

检测题

(时间90分钟,赋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部分对给1分)

1.如图7-1所示,为某质点沿x轴做简谐振动的图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4s时质点速度最大,加速度为0

B.在t=1s时,质点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以最大值

C.在0到1s时间内,质点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D.在t=2s时,质点的位移沿x轴负方向。加速度也沿x轴负方向

图7-1

2.关于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的声波一定是纵波

B.声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

C.响度不仅与声强有关,与声音频率也有关

D.对于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来说,由于v=λf,所以频率越高,声速也越大

3.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P 在左,Q在右),如图图7-2所示,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t取值可能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图7-2

4.在图7-3所示的装置中,在曲轴AB上悬挂一个弹簧振子,若不转动把手C,让其上下振动,周期为T1,若使把手C周期T2(T2>T1)匀速转动,当运动都稳定后,则()A.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1

B.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2

C.要使弹簧振子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减小

D.要使弹簧振子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增小

图7-3

5.弹簧振子振动图像如图7-4所示,在t1到t2的时间内()

A.振子速度、加速度方向都不变

B.振子速度、加速度方向都改变

C.振子速度方向不变,加速度方向改变

D.振子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不变

图7-4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回复力作用下的运动一定是简谐振动

B.简谐振动物体,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C.回复力一定是振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D.振动物体两次通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周期

7.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是0.025s,当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经过0.17s时,振子的运动情况是()

A.向右做减速运动B.向右做加速运动

C.向左做减速运动D.向左做加速运动

8.如图7-5所示,一列向+x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图示时刻为t=0),已知该波周期为4s,则()

A.对质点A来说,在第1秒内回复力对它做正功

B.对质点B和C来说,在第1秒内回复力对它们做的功相同

C.对质点B和C来说,在第1秒内回复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D .对质点A 、B 、C 来说,在任何连接的二秒内,回复力做功为零

图7-5

9.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 、B 两质点,它们的振动方向始终相同,C 是A 、B 的中点,则C 的振动( )

A .一定跟A 、

B 两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

B .一定跟A 、B 两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反

C .跟A 振动方向相同,跟B 点的振动方向相反

D .可能跟A 、B 两点振动方向相同,也可能跟A 、B 两点振动方向相反

10.甲、乙两小船随水波上下振动,两船相距80m 。当甲在水波波峰时,乙恰在平衡位置,经过20s 再观察,甲观察,甲恰在波谷,乙仍在平衡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波的最大波长为160m

B .水波的波长可能是364m

C .水波的最小频率是401Hz

D .水波的最小波速是8ms -1

二、填空(本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中)

11.一列简谐横波原来波形如图7-6实践所示,经过时间t 后变成图中虚线所示的波形。已知波向左传播,时间t 小于1个周期,图中坐标为(12,2)的A 点,经时间t 后振动状态传播到B 点,则B 点的坐标为 ,此时刻A 点的坐标为 ,A 在时间t 内通过的路程为 cm 。

图7-6

12.物体A 与滑块B 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如图7-7所示,A 、B 之间无相

对滑动,已知轻质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A、B的质量分别为m和M,则A、B(看成一个振子)的回复力由提供,回复力跟位移的比为,物体A的回复力由提供,其回复力跟位移的比为,若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因数为μ,则A、B间无相对骨动的最大振幅为。

图7-7

13.一单摆的振动图线如图7-8所示,设所在地重力加速度等于10m/s2,则该单摆在振动过程中指向平衡位置的最大加速度是m/s2。

图7-8

14.一列波先后通过相距4m的A、B两点,用时0.01s。已知A、B两质点运动方向始终相反,这列波的速度为ms-1,这列波的最小频率为Hz。

15.一列沿+x方向传的波速为200ms-1,某一时刻波形图如图7-9所示,这列波的波源若在(x=-4m,y=0)的位置,初始时刻t=0波源质点是从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开始起振的。那么在波的传播过程中,t= s的那些时刻,A质点的运动情况与图示时刻相同。

图7-9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如图7-10所示,一根柔软的弹性绳子右端固定,左端自由,A、B、C、D……为绳上等间隔的点,点间间隔为50cm,现用手拉着绳子的端点A使其上下振动,若A点开始向上,

经0.1秒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C点恰好开始振动,则

(1)绳子形成的向右传播的横波速度为多大

(2)从A开始振动,经多长时间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

(3)画出当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的波形图像

图7-10

17.如图7-11所示,甲为某一波动在t=0.1s时刻的图像,乙为参与波动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

(1)两图中AA′、OC各表示什么物理量?量值各是多少?

(2)说明两图中OA′B段图线的意义。

(3)画出再经过0.25s后的波动图和振动图像。

图7-11

18.如图7-12所示,用很长的细线系着一个小球A组成一个单摆,在悬点O处还固定着一根竖直的细绳,吊在绳子上的小球B能沿绳子下滑,现将A球拉偏一个很小的角度,B 球停在悬点O处,使它们同时开始运动,若AB正好相碰,求:B与绳子的摩擦力跟B球重力的比值(g≈π2≈10ms-2)。

图7-12

19.如图7-13所示,为一列波在传播方向上距波源1.8m的P点和3.0m的Q点的质点

的振动图像,已知λ>1.2m ,试作出这列波在t =6s 时刻的波动图像。

图7-13

参考答案

1.C 2.A 、C 3.D 4.B 、D 5.C 6.B 7.B 8.C 、D 9.D 10.B 、C

11.(3,2),(12,0)6

12.弹簧弹力,k ,B 对A 摩擦力提供,k g m M m M mk )(,++μ 13.0.5

14.400 50

15.0.02n +0.045

16.解析 (1)v 波=s

m t x 1.01==10ms -1 (2)波由波源传到J 需时间t

由t 1=10

5.40=v v j

s=0.45s 波刚传到J 时,J 也向上起振。到负最大位移需t 2时间

则t 2=4

3T =0.3s 所以对应总时间t =t 1+t 2=0.75s

(3)

17.解析 (1)甲图中AA ′表示沿波的传播方向,距波源1cm 处,质点在t =1.0s 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值为-0.2m 。

乙图中AA ′表示振动质点在t =0.25s 时位移值为-0.2m

甲图中OC 为波长,值为4cm ,乙图中OC 为周期,值为1秒

(2)甲图中OA ′B 表示t=1.0s 时,沿波传播方向离波源2cm 范围内各质点位移情况 乙图中OA ′B 表示某质点从起振到t =0.5s 内各时刻位移情况

(3)再过0.25ss 波形图像如图甲所示,再过0.25s 后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

18.解析 A 球下摆到最低点时间t 2=g l 2π

① 设B 球质量为m ,所受阻力为f

则B 球下落时间t 2=m f g l a l -=22 ②

则①②相等得mg

f =0.2 19.解析 由图可知,T =8s ,A =2cm

波速v =s

m 62.1=0.2ms -1 波长λ=vT =0.2×8=1.6m=160m

由图可知,t =6s 时,x p =-2cm x Q =0

所以波形图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过关检测题库

章末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自然选择是指 () A.生物繁殖的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B.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 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 D.遗传使微小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 答案 C 解析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具有有害变异的个体容易死亡。这样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在于 () A.不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B.不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C.不能解释生物现象的统一性 D.不能解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特性 答案 D 解析由于受当时遗传理论知识的限制,达尔文只是从个体水平和性状水平上,对遗传、变异现象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但不能解释其本质。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

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 答案 C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4.在某一使用除草剂的实验田中,选到了能遗传的耐除草剂的杂草X,将它与敏感型杂草Y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B.除草剂对杂草的耐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 C.耐药型基因在接触除草剂之前就已产生 D.A和B杂交子代群体中耐药基因频率占100% 答案 D 解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突变是不定向的,耐药型基因和敏感型基因可以互相突变而成,耐药型基因在接触除草剂之前就已产生,而除草剂对杂草的耐药性起了选择作用。无论该等位基因属于何种遗传方式,A和B杂交后,其子代的耐药基因频率都不会是100%。

第七章《力》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第七章《力》单元检测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卷Ⅰ(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9个小题,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得2分) 1.(2013柳州)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A. 力的作用点 B. 力的单位 C. 力的大小 D. 力的方向 2.(2013枣庄)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A B C D 3. (2013常州)小明游览我市古迹文笔塔时,利用一根细棉线和一个小铁球,对一根立柱是否竖直展开实验探究,现象如图(甲)、(乙)所示.相对于立柱底端而言,该立柱顶端() A.略向东南方向倾斜 B.略向西南方向倾斜 C.略向西北方向倾斜 D.略向东北方向倾斜 4.(2013大庆)如图所示,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1,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B.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C.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 D.F2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手 5.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受到拉力成正比,一根长10cm的弹簧,受到0.5N的拉力时,伸长到12cm,当它受到1.5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

A.30cm B.6cm C.16cm D.36cm 6. 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7.在太空运行的“神州十号”飞船中,所测的物理量发生显著变化的是() A.重力 B.质量 C.体积 D.长度 8.下列四个事例中,其中与另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人对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弹簧伸长 B.杆对台球的作用力可使台球由静止开始运动 C.守门员对足球的作用力可使运动的足球静止 D.拦网队员对排球的作用力可使排球改变运动方向 9.(2013南京)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二、多选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32分) 10.(2013兰州)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C.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弹力的大小只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11.(2013兰州)乒乓球运动中蕴含着许多力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大于乒乓球对球拍的作用力 B.乒乓球在空中运动时,乒乓球不受球拍的作用力 C.球拍击球时,只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 D. 乒乓球的重心不在乒乓球上 12.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等数学第七章测试题(第7版)

第七章测试题 一、填空(20分) 1、5322x y x y x y x =+'+'''是 阶微分方程; 2、与积分方程?=x x dx y x f y 0),(等价的微分方程初值问题 是 ; 3、已知微分方程02=+'-''y y y ,则函数x e x y 2= (填“是”或“不是”)该微分方程的解; 4、设1y 和2y 是二阶齐次线性方程0)()(=+'+''y x q y x p y 的两个特解, 21,C C 为任意常数,则2211y C y C y +=一定是该方程的 (填“通解”或“解”); 5、已知1=y 、x y =、2x y =是某二阶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三个解,则该 方程的通解为: ; 6、方程054=+'-''y y y 的通解为 . 7、微分方程x y y cos 4=+''的特解可设为 ; 8、以221==x x 为特征值的阶数最低的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是: ; 9、微分方程1+=-''x e y y 的特解*y 形式为: ; 10、微分方程044=-'+''-'''y y y y 的通解: 。 二、(10分)求x x y y =+'的通解. 三、(10分)求解初值问题2)0(,0==+'y xy y . 四、(15分)曲线的方程为)(x f y =,已知在曲线上任意点),(y x 处满足x y 6='',且在曲线上的)2,0(-点处的曲线的切线方程为632=-y x ,求此曲线方程。 五、(15分)求齐次方程0)1(2)21(=-++dy y x e dx e y x y x 的通解.

六、(15分)求解初值问题:?????='==+''==0,10 1311 x x y y y y . 七、(15分)求方程x y y y 2344-=+'+''的通解.

人教版本初中七年级的数学下册的第七章测试卷习题含标准标准答案.doc

第七章综合训练 (满分 120 分)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4 分,共32 分)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 x2 )所在的象限是() 2 +1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如图所示,某班教室有 9 排 5 列座位 .1 号同学说:“小明在我的右后方 . ”2号同学说:“小明在我的左后方 . ”3号同学说:“小明在我的左前方 . ”4号同学说:“小明离 1 号同学和 3 号同学的距离一样远 . ”根据上面 4 位同学的描述, 可知“5号”小明的位置在() 排 3 列排 5 列 排 4 列排 5 列 3.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①点 P( 0,- 5)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在第三象限或第四象限内;②点(-x, -y)在第三象限内;③坐标平面内的所有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④在直 角坐标系中,点 A( a, b)与点 A′(b,a)有可能表示同一个点 . 个个 个个 4. 若点 P ,- 3) 与点 Q , x 之间的距离是,那么 x 的值是() (2 (2 ) 4 B. -7 或- 7 D. 无法确定 5. 点 P(a ,a-)在 x 轴上,则点 P 的坐标为() +2 2

A. (0,- 2) B. (2,0) C. (4,0) D. (0,- 4) 6.一条东西向道路与一条南北向道路的交汇处有一座雕像,甲车位于雕像东方 5km 处,乙车位于雕像北方7km 处. 若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雕像的方向同 时出发,当甲车到雕像西方1km处时,乙车在() A. 雕像北方1km处 B. 雕像北方3km处 C. 雕像南方1km处 D. 雕像南方3km处 7.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 为原点,直线AD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 B、D点的坐标分别为( 1,3),(4,0),把平行四边形向上平移 2 个单位,那么 C 点平移后相应的点的坐标是() A. (3,3) B. (5,3) C. (3,5) D. (5,5) 8. 如图所示,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AB 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分别用( 2 ,)、(,)来表示,请在小方格顶点上确定一点C,连 24 3 接 AB、AC、BC,使三角形 ABC的面积为 2 个平方单位,则点 C的位置可能为 () A.(4 ,4) B.(4 ,2) C.(2 ,4) D.(3 ,2) 二、填空题 .( 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 9.若点 M(4,a)与点 N(b,-3) 的连线平行于 x 轴,并且点 M与点 N 到 y 轴的距离相等,那么 a、 b 的值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 10.若 x2-4+| y+2|=0 ,则点( x,y)在第 ________象限 . 11.已知点 N 的坐标为( a,a-1),则点 N 一定不在第 ________象限 . 12.将点 A(3,- 1)向左平移 m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 n 个单位长度,得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力 过关测试题(含答案)

第七章力过关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手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的_____越大,根据此原理制成了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即用弹簧的_____大小,间接反映力的大小,_____(填写:刻度尺或量筒或温度计)也运用了此研究方法. 2.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N,分度值为___N,此时的示数为___N. 3.如图所示,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和刻度尺做一个橡皮筋测力计.当把物体放入小瓶盖中,橡皮筋伸长,这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_.若想准确地标注橡皮筋测力计的刻度,可以用一个测量准确的_________与橡皮筋互拉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 4.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____cm.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4cm时,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_____N,弹簧发生了_____形变.

5.如图所示,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他两手向外拉开弹簧拉力器时,发现弹簧伸长了,不受力时,弹簧恢复到原样,弹簧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拉力使弹簧伸长,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随着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小强就感到越费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 6.如图,福娃能踢出“香蕉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___有关,飞行中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___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 7.在实验时,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小明将其中一个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甲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乙测力计像图乙中所示,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弹簧测力计示数__,乙测力计示数_____. 8.在细线下系一重锤就做成一个重垂线,用它可以检查建筑物的墙、门、窗是否竖直,它利用了______的性质。若把重垂线的上端系在垂直的木架上的O点,如图所示,就成了一个水平器,当重垂线与水平器上的刻线_____时,它所在的平面就是水平的。

第七章在线测试 习题

第七章习题 一、判断题(10分) 1.根据项目投资的理论,在各类投资项目中,运营期现金流出量中都包括固定资产投资。() 2.如果某投资项目的相关评价指标满足以下关系:NPV>0,NPVR>0,PI>1,IRR>ic,PP>n/2,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该项目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 ) 3.投资利润率这一指标属于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的非折现评价指标。() 4.约当系数是肯定的现金流量对与之相当的、不肯定的期望现金流量的比值。() 5.使某投资方案净现值小于零的折现率,一定小于该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 6.在全部投资均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为零,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的条件下,为计算内部收益率所求得的年金现值系数的数值应等于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值。() 7.投资回收期指标虽然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但考虑了回收期满后的现金流量状况。 8、在项目投资决策中,净现金流量是指经营期内每年现金流入量与同年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序列指标。() 9.现值指数大于1,表明该项目具有正的净现值,对企业有利。() 10.现金流量可以取代利润作为评价投资项目是否可行的基础指标。() 二、单选题(10分) 1.关于获利指数的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从动态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净产出之间的关系 B.直接反映了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 C.可以从动态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D.计算比较简单 2.有甲、乙两个付款方案:甲方案在五年中每年年初付款6000元,乙方案在五年中每年年末付款6000元,若利率相同,则两者在第五年末的终值()。 A.两者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可能会出现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 3.所谓现金流量,在投资决策中是指一个项目引起的企业()。 A 现金支出和现金收入量 B 货币资金支出和货币资金收入增加的量 C 现金支出和现金收入增加的数量 D 流动资金增加和减少量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企业提高折现率,下列()指标的大小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A 净现值 B 获利指数 C 净现值率 D 内含报酬率 5.某项目在建设起点一次投资,全部原始投资额为1000万元,若利用EXCEL采用插入函数法所计算的方案净现值为150万元,企业资金成本率10%,则方案本身的获利指数为

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七章

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2 一,选择题:(5分×8=40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零向量没有方向 B .零向量与任何向量平行 C .零向量的长度为零 D .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若→a 、→b 都是单位向量,则 →a =→ b B . 若AB =D C , 则A 、B 、C 、 D 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 C. 若两向量→ a 、→ b 相等,则它们是始点、终点都相同的向量 D. AB 与BA 是两平行向量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若→ a ∥→ b ,且→ b ∥→ c ,则→ a ∥→ c 。 B 、两个有共同起点且相等的向量,其终点可能不同。 C 、向量AB 的长度与向量BA 的长度相等 , D 、若非零向量AB 与CD 是共线向量,则A 、B 、C 、D 四点共线。 4,已知向量(),1m =a ,则 m = ( ) A .1 C. 1± D. 5,若→ a =(1x ,1y ),→ b =(2x ,2y ),,且→ a ∥→ b ,则有 ( ) A ,1x 2y +2 x 1y =0, B , 1x 2y ―2x 1y =0, C ,1x 2x +1y 2y =0, D , 1x 2x ―1y 2y =0, 6,若→ a =(1x ,1y ),→ b =(2x ,2y ),,且→ a ⊥→ b ,则有 ( ) A ,1x 2y +2 x 1y =0, B , 1x 2y ―2x 1y =0, C ,1x 2x +1y 2y =0, D , 1x 2x ―1y 2y =0, 7,在ABC ?,则ABC ?一定是 ( ) A .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8,已知向量,,a b c 满足||1,||2,,a b c a b c a ===+⊥,则a b 与的夹角等于 ( ) A .0 120 B 0 60 C 0 30 D 90o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测试卷(含答案)

第七章测试卷 姓名: 学号: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30分) 1、下列数据中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 A .某市政府位于北京路32号 B .小明住在某小区3号楼7号 C .太阳在我们的正上方 D .东经130°,北纬54°的城市 2、如图,点A 的坐标为( ) A.(3,4) B.(4,0) C.(4,3) D.(0,3) 3、若点A (m ,n )在第三象限,则点B (|m |,n )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y )满足42-x +(y+3)2=0,则点P 坐标为( ) A .(2,-3) B .(-2,3) C .(2,3) D .(2,-3)或(-2,-3) 5、已知点P 位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轴右侧,距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轴3个单位长度,位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轴上方,距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轴4个单位长度, 则点P 坐标是( ) A 、(-3,4) B 、(3,4) C 、(-4, 3) D 、(4,3) 6、如果P (a+b, ab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 (a,-b) 在第__象限.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 ,y )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得到的点是( ) A 、(x+a ,y+b ) B 、(x+a ,y-b ) C 、(x-a ,y+b ) D 、(x-a ,y-b) 8、经过两点A (2,3)、B (-4,3)作直线AB ,则直线AB ( ) A 、平行于x 轴 B 、平行于y 轴 C 、.经过原点 D 、无法确定 9、将△ABC 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加上-1,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 ) A 、将原图形向x 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B 、将原图形向x 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C 、将原图形向y 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D 、将原图形向y 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10、在坐标系中,已知A (2,0),B (-3,-4),C (0,0),则△ABC 的面积为( ) A 、4 B 、6 C 、8 D 、3 二、填空题:(每题3分,计30分) 11、第三象限内的点P (x,y),满足5=x ,92 =y ,则P 点的坐标是 12、点M (2,-3)到x 轴的距离是______ 13、如果点P (x 2-4,y+1)是坐标原点,则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4、边长为300m 的正方形广场四个顶点的四家商场,若商场A (150,150),商场C (-150,-150),那么商场B 、D 的坐标分别为: 15、点P(3m+1,2m-5)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m=

3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七章检测题3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七章检测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的平方根是±1 B.-1的立方根是-1 C.2是2的平方根 D.-3是()23-的平方根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B、C三点的坐标分别是(0,0), (4,0),(3,2),以A、B、C三点为顶点画平面四边形,则 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2,-2),在y轴上确定点P, 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 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目标的位置是( ) A.教室内的3排2列 B.东经100°北纬45° C.永林大道12号 D.南偏西40° 5. 已知点P(x,x),则点P一定( )。 A.在第一象限 B.在第一或第四象限 C.在x轴上方 D. 不在x轴下方 6. 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点P(x,y)满足4 2- x+(y+3)2=0,则点P坐标为( ) A.(2,-3) B.(-2,3) C.(2,3) D.(2,-3) 或(-2,-3)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x-2,x)在第二象限,则x的 取值范围为( ) A.x>0; B.x<2; C.0<x<2; D.x>2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m2+1)一定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 1. 如果用(7,1)表示七年级一班,那么八年级四班可表示成 ___。 2. 一只蚂蚁由(0,0)先向上爬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爬3个 单位长度,再向下爬2个单位长度后,它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_________。 3. 点A(1-x,5)、B(3,y)关于y轴对称,那么x+y=___.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检测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2015·湖北随州中考改编)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A.(4,-3) B.(-4,3) C.(0,-3) D.(0,3) 2.如图, P、2P、3P这三个点中,在第二象限内的有() 1 A. P、2P、3P B.1P、2P C.1P、3P D.1P 1 第2题图第3题图 3.如图,矩形BCDE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轴或y轴,物体甲和物体乙分别由点A(2,0)同时出发,沿矩形BCDE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1个单位/秒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12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

A.(2,0)B.(-1,1)C.(-2,1)D.(-1,-1) 4. 已知点P坐标为,且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 是() A.(3,3) B.(3,-3) C.(6,-6) D.(3,3)或(6,-6) 5.设点在轴上,且位于原点的左侧,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为一切数 B., C.为一切数, D., 6.在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图案上各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加正数 ,那么所得的图案与原来图案相比() A.形状不变,大小扩大到原来的倍 B.图案向右平移了个单位 C.图案向上平移了个单位 D.图案向右平移了个单位,并且向上平移了个单位 7.已知点,在轴上有一点点与点的距离为5,则点的坐标 为() A.(6,0) B.(0,1) C.(0,-8) D.(6,0)或(0,0) 8. (2015?贵州安顺中考)点P(-2,-3)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第七章 单元测试题(二)

第七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1,水火箭在发射时,不停地用打气筒往火箭中打气,通过一个自行车的气阀门,让空气进得去出不来,逐渐增大“动力舱”中的气压,待 到气压增强到一定程度后,火箭中的“高压水”就会冲开密封塞, 高速喷射而出……刹那间,“唰”的一声,水花四溅,一道强大的 水柱将火箭猛烈地推到了天上,如果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如果所 受的力突然消失,则火箭将( ) A .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向下运动 C .立刻静止在空中 D .慢慢上升,逐渐静止 2.下列事例或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防止造成交通事故 B .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C .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前倾或后仰 D .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晓明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 3.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摔倒。 如图2是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公交车内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 图。如果在急刹车时,该乘客摔倒方向和拉环摆动方向的示意图应是 图3中的( ) 4.如图4所示,小阳和小超一起坐在爬犁上在水平冰面上匀速直 线滑行,小阳怕撞上前面的人,急忙跳下爬犁用50N 水平向后的力去拉 爬犁做减速运动,在此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超在竖直方向上仍受平衡力的作用 B .小阳跳下后,爬犁对地面的压力减小了 C .由于小超速度减慢了,所以她的惯性减小了 D .小阳跳下后,爬犁所受的摩擦力减小了 5 .如图5 所示,嫦娥三号的着陆器携带月球 车将在月球的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为避免着陆器与月球猛烈碰撞,以下措施最合理的是 A .选择松软的月球表面降落 B .着陆器底部垫有硬度小的材料 C .临近月球时向下喷气反推减速 D .临近月球时打开降落伞减速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第七章 检测题

第七章机械振动机械波 检测题 (时间90分钟,赋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部分对给1分) 1.如图7-1所示,为某质点沿x轴做简谐振动的图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4s时质点速度最大,加速度为0 B.在t=1s时,质点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以最大值 C.在0到1s时间内,质点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D.在t=2s时,质点的位移沿x轴负方向。加速度也沿x轴负方向 图7-1 2.关于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的声波一定是纵波 B.声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 C.响度不仅与声强有关,与声音频率也有关 D.对于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来说,由于v=λf,所以频率越高,声速也越大 3.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P 在左,Q在右),如图图7-2所示,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t取值可能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图7-2 4.在图7-3所示的装置中,在曲轴AB上悬挂一个弹簧振子,若不转动把手C,让其上下振动,周期为T1,若使把手C周期T2(T2>T1)匀速转动,当运动都稳定后,则()A.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1 B.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2

C.要使弹簧振子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减小 D.要使弹簧振子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增小 图7-3 5.弹簧振子振动图像如图7-4所示,在t1到t2的时间内() A.振子速度、加速度方向都不变 B.振子速度、加速度方向都改变 C.振子速度方向不变,加速度方向改变 D.振子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不变 图7-4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回复力作用下的运动一定是简谐振动 B.简谐振动物体,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C.回复力一定是振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D.振动物体两次通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周期 7.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是0.025s,当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经过0.17s时,振子的运动情况是() A.向右做减速运动B.向右做加速运动 C.向左做减速运动D.向左做加速运动 8.如图7-5所示,一列向+x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图示时刻为t=0),已知该波周期为4s,则() A.对质点A来说,在第1秒内回复力对它做正功 B.对质点B和C来说,在第1秒内回复力对它们做的功相同 C.对质点B和C来说,在第1秒内回复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测试题 姓名班级评分 一.选择题(45分) 1.下列几个关于力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都发生力的作用 C.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没有施力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2.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A.发动汽车使它从静止变为运动 B.汽车向右转弯 C.石块在空中越落越快 D.降落伞从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3.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时,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4.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 B.力只能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 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5.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受到了重力作用 C.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6关于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 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 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支持力的方向总是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 C.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8.如果没有重力,下列哪些现象不会出现() A.灰尘扬起后不会落回地面 B.汤水能倒进嘴里 C.人轻轻一跳就会跳得非常高 D.河水就不会流动了 9.如图1所示的重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图1 图1 10.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是依据,()的有关数据计算的。 A.基本生产明细账 B.基本生产成本总账 C.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D.都不是 2. 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帐 ( ) A. 不登记任何费用 B. 只登记直接费用和生产工时 C. 只登记原材料费用 D. 只登记间接费用,不登记直接费用 3. 在简化分批法下,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 A. 只是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B. 只有在各批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C. 既是各批产品之间,也是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D 只是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4. 如果是小批生产,批内产品一般都能同时完工,采用分批法在月末计算成本时,一般不存在( ) A. 各项间接费用的分配 B. 各项直接费用的分配 C.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D. 期间费用的分配 5. 简化的分批法之所以简化,是由于( ) A.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B. 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C. 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D. 采用累计的费用分配率分配各种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分批法的适用范围是 ( ) A. 小批生产 B. 新产品的试制 C. 产品经常变动的小规模制造厂 D. 单件生产 2. 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在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不多的情况下,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以按 ( ) A. 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B. 定额单位成本计算 C. 近期同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D. 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3. 在采用简化的分批法下( ) A. 只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B. 只对完工产品分配各项间接费用 C. 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D.不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4. 在简化分批法下 ( ) A. 必须设立生产成本二级帐 B. 在生产成本明细帐中只登记直接费用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 地方政府 D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 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 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社会组织 D.公民 7.法律适用是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人民群众 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 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C.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1.() 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B.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 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 12.()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A.《刑法》 B.《国家安全法》 C.《宪法》 D.《国防法》 13.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A.条文 B.规范 C.原则 D.精神 14.法律权威是指法的()。 A.强制性 B.不可违抗性 C.神圣性 D.国家政治性 15.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 A.法治意识 B.法治观念 C.法治理念 D.法治精神 16.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财产关系 B.财产关系与债权关系 C.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 D.财产关系与人格关系 17.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二是()。 A.补充 B.修改 C.废止 D.认可 18.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 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执法为民 D.党的领导 19.对依法治国首次做出完整的内涵表述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单元测试题

第七章力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将答案填写在对应的方框内) 题号12345678910答案 1、下列各图中反映力的作用效果是用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2、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 A.发动汽车使它从静止变为运动 B.汽车匀速向右转弯 C.石块在空中越落越快 D.降落伞从空中匀速下降 3、下列物体中,物重大小最接近10N的是() A.一头牛B.一个中学生C、一件棉衣D、一盒火柴 4、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 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船浆B.湖水C.同学D.龙舟 5、使用弹簧秤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新-课- 标- 第-一-网 A.弹簧秤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秤的测量范围 6、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的 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 C.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7、一个被运动员踢出的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足球所受重力的情况是() A 不受重力 B 受到向前的重力 C 比静止在地面上时所受重力小得多 D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8、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作用力有( ) A.重力、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重力、书对桌面的压力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书对桌面的压力 D.重力、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书对桌面的压力 9、用一个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称物体重力,先把物体挂在挂钩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再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用手拿住挂钩,物体挂在吊环上,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A、略大于3N B、略小于3N C、仍等于3N D、等于零 10、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在桌面上的水杯没有落到地面上,说明水杯不受重力的作用 B、人们都生活在地球上,所以地球对每个人的引力都是一样大 C、在天空飞行的飞机不掉下来,说明它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 D、人跳起来会落回地面,说明人受到重力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X k B 1 . c o m 11、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使落叶的发生了改变。 12、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13、浆向后划水,艇就向前运动,这一现象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只要写出两点):1),2) 。 14、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恢复的特性叫。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不恢复的特性叫。 15、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注意察弹簧测力计的、,并检查指针是否对准,否则测量值将偏大或偏小。 16、质量不同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的,实验表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17、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_________,它的方向总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第一次物理月考试题《力》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如图1所示的四位物理学家中,其名字被用作力的单位的是() 2.在图2所指的四个 力中,使受力物体运 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图2 3.一个中学生的体重最接近()A.5N B.50N C. 500N D.5000N 4.下列说法中与力的作用效果无关的是() A.力的单位B.力的方向 C.力的大小 D.力的作用点 5.下列叙述中用手作为受力物体的是() A.用手将排球打出去B.手击拍桌子,手感到疼 C.手将石块举高D.手将铁丝弄弯 6.茶杯放在桌面上时,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 () A.作用点B.大小C.方向D.都相同 7.下列事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 A.紧急刹车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 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 8.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的情况是() A.只受踢力B.只受重力 C.受踢力和重力 D 不受力 图1

9、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 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0N B .2N C .4N D .8N 10.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11.关于物体重心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用悬挂法只能找出薄片的重心 C.不规则物体没有重心 D.人体具有重心,人体的重心会随人体的姿态而发生变化的 1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提水桶的力大于水桶对人的拉力,水桶才能被提起 B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 .物体不受力时就不能运动 D .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必定会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 13 明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0.4N 处,没有调节就测一物体的重力,且读数为2.5N ,则物体重力的准确值应为( ) A 、2.1N B 、2.5N C 、2.7N D 、2.9N 14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范围 15斜面加速下滑,关于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 形变而产生的力. 2.建筑工人在一根线的下边挂上重物做成 可以用它来检查墙壁是否 这是根据 的道理制成的. 3.图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4.图5中是物理教 材中的两 幅插图,甲图表示小 图 3 图4 图 5

第七章 练习题(附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 一、某公司现金的收支状况比较稳定,计划全年的现金需求量为1,440,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 每次转换成本为800元,有价证券的利率为16%, 要求计算: 1,企业目前持有现金240,000元,则机会成本、转换成本和现金管理总成本各为多少元。 2,现金的最佳持有量为多少元?有价证券的交易次数为多少次?交易的时间间隔天数为多少天? 3、最低的管理成本为多少元?其中机会成本、转换成本各为多少元? 1、企业目前持有现金240000元, 机会成本=240000/2×16%=19200(元) 转换成本=1440000/240000×800=4800(元) 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19200+4800=24000(元) 2、现金的最佳持有量=(2×1440000×800/16%)1/2=120000(元) 有价证券交易次数=1440000/120000=12(次) 交易时间间隔天数=360/12 =30(天) 3、最低管理成本=(2×1440000×800×16%)1/2=19200(元) 机会成本=120000/2×16%=9600(元) 转换成本=1440000/120000×800=9600(元) 二、某企业赊销净额为240万元,应收账款平均收款天数为45天,企业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 为15%,则应收帐款的周转率、平均余额、维持赊销业务所需的资金及机会成本分别为为多少?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240×45)/360=30(万元)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30×60%=18(万元) 机会成本=18×15%=2.7(万元) 机会成本=[(240 ×45)/360]×60%×15% =2.7(万元) 三、某企业目前商品赊销净额为5,400,000元,应收帐款的平均收款天数为45天,无现金折扣,坏帐 损失占赊销净额的8%,全年的收帐费用为75,000元。现计划考虑将信用条件调整为(5/10,2/30,N/60),预计有30%的客户在10天内付款,有50%的客户在30天内付款,有20%的客户在60天内付款。改变信用条件后,商品赊销净额可达到7,200,000元,坏帐损失占赊销净额的6%,全年的收帐费用为52,000元。企业的变动成本率为65%,资金成本率为14%,企业是否要改变信用标准?应收帐款的平均收款天数为45天,无现金折扣: 信用成本前的收益=5400000×(1-65%)=1890000元 机会成本=(5400000×45/360)×65%×14%=61425元 管理成本=75000元 坏帐成本=5400000×8%=432000元 信用成本后的收益=1890000-61425-75000-432000=1321575元 改变信用条件,有现金折扣: 应收帐款平均收款期=10×30%+30×50%+60×20%=30天 现金折扣=7200000×(5%×30%+2%×50%)=180000元 信用成本前的收益=7200000×(1-65%)-180000=2340000元 机会成本=(7200000×30/360)×65%×14%=54600元 管理成本=52000元 坏帐成本=7200000×6%=432000元 信用成本后的收益=2340000-54600-52000-432000=1801400元 所以,改变信用条件前的信用成本后收益为1321575元小于改变信用条件后的信用成本后收益为18014000元,可以改变信用标准。 四、某公司全年需要甲材料720,000千克,每次的采购费用为800元,每千克的材料保管费为0.08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