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覆盖类-天线安装位置不合理导致楼面阻挡引起道路覆盖差的案例01
- 格式:pdf
- 大小:265.34 KB
- 文档页数:4
整改斜打天线,加强室内覆盖【摘要】室分覆盖已成为LTE网络部署的重要手段,通过一般的室内问题排查流程,可以判断和解决大部分室内覆盖问题。
由于建筑物室内和室外结构布局复杂,信号阻挡严重,在设计和安装时,避免天线从侧面覆盖整栋楼层,导致安装的天线没有达到理想的覆盖效果,需要维护人员现场勘测,提出合理建议,进行维护整改。
【关键字】室内分布系统住宅小区MR弱覆盖室分信源1、问题背景三盛颐景园8#楼用户投诉反映4G信号不好,下载速率慢。
网优现场测试7#,8#楼RSRP覆盖较差,楼道测试RSRP平均电平在-100以下,由于现场未联系的投诉客户只能在楼道测试,真正室内用户体验值会更低。
1.1【3D楼宇覆盖情况】三盛颐景园小区共12栋高层楼宇,通过3D MR识别出问题楼宇7#和8#楼宇MR覆盖率确实很差,弱覆盖比例在10-15%左右。
其它楼宇覆盖正常。
图:三盛颐景园MR楼宇覆盖图1.2【宏站覆盖情况】三盛颐景园东西方向各有宏站覆盖,站间距在300米左右,住宅小区单元数较多,一般一栋楼有2到3个单元。
图:三盛颐景园周边宏站覆盖情况1.3【室分覆盖情况】查看射频资源表,三盛颐景园1#,4#,7#,9#,11#有室外射灯天线覆盖。
图:三盛颐景园射频资源表2、原因分析2.1现场勘测射灯天线位置图:三盛颐景园天线位置覆盖图①4#楼天线覆盖方向4#2单元楼顶4个射灯天线,南边2个射灯(一个覆盖8#楼、一个覆盖3#楼),北边2个射灯覆盖5#。
由于射灯是从侧面覆盖8#楼,且距离较远对于楼宇中间用户难以达到覆盖效果。
②9#楼天线覆盖方向9#2单元楼顶有RRU信源,安装4个射灯,其中南边方向一个覆盖8#2单元(天线方向需要调整),一个覆盖9#楼自身1单元;北边方向2个射灯天线覆盖10#两个单元。
③7#楼天线覆盖方向7#1单元2个天线覆盖3#楼,7#3单元2个天线覆盖8#楼,其中3单元一个天线朝天上打。
2.2覆盖存在的问题3、解决方案①在9#1单元增补1个射灯,覆盖8#楼1单元。
FDD设备因覆盖角度问题导致弱覆盖案例分析一、问题描述
普宁高铁车站靠近石泉美西一侧出现FDD覆盖差,集团测试结果出现多次弱覆盖现象。
二、原因定位
根据以往故障处理经验导致覆盖效果差的情况有以下几点:
1、设备故障,例如部分天馈发射通道驻波等;排查首先与后台网管确认该站点相关设备运行情况,确认设备并未有相关告警,设备运行正常。
排除设备故障导致弱覆盖情况。
2、天线被阻挡;进行现场情况排查,通过查看站点设计图纸,发现TDD设备及天馈安装在通信杆的第一平台,FDD设备及天馈安装第四平台,这一点与现场一致,现场挂高周边环境无高树或建筑物阻挡。
可排除因天线被阻挡导致弱覆盖情况。
3、方位角偏离覆盖区。
安排人员上塔对天馈设备公参数据进行核对,现场人员发现导致弱覆盖的发射点为香黄坑北,为该发射点天线综资方位角为20度所覆盖的区域。
现场FDD 天馈安装位置受RRU安装位置影响,往20度的覆盖方向受卡,实际覆盖方向为50度。
确认因覆盖方向导致弱覆盖。
三、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分析,给予现场人员为根据塔上情况调整设备安装位置,确保天馈覆盖方向为20度,并调整下倾角为5度。
调整完成后,经测试覆盖差情况恢复正常弱覆盖情况消除。
四、总结
通过该案例我们得到经验如下:
1、必须严格把控工程验收,确保设备安装与图纸一致;减少同类问题出现。
2、日常巡检需要观察塔上天馈工参,对于TDD与FDD两系统覆盖方向有差异的及时与网优联动确保覆盖效果良好。
室分小区域弱覆盖解决方法
1问题描述
某站点室分基站开通后,现场Probe室内路测发现北侧走廊覆盖较弱,场强〈-95dBm,按照LTE室分验收指标要求,该站点边缘RSRP值需大于-95dBm,因此该弱覆盖区域需整。
2问题分析&处理过程
结合设计图纸现场勘察,该处走廊狭长,且跟周围覆盖天线之间均有墙壁阻挡,导致弱覆盖,测试发现二功分器PS103-1F接出来的两个天线功率比较大,改成三功分后依然满足功率设计要求,因此整改方案定为:二功分器
PS103-1F改为三功分器,新增一副天线于PS104-1F处。
3问题根因
该处走廊狭长,且跟周围覆盖天线之间均有墙壁阻挡,方案设计时没有考虑给此次单独拉一副天线覆盖,导致弱覆盖。
4解决方案&规避方案
二功分器PS103-1F改为三功分器,新增一副天线于PS104-1F处。
整改前后平面安装图对比:
整改前后系统图对比:
5 建议与总结
室内分布系统大部分小区域的弱覆盖情况可以采用类似方法解决,即增补天线的方式,也符合室分“小功率多天线”的设计原则。
后期增补天线可以解决小范围弱覆盖问题,当然最好的还是前期室分方案设计天线点位时结合室内环境充分考虑到各个边角的覆盖。
广东无线网络优化中心+G35济广高速4G LTE覆盖不合理导致弱覆盖优化案例2019年目录一、问题描述 (2)二、分析过程 (2)三、解决措施 (3)四、经验总结 (5)【摘要】RF优化、天馈调整解决高速弱覆盖【关键字】射频优化、高铁优化【业务类别】射频优化一、问题描述对G35进行路测,在新生围径口村附近出现弱覆盖,如下图所示:二、分析过程测试车辆行驶至问题路段(Longitude:115.7096962 Latitude:24.3949740),,UE占用“F_528575_兴宁黄陂邮政_53”信号RSRP为-114dBm,SINR约4dB,存在350米弱覆盖。
经分析该处位于空旷区域占用距离2.52KM站点“F_528575_兴宁黄陂邮政_53”,而近处站点距离1.32KM“F_530124_兴宁黄陂浊水_21”因主辨方向未打向问题区域,如下图所示:三、解决措施优化措施:F_530124_兴宁黄陂浊水_21的方向角由260度调整为280度,电子下倾角由2度调整为0度。
效果验证:站点“兴宁黄陂浊水”经过天馈调整后,该处弱覆盖现象明显好转。
天馈调整后后,RSRP显著提升,从原来的-114dbm提升到-92dbm,SINR从原来的4dB提升到15dB,用户感知得到提升。
四、经验总结高速优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弱覆盖问题。
有较多情况是由于现网站点天线覆盖不合理导致的弱覆盖,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结合现网站点的分布、站高、天线下倾角、方位角等信息进行判断分析,有些情况下需要对站点进行现场勘查才能给出合理的优化调整方案。
通过天馈调整有效解决弱覆盖可以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和现网站点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站点资源投入。
1覆盖类1.1概述覆盖类问题只要涉及弱覆盖、越区覆盖、过覆盖、无主导小区、上下行不平衡及导频污染等。
在TD-LTE中一般认为RSRP<-110dBm,认为是弱覆盖。
越区覆盖:由于基站天线挂高过高或下倾角过小引起的该小区覆盖距离过远,从而越区覆盖到其他站点覆盖的区域,并且在该区域终端接收到的信号电平较好。
过覆盖:指网络中存在过度的覆盖重叠,容易引起干扰和乒乓切换;无主导小区:指某一片区域内服务小区和邻区的接收电平相差不大,不同小区之间的下行信号在小区重选门限附近的区域,并且无主导覆盖的区域接收电平一般或者较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网络频率复用的原因,导致服务小区的SINR不稳定,可能发生空闲态主导小区频繁重选、连接态频繁切换,无主导覆盖也可认为是若覆盖的一种。
导频污染:指在某一点存在过多(一般认为大于等于3个)的强导频,但却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1.2弱覆盖1.2.1弱覆盖分析造成弱覆盖的原因有:1、规划的站点由于种种原因如物业等没有开起来;2、天线方位角、下倾角不合理,如下倾角过低;3、在站建起来后,由于新建楼宇的遮挡,导致部分区域RSRP很差;4、站点过高,如四十多米或更高,会造成塔下黑5、下倾角、方位角由于条件所限,无法调整,如:美化邓杆站点不方便调整天线的方位角(3个天线方位要一起转,因为外面有罩子盖住下倾角无法调整,如科技园四、海德三路等;深大校园里站点天线都是放在美化罩子(长方体的箱子)里面,对天线的下倾角和方位角调整范围也有影响(如:深大、深大南校等))。
针对以上原因建议的方案有:1、推动客户将规划站点尽快开起来;2、调整天线方位角、下倾角到合理位置;1.2.2天线方位角不合理导致弱覆盖现象:科技园三的102和104小区由于天线被住宅楼遮挡,导致覆盖区域内部分道路信号较弱,存在弱覆盖,科技园三站点周围的地物如图:图表 1科技园三周围地物调整前道路的电平值如下图:图表 2优化前科技园三覆盖措施:将104小区的方位角由20度调整为40度;将102的方位角由150度调整到100度;调整后弱覆盖得到改善,如下图:图表 3优化后科技园三覆盖1.2.3天线方位角下倾角不合理导致的弱覆盖现象:东都花园附近有小段路RSRP低于-110dBm,该路段属于东都花园和龙中站点主覆盖区,需要调整东都花园和龙中站的天馈方向角和下倾角加强覆盖。
案例名称:覆盖不合理导致无法找到极好点问题分析一、案例关键字
二、案例问题现象
如图所示,扬州-城北建安站点的LTE建设在第三天面,单站验证时,在RSRP电平较好的地方SINR却不达标,无法找到极好点。
三、原因分析和排查处理
对于采用OFDM技术的LTE系统来说,由于其物理层技术自身没有小区间干扰抑制的机制,采用频率复用因子为1,就会造成小区间干扰较大。
如下图所示,其2,3小区联合邗沟路,同时覆盖邗沟路。
如下图所示:基站2,3小区所在天面与周边两栋建筑同高,其发射信号经过旁边两栋建筑反射在图中UE处交叠,导致近站点2,3小区信号重叠覆盖,SINR达不到极好点要求,同时出现切换频繁的现象。
在上图所示的交叠区域观测probe中2,3小区信号皆为-66dbm,3小区的SINR为14db
关闭2小区后,SINR值变为27db
GPS完全同步的情况下,2,3小区的经过反射覆盖的重叠区域内RSSI抬升,导致SINR变差。
无法找到好点。
解决措施:
修改三个扇区的覆盖方向,用1,2扇区覆盖原1小区覆盖的小区,3扇覆盖邗沟路。
问题解决
四、案例总结
站址审核工作要细致,要现场勘测,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切换不及时引起弱覆盖案例分析
一、背景
LTE综合覆盖率为杭州短板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而该项指标主要与LTE下行覆盖、质量及驻网时长占比强相关(LTE综合覆盖率定义:LTE覆盖率(RSRP >= -110 and SINR >= -3)*LTE驻网时长占比(%)),为全面提升该项指标,在网格日常优化过程中,针对弱覆盖和质差路段进行重点优化。
二、南复路与复兴路交叉口附近因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弱覆盖质差问题
问题描述:
测试车辆在南复路北向南行驶至涵洞附近,终端占用杭州陶瓷品市场3DMIMO_68_2CA65小区(频点:40936,PCI:349),电平-110dBm左右,SINR值-11dB左右,RSRP衰落后终端上发A3事件报告,一直未发起切换,后由A5事件切换至杭州陶瓷品市场_10_2CA1小区,最终因RSRP快衰而不能及时切换,产生50米左右弱覆盖质差路段。
截图
问题分析:
H813811杭州陶瓷品市场3DMIMO基站主要是为了吸收话务量,基于A3的异频切换参数设置过低,切至D频段基于A3事件,切换至F频段基于A5事件,从而导致不能及时切换至杭州陶瓷品市场LY南复路涵洞WZ_3小区。
实施方案:
为加快切换,降低起测门限,建议调整杭州陶瓷品市场3DMIMO_65和杭州陶瓷品市场3DMIMO_68_2CA65小区基于A3的异频A1 RSRP触发门限由-104至-94,基于A3的异频A2 RSRP触发门限由-106至-96。
问题现状:
方案实施后,问题路段终端可以正常切换至杭州陶瓷品市场3DMIMO_65小区,弱覆盖问题解决。
复测切换前
复测切换后。
站点迁移解决弱覆盖问题
NOKIA
【摘要】站点位置不加且站高较低,信号无法有效覆盖导致弱覆盖,速率降低,经站址搬迁增高,覆盖效果改善明显。
【关键字】:站址,弱覆盖,低速率,站高低
【故障现象】
测试经过横塘集站点附近路段时,占用到横塘集基站信号,RSRP在-105dbm左右,SINR 为3db,下载速率降低至10M左右,出现弱覆盖。
图1 调整前RSRP覆盖截图
图2 调整前下行速率覆盖截图
【原因分析】
经过现场勘察发现横塘集基站站点在一处两层居民楼顶的的楼顶拉线塔,站点过低,导致其周边道路弱覆盖。
现场基站照片如下:
图3 调整前站点位置照片
【解决方法】
因横塘集站点过低,信号无法对道路有效覆盖,需要将该站点迁移或者增加高度。
经过现场勘察发现在该站点正南方160m左右出有一联通落地角钢塔,可以考虑将该站点搬迁至联通共站址的铁塔上。
搬迁后站点照片如下:
图4 调整后站点位置照片
经过站点搬迁该路段覆盖,SINR,下行速率明显提升。
图5 调整后RSRP覆盖截图
图6 调整后下行速率覆盖截图【结论与推广】
经过站点的迁移或者增高,能够有效解决弱覆盖路段。
弱覆盖优化案例话说有这么一个小区,那手机信号啊,就跟捉迷藏似的,时有时无。
居民们打电话经常是“喂喂喂”喊半天,对面还以为在跟他们玩神秘呢。
这就是典型的弱覆盖情况。
一、发现问题。
我刚到这个小区的时候,就听到好多居民抱怨手机信号不好。
我自己拿出手机一看,好家伙,信号格就像电量不足的小蜡烛,一闪一闪的,有时候直接就一格都没了。
这可不行啊,这就好比在现代社会里给居民们断了与外界联系的桥梁。
于是,我就决定开始我的“信号拯救之旅”。
二、排查原因。
1. 基站位置。
首先想到的就是基站的位置。
我在小区里转了好几圈,发现基站离这个小区有点远。
就像你想喝水,但是水龙头在另一个山头一样,信号传过来的时候都已经没多少力气了。
而且小区周围还有一些高楼大厦,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巨人,把信号给挡住了,这就导致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损失惨重。
2. 天线角度。
接着我又去查看了基站的天线角度。
这天线啊,就像是信号的发射小喇叭。
我发现这个“小喇叭”的角度有点歪,没有正对着小区,就像你跟朋友说话,但是却朝着别的方向,朋友肯定听不清你说啥。
这样一来,信号就不能很好地覆盖到小区里面的每个角落。
3. 建筑物材质。
这个小区有些新盖的楼,用的建筑材料很特殊,对信号的屏蔽能力那叫一个强。
这就像给小区穿上了一层厚厚的信号隔离服,信号想进来都难。
就好比你想进一个房间,但是门被一块大石头堵住了,怎么挤都挤不进去。
三、优化措施。
1. 调整基站。
既然基站离得远,那就想办法拉近呗。
我联系了运营商,跟他们商量能不能在小区附近合适的地方再增加一个小型基站。
就像在这个信号沙漠里打一口小井,让信号能够源源不断地供应。
经过一番努力,运营商同意了,新的基站就像一个小英雄一样,矗立在小区附近,信号一下子就有了明显的改善。
2. 调整天线角度。
我找了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调整天线的角度。
让这个“信号小喇叭”正对着小区,就像给它指明了方向。
这下好了,信号就像听话的小士兵,乖乖地朝着小区冲过来,之前那些信号不好的角落也能接收到满满的信号了。
弱覆盖处理案例弱覆盖处理案例1【现象描述】临安锦城上东基站西北山区道路弱覆盖。
【现象分析】此处为临安锦城上东基站西北山区道路,距最近基站临安锦城上东3.5公里,其它站均在5公里以外,信号覆盖较弱。
建议加站以解决覆盖。
【调整方案】建议加站以解决覆盖。
弱覆盖处理案例2【现象描述】在临安玲珑化龙附近弱覆盖。
【现象分析】测试过程中在该区域由于山体阻挡存在弱覆盖,需加强覆盖。
【调整方案】临安玲珑化龙为二期新增站点,已规划。
【实施效果】经上述调整,我们对该路段复测,具体情况如下所示:如上图所示,临安玲珑化龙新站开启后覆盖明显改善。
弱覆盖处理案例3【现象描述】在临安玲珑上源机房附近弱覆盖。
【现象分析】测试过程中在该区域由于山体阻挡存在弱覆盖,需加强覆盖。
【调整方案】临安玲珑上源机房为二期新增站点,已规划。
【实施效果】经上述调整,我们对该路段复测,具体情况如下所示:如上图所示,临安玲珑上源机开启后覆盖正常。
弱覆盖处理案例4【现象描述】临安西天目门口弱覆盖。
【现象分析】此处距周边基站较少,而且均为直放站,致覆盖较差。
建议将临安西天目门口直放站改为定向宏站,以加强覆盖。
【调整方案】建议将临安西天目门口直放站改为定向宏站,以加强覆盖。
【实施效果】经上述调整,我们对该路段复测,具体情况如下所示:如上图所示,调整后覆盖弱有改善,但由于山体阻挡附近仍有部分区域覆盖较差。
弱覆盖处理案例5【现象描述】临安天目山景区弱覆盖。
【现象分析】此处为旅游区,居民较少但游客较多,距周边基站稍远但因山体阻挡导致覆盖较差。
建议在此处建站以加强覆盖。
【调整方案】建议在此处建站以加强覆盖。
【实施效果】经上述调整,我们对该路段复测,具体情况如下所示:如上图所示,临安西天目朱陀岭新站开通后覆盖正常。
弱覆盖处理案例6【现象描述】临安清凉峰大明山东北方向弱覆盖。
【现象分析】临安清凉峰大明山东北方向,E119.0054715,N30.0727744,弱覆盖。
LTE网络优化经典案例-重要1 LTE优化案例分析1.1 覆盖优化案例1.1.1 弱覆盖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长安街由东向西行驶,终端发起业务占用京西大厦1小区(PCI =132)进行业务,测试车辆继续向东行驶,行驶至柳林路口RSRP值降至-90dBm以下,出现弱覆盖区域。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RSRP值分布发现,柳林路口路段RSRP值分布较差,均值在-90dBm 以下,主要由京西大厦1小区(PCI =132)覆盖。
观察京西大厦距离该路段约200米,理论上可以对柳林路口进行有效覆盖。
通过实地观察京西大厦站点天馈系统发现,京西大厦1小区天线方位角为120度,主要覆盖调整结果:西城三里河一区站下仅有该站内小区信号,并且SINR提升到15以上,无线环境有明显提升。
1.1.2 重叠覆盖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长安街由西向东行驶,终端占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小区(PC=211)进行业务,随后切换至海淀京西大厦1(PC=133)小区,业务正常保持。
车辆继续向东行驶,终端又回切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小区(PC=211)发生掉话。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切换过程,终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小区(PC=211)正常切换至海淀京西大厦2小区后又出现回切情况导致掉话。
两小区RSRP值相近,相差3dBm 以内,造成该路段为无主覆盖路段,发生频繁切换最终导致掉话。
调整建议:针对该路段无主覆盖问题,建议调整京西大厦2小区功率由原15降低为5,使其不会对长安街路段实行有效覆盖。
调整结果:调整后,SINR值有明显改善,保持在20左右,多次测试该路段不会出现频繁切换情况,避免掉话等异常事件发生。
1.2 切换优化案例1.2.1 邻区漏配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长安街由东向西行驶,终端占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PCI=211)小区进行业务,车辆继续向西行驶,终端开始频繁上发测量报告,并没有网络侧下发的切换命令,导致UE掉话,终端掉话后重选至新兴宾馆1小区(PCI=201)。
上一讲,我们讲解了LTE覆盖相关指标、覆盖问题的分类以及覆盖问题的判决手段。
如果遇到了覆盖问题,究竟如何优化解决呢?下面从LTE覆盖问题的优化原则、优化方法以及典型覆盖问题的案例分析三个方面给大家详解介绍。
首先来开一下LTE覆盖优化原则LTE覆盖优化要注意一下四个方面的原则第一、先优化覆盖,后优化干扰;先单站优化后全网优化;第二、覆盖优化的两大关键任务:消除弱覆盖;净化切换带、消除交叉覆盖;第三、优先优化弱覆盖、越区覆盖、再优化导频污染;第四、优先调整天线的下倾角、方位角,其次调整RS的发射功率和波瓣宽度,最后考虑加站或增加RRU。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LTE覆盖优化方法解决覆盖的四种问题:覆盖空洞、弱覆盖、越区覆盖、导频污染有如下三种手段:(1)调整天线下倾角、方位角、升高或降低天线挂高(2)调整RS的功率;(3)新增站点或RRU。
在解决这四种问题时,优先考虑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方位角,再考虑调整天线的挂高,其次再调整RS的功率;最后考虑新增站点或RRU。
手段排序主要是依据对覆盖影响的大小,对网络性能影响的大小以及可操作性。
最后就常见的覆盖方面的典型问题,弱覆盖、越区覆盖和导频污染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1)弱覆盖案例(市政局北边的二环南东路弱覆盖RSRP差)问题描述:图中红色圆角矩形路段覆盖较差,RSRP低于-100dBm,从该路段覆盖基站位置看,离基站较近只有430多米。
问题分析:该路段占用武威凉州区新鲜七组-1(PCI:50;RSRP)小区,而且是天线旁瓣覆盖,而武威凉州区市政局-1(PCI:199)距离该路段更近,且信号没有覆盖。
问题解决:调整天线的方位角或下倾角增强该路段的信号覆盖。
具体来说就是一是调整武威凉州区新鲜七组-2小区的方位角至90度;下倾角减小2度减小弱覆盖。
二是调整武威凉州区市政局-1小区的下倾角至4度增强覆盖。
通过“调整天线方位角”是解决弱覆盖问题的日常方法。
(2)越区覆盖(将军岭5第二小区越区覆盖)问题描述:从测试软件可以看出,将军岭5-2小区越区覆盖至桂岗西站点往南的方向,在椭圆形的区域中,RSRP仍然比较强,达到-84.74dBm,造成明显的越区,导致RSRQ变差,从而影响数据下载速率。
XXX4G网络矫正行动低站整改典型案例XXX从7个维度进行4G网络矫正行动:低站整改、高站整治、MR弱覆盖、MR重叠覆盖、天面夹角过小、疑似室分故障、退服告警整治。
其中,低站整改选取现网中站高低于20米,连续3天平均覆盖率小于90%的小区记为矮站弱覆盖小区,共计282个站点405个小区;其中单站点存在大于等于2个矮站弱覆盖小区标记为高优先级整改站点,XXX现网共计86个站点。
弱覆盖低站整改典型案例如下:一、XXX-头桥南(联通)LF_3覆盖提升案例(无照片)问题区域位于头桥镇,主要覆盖亚达西路和西见大道交叉口附近道路及居民区。
覆盖环境如下图:天面情况周边环境环拍0°45°90°135°180°225°270°315°覆盖场景为居民区,俩侧无明显遮挡,覆盖距离适中。
解决方案enbid index cellid cellname 正向采样点乘以系数后计算值反向采样点乘以系数后计算值平均到达角884011 226306819 3 XXX-头桥南(联通)LF_3 7565 222.5 23.76由AOA查询如上表所示,该小区不是最优方位角。
建议XXX-头桥南(联通)LF_3方位角从230度调整到210度。
调整完成后,从MR覆盖率和流量两个维度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如下:平均MR 日均流量整改前73.29% 8.02整改后98.46% 13.2提升幅度25.17% 5.18由上表数据得知,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提升,可以闭环。
二、XXX-仪征金桥电信LF_2覆盖提升案例(无照片)问题区域位于仪征金桥,主要覆盖仪征金桥附近的村庄及道路。
CellName站高(米)方位角总下倾角机械下倾角电子下倾角MR覆盖率平均接入距离(米)XXX-仪征金桥电信LF_239 130 11 8 3 78.51% 494 覆盖环境如下图:天面情况周边环境环拍0°45°90°135°180°225°270°315°覆盖场景为乡镇,覆盖区域较为空旷,覆盖距离较远。
天线方向角不当导致高铁路段弱覆盖一问题描述在2013年4月11日高铁线路拉网(白家庄到大鹿庄段),发现每两个逻辑战点的中间位置都属于弱覆盖情况。
白家庄至大鹿庄段 RSRP二告警信息观察后台BDDIZ2210定州大鹿庄-HLHF-西建阳北存在小区不可用告警,其余无告警信息。
三问题分析分析可知,西建阳北站下覆盖电平值较差,其余弱覆盖路段都是子啊两个逻辑站点的中间位置,分析覆盖差的原因有:1 西建阳北存在告警造成的站下覆盖较差。
2 参考信号功率太低、PA和PB配置不合理。
查看后台参考信号功率为9.2dBm,PA=-3,PB=1,配置合理。
3天线下倾脚、方位角、站高不合理。
查看工参可以知道天线高度为30米,此天线垂直波瓣宽度为7°,下倾角为4°,模拟出覆盖情况如下图。
测试的点距离天线的距离为500m之间,对应以上覆盖图可知测试位置处于该天线的正常覆盖范围,因此不存在接受点距离天线太远导致的覆盖问题,但是由于大鹿庄和白家庄小区天线方位角分别为75°和180°,并没有对栗中路形成主覆盖,因此建议调整。
4 终端问题。
通过进行终端重新对问题路段测试,弱覆盖依旧存在,因此排除测试终端故障问题。
四处理结果1 经过将沿线各个战点的方位角调整为47.5°和230.5°与铁路成30°夹角,形成良好入射角,以提高弱路段覆盖情况。
2 处理西建阳北站点的小区不可用告警。
天线调整之后,整个栗中路覆盖平均电平由-101dBm提升至-87dBm,平均SINR也有2dB左右的提升,优化效果明显。
射频优化后大鹿庄至白家庄 RSRP射频优化后23中_2小区SINR射频优化后23中_2小区测试图五建议和总结1 对于弱覆盖问题,应该从无线传播环境---基站---测试终端逐一排查,进行问题定位。
2 对于前期的工程安装一定要和工程部的同事沟通协调,保证在新站建设期间,由于站址的选择和安装导致覆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