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预处理工艺与车间底漆涂装
- 格式:pdf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3
彩涂钢板生产工艺流程
彩涂钢板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钢板预处理、底漆涂布、烘干烘烤、面漆涂布、烘干烘烤、包装等。
首先,钢板预处理是彩涂钢板生产的第一步。
此环节主要包括对钢板的酸洗、磷化等处理工艺。
酸洗是将钢板表面的锈垢和氧化物清除,保证钢板表面洁净;磷化是为了增加钢板表面的粘附力,提高涂层的附着力。
然后,进行底漆涂布。
底漆是为了增加彩涂钢板的耐腐蚀性和附着力。
底漆涂布分为滚涂、刷涂和喷涂等不同方法。
涂布完毕后,需将其进行烘干烘烤,以保证底漆涂层的质量和附着力。
接下来是面漆涂布。
面漆是为了使彩涂钢板具有良好的光洁度和装饰性。
面漆的涂布方法与底漆类似,可选择滚涂、刷涂和喷涂等方法。
涂布完毕后,同样需要进行烘干烘烤以保证面漆涂层的质量和附着力。
最后是包装环节。
经过前面的工艺处理,彩涂钢板已经成为成品。
在包装环节中,将彩涂钢板按照规定的尺寸、厚度进行切割,然后进行包装。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裸包和纸箱包装。
包装完毕后,彩涂钢板可以顺利出厂。
总体来说,彩涂钢板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钢板预处理、底漆涂布、烘干烘烤、面漆涂布、烘干烘烤、包装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彩涂钢板。
8.3 钢材预处理和涂装工艺1.编制依据本施工工艺主要依据下列文件编制而成:《油漆配套表》《产品说明书》(上海国际油漆有限公司)引用文件:CB/T3718 船舶涂装膜厚检测要求CB/T34000 2016 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B 3381 船舶涂装作业安全规程2.基本要求2.1钢材预处理前应检查核对钢材有无严重缺陷,如有严重缺陷应及时报告处理,经检验合格的钢材方能进入预处理程序。
2.2钢材预处理前应检查核对材料的标识,如材料的牌号、炉批号、规格等,并做好记录便于材料标识的移植。
2.3对于准备预处理的钢板,型材在锟道上的摆放要符合设备说明中的要求,要特别注意摆放外围尺寸要求。
2.4钢材预处理前应确保钢材表面清洁、干燥、无油污、钢材若被油脂沾污,必先进行除油工作。
2.5对于同一批次且量大的钢材,预处理时必须进行首检制度,先抛丸一两张,首件合格后才可继续施工。
2.6经表面处理的材料必须喷涂车间防护底漆15-25um。
2.7根据表面处理等级,规定钢板抛丸处理后表面处理等级应不小于Sa1级,其特征为;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沦涂层等附着物。
2.8钢板、型材的抛丸清理在室内进行,清理后的钢材不得在露天存放。
2.9经表面处理的材料,在油漆烘干后,应及时将材料识别移植到材料上。
2.10船体壳体平整度和焊缝质量报检合格。
2.10.1涂装施工时周围环境温度应在5℃~40℃范围内,周围环境相对湿度应不高于85%,待涂表面温度应不低于5℃,且须至少高于露点温度3℃以上。
2.10.2涂装作业应在室内的场地进行,以保证涂装作业的施工环境不受到污染和不污染其他场地。
如果是露天进行涂装作业,周围的环境风力应不大于5级以上,空气中有有害漂浮物时应停止施工。
2.10.3施工用设备须经设备管理部门按规定进行精度和状态的认可,检验合格并具有“完好”标识;粗糙度检测仪、测厚仪、温湿度计等测量设备须经计量部门按规定校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钢板车间预处理钢板车间预处理是在预处理流水线进行的,钢板经抛丸除锈后即进行自动喷涂。
它要求车间底漆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1.1 钢板车间预处理的要点(1)钢板等级要求根据ISO8501-1:1988,达到原始锈蚀等级的A 级和B 级;(2)钢板表面要没有油脂和其他污物;(3)抛丸除锈要求达到ISO8501-1:1988SA2.5 级;(4)抛丸后的清洁度要求达到ISO8502-2:1993 的等级2;(5)抛丸除锈后的钢板表面粗糙度达到RZ40---75um;(6)喷涂系统的状态,包括喷漆泵的型号,喷涂压力,喷枪口径等都有严格的要求;(7)涂膜厚度的测量,要求在光滑试板上进行。
1.2 干膜厚度的测量每次车间底漆施工时都要进行干膜厚度的测量。
但是车间底漆的干膜厚度不能直接在抛丸或喷砂过的钢板表面进行测量,因为粗糙度通常都大于车间底漆的涂膜厚度。
湿膜厚度也不可能进行测量,因为车间底漆的干燥很快(3---5min 的快干性)。
不过我们还是能够进行车间底漆的涂膜厚度的测量的。
车间底漆在施工时的测量必须在光滑试板上进行,并且与钢板同时进行。
抛丸处理后的钢板表面存在着粗糙度,所以干膜厚度的测量要在光滑试板上进行。
一般来说,试板的尺寸为500mm*100mm*1mm。
必须使用1mm 厚的试板,较薄的试板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测量要求使用电子式干膜测厚仪,使用前必须进行调校。
钢板的上下两个面都要求进行干膜厚度的测量。
每一块试板上要求测量10 个点,车间底漆的设计膜厚度通常在15---20um,平均干膜厚度不能超过35um,有10%的测量点如果超过35um且低于40um,也可以接受。
如果平均干膜厚度在15um 以下,也不能被接受。
漆膜厚度测量程序如下:(1)喷砂后把光滑试板用胶带固定在钢板上,通常放置3 个,从上到下,从前到后;(2)电子式测厚仪先进行校正;(3)喷涂干燥后取下试板进行测量;(4)通常要喷砂后要达到规定的干膜厚度,在光滑试板上测量要高于规定值;(5)对放置试板的位置要立即进行手工修补。
钢结构油漆工艺流程钢结构油漆工艺流程是指在钢结构制造过程中,对钢结构表面进行涂刷油漆的工艺流程。
此工艺流程的目的是保护钢结构表面,增加其耐候性和美观性。
下面是一个包含七个步骤的钢结构油漆工艺流程。
第一步:表面准备首先,需要对钢结构表面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除锈、除油和清洁表面。
除锈可采用机械除锈、化学除锈和喷砂除锈等方法。
除油可以使用溶剂或蒸汽清洁。
清洁表面可以使用喷洒高压水枪或擦拭来完成。
第二步:底漆涂装在完成表面准备后,需要涂刷底漆。
底漆是指一种涂料,用于保护钢结构表面,提供良好的附着力和耐候性。
底漆可以选择有机锌底漆或环氧底漆等。
底漆要按照涂刷指南进行操作,确保均匀涂布,并注意涂布厚度的控制。
第三步:中期检验在涂刷底漆后,需要进行中期检验。
这是为了检查底漆涂层的质量和均匀性。
如果有发现问题,需要及时修复或重新涂刷。
第四步:中涂层涂装经过中期检验后,可以进行中涂层涂装。
中涂层是指位于底漆和面涂层之间的涂层。
中涂层可以选择环氧涂料或聚氨酯涂料等。
涂刷中涂层时,需要注意涂布厚度和均匀性。
第五步:面涂层涂装中涂层涂装完成后,可以进行面涂层涂装。
面涂层是最后一道涂层,用于提供美观性和保护。
可以选择聚氨酯涂料、氟碳喷涂或硅酮涂料等作为面涂层。
面涂层也需要注意涂布厚度和均匀性。
第六步:检验和修复涂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最终检验。
检查涂层的质量和均匀性,如果有发现问题,需要及时修复或重新涂刷。
检验可以使用视觉检验、厚度测量和附着力测试等方法。
第七步:保护和维护完成最终检验后,需要给钢结构涂层提供保护和维护。
保护包括定期清洁和检查涂层的状况。
维护包括修复涂层损坏和重新涂刷涂层等。
以上是钢结构油漆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
正确执行这些步骤可以保证钢结构表面的质量和耐候性。
同时,注意安全操作,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确保工人的安全。
涂装施工中钢板预处理的作用一、钢板预处理线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涂料对底材的保护、装饰作用,底材的表面处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涂装工程质量。
所以钢板预处理线在涂装施工中作用是非常大的。
实践证明,大部份的深层缺陷都来自于不良的表面处理,任何涂料在处理不良表面上都无法发挥其最佳性能,在氧化皮、锈蚀、油污表面涂漆,无论是时间上还是金钱上,都是极大的浪费,高等级的表面处理质量将会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
在涂装前钢板的表面处理分两个阶段钢板进厂后,在加工以前对钢材的原材料先进行处理,除去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蚀,达到除锈标准后涂上临时保护车间底漆,以确保钢材在加工制造构件过程中不会再继续腐蚀,这一阶段的钢板处理我们称之为钢材的表面预处理,其优点是施工方便、保证涂装质量、节约人力财力、缩短后期涂装的施工周期。
另一阶段处理则是在钢材加工成工件后合拢成整体时,要进行涂装所作的钢材表面处理,称之为“二次除锈”,但一般不采纳此种方法。
二、钢板抛丸预处理流水线过程在国内造船、集装箱、大型机械行业中,一般用钢板预预处理线设备上的抛丸机抛丸的方法进行磨料处理、喷射磨料处理和酸洗处理三种方式。
其中要获得高效率、高质量的自动流水作业,目前还只有抛丸处理方式。
抛丸处理是利用路面抛丸机的叶轮在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弹丸丸料(钢丸、钢丝段、棱角钢砂等)以很高的速度射向待处理的钢材表面,产生打击和磨削作用,除去钢表面氧化皮和锈,让钢铁表面露出金属本色并且呈现一定的粗糙度,以利于涂料的粘附。
抛丸预处理流水线,总体上有两种类型:一是钢板预处理流水线,另一种则是型钢预处理流水线,两者工作原理是一致的,现造船厂、集装箱、大型港机厂采用第一种方法,一般性钢结构厂产用第二种方法,两种方法目的一致都是为了保证涂装质量。
钢板抛丸预处理流水线的工艺流程图(一)钢板校平钢板运输过程中或经过长期的堆放后,会产生变形,在工件制作中,影响加工精度,所以应对钢板进行校平处理。
分钢板预处理及涂装油漆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是专为沿海地区使用的卸船机、斗轮机制订的,目的是使设备表面防腐能适应沿海气候条件,保证涂装能使用五年以上。
嘉兴电厂二期工程1500t/h抓斗卸船机钢板预处理及涂装油漆技术要求按本工艺执行。
1.表面处理1.1待涂装的任何表面必须去除所有残漆、灰尘、油脂、锈蚀、鳞皮、焊渣、飞溅和其它外部杂质,方可进行涂装。
喷丸除锈等级为Sa2.5 级,一般部件也不得低于Sa2级,手工工具除锈不得低于St2级。
1.1.1铸件表面应光滑平整,炉碴、型砂、浇冒口要去除干净。
接缝、飞边、毛刺应修磨光洁。
凹陷、气孔、砂眼在底漆后应用腻子垫补完整,肉眼观察应整体和顺。
1.1.2锻件表面应光整,飞边毛刺修磨光洁,氧化皮要彻底清除。
1.1.3结构件应去除焊药残渣、飞溅焊珠、氧化皮和锈蚀等,磨光锐边、棱角,所有棱角、锐边都磨成R(>3mm)。
1.1.4钢材表面的油、油脂、泥土、水泥、盐类、酸类或其它腐蚀性的化学品都要用相应的溶剂、乳剂液或其它清除用的化合物予以清除。
最终在表面上不得有损害性的残渣。
1.2表面处理方式1.2.1铸件、锻件、冲压件、薄钢板等可用钢丝刷、粗砂布、砂轮等方法清理,除锈等级为St2级。
对铸锻件也可采用喷丸处理。
1.2.2未经过表面预处理的型材、构件都必须喷丸处理。
弹丸直径不得大于 1.2mm,允许加入适量的钢丝段,以增加喷丸效果。
喷射处的空气压力为700KPa。
喷丸结束用压缩空气吹净残丸、浮灰,使表面清洁千燥。
表面质量不低于Sa2.5级。
1.2.3不便于喷丸处理的构件,可采用手工或工具处理。
其表面质量不低于St2级。
1.2.4已经过预处理或涂过底漆或面漆的构件若又经气割、焊接或火工校正,必须进行局部二次除锈。
除锈范围为割缝、焊缝及火工校正部位周围各100m。
可采用动力除锈工具或人工敲铲,达到St2级标准后方可进行补漆工作。
分1.2.5临漆前必须用干净的揩布将待涂表面揩抹千净。
分钢板预处理及涂装油漆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是专为沿海地区使用的卸船机、斗轮机制订的,目的是使设备表面防腐能适应沿海气候条件,保证涂装能使用五年以上。
嘉兴电厂二期工程1500t/h抓斗卸船机钢板预处理及涂装油漆技术要求按本工艺执行。
1.表面处理1.1待涂装的任何表面必须去除所有残漆、灰尘、油脂、锈蚀、鳞皮、焊渣、飞溅和其它外部杂质,方可进行涂装。
喷丸除锈等级为Sa2.5 级,一般部件也不得低于Sa2级,手工工具除锈不得低于St2级。
1.1.1铸件表面应光滑平整,炉碴、型砂、浇冒口要去除干净。
接缝、飞边、毛刺应修磨光洁。
凹陷、气孔、砂眼在底漆后应用腻子垫补完整,肉眼观察应整体和顺。
1.1.2锻件表面应光整,飞边毛刺修磨光洁,氧化皮要彻底清除。
1.1.3结构件应去除焊药残渣、飞溅焊珠、氧化皮和锈蚀等,磨光锐边、棱角,所有棱角、锐边都磨成R(>3mm)。
1.1.4钢材表面的油、油脂、泥土、水泥、盐类、酸类或其它腐蚀性的化学品都要用相应的溶剂、乳剂液或其它清除用的化合物予以清除。
最终在表面上不得有损害性的残渣。
1.2表面处理方式1.2.1铸件、锻件、冲压件、薄钢板等可用钢丝刷、粗砂布、砂轮等方法清理,除锈等级为St2级。
对铸锻件也可采用喷丸处理。
1.2.2未经过表面预处理的型材、构件都必须喷丸处理。
弹丸直径不得大于 1.2mm,允许加入适量的钢丝段,以增加喷丸效果。
喷射处的空气压力为700KPa。
喷丸结束用压缩空气吹净残丸、浮灰,使表面清洁千燥。
表面质量不低于Sa2.5级。
1.2.3不便于喷丸处理的构件,可采用手工或工具处理。
其表面质量不低于St2级。
1.2.4已经过预处理或涂过底漆或面漆的构件若又经气割、焊接或火工校正,必须进行局部二次除锈。
除锈范围为割缝、焊缝及火工校正部位周围各100m。
可采用动力除锈工具或人工敲铲,达到St2级标准后方可进行补漆工作。
1.2.5临漆前必须用干净的揩布将待涂表面揩抹千净。
施工工艺和要求一、钢板的一次表面处理通常钢板或型材在进行切割前必须进行抛丸预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皮和铁锈,在涂上一道15~25微米的预处理(车间)底漆,使钢板在三到六个月内保持不生绣,以保证整个涂装体系的质量,这就是所谓的一次表面处理。
用于船舶上的钢材其表面原始状态必须是A、B、C级,不应选用D级钢材。
如下图:A级 B级C级 D级注:用于特种船的钢材只能选用A、B级一次表面处理的要求如下:1、用稀释剂将浸湿的抹布或刷子去除钢板表面的油脂,使钢板表面的清洁度质量达到美国SSPC标准的SP-1级的“溶剂清洗”要求。
2、将表面无油、无水的钢材进行自动抛丸除绣机的除绣处理,去除所有的氧化皮、锈蚀、等附着物,表面除锈质量达到ISO8501-1的Sa2.5级(或SSPC SP-10级),表面粗糙度30~60微米,表面清洁度达到Class 1级。
3、依靠设备的除尘器清除表面所有的灰尘和残留的砂丸。
4、按照涂料厂商的要求进行车间底漆的配制,并进行喷涂至达到规定膜厚。
5、预处理抛丸设备应配有良好的除尘、抽风、照明、烘干等设备,以确保钢材预处理的质量。
二、二次表面处理所谓二次表面处理是钢材在进行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割、焊接和火工校正等原因造成车间底漆的损伤、生锈的部位采用喷砂或动力工具等进行除锈的处理。
通常在进行二次处理时,对待是否保留车间底漆都有不同的要求,但原则上依据以下规则:1、在船舶的水下部位、压载水舱部位、滑油舱等的车间底漆的清除率要大于90%以上,除滑油舱外允许留有车间底漆的痕迹;2、其他部位的车间底漆只要在三个月之内、表面状态完好的应允许保留;3、对于表面已产生锌盐和超过三个月的车间底漆,应进行喷砂或动力工具打磨,尽量清除存在的车间底漆,但对于牢固的车间底漆痕迹应当允许保留。
三、涂装施工工艺规范一、所有钢材需经钢板流水线抛丸预处理1.磨料:抛丸磨料必须是按比例棱角砂和钢丸各50%的混合物。
2.车间保养底漆:必须是无机硅酸锌底漆并确保不含缓蚀剂,(中远关西涂料公司的SD Zinc1000HA无机锌车间底漆)。
实施工艺及流程我公司对钢材在各种环境下的防腐.耐高温及耐候性方面提出了更高需求,想要得到长期保护,就必须使用具有长效保护性能的油漆产品。
钢材防腐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特殊领域,就目前技术水平而言,涂料以其独特的防腐性能及便于施工的特点,已成为钢材免受大气.化学.或其它环境腐蚀的最佳及最经济的防腐产品。
目前我国生产的工业用涂料品种齐全,有无机硅漆.醇酸漆.酚醛漆.沥青漆.油性天然树脂.环氧漆.氯化橡胶漆.丙烯酸漆和聚氨酯漆等,可作为底漆.中间层漆.面漆和防污漆,配套用于各种气候及各种环境下的钢铁构件,因其使用安全.美观耐用.质量稳定,具备优异的防锈蚀.耐磨.防晒耐寒和抗高温等性能,服务于众多行业领域。
1.涂装工艺要点1.涂装前钢铁表面处理:为了防止钢材的腐蚀并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采用涂料保护是当今钢材防腐蚀的主要手段之一。
防腐涂层的有效寿命与涂装之前钢铁表面的除锈质量.漆膜厚度.油漆品种.涂装的工艺条件等因素有关。
实践证明,上述各种因素对漆膜寿命影响结果如下:的关键因素。
因此钢铁表面处理的质量控制是防腐涂层的关键环节。
涂装前的钢铁表面处理,即除锈。
它不仅是指除去钢铁表面的污垢.油脂.铁锈.氧化皮.焊渣或已失效的旧漆膜的清除程度;还包括除锈后钢铁表面所形成的“粗糙度(一般为30-75um)”。
2.除锈方法:钢铁表面的除锈可分为:喷射.手工动力工具及酸洗除锈等方法。
(1)预处理:钢材表面的预处理,就是在涂装底漆之前,以喷砂.抛丸.手工动力工具及酸洗除锈等方法清除钢材表面的氧化皮.锈蚀物以及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处理后的表面灰尘等。
其次,表面预处理还包括在涂装防腐涂料或装饰涂料之前,将已涂过底漆的钢材表面的浮锈和焊渣.污垢及灰尘等清除干净。
(2)钢丝刷清理:钢丝刷除锈清理时,一般用风动或电动旋转钢丝刷。
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清除氧化皮等,但适用于浮锈的预处理,处理后的表面若有以下情况,即:表面的锈蚀物没有完全清除;处理后的表面太光滑,以及表面尚有油脂.污垢等,都不利于涂装。
xx大桥拓宽工程钢结构钢板预处理工艺规程
编制:
校对:
审核:
目录
1.表面预处理包括如下工序 (1)
2.预处理工艺流程 (1)
3.施工要求 (1)
4.质量要求 (1)
xx 大桥拓宽工程钢结构钢板预处理工艺规程
1
本工程所有板材及型钢在下料前都应进行钢板校平、表面清洁、抛丸除锈、喷涂车间底漆的工序;对于不能直接在自动预处理线上进行处理的特殊型材,需要进行手工喷砂除锈、喷涂车间底漆的工序。
1.表面预处理包括如下工序
(1)钢板校平处理。
(2)表面清理:清除油污及其它污染物。
(3)预处理线使用的抛丸磨料为钢丸,其规格为S280;钢板在预处理线上走行速度为2.0~3.5m/min 。
(4)抛丸/喷砂除锈:清洁度Sa2.5级,粗糙度Rz40~75μm 。
(5)喷涂车间底漆:喷涂醇溶性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1道,干漆膜厚度为20~30μm 。
2.预处理工艺流程
3.施工要求
(1)施工条件:喷漆时钢材应清洁干燥,温度宜在5~38℃之间,相对湿度低于80%(含80%),钢材表面温度必须高于露点3℃,以免水汽凝结。
(2)抛丸或喷砂除锈前先用有机溶剂清除钢板表面油污,并清除其它污染物。
(3)钢板表面预处理施工须在预处理生产线上进行。
4.质量要求
(1)外观质量:漆膜均匀平整,无漏涂、脱落、裂纹、流挂等缺陷。
(2)厚度要求:涂层干膜厚度达到20~30μm 。
钢结构主要制作工序及关键技术1.钢板矫平采用钢板矫平工艺消除钢板的残余变形和减少轧制内应力,从而可以减少制造过程中的变形,这是保证板件平面度的必要设备。
七辐矫平机2.钢板预处理采用专用钢板预处理生产线对钢板进行除锈,喷车间底漆和烘干,保证钢材的除锈质量达到Sa2.5级,如下图示。
本桥所有钢板均进行预处理,其过程为:钢板预处理生产线自动喷漆另外,为了保证钢板在预处理过程钢板吊装过程中变形,均采用磁力吊上下料,避免虎头卡吊装使钢板产生局部塑性变形。
3.数控切割下料构件放样采用计算机放样技术,放样时必须将工艺需要的各种补偿余量加入整体尺寸中,为了保证切割质量,厚板切割前先进行表面渗碳硬度试验,本公司吸收国外先进工艺,切割优先采用数控精密切割设备进行设割,选用高纯度98.0%以上的丙稀气加99.99%的液氧气体,可保证切割端面光滑、平直、无缺口、挂渣,坡口采用专用进口切割机进行切割,见下图示。
数控切割机数控直条切割机等离子数控切割机坡口专用切割机4.边缘加工箱形构件的上、下盖板及横隔板、H形构件的腹板及有磨光顶紧要求的接触面等均采用刨边机(见下图)或铳边机加工。
箱形构件的上、下盖板的加工宽度尺寸确定,除考虑焊接收缩量等因素外,还要考虑与其组装的翼板或腹板的板厚偏差,以确保构件的截面尺寸精度。
边缘的刨铳加工深度不应小于3mm(当边缘硬度不超过HV350时,其加工可不受此限制),加工面粗糙度不高于25μm,顶紧传力面加工粗糙度不应高于12.5Um,顶紧加工面与板面的垂直度偏差,应小于板厚的1%,且不得大于0.3mn‰箱形构件的横隔板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mm。
刨边边缘的加工允许偏差应按相关工艺规定执行。
钢结构涂层工艺
钢结构涂层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预处理:清除钢结构表面的油脂、污垢、铁锈等杂质,为涂装提供良好的基材
表面。
这一步骤可以使用喷砂除锈、机械清理等方法进行处理。
2.底漆涂装:在预处理后的钢结构表面涂装底漆,以增强涂层与基材的附着力,
同时也可以起到防锈和封闭基层的作用。
底漆涂装可以采用刷涂、喷涂等方式进行。
3.中间漆涂装:在底漆干燥后,进行中间漆的涂装。
中间漆一般起到过渡和增强
附着力的作用,可以采用与底漆相同的涂装方式。
4.面漆涂装:在中间漆干燥后,进行面漆的涂装。
面漆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装
饰性,可以采用刷涂、喷涂等方式进行。
5.涂层检查与验收:在每道涂层涂装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和验收。
检查涂层是否
均匀、平整、无气泡、无漏涂等缺陷,确保涂层的整体外观和质量符合要求。
以上是钢结构涂层工艺的基本步骤,具体的工艺流程和涂装方法可能会因不同的涂料品牌和用途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涂料的使用说明和施工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涂层的质量和效果。
涂料及施工基础知识介绍混合使用寿命指非单组份涂料在指定温度下混合后,必须用完的最长期限。
这些数据为多次实验室测试及实际试用后的综合值,也是确保涂料能够发挥满意性能所需的时间。
如果在超过混合使用寿命后使用,那么涂料性能会降低。
因此,在此时间范围内应尽量用完。
储存有效期储存有效期一般比较保守,过期后的涂料很可能依然可以使用,而性能丝毫不会减弱。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请在使用过期涂料之前,检查其状况。
涂装前钢铁表面处理除锈方法钢铁表面的除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
按除锈顺序可分为一次锈和二次除锈;按工艺阶段可分为车间原材料预处理、分段除锈、整体除锈;按除锈方式可分为喷射除锈,动力工具除锈、手工敲铲除锈和酸洗方法。
预处理钢铁表面的预处理,就是在涂装车间底漆或底漆之前,经钢材预处理流水线,以抛丸除锈法清除钢材表面的氧化皮、锈蚀物以及由外部因素造成的污垢灰尘等。
其次,表面预处理还包括在涂装防腐涂料或装饰涂料之前,将已涂过底漆或车间底漆的钢铁表面的浮锈和焊渣、污垢及灰尘等清除干净。
钢丝刷清理铁丝刷除锈清理时,一般用风动或电动旋转钢丝刷。
这种方法不适合用于清除氧化皮等,但适用于浮锈的预处理,处理后的表面若有以下情况,即:表面的锈蚀物没有完全清除;处理过的表面太光滑,以及表面尚有油脂、污垢等,都不利于涂装。
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涂装,会降低漆膜的附着力,并影响整个油漆涂装体系的效果。
砂轮除锈砂轮除锈是利用风动或电动旋转的弹性砂轮片打磨钢铁表面来进行除锈的方法,适用于局部除锈和焊缝的处理。
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除锈方法,可以获得比钢丝刷除锈或敲铲除锈更为满意的效果。
喷射除锈喷射除锈方法是将高速运动的磨料喷射到钢铁表面,使其强烈的撞击和摩擦钢铁表面,从而达到除锈目的的一种除锈工艺方法,喷射除锈是一种除锈最彻底、效率最高且能实习那自动流水作业的先进除锈方法。
喷射产用的有抛丸、喷丸、喷砂和真空喷射等方法。
喷射磨料应符合密度大、韧性好、颗粒均匀、不易破裂、散释粉尘少、在喷射后的表面不应有残余留存以及表面粉尘易清洁的要求,因此喷射磨料通常采用颗粒直径为0.5~1.5mm的铸铁丸、铸钢丸、棱角钢砂、钢丝段和铜矿渣等,或将起中的两种磨料以一定的比例掺和成混合磨料。
油漆施工工艺及流程(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表面处理在施工中正确地选择涂料品种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涂料对钢铁结构的保护效果的使用寿命。
但是在涂料品种确定之后,更为重要的是钢板的表面处理和施工工艺是否符合不同涂料品种的各自要求。
因为任何油漆不可能在处理不良的表面上发挥最佳的功效。
在锈蚀、油渍等杂质沾污的表面上涂装油漆,任何油漆都将在短期内失效。
为了保证所用的重防腐涂料能发挥最佳的保护性能,对钢板的表面处理是极其重要的,不能在丝毫的疏忽。
1、钢材表面的预处理除去附着于钢板表面的杂质,用稀释剂或清洗剂除去油脂等污垢。
如有硫酸盐或腐蚀性盐类,应以清水洗净,以压缩空气吹干。
在钢材预处理流水线上,以抛丸或喷砂除锈方式将氧化皮、铁锈及其他杂质清除干净,然后用真空吸尘器或经净化的压缩空气将钢材表面清除干净。
对于预处理的钢材在除锈质量达到要求后,必须立即涂装一道车间底漆,以防在储存、装配涂装过程中钢材生锈,并为涂装后道防锈漆保护好钢板的表面。
抛丸或喷砂处理后的钢材需要除锈质量至少达到级。
采用分段抛丸或喷砂除锈时,在整个分段的除锈质量达到要求后,可直接涂装第一道防锈漆,而不需要涂装车间底漆。
2、涂有车间底漆的钢板表面处理(即二次除锈)将车间底漆表面的水、湿气、油腻、锈、锌盐及用粉笔或油漆画下的记号和其他污垢,用清水洗净后再以溶剂擦试干净。
如果车间底漆的漆膜因储存、运输、操作、滚轧、切割、焊接等过程中受到损坏并锈蚀时,应以风动钢丝或圆盘砂轮打磨机等清理损坏和锈蚀部分,在达到除锈质量的要求后,即可涂装第一道防锈漆。
3、表面处理的标准和要求为了控制钢板表面的除锈质量,以符合不同类型涂料的要求,很多国家都制订了钢铁等金属材料的除锈标准。
目前国际上最普遍采用的是瑞典腐蚀学会(Swdish Corrosion Institute)出版的“涂料钢板表面处理标准图解”(Prctorial Surface preparation Standard for Painting Steel Surface)SIS55900-1967标准。
涂装施工中钢板预处理的作用涂装施工中钢板预处理的作用一、钢板预处理线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涂料对底材的保护、装饰作用,底材的表面处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涂装工程质量。
所以钢板预处理线在涂装施工中作用是非常大的。
实践证明,大部份的深层缺陷都来自于不良的表面处理,任何涂料在处理不良表面上都无法发挥其最佳性能,在氧化皮、锈蚀、油污表面涂漆,无论是时间上还是金钱上,都是极大的浪费,高等级的表面处理质量将会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
在涂装前钢板的表面处理分两个阶段钢板进厂后,在加工以前对钢材的原材料先进行处理,除去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蚀,达到除锈标准后涂上临时保护车间底漆,以确保钢材在加工制造构件过程中不会再继续腐蚀,这一阶段的钢板处理我们称之为钢材的表面预处理,其优点是施工方便、保证涂装质量、节约人力财力、缩短后期涂装的施工周期。
另一阶段处理则是在钢材加工成工件后合拢成整体时,要进行涂装所作的钢材表面处理,称之为“二次除锈”,但一般不采纳此种方法。
二、钢板抛丸预处理流水线过程在国内造船、集装箱、大型机械行业中,一般用钢板预预处理线设备上的抛丸机抛丸的方法进行磨料处理、喷射磨料处理和酸洗处理三种方式。
其中要获得高效率、高质量的自动流水作业,目前还只有抛丸处理方式。
抛丸处理是利用路面抛丸机的叶轮在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弹丸丸料(钢丸、钢丝段、棱角钢砂等)以很高的速度射向待处理的钢材表面,产生打击和磨削作用,除去钢表面氧化皮和锈,让钢铁表面露出金属本色并且呈现一定的粗糙度,以利于涂料的粘附。
抛丸预处理流水线,总体上有两种类型:一是钢板预处理流水线,另一种则是型钢预处理流水线,两者工作原理是一致的,现造船厂、集装箱、大型港机厂采用第一种方法,一般性钢结构厂产用第二种方法,两种方法目的一致都是为了保证涂装质量。
钢板抛丸预处理流水线的工艺流程图(一)钢板校平钢板运输过程中或经过长期的堆放后,会产生变形,在工件制作中,影响加工精度,所以应对钢板进行校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