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集团发展史
- 格式:ppt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12
农村·农业·农民2014.10A双汇:铁腕抓质量,铁心保安全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汇)是双汇肉制品产业化集群的核心主体企业,成立于1998年,同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0年被农业部评为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双汇的前身为漯河市肉类联合加工厂,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双汇以屠宰和肉类加工业为核心,向上游发展饲料业和养殖业,向下游发展包装印刷业、物流配送、商业、外贸等,形成主业突出、行业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推动了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双汇从80年代中期的年销售收入不足1000万元到2013年达到47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0%以上。
双汇探索出了“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模式,走出了一条靠生猪屠宰、肉制品精深加工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双汇每年消化2000万头生猪、70万吨鸡肉、7万吨植物蛋白,年转化粮食1000多万吨,带动170多万人从事与双汇相关的种植、养殖、原料采购及产品销售等行业,年增加农业产值600多亿元,增加社会各类人员收入100多亿元。
双汇坚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肉类工业,先后投入40多亿元,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4000多台套,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现技术与国际接轨。
双汇坚持产品创新,通过对西式产品的引进、中式产品的改造、包装材料的创新,培育出了香肠、火腿、培根等600多种产品。
双汇是国内首家引入冷鲜肉的企业,开创了中国肉类品牌,实现热鲜肉、冻肉向冷鲜肉转变,冻销向鲜销转变,引领了中国肉类行业的变革。
新世纪第二个10年,双汇提出了“铁腕抓质量,铁心保安全”的质量方针,大力推行速度规模型向安全效益型转变的经营战略。
未来的双汇,将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协同效应,推动质量、技术和管理、市场与国际接轨,努力打造卓越品牌、世界名牌,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产品,为世界肉类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双汇火腿的世界,汇健康于万家,温暖心中你我他!小组成员:梁廷业金铉权郝文琴高鑫陈丽冰刘君双汇集团历史企业道德精神SWOT双汇主营产品形象推广策划双汇于1994年8月29日成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漯河市财政局持有其100%的股权。
双汇集团注册资本55812万元,法定代表人万隆,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员工6万多人,年肉类总产量300万吨,目前总资产达200亿元,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2年中国企业在500强排序中列200位。
双汇是100%外资控股的企业,双汇的控股大股东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后者持有双汇集团的100%股权,间接控股双汇发展35.72%,此外直接持有双汇发展25%股权。
而罗特克斯由高盛和鼎晖中国成长基金Ⅱ持有的鼎晖Shine控制,后者股份比例为54%,是双汇集团的控股大股东。
双汇火腿的工艺流程可分为五大部分双汇企业形象人物传记1958年7月集团公司前身——漯河市冷仓成立1969年4月变更为漯河市肉类联合加工厂2000年6月通过ISO9001认证体系升级和HACCP认证2001年12月双汇集团技术中心被评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2002年2月与日本火腿公司合资成立河南万东牧业有限公司2002年4月双汇发展5000万股A股增发。
2003年3月双汇工业园三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0亿元。
2003年12月双汇集团通过ISO4001认证2004年9月双汇低温肉制品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5年10月双汇集团屠宰厂通过ISO22000认证2007年6月29日双汇国有产权重组全面完成,引进战略投资者美国高盛。
2010年11月双汇集团成功推进整体上市,实现企业的再次重组,股票市值超千亿。
(一)企业文化双汇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双汇的无形资产,是具有双汇特色的意识形态。
"年轻而追求理想,智慧而永不满足,敏锐而不随波逐流",勇于创新和善于学习是双汇每个员工的特质。
双汇集团产业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双汇集团是中国领先的肉制品加工企业,拥有超过30年的历史。
该集团主要从事猪肉制品的加工、生产和销售,以其高品质的产品和强大的市场份额而闻名。
本报告旨在对双汇集团当前的产业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提供一些建议,以便集团能够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2. 产业规模与竞争力双汇集团在中国猪肉制品市场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根据最新的数据,该集团占据了中国冷冻猪肉市场的约30%份额,成为该市场的绝对领先者。
双汇集团的产品广泛销售于中国各地,并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欧洲、东南亚和中东地区。
高品质的产品、广泛的销售网络和稳定的市场份额是双汇集团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 供应链管理与生产技术双汇集团注重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技术创新,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集团建立了完整的供应链系统,从养殖基地到生产厂家再到销售渠道,实现了全程控制和追溯。
同时,双汇集团引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些举措有助于集团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4. 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双汇集团一直致力于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以增强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该集团通过广告投放、体育赛事赞助等手段提高品牌曝光度。
此外,双汇集团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增强了企业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
结果,双汇成为了中国最受欢迎的猪肉制品品牌之一。
5. 持续创新与发展双汇集团在持续创新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该集团积极引入新产品和新工艺,并通过市场研究和数据分析优化产品组合。
此外,双汇还合作建立了研发中心,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
持续创新是双汇集团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战略。
6.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尽管双汇集团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消费者对健康和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要求产品高质量、低添加剂。
其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集团需要加大环保投入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双汇公司的发展历程
双汇公司是一家世界级的食品和农业品牌企业,由深圳市新华·双汇集团有限公司创立,1984年正式注册成立。
中国最初的新华·双汇集团是一家专业的食品杂货公司,1984年由张兴安创立的贵阳市南明福兴贸易公司开始,1985年贵阳市南明宏泰国际贸易公司被改制为新华·双汇集团公司。
随着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双汇公司受到了极大的政府支持,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的作用。
1989年,双汇公司成立福兴食品公司,以及宏泰贸易,以及外贸国际贸易等部门;1992年,双汇公司设立深圳办事处,主要负责外贸业务;1993年正式实施大规模投资,设立大型食品加工厂,销售食用油,糖果糕饼,酸奶,牛奶以及光盘类等;1996年,双汇公司在深圳成立办事处,参与深圳股市,并建立起深圳市新华双汇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双汇公司在深圳成立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发展中国食品行业,建设食品机械加工厂;1999年,双汇公司在中国、欧洲、日本等国和地区设立了9家分公司;2000年,双汇公司改造整合乳业,实行自产自销,双汇乳业上市;2002年,双汇公司向内地投资,农业机械发展;2006
年,双汇公司发展火锅产业及快餐产业;2007年,双汇公司取得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衢州海立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010年,双汇公司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建立全资子公司;2011年,双汇公司成为中国十大农业品牌企业,规划蔬菜粉产业;2014年,双汇公司成为同窗国家质检总局的系统商,正式走出国门;2016年,双汇公司发动食品新零售发展;2017年,双汇公司向进出口国增加产品种类;2018年,双汇公司宣布成立亚太一带一路投资合作基金,下一步将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发展空间。
中原大地,沙澧两岸,中国首家食品名城——漯河,孕育出了一个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双汇集团。
在万隆董事长的带领下,双汇坚持走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联动的创新之路,用30年的时间打造出了一个资产200亿元、员工7万人、年肉类产销量300多万吨、年销售收入500亿元的特大型食品集团。
Located in central China and on the shores of the Shali River is the city of Luohe, the nation’s premier city for food products. This setting has given rise to Shuanghui Group, China’s largest meat processing company.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hairman Wan Long, Shuanghui has pursued scale-driven growth and brand-centric management, and blazed a path of innovation through industrial linkages. Over three decades of development, the Company has grown into a large food processing group with total assets of RMB20 billion, work force of 70,000 and annual production output of over 3 million tons, generating annual sales revenue of RMB50 billion.双汇集团始终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上项目,实施产业化经营。
总体评价:雨润食品未来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以冷鲜肉取代常温肉和以工业化屠宰取代手工屠宰而带动的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上。
行业分析:1、肉类市场(生肉和深加工肉)平稳增长96至04年复合增长率5.9%。
生猪屠宰业96至04年平均年增长6.25%,于2000年大型屠宰企业占据7%市场分额。
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94亿头,出栏量为6.81亿头,猪肉产量已经达到世界猪肉总产量的52%;。
2、我国肉类加工行业发展现状。
2006 年,全国规模以上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268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701 亿元,增长21.53%,其中屠宰业1418 亿元,增长23.30%,肉制品1284 亿元,增长19.64%。
实现利润105.28 亿元,增长39.30%,其中屠宰实现利润47.04 亿元,增长49.90%;肉制品实现利润58.24 亿元,增长31.77%。
销售利润率3.9%,其中屠宰业3.32%,肉制品4.54%3、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推广冷鲜肉,在其目前消费的生鲜肉中,冷鲜肉已占到90%左右。
我国的肉类产量在1990年就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首位,而消费者消费的肉中未经加工的鲜肉占90%以上,但这其中绝大多数是热鲜肉和冷冻肉,低温、冷鲜肉的比例很低。
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价格略高,消费者追求健康、口感的消费需求还是越来越明显,原有的消费习惯将受到冲击,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认为肉制品消费从高温、冷冻转向低温、冷鲜的趋势不可避免。
下表是美国最大肉制品企业Smithfield Foods Inc.(简称SFD)产品结构分布图。
4、肉制品行业与乳制品行业有类似的地方,附加值不高,毛利率低,竞争十分激烈。
肉制品行业与乳制品也有不同之处,肉制品生产过程包括生猪收购、屠宰、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零售等诸多环节,同时有一定的区域性,相对复杂的价值链使肉制品行业产生一定的门槛。
1,、伏特汽车,它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在这些优势资源的国家或地区设立常设机构,然后进行组装和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对生产地的资源达到了有效的利用,提高了利用水平和就业率。
2、娃哈哈集团,先后投资100多亿元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引进360余条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
3、生产全球化:电脑=美国的CPU+日本的声卡+台湾的主板+中国的机箱。
4、贸易全球化: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的货物是各国产品的叠加。
5、中国加入WTO。
6、吉利收购沃尔沃。
7、欧债务危机,经济危机,石油危机,次贷危机。
8、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传染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
随后又波及俄罗斯和拉美地区(一度包括美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
9、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据世界银行统计,1983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高收入发达国家的2.4%,即后者等于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这一比例降低到1.6%,即后者为前者的62倍。
10、到2l 世纪初跨国公司已有 6 万多家,其中最大的200 家就垄断了世界经济活动的l/4 ,跨国公司的生产总量已占全球生产总量的1/3 ,其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技术转让费用占全球2/3 。
11、给各个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但不利于本国民族企业的发展。
12、1998年夏季,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影片《花木兰》,就借用中国的传说故事表现美国的文化理念,争夺中国的文化资源。
以及《功夫熊猫》。
13、“博帕尔是印度中部的一座中等城市,人口约50万。
在那有一座属于美国的联合炭化物公司的大型化工厂,该厂生产的大量杀虫剂和其他药物,毒性很大,在生产、储备、运输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大的危险。
双汇公司的发展历程
双汇公司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中国河南省驻马店市。
起初,公司主要从事肉类加工和销售业务。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公司逐渐扩大了规模和业务范围,开始生产更多的肉制品和方便食品。
2006年,双汇公司在香港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
肉制品公司。
此后,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也不断拓展。
如今,双汇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之一,拥有着庞大的销售网络和一系列知名品牌。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保障消费安全,双汇公司一直在加强科技创新和质量管理。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流程控制系统,通过ISO9001和ISO14001认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水平。
双汇公司也十分注重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
公司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抗震救灾、扶贫济困、环境保护等。
同时,公司还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和体育活动,如双汇杯足球赛、双汇杯象棋赛等,为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未来,双汇公司将继续秉持“品质至上、服务为先”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美味的食品。
- 1 -。
双汇集团存货管理问题研究引言存货管理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食品行业的企业来说,存货管理更是至关重要。
双汇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的肉制品生产企业,其存货管理问题影响着整个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双汇集团存货管理的基本情况入手,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期为双汇集团的存货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一、双汇集团存货管理的基本情况双汇集团成立于1956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领先的肉制品生产企业,产品涵盖火腿、香肠、肉类罐头等多个品类,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市场。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到原材料的采购、加工成品的存储和物流配送等环节,而存货管理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生产的连续性和经济效益。
双汇集团作为肉制品生产企业,其存货主要包括冻肉、盐、香辛料、包装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等。
在存货管理方面,双汇集团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先进先出法,即将先进的存货出售或加工,以保证存货的新鲜度和质量。
双汇集团还注重存货周转率的管理,以确保存货资金的有效利用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1. 存货管理流程不够清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双汇集团的存货管理流程存在不够清晰的问题。
虽然企业通常会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和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存货管理流程出现混乱和冗余,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和运营风险。
2. 存货周转率不高双汇集团的存货周转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高的问题。
由于企业的产品种类多样、销售区域广泛,导致存货周转率受到影响,部分存货的存放时间较长,增加了存货积压的风险和管理成本。
3. 存货质量管理不到位在存货管理过程中,双汇集团的存货质量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受到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企业在采购和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和产品的质量变化,而存货质量管理不到位则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增加了售后服务的成本和企业的声誉风险。
Group ProfileHeadquartered in the city of Luohe, Henan Province, Shuanghui Group is a large-scaledmeat-processing enterprise which ranks 177th among China Top 500 enterprises in the year of 2009. As the largest meat processing enterprise, the company has a total assets over 10 billion RMB and, the employee population of Shuanghui Group is over fifty thousand, with the capacity of slaughtering pigs 15 million heads per year and processing cooked meat products over two million five hundred thousand tonsannually.Having been always focusing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and meat processing, Shuanghui Group has put a lot of efforts in absorbing innovated ideas in manage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development and keeping developi ng fast and efficiently. In the middle of the 1980’s, the company only realized annual sales valuing less than ten million RMB, while up to RMB 100 million in 1990, up to ten billion in 2003, up to 20 billion in 2005, more than 30 billion in 2007, the annual salesincome of 2009 is more than 40 billion RMB.Shuanghui Group is a large trans-regional and trans-national food enterprise. Now 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modern factories in 12 provinces in China and built over 200 sales branches and modern commodity distribution centers in 31 provinc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Each day over 7 thousand tons of products are distributed to all over the country through its perfect supply chains. Now the company has sales branches in Japan, Singapore, Philippines and Korea etc., which can realize export & importrevenue USD 100 million per year.Aiming to develop large-scaled modern industries at high speed and efficiency , the company has invested over 4 billion RMB to import over 4 thousand sets of modern equipments from advanced countries. It has built up a whole industry chain mainly based on slaughtering and meat processing, including farming, animal feed processing, grain processing, slaughtering, meat processing, chemical packaging, color printing, commodity distribution, chain-stores and biochemical medicine etc.Shuanghui Group is always insisting on self-innovation to establish a enterprise with innovation spirits. Now the company has one state-level technological center and one post-doctor working station and a high-quality researching & developing team. By introducing western-styled meat products and improving 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d meat products, the company produces large variety of products including over 200 kinds of chilled meat products, over 200 sorts of prepared meat products, over 6 hundred kinds of ready-to-eat meat food both of sterilized meat products and pasteurized meat products in western style and Chinese style, meeting different customers’ demands. The meat products were awarded “Famous Brand in China”, the company was awarded “Excellent Enterprise in Quality Management” by the stateQuality and Quarantine Inspection Bureau.By introducing “cold-chain production, cold-chain distribution, cold-chain rendition and chain-store sa les”, Shuanghui Group has successfully innovat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laughtering industry and has created top brand name in China in chilled fresh meat industries. It takes the lead in realizing the change from the hot fresh meat and frozen meat to chilled fresh meat, from the traditional wet bazaarsales to modern chain-store sales.Shuanghui Group has established several devisions including Fresh and Frozen Meat Division, Cooked Meat Products Division, Chemical Packaging Division and Pig Breeding Division. The companyhas been developing fast by carrying out well planning, good budget, standardization and smooth supplychain. The company has passed ISO9001, ISO14001 and HACCP systems and has been carrying outthe systems strictly.Shuanghui Group is one of the state key enterpris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dustrialization field.Each year the company needs 30 million heads of pigs, 3 hundred thousand heads of cattle, 6 hundredthousand tons of chicken, 50 thousand tons of egg and 50 thousand tons of soy protein as raw materialsto process meat products, transform the foodstuff over 8 million tons through the breed aquatics and thus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raising, animal feeding and slaughtering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realizes the production values ,indirectly supplies jobs for 1.5 million local farmers and raises theirincomes.During the “12th Five-year”(time duration of 2011—2015), the enterprise aims to be larger, stronger and sustainable, being the largest in China and keeping ahead in the world in meat industries. By the endof “12th Five-year”(the year of 2015), the company is to produce cooked meat products 8 million tons,with sales income over 100 billion RMB, and at that time, Shuanghui Group would be one of the mostcompetitively large-scaled internationalized enterprise.集团简介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总资产100多亿元,员工50000多人,年产肉类总产量25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77位。
五、上市公司案例分析——双汇㈠双汇介绍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
目前,总资产60多亿元,员工50000人,年屠宰生猪1500万头,年产肉制品100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54位。
总资产:100多亿元董事长:万隆员工人数:6万多名商标:双汇——中国驰名商标,在2010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中,品牌价值196.52亿元。
企业精神:优质、高效、拚搏、创新、敬业、诚信发展战略:专家治厂、科技兴厂A股上市代码:双汇发展000895㈡双汇MBO过程上世纪80年代,双汇还只是漯河一家肉联厂,和当时国内众多的肉联厂一样,属于计划经济时期留下的遗产,资不抵债是它们共同的特征。
1990年,双汇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 2003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20亿元,成为中国肉类加工企业和河南省首批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2005年双汇集团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在中国大型企业500强中列131位、食品行业第一位。
“双汇就是我们漯河的标签,不管在企业界还是在政府中,万隆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
”漯河市一位政府人士认为,不管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对万隆和他的团队进行激励,都无可厚非。
然而,国内对于“MBO”这个字眼向来避讳,万隆和他的团队只能通过一些其他的渠道进行艰难地摸索。
1、失败尝试,最早的一次探索始于2002年6月,一家名为漯河海汇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海汇投资”)的企业成立。
出资人为以万隆为首的12位双汇管理层及其他自然人,与一般的股权激励不同,这家企业进行的是实业投资,围绕双汇主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海汇投资先后参控股18家企业,涉及到肉制品加工行业的生产包装、渠道流通的多个环节,通过与双汇集团、双汇发展发生关联交易的模式,掘金于整个双汇的上下游产业链。
2005年初,河南证监局在一次例行巡检中发现,双汇发展未能及时充分披露与海汇投资的关联关系,责令整改,最终,海汇投资旗下多家企业的股权被迫进行转让。
双汇与春都企业成长战略比较分析不同的成长战略不同的发展结果下一“双汇”与“春都”企业成长战略比较一、前言洛阳春都集团和漯河双汇集团是我国两大肉类加工企业,也是河南省两家著名的企业集团。
同是地处中原,它们的前身洛阳肉联厂和漯河肉联厂同是始建于1958年,都是以生产火腿肠起家,同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520家重点企业,两家集团旗下均有一家上市公司,其产品商标——“春都”和“双汇”均分别被授予中国名牌。
洛阳肉联厂于1986年在全国首家生产火腿肠,而漯河肉联厂开始生产火腿肠是6年后的1992年。
春都股票于1998年底发行,筹资41000万元,而双汇股票则是于1998年9月发行,筹资31000万元。
从历史上看,无论从哪个方面比较,“春都”集团都较“双汇”集团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
但经过数年的经营,目前,春都集团在企业经营和发展上陷人了困境,受到挫折,而双汇集团却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局势。
在近几年国内肉制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两大企业集团的发展状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企业集团的当家产品——火腿肠,近几年的有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指标及其变化(表8,3至表8,6)。
全国火腿肠市场消费者中心最佳品牌认同比率历年统计(表8,3)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春都21.65%双汇25.7%双汇28.8%双汇33.7%2双汇18.9%春都23.9%春都20.3%春都10.2%3郑荣8.0%郑荣6.2%郑荣4.5%美好3.9%4双鸽4.8%双鸽3.4%美好3.4%郑荣2.3%5得利斯3.8%得利斯2.7%得利斯2.8金锣2.1%全国火腿市场产品占有率历年统计,表8,4,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春都26.0%春都30%双汇35.7%双汇38%2双汇21%双汇29.9%春都23.3%春都14.7%3得利斯10.6%得利斯6.8%得利斯6.3%得利斯6.0%4双鸽8.5%郑荣4.7%郑荣5.3%金锣3.3%5郑荣8.0%双鸽4.5%金锣4.6%克拉古斯3.3%全国火腿市场产品占有率历年统计,表8,4,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春都26.0%春都30%双汇35.7%双汇38%2双汇21%双汇29.9%春都23.3%春都14.7%3得利斯10.6%得利斯6.8%得利斯6.3%得利斯6.0%4双鸽8.5%郑荣4.7%郑荣5.3%金锣3.3%5郑荣8.0%双鸽4.5%金锣4.6%克拉古斯3.3%春都集团、双汇集团有关经济指标历史数据(表8,6)指标销售收入实现利税集年团份名企1993年1999年1993年1999年称业1.086亏损11.6亿元春都集团6982万元亿元0.705超过利税8.6亿元双汇集团45亿元50200万元亿元上述表的资料数据虽不能讲全面,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个企业集团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状况和企业的市场地位,加上近几年两个企业的收人和盈利状况,就明显地反映出两家企业集团的综合经营状况。
简单介绍你搜集到的MBO的案例,并谈谈你的体会。
一、双汇集团MBO案例分析1.双汇MBO背景双汇集团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食品集团,其主要业务实在肉制品加工方面。
双汇企业总资产超过人民币100亿元,是当下国内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
在双汇集团管理层收购之前,双汇集团公司投入本公司的净资产共18869.32万元(不含商标权)。
以上述净资产值为基数,按65.186%的比例折为12300万股国家股,由漯河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委托双汇集团公司进行相关的管理和经营事项。
2.双汇管理层收购的过程管理层收购分为直接收购和间接收购。
双汇发展管理层先后尝试过直接收购和间接收购,最终通过控股母公司双汇集团的方式实现对上市公司双汇发展的控制。
双汇发展管理层收购历时8年,大致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2年—2005年):“双海”投资。
第二阶段(2006年—2008年):国际投行、境外壳公司的配合。
第三阶段(2009年—2010年):管理层收购圆梦。
二、双汇集团MBO前后的对比1.MBO后的股权结构双汇在信托的方式下,在英属维尔京岛屿成立RiskGrand(兴泰)公司,进一步通过其100%控股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建立了雄域公司;再由雄域联合其他公司成立ShineC公司(现为双汇国际)。
双汇集团管理层通过雄域向国外银行融资买了双汇集团以外的双汇实业企业和一些外资持股比例,收购“大双汇”未上市资产,继而通过增加资产和扩充股份的方式注入双汇国际,变成其股东,持有双汇国际31.82%的股权,双汇国际直接持有21.18%双汇发展的股权,间接通过双汇集团持有30.27%双汇发展的股权。
2.绩效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在2007年第一阶段MBO基本完成前后,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每股净资产整体都是上升的;2010年末MBO基本完成后,三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MBO对企业盈利能力带来的正效益。
偿债能力:双汇发展管理层收购前后,双汇发展的资产负债率都小于100%,并且处于50%下面,这就很好的表明了企业的偿债能力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