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课件新人教版2
- 格式:ppt
- 大小:17.62 MB
- 文档页数:27
《网络改变世界》课题:《网络改变世界》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课时:1课时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网络改变世界》是八年级上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第一框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对网络的了解,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互联网的了解和运用已经不逊于甚至超过了教师。
但是他们还不能深刻理解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学习带来的不良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网络对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做个全面剖析,以让学生更好的利用网络参与社会生活。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社会热点、生活体验直观感受网络给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小组调查、观察身边同学沉迷网络的案例,明确其有利及不利的影响,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培养正确的网络意识。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
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中学生既参与构建网络文化,同时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
其中,教师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同时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大量数据表明,部分学生受不良信息的影响,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很容易受到伤害,甚至违德违纪违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第一目:“网络丰富日常生活”老师已经从社会热点2018足球世界杯入手导入新课,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让学生充分感受网络技术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进步。
第二目:“网络推动社会进步”和第三目“网络是把双刃剑”是本框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只知道网络的好处,却不知网络对我们青少年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恶劣影响,所以本节课老师通过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网络对我们的毒害,并且让同学们集思广益想办法摆脱网络对我们的纠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课时:网络改变世界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正确认识互联网,培养对网络生活的正确态度,不回避网络生活,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2、树立对科学技术的崇敬之情,以崇尚科技为荣3、不沉迷于网络,树立珍惜亲情、友情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1、提升辨识、取舍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
(三)、知识目标:1、知道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知道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贡献。
3、懂得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网络的积极作用2、网络对民主政治的促进作用3、网络的消极影响教学难点:1、网络对经济、科技文化的影响三、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分析归纳法、精讲点拨四、教学过程(一)引出新知老师调查:自己在生活中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如果没有互联网,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学生回答:娱乐、社交、学习、购物等等教师小结:互联网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只要有一台联网的电脑,只要你愿意,它完全可以解决你的娱乐、社交、学习、购物甚至是自我炫耀。
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是革命性的改变。
互联网诞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互联网将继续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以及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网络改变世界”这个话题。
(二)探究新知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环节一:学生参与P11相关链接学生区别;传统的知识和信息存储方式与信息化时代的区别。
师过渡:互联网出现之前,传统的知识和信息主要通过书籍、胶片、磁带等介质存储,不同介质上的信息,互不关联,很难共享。
互联网出现之后,知识和信息不再受介质的束缚,只要有人愿意将它们在互联网上共享,知识和信息就可以在网络中自由传递。
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电脑存储的空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信息交流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实现了海量知识、信息的高速传递和共享。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
思考:观察这两幅图片,看看人们在利用网络做什么?
教师过渡: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有了网络可以说“足不出户,却可以神游天下”。
今天我们具体了解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图2 .古今通信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通信方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你通过互联网参与了哪些经济活动?
世纪是信息经济,而信息经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们在利用网络创造财富。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公民以网民的身份通过互联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
.思考:图片分别表现了网络的哪些现象?
.除了图片表现的内容外,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形?
思考:这些沉迷手机的现象有哪些危害?
教师总结: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大量冗余信息会干扰人们的信息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
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
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
网络改变世界出示素材:数字时代看数字——,用户人数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亲朋好友视频通话,电脑里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师: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有信息。
你知道网络中还有哪些虚假、不良的信息?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播放视频,总结:遇到“八个凡是”谨防上当受骗2.展示沉迷于网络的几张图片,提问:这几幅漫画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危害?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信息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
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
④虚拟交往,疏离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3.分析教材16页探究与分享你或家人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的事情吗?常见的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有哪些?有何危害?表现:信息泄密、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
危害: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我们应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个人隐私)?4.知识总结: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5.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人们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如博客、微博等。
很多人喜欢通过新媒体表达观点,参与讨论公共事务。
一些受人关注的个人帐号上的文章,动辄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计的点击率。
结合上述材料,分小组讨论:新媒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服务中心隆重举行。
移动图书馆开通后,读者可借助无线网络,利用手机、的网购用户增加了消费支出的网购用户表示在今后一段③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受限制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发挥着重要作用交易、创新创业大赛、科技资源共享、成果转以前孩子常和她说在学校里发材料一:坐在家中,拿起手机就可以订购商品,送货上门;需要交话费、作业布置:见练习册。
网络改变世界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2.能力目标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3.知识目标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教学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小调查:调查学生对“中国新四大发明”的了解,关于外国人最想带回家的中国神器有哪些?1、网购2.高铁3.支付宝4.共享单车教师过渡:我们的生活正在因为网络的出现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正在尽情享用着网络信息和共享经济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发展成果。
有了网络可以说“足不出户,却可以神游天下”。
今天我们具体了解网络给我们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哪些便利和困扰。
(二)探索新知:目标导学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活动一、小枫的一天小枫同学由于昨晚用手机玩王者荣耀到太晚,导致今早起床有些晚了,就用手机叫了滴滴去学校了,中午放学回家时收到妈妈的微信说中午有事不回来做饭,自行解决,于是小枫就打开手机点了份外卖,送到家里。
下午自习课时,班主任用电脑投影给全班看了一场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让大家感受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晚上放学到家,小枫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发现有些问题不会做,就用百度搜索解题思路,果然很快豁然开朗了。
小枫吃过晚饭,通过某网站跟自己的英语外教辅导老师口语交流学习了30分钟,而后在班级群里,跟同学们讨论下学校运动会的事情,报名参加100米短跑和1000米的长跑,然后就关灯睡觉。
思考:小枫一天的生活中哪些行为体现了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生答:略(一)网络的积极作用活动一:情景再现——网上求医(展示下列材料)小枫把不会的题目用百度搜索,还可以借助一些解题软件来搜索自己想要的解题信息等1.小枫的这个事例说明,人们利用网络可以做些什么?2.通过阅读教材,你还知道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做哪些事情?提示: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