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与预防
- 格式:ppt
- 大小:315.50 KB
- 文档页数:47
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如何护理肝硬化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病因为感染乙肝病毒(HBV),当前,我国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率逐渐升高,具有较大危害,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避免降低生活质量,引发死亡。
肝硬化伴随多种并发症,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属于最为凶险的一个并发症,病情凶险,来势凶猛,具有较大出血量,且病死率较高,约为40%-70%,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指肝硬化患者因门静脉高压极易造成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病较急,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治疗时机、治疗手段、饮食因素、生活习惯、心态均可对其疾病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应当重视护理干预。
本文将总结分析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案。
1、急诊护理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发病较急,因此应当做好患者的急救管理。
在患者发病以后,应当立即送到抢救室,保持去枕平卧位体位,头部需向一侧偏执,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吸入性肺炎与窒息;血容量应当迅速补充,建立静脉通路,指导患者遵医嘱使用生长抑素止血。
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在出现异常是应当及时向医师汇报。
在患者出现休克现象,应当及时吸氧,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
协助医师实施三腔二囊管、胃镜治疗,做好管道护理工作。
2、护理方案(1)心理护理首先使用SAS量表、SD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数低于40分患者采用三级心理护理,40-60分采用二级心理护理,60分以上采用一级心理护理。
在三级心理护理中,与患者沟通交流,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讲述疾病进程,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引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参与。
在二级心理护理中,由心理医师与患者面的面交流,每周2次以上,分析与了解负性情绪产生原因,与患者沟通产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疏导方法,包括放松训练、深呼吸、培养兴趣爱好等,若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可采用助眠药物治疗。
在一级心理护理中,由心理专家定期就诊,护理人员与患者每天沟通,倾听患者的诉说,采用语言技巧暗示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叮嘱患者家属密切关注患者行为,及时给予关心与关怀,避免独处,患者在住院期间应当与其他患者交流沟通,增强自信心。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诊断及治疗措施肝硬化所致的门静脉高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GOV)、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EVB)和肝性脑病等,其中EVB病死率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
为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VB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消化病学分会和内镜学分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并更新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1]。
本文主要针对EVB首次出血(一级预防)及再出血的(二级预防)诊断及推荐意见进行进一步阐述。
EVB的诊断出血12-24h内进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简称胃镜)检查是诊断EVB的可靠方法。
内镜下可见曲张静脉活动性出血(渗血、喷血)、在未发现其他部位有出血病灶但有明显静脉曲张的基础上发现有血栓头[2]。
胃镜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措施,目前仍是对静脉曲张进行筛查的主要方法。
推荐采用胃镜检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GOV并评估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危险性[3]。
一项包含了9项研究、631例患者的Meta分析[4]显示,胶囊内镜检查用于诊断GOV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和85%,另一项包含了16项研究的Meta分析[5]显示,胶囊内镜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8%和84.3%,其中仅一项研究出现了严重不良事件,为食管狭窄嵌顿。
相比于胃镜,胶囊内镜检查耐受性良好,但其在评估静脉曲张的存在、大小和红色征等方面仍不理想,预测精度目前尚不满意。
超声内镜可在内镜检查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细节信息,如内部解剖结构变化和黏膜血流的改变,可提高病程早期的诊断率[6]。
腹部超声检查可反映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的严重程度,辅助GOV的诊断。
多排螺旋CT可作为筛查门静脉高压症GOV的无创性检查方法[7],尤其对较大GOV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8]。
肝硬化、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该怎样治疗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多数是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肝硬化,会表现出食管、胃底部的静脉由于张力比较大,导致破裂性出血,可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需早期诊断和治疗。
针对肝硬化、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症状,临床当中有三种治疗方式:1、降低门脉压力,2、保护并处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改善患者肝功能,具体内容如下文所示。
1.降低门脉压力降低门静脉压力的目的,在于防止出血。
目前较好的方法,就是将一部分门静脉血液分流到腔静脉系统,以减少门静脉的回肝血流量,从而降低门静脉的压力。
(1)应用相对应的活性药物:形成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身体内脏处于高血流灌注状态。
因此,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成为临床当中调整内脏血流状态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常用的活性药物有如下几种:①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通过作用于β1和β2受体,降低心率和心输出量,舒张内脏血管,进而降低门脉压力和静脉曲张患者的出血风险。
但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引起血脂异常和致命性支气管痉挛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已较少应用。
②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该活性药物是临床上最早用于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可在急性出血期间降低门脉压力,其主要作用于内脏血管,通过收缩肝动脉达到减少门脉血流量、降低肝窦内血压的作用,进而降低门脉压力,改善肝肾功能。
该项药物具有收缩全身内脏血管的作用,所以高血压患者行谨慎服用,以防突发心肌梗死等其他严重并发症。
③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该类药物通过收缩肠系膜血管,达到降低门脉压力的目的,其能够选择性地直接作用于内脏血管的平滑肌,收缩内脏小血管,减少门静脉血流。
也可以抑制胃酸、胃泌素以及胃蛋白酶的分泌,促进胃粘膜上皮细胞的修复,使通过胃与食管侧支循环的血流量减少。
因此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能够用于降低门脉压力以及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治疗。
(2)介入治疗:①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该手术方式是介入科处理门静脉高压患者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这类手术主要针对的问题是门静脉高压出血,患者若有反复出血的症状,应尽早接受介入治疗,降低患者出血的频率,降低门脉压力,同时进行出血静脉血栓,对于已经出血的患者,可以有效止血,对于未出血但是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可以有效降低出血风险。
《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个案护理》一、疾病概述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其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纤维组织增生,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起病急、出血量大、病情凶险等特点,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尤其是乙型、丙型肝炎。
- 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肝细胞损害,逐渐发展为肝硬化。
- 胆汁淤积:持续的胆汁淤积可损伤肝细胞,引起胆汁性肝硬化。
- 循环障碍: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可导致肝脏长期淤血,肝细胞缺氧而坏死,逐渐发展为肝硬化。
- 工业毒物或药物:长期接触四氯化碳、磷、砷等工业毒物,或服用甲氨蝶呤、异烟肼等药物,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 遗传和代谢性疾病:如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肝细胞代谢障碍,逐渐发展为肝硬化。
- 自身免疫性肝炎:可导致肝细胞反复炎症坏死,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2. 发病机制- 门静脉高压:肝硬化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和假小叶形成,使肝内血管扭曲、闭塞,门静脉血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
门静脉高压可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当曲张的静脉破裂时,即可发生出血。
- 侧支循环形成:门静脉高压时,为了缓解门静脉压力,身体会建立一些侧支循环,其中最重要的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这些曲张的静脉壁薄、压力高,容易破裂出血。
- 凝血机制障碍:肝硬化时,肝功能受损,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使凝血机制障碍,容易发生出血。
- 胃酸反流:肝硬化时,门脉高压可导致胃排空延迟,胃酸反流增加,损伤食管胃底黏膜,容易引起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三、临床表现1. 呕血和黑便- 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症状,多为突然发生的大量呕血,可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有时呈咖啡渣样。
AASLD 实践指南肝硬化静脉曲张及静脉曲张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本指南已由AASLD和ACGE同意并代表了这两个协会的立场。
序言本文中建议所提供的是由资料支持的、有静脉曲张和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处理方法。
它们是基于以下内容:(1)最近出版的有关该论题的文献的正式综述和分析(Medline 搜索);(2)专家共识会议;(3)美国内科医师协会评估健康实践和设计实践指南手册1;(4)指南政策,包括AASLD开发和使用实践指南的政策和声明以及AGA的关于医学实践指南的政策声明2;和(5)作者多年来处理肝硬化和静脉曲张患者的经验。
这些建议的目的是为保健服务提供者所用,建议提出了首选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
和其它实践指南一样,本指南并不是用以代替临床判断,而是提供可用于绝大多数患者的一般指南。
与诊疗标准相比,这些建议是有灵活性的,而前者是固定的政策,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遵守的。
具体的建议都是基于已出版的相关资料。
为了更全面地表证支持这些建议的证据的质量,AASLD实践指南委员会就每一条建议都要求指定和报告证据的分类class(反映利益与风险)和水平(评价其强度或可信度)(表1,选自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实践指南3,4)。
表1.建议所用的分级系统分类描述Class I 这种情况表示有证据和/或普遍同意所用的诊断评估、步骤或治疗是有益、有用和有效的。
Class II 这种情况表示对一种诊断评估、步骤或治疗的有用性/有效性的证据相冲突和/或意见有分歧Class IIa 证据/意见偏向有用/有效Class IIb证据/意见不完全支持有用/有效Class III 这种情况表示有证据和/或普遍同意一种诊断评估/步骤/治疗无用/无效,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有害。
证据水平描述Level A 资料源于多个RCT或荟萃分析Level B 资料源于一个随机化试验或多个非随机化研究Level C 只是专家的共识意见、病例研究(个案分析)或诊疗标准如果设计良好的前瞻性研究资料很少或没有,重点将放在大样本(系列)的结果或知名专家的报道。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全文)2022年8月28日,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三大学会百余位专家共同修订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2022)》于“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肝纤维化、肝硬化及门脉高压学术会议”期间正式发布。
新版指南在2016年版基础上进行修订和更新,包括七部分内容:概述,食管胃静脉曲张(GOV)的自然史、发病机制和GOV的分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二级预防,特殊类型静脉曲张的处理,待解决的问题及展望;提出30条推荐意见;基本按照GRADE系统进行分级,推荐意见的证据等级分为高(A)、中(B)和低或非常低(C)三级,推荐强度等级分为强(1)和弱(2)两级。
指南旨在帮助二级以上医院从事肝病、消化或感染等专业的临床医生在临床诊治决策中做参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徐小元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丁惠国教授为新版指南执笔,两位专家在指南发布会上分别对新版指南进行了解读。
《国际肝病》特此整理指南最新推荐意见和待解决的问题及展望,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30条推荐意见推荐意见1: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再代偿期和/或肝硬化逆转(B1)。
肝脏弹性检测、B超、CT和MRI可用于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的辅助诊断(B1)。
推荐意见2:胃镜检查是诊断GOV和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金标准,初次确诊肝硬化的患者均应常规行胃镜检查,筛查是否存在GOV 及其严重程度(B1);对GOV进行分级,指出静脉曲张轻、中、重度及曲张静脉所在的部位、直径、有无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等(A1)。
推荐意见3:无静脉曲张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建议每2年检查1次胃镜(C1),有轻度静脉曲张每年检查1次胃镜。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0.5~1年检查1次胃镜(C1)。
生长抑素联合普萘洛尔预防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首次破裂出血的疗效肝硬化是常见的肝脏疾病,其并发症之一是食管静脉曲张,并易导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针对食管静脉曲张首次破裂出血的预防,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止血、药物治疗和预防性治疗等。
生长抑素联合普萘洛尔常被用于预防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首次破裂出血,其疗效备受关注。
生长抑素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抑制胃肠道血管扩张和肝门高压的作用,可有效降低门脉高压。
普萘洛尔是一种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能有效降低肝内外的血流量,减少门脉血管压力和血管发生的高压。
生长抑素联合普萘洛尔通过双重作用,可降低肝内外血管压力,有效预防食管静脉曲张首次破裂出血。
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生长抑素联合普萘洛尔能够显著降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静脉曲张首次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一项针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一年的生长抑素联合普萘洛尔预防治疗后,食管静脉曲张首次破裂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降低了60%以上。
说明生长抑素联合普萘洛尔预防治疗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能够有效降低食管静脉曲张首次破裂出血的风险。
还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生长抑素联合普萘洛尔预防治疗可显著降低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这些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生长抑素联合普萘洛尔在预防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首次破裂出血方面的显著疗效,为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带来了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生长抑素联合普萘洛尔预防治疗不仅能够降低食管静脉曲张首次破裂出血的风险,还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与传统的内镜下止血相比,生长抑素联合普萘洛尔预防治疗具有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便于操作等优势,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一致好评。
20中国乡村医药的微通道,有助于减轻患者创伤,且采用输尿管硬镜取碎石有镜体纤细的特点,能到达肾盏、输尿管上段及肾盂等,入镜后还可进行摆动及大范围转动,从而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促进患者康复。
该术创伤小,手术出血量低,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但由于患者长期肾积水,导致肾阳不足,肾功能出现异常状况,加之体质差,碎石术对患者肾功能也有一定损伤,易导致术后感染等,并易引起疾病复发[2]。
因此,在进行微创经皮肾镜术后,应给予药物治疗,以补充肾阳,增强肾功能。
复方玄驹胶囊是由玄驹、蛇床子、枸杞子、淫羊藿等制成的中成药,其中玄驹固本,壮骨补肾,填精固髓,止痛;蛇床子强筋骨,壮阳,温肾补虚;枸杞子滋肝补肾;淫羊藿补肾温阳,强健筋骨;诸药配伍,共凑补肾阳、改善肾功能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效果好于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提高结石取净率,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参 考 文 献[1]陈利刚,易发现,陈利军,等. 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膀胱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3):51.[2]韩利忠,李明明,卢冠军,等. 经皮肾镜联合腔内切开手术治疗肾结石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8,18(5):409.(收稿:2019-07-29)(发稿编辑:高 燕)2.2 两组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表2) 术前两组BMG、BUN、Scr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BMG、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 2 两组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x- ±s )组 别例数 BMG(ng /L) BUN(mmol /L) Scr(mmol /L) 术前 术后术前 术后术前 术后对照组 56 1.2±0.3 3.5±0.9 3.9±1.2 13.9±2.368.9±8.1 107.4±8.5观察组 561.2±0.22.2±0.6 4.1±1.2 8.3±2.569.3±7.8 90.1±9.4t ,P0,>0.05 8.99,<0.010.88,>0.05 12.34,<0.01 0.27,>0.05 10.22,<0.012.3 并发症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3例(5.4%):均为输尿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