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救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948.00 KB
- 文档页数:1
肿瘤诊疗中心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流程【适用范围】上消化道癌肿破裂、肝癌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目的】尽快止血并控制失血的相关并发症。
【抢救步骤】1、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症状。
2、嘱呕血患者头偏向一侧,立即报告医生,建立静脉通道(酌情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配血。
3、准备好抢救器材及药物,如吸引装置、血浆代用品、止血药物、双囊三腔管等。
4、严密观察患者神志、面色、皮肤温湿度、脉搏、血压、呼吸、尿量等,准确判断患者的呕吐物和大便颜色、性质和量,判断患者出血量,以确定静脉补液的速度和量。
5、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应用生长抑素或垂体后叶素时用输液泵维持速度均衡),根据失血量采用多条静脉通道或三通加压快速补充血容量。
6、吸氧,保暖。
7、心理护理。
出血的患者情绪十分紧张与恐惧,护士应关心、体贴、安慰患者,并及时通知家属。
8、做好基础护理。
及时清理排泄物,给患者漱口,脱去被呕吐物和排泄物污染的衣服,臀下垫橡皮中单和尿布。
9、行双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或内镜治疗的患者按相应的护理程序提供护理。
10、饮食护理。
出血期间禁食,出血停止24h后遵医嘱进流质饮食。
11、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抢救记录。
【抢救流程】发现病情↓患者头偏向一侧,报告医生,建立静脉通道,配血↓被吸引装置、血浆代用品、止血药物、双囊三腔管↓根据病情判断出血量↓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快速补充血容量↓吸氧、保暖、心理护理、通知患者家属↓配合双囊三腔管压迫或内镜止血治疗↓基础护理,暂禁食↓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抢救记录。
消化道大出血急救流程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症情况,可能由胃、食管、小肠或者大肠等消化道部位的溃疡、破裂血管、肿瘤等引起。
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出血,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下面是消化道大出血急救的标准流程:1. 确认患者症状:当患者浮现呕血、黑便、腹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即将怀疑消化道出血,并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2. 呼叫急救人员:即将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告知患者的症状和急救需求。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
3. 让患者保持肃静:消化道大出血可能导致患者血压下降,因此应让患者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运动和激动,以减少出血量。
4. 赋予氧气:使用氧气面罩或者鼻导管给患者供氧,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维持组织的正常功能。
5. 住手口服进食:将患者的口服进食暂时住手,以避免刺激消化道,进一步加重出血。
6. 静脉注射补液:使用静脉通道给患者注射生理盐水或者乳酸林格液等补液,以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酌情赋予血浆、血小板等血液制品。
7. 控制出血:根据出血部位和出血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止血。
例如,对于胃溃疡引起的出血,可以使用内镜下注射止血剂或者进行电凝止血;对于食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可以进行内镜下止血或者外科手术治疗。
8. 监测患者状况:在急救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及时调整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9. 送往医院:一旦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他们会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并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危(wei)险情况,需要迅速而准确的急救措施来控制出血并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急救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救治效果。
请记住,以上提供的流程仅供参考,实际急救操作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
消化道大出血急救流程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急救。
以下是消化道大出血急救流程的标准格式文本:一、急救前准备1. 确保自身安全:佩戴好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患者体液。
2. 快速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过敏史等,尽快判断出血部位和出血程度。
3. 呼叫急救车:如果患者病情危急,应立即呼叫急救车,确保患者能够及时送往医院。
4. 寻找合适的急救设备:准备好急救箱、止血药物、输液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
二、急救流程1. 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将患者放置在平躺位,头部稍微向一侧倾斜,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2. 控制出血部位: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止血。
- 如果出血来自口腔或咽喉部位,可以使用冷敷或者局部压迫止血。
- 如果出血来自食道或胃部,可以尝试用冷水漱口或冷水喝服,同时避免进食和饮水。
- 如果出血来自肠道,尽量保持患者平躺位,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量。
3. 给予急救药物:在急救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急救药物。
- 如果患者失血过多导致血压下降,可以给予血管收缩剂如去甲肾上腺素。
- 如果患者伴有明显的贫血症状,可以给予输血或红细胞悬液。
4.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 给予适当的液体支持: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给予适量的液体支持,维持血容量,保证组织器官正常功能。
6. 安抚患者情绪:在急救过程中,要保持冷静,耐心安抚患者情绪,减轻其紧张和恐惧感。
7. 保持患者体温:在急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患者的体温,避免出现低体温等并发症。
三、急救后处理1. 记录患者情况:及时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急救过程等相关信息,以备后续参考。
2. 送往医院就诊:在急救过程中,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应及时将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3. 通知家属:及时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告知患者的病情和急救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胃、十二指肠、食管等消化道的黏膜出血,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有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贲门静脉曲张破裂等等。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危重,需要紧急处理。
以下是关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一、应急预案1.预先培训:医疗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处理流程和操作技巧,熟悉应急预案中的各项措施。
2.药物和设备准备:医院应备有相关药物和设备,如止血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塞来昔布等)、输血产品、内镜设备等,以备急需。
4.多科室合作:紧急处理上消化道大出血涉及到多个科室的协作合作,如急诊科、内科、消化内科、放射科等,应在平时进行协同培训和演练,熟悉各项工作流程。
二、处理流程1.确认患者情况: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出血的原因、出血的程度等等。
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判断,进行初步的诊断。
2.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首要任务是建立静脉通道,以便输液、输血或紧急使用药物。
3.给予液体支持:出血患者常伴有血容量不足,需要快速补充液体,维持循环稳定,包括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
4.快速评估与判断: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评估,判断患者是否需要紧急内镜检查或手术治疗。
同时还需要对休克状态进行评估和处理。
5.给予止血药物: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等,以减少出血。
6.紧急内镜检查:对于继续出血或病情较重的患者,进行紧急内镜检查,寻找出血的病因和部位,并进行止血处理。
7.输血和凝血因子治疗:对于出血患者,如果血液严重凝固功能障碍,还需要及时给予输血和凝血因子治疗。
8.外科手术干预:如果内镜治疗无效或患者情况持续恶化,需要紧急进行外科手术干预,如胃、食管等部位的手术。
9.术后抢救与监护: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包括生命体征、血压、心率等,同时给予恰当的抗感染、抗凝、抗酸等治疗。
10.持续监护与观察: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治疗结束后,需要持续监护与观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情况变化。
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救及护理-2019年文档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救及护理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由于食道粘膜下曲张静脉暴露于粘膜下,缺乏周围组织的支持与保护,又因患者肝功能损害致凝血酶原合成障碍,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以致出血不止,易发展为失血性休克,继发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增加死亡率。
其突出特点为出血量较大、来势迅猛、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40%以上。
多表现为突然发生呕血和(或)黑便,常为大量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1]。
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43例,经积极的抢救和精心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1 临床资料本组43例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B超、胃镜、X线钡餐、CT等确诊)患者,男35例,女8例,年龄32~76岁。
住院期间发生在出血9例,死亡6例,自动出院1例。
余经积极抢救、治疗、精心的护理,病情稳定出院。
2 急救措施2.1积极做好抢救工作接诊患者后,迅速安置在抢救室或重症监护室,绝对卧床休息。
立即给以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初步判断病情,估计出血量。
科室人员全力以赴,分工合作,迅速做好以下工作:①急查血红蛋白、血小板、血细胞比容、血型;②配血;③迅速建立静脉通道;④吸氧;⑤计出入量;⑥备三腔二囊管;⑦视病情查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酶原时间、做好食道静脉曲张套结扎的准备;⑧视病情深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⑨备好一切急救物品及药物。
2.2抢救休克2.2.1补充血容量及时、有效、安全地补充血容量是抢救出血首要条件,选择直的、易固定的血管,迅速用12~16号留置针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道,遵医嘱迅速输入扩容作用的晶体液、胶体液,如;平衡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其他待血浆,尽早输入新鲜全血,尽快恢复和维持血容量。
2.2.2止血处理①药物止血遵医嘱静脉输入垂体后叶、邦停、止血敏,新鲜全血,肌肉注射立止血;分次口服或胃管注入凝血酶500U+冰盐水30~50ml、云南白药、冰盐水250ml+去甲肾上腺素20mg;微泵泵入生长抑素、皮下注射善宁等药物的应用达到止血目的;②物理止血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2];视病情给以上腹部冰敷、食道静脉曲张套结扎术。
消化道大出血急救流程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急救。
以下是消化道大出血急救的标准流程:1. 确认症状和评估病情:- 观察患者是否有呕血、黑便或者鲜红色便的症状。
- 问询患者是否有消化道溃疡、胃肠道肿瘤等相关病史。
-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血压和脉搏等生命体征。
2. 保持患者肃静:- 让患者保持卧床歇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苦。
- 尽量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3. 住手进食和饮水:- 建议患者住手进食和饮水,以减少刺激消化道的机会。
4. 维持通畅的呼吸道:- 如果患者浮现呕吐,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5. 快速输液:- 快速静脉输液是急救的重要措施之一。
- 通过静脉通道赋予生理盐水或者其他输液液体,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
6. 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等生命体征。
- 定期记录这些数据,以便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7. 治疗原发病因:-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确定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
- 如有必要,及时进行内镜检查、手术或者其他治疗措施。
8. 赋予止血药物:- 根据医生的建议,赋予止血药物,如止血海绵、止血药片等。
- 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适应症。
9. 血液制品输注:- 如果患者失血过多,需要输注血液制品以补充血容量。
- 根据患者的血型和血液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进行输注。
10. 监测并处理并发症:- 消化道大出血可能引起休克、贫血和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 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电解质平衡和尿量等指标,并及时处理。
11.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赋予患者密切观察,注意病情的变化。
- 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12. 通知家属和转诊:- 及时通知患者的家属,告知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 如有必要,将患者转诊至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以上是消化道大出血急救的标准流程。
在急救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消化道出血的抢救流程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病症,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对于消化道出血的抢救流程,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首先,当发现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时,抢救人员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这包括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接下来,抢救人员应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以便进行输液抢救。
同时,应抽血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以便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抢救的同时,抢救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一旦患者出现休克、意识丧失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在明确了患者的病情后,抢救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轻度出血的患者,可以通过口服止血药物、胃肠道保护药物等进行治疗;对于中度和重度出血的患者,应立即进行胃肠镜检查,寻找出血源并进行止血治疗。
在进行治疗的同时,抢救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一旦患者出现休克、意识丧失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最后,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抢救人员应继续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促进康复。
总之,对于消化道出血的抢救流程,抢救人员需要迅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消化道出血抢救流程的学习,提高抢救能力,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救护理流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病情,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护理。
下面是相关的急救护理流程:
1.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医护人员情况的紧急性。
2. 保持患者安静:确保患者平躺,减少体力活动,避免进一步诱发出血。
3. 维持通畅呼吸道:确保患者呼吸顺畅,若患者呼吸困难、咳嗽或出现窒息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4. 输血治疗: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开始输血治疗,以及可能的输液和药物治疗。
输血的目的是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避免血容量不足。
5. 给予止血药物:可以给予止血药物如生长抑素和盐酸酚妥拉明,以减缓出血速度,预防进一步出血。
6. 胃肠减压:通过胃管或者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减少胃肠道内的压力,以减缓出血速度。
7. 进行内镜治疗:内科医师可以通过内镜检查进行治疗,常见的方法包括内镜下的硬化剂注射和结扎术,可以帮助止血。
8. 外科手术治疗:如果出血无法通过内镜治疗控制,或者是患者的循环状况严重不稳定,需要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9. 监测: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电图等,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10. 病史采集与记录:详细记录患者出血的病史、症状和治疗过程,为后续的医学评估和治疗提供参考。
以上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救护理流程,这些措施应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急症处理目的:探讨临床对急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处理方法。
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的2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在药物保守治疗的前提下实施内镜下套扎术进行治疗的2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评估两组的临床治疗结局,总结急症处理经验。
结果:经相关急症处理措施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病例的曲张静脉消失情况与不适症状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观察组的短期再出血率与曲张静脉复发率发生显著变化(P<0.05)。
结论:为急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提供药物治疗的同时,即刻为其行内镜下套扎术进行救治,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避免短期内再出血或曲张静脉复发,并且操作简便、安全,是今后医院单位提高急症处理水平的关键,建议普及与应用。
标签: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急症处理;内镜下套扎术本文选取从2010年3月~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诊断的48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进行了分组救治,取得了不错的研究结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10年3月~2013年4月四年间到我院就诊的48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及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其中有男性病例27例,女性病例21例,年龄段在29~73岁之间,平均45.8岁,病程时间在3~11年之间,平均5.7年。
所有入组病例均有呕血、黑便等既往疾病,均经相关临床检查、X线摄片和MRI诊断后确诊,无手术禁忌证或药物过敏体质,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组间一般资料(表1)的比照,差异不明显,P>0.05,符合可比条件。
表1 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比照对照组患者在确诊病情后,即刻给予患者补液、抗生素、输血和止血等常规治疗,同时为其持续静脉泵注生长抑素,每小时给药量控制在250ug左右。
同时给予心得安药物口服,每次给药20mg到40mg不等,每日用药3次,并逐步加大药量,直至患者的基础心率降低超过25%,每分钟心率频次维持在60次左右。
门脉高压症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症处理王宇门脉高压症是由不同原因所致肝硬化以及一些非肝硬化病因造成的门静脉系统回流受阻,内脏血流量增加、内脏血管床扩张,血流淤滞使门静脉压力超过正常范围(13~24cmH2O),一般可达30~50cmH2O,所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门体循环侧支循环大量开放形成静脉曲张、腹水、脾大、脾功能亢进,最主要的并发症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常导致死亡,此系目前外科治疗门脉高压症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造成门脉高压症病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即与门脉压力升高的程度有关,也与反流性食道炎等因素有关。
目前尚不能准确预测哪部分病人将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但普遍认为门静脉压力低于25cmH2O时一般不会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门脉高压症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凶险急症,抢救是否及时,处理是否得当常常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1 复苏门脉高压症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必须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使病人的生命体征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和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
由于肝硬化病人的特殊性,这种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早期处理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1)适当地输血是必要的,但切忌过量输血,更不能出多少输多少,绝不能认为输血越多越好。
因为过多过快地输血,使血压迅速恢复到出血前水平,常可使因低血压已暂停止出血的曲张静脉再次出血。
(2)必要时可输入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但应避免使用盐溶液。
这是因为肝硬化病人多表现为高醛固酮血症,水盐代谢紊乱,盐溶液的输入可以促进腹水的产生。
(3)病人应在加强监护病房(ICU)监护及处理,必要时放置Swan-Ganz管,以监测病人的循环状态,指导输液。
(4)由于肝硬化病人常合并消化性溃疡或胃炎,有时上消化大出血就是门脉高压症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病变所致,所以应给予H2受体阻滞剂(如甲氰米呱)等制酸药物。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进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每次出血量较大,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护理在此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1. 早期干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紧急情况,护士要迅速反应并进行干预。
在患者到达急诊科时,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畅通呼吸道,监测生命体征,同时安排相关检查以明确病情。
2. 抑制出血护士要及时实施抑制出血的措施,包括给予止血药物、补液、输血等。
常用的止血药物有血管收缩剂如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等,还可以使用血管凝血剂如氨甲苯酸。
同时要监测患者血液凝固指标,确保止血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病情观察在抑制出血后,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皮肤黏膜、神志等。
特别是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再次出血的迹象,并做好准备。
4. 营养支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患者通常需要经口或经胃肠管进行营养支持。
护士要协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胃肠功能,选择合适的饮食方式,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5. 并发症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感染、肝功能损伤、消化道出血等。
护士要认真执行消毒措施,监测肝功能指标,协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并做好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措施,如胃黏膜保护剂和酸分泌抑制剂的应用。
6. 心理支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危重疾病,患者和家属都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护士要给予患者和家属积极的心理支持,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教育,使他们能够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治疗信心。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需要护理人员紧急干预和密切观察的疾病。
护士在此过程中要及时实施抑制出血的措施,经常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预防,同时给予患者和家属心理支持。
通过护理的综合干预,早日康复。
住院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1.发生大出血时,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头部稍抬高并偏向一侧,防止呕出的血液吸入呼吸道。
2.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抢救车、负压吸引器、三腔两囊管等抢救设备,积极配合抢救。
3.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遵医嘱实施输血输液及应用各种止血治疗。
4.及时清除血迹、污物。
必要时用负压吸引器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
5.给予吸氧。
6.做好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
7.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和神志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
8.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呕吐物和粪便的性质及量,判断患者的出血量防止发生并发症。
9.熟练掌握三腔两囊管的操作和插管前后的观察护理。
10.遵医嘱进行冰盐水洗胃:生理盐水维持4-8℃,一次灌注250ml,然后抽出,反复多次,直至抽出液体清澈为止。
11.采用冰盐水洗胃仍出血不止者,可胃内灌注去甲肾上腺素,即
冰盐水100ml+去甲肾上腺素8mg,30分钟后抽出,每小时一次,可根据出血程度的改善,逐渐减少频次。
12.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加强巡视和交接班。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消化道大出血急救流程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急症,及时的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流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初步评估。
当发现有人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的症状时,首先要冷静下来,不要慌乱。
然后迅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呼吸、脉搏等情况。
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要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
2. 控制出血。
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要尽快控制出血。
如果出血部位在口腔或鼻腔,可以用纱布或干净的布条进行压迫止血。
如果是胃肠道出血,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头部稍微偏低,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量。
3. 呼叫急救。
在控制出血的同时,要立即呼叫急救人员或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
在等待急救人员或前往医院的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
4. 给予氧气。
在急救过程中,可以给患者吸氧,以提高血氧饱和度,减少心脏和脑部缺氧的风险。
可以使用面罩或鼻导管等途径给予氧气,但要注意不要过度给予氧气,以免造成氧中毒。
5. 寻找病史。
在急救过程中,要尽可能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消化道溃疡、胃癌、肝硬化等疾病史,以便医护人员在后续治疗中能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6. 保持患者温暖。
消化道大出血会导致患者体温下降,因此在急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患者的体温,可以给患者盖上毛毯或衣物,避免受凉。
7. 避免进食和饮水。
在急救过程中,要避免给患者进食和饮水,以免加重出血或导致呕吐。
等待医护人员的指导,按照医嘱进行后续治疗和饮食。
总之,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危险的急症,及时的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在急救过程中,要冷静应对,迅速控制出血,并呼叫急救人员或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流程,做好相关的急救准备工作。
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救护理目的建立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案。
方法查阅我院2012年~2014年期间共救治患者50例,分析总结治疗原则和护理方法。
结果50例患者治愈36例,好转9例,自动出院2例,转外科手术1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1%。
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止血效果、转归不但取决于治疗方法的正确与否,而且与临床护理有着密切关系。
标签: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救:护理肝硬化是一种临床上多见的慢性肝病,其致病因素较多,在多因素长时间、多次共同作用下导致肝功能受损。
肝硬化可分为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等,其中以肝炎后肝硬化最为多见。
病理学认为,肝硬化患者一般具有大量的干细胞坏死、残留干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隔形成等现象,肝小叶结构遭到破坏,假小叶逐渐产生,肝脏慢慢变形、变硬,进而形成疾病。
肝硬化初期,因为患者的肝脏功能仍可正常运行,因此临床上并无显著症状;但在肝硬化晚期,患者的肝功能已经衰退,且出现门脉高压现象,机体各器官的功能也逐渐衰退,且会诱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癌变等不良反应。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急性大量出血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故必须及时诊断,严密观察,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才能尽可能地挽回患者生命[1,2]。
我院2012年~2014年期间共救治患者50例,现将抢救及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50例,男性39例,女性11例,20~80岁不等。
其中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引起的出血38例,酒精性肝炎后肝硬化引起的出血4例,血吸虫肝炎后肝硬化引起的出血8例。
2 急救护理2.1急救措施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空量,开通双向静脉通道,适宜选用静脉留置针,应尽快做足输血前准备。
2.2按照医嘱给予止血药治疗,可选用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或甲肾上腺素8~16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冷冻后分次服用,30ml/次;口服云南白药0.3~0.5g,3次/d,氨基酸4~6g,加入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甲氰咪呱0.4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2~3次/d,垂体后叶素50~100万单位,添加5%葡萄溶液500ml,静脉滴注,速度可达20~40滴/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