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电极常数
- 格式:docx
- 大小:37.59 KB
- 文档页数:6
罗斯蒙特电导率电极参数
罗斯蒙特电导率电极的参数主要包括:
1. 测量范围:电导率电极的测量范围因型号而异,但常见的测量范围为
μS/cm\~600mS/cm。
2. 精度:电导率电极的精度通常为±%或±1%。
3. 温度补偿:一些电导率电极具有温度补偿功能,可以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测量。
4. 材质:电导率电极的材质通常为不锈钢或塑料,具体材质取决于电极的型号和用途。
5. 响应时间:电导率电极的响应时间越快,越能及时反映水质的实时变化。
6. 安装方式:电导率电极的安装方式通常有浸入式和流通式两种,具体安装方式取决于电极的型号和用途。
7. 输出信号:电导率电极的输出信号通常为4\~20mA或0\~5V的模拟信号,也可以选择数字输出信号。
具体参数可能会因不同的电极型号和用途而有所不同,建议您查看产品说明书或咨询相关厂商以获取准确信息。
电导率仪期间检查作业指导书
A、外观检查
仪器个调节器应能正常调节,各紧固件无松动。
电导池应无裂痕,无污染物。
铂黑电导池电极板上的铂黑应无明显剥落现象。
B、仪器引用误差的鉴定
选择电导池常数为1,标准溶液2号,进行测定。
重复操作并测量三次,求的平均值k
,按下式进行计算:
检
k检- k检
—————×100%
k满
k检:三次测得电导率的平均值,S·cm-1
k检:每次的电导率测得的平均值,S·cm-1
k满:满量程是电导率的值,S·cm-1
C、仪器重复性鉴定
选择电导常数为1,标准溶液2号,进行测定。
重复测量5次,几次测量示值的分数范围占满量程的百分数为一起重复性。
按下式进行计算:
k检
———×100%
k满
k检:每次的电导率测得的平均值,S·cm-1
k满:满量程是电导率的值,S·cm-1
测定以上数据参数后,与鉴定证书结果做比较,检测结果应小于等于有效期范围内的鉴定证书。
编制:批准:
有限公司。
一.电导率仪开机1.电源线插入仪器电源插座,电导率仪器必须有良好接地!2.按电源开关,接通电源,预热30分钟后,然后进行校准。
二.电导率仪的校准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将“选择”开关量程选择开关旋钮指向“检查”,“常数”补偿调节旋钮指向“1”刻度线,“温度”补偿调节旋钮指向“25”度线,调节“校准”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100.0μS/cm,至此校准完毕。
三.的测量方法1.在电导率测量过程中,正确选择电导电极常数,对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是非常重要的。
可配用的常数为0.01、0.1、1.0、10四种不同类型的电导电极。
用户应根据以下测量范围参照表选择相应常数的电导电极。
测量范围参照表选择相应常数的电导电极测量范围(μS/cm)推荐使用电导常数的电极电极常数×(1~3000)μS/cm,0~99.9℃0.01~30μS/cm ;(配0.01电极);0.1~300μS/cm ;(配0.1电极);1.0~3000μS/cm ;(配1.0电极);10~300μS/cm ;(配10.0电极注:对常数为1.0、10类型的电导电极有“光亮”和“铂黑”二种形式,镀铂电极习惯称作铂黑电极,对光亮电极其测量范围为(0~300)μS/cm为宜哦。
2.电极常数的设置方法如下:目前电导电极的电极常数为0.01、0.1、1.0、10四种不同类型,但每种类型电极具体的电极常数值,制造厂均粘贴在每支电导电极上,根据电极上所标的电极常数值调节仪器面板“常数”补偿调节旋钮到相应的位置。
(1)将量程选择开关旋钮指向“检查”,“温度”补偿调节旋钮指向“25”度线,调节“校准”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100.0μS/cm。
(2)调节“常数”补偿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值与电极上所标数值一致。
(3)电极常数为0.01025cm-1,则调节常数补偿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值为102.5。
(测量值=读数值×0.01)。
(4)电极常数为0.01025cm-1,则调节常数补偿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为102.5。
电导率电极常数电导率电极常数是电化学文献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代表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的速率。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围绕着这个概念,为大家解密电导率电极常数的含义及其常见应用。
第一步:电导率的概念解释电导率代表着一个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迁移速率,通常用字母κ来表示。
它的单位是西门子每米(S/m),表示单位长度的电解质溶液,施加一个单位电场时,通过该溶液的离子总数。
简单来说,电导率就是电解质在电场中的传导能力。
第二步:电导率电极常数的定义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传递和迁移是通过化学分子和电介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电导率电极常数就是描述此种化学反应过程的一个物理常数。
字母λ表示电导率电极常数,单位是西门子立方分米每克物质(S·cm²/g)。
被定义为人工选定的等效电导贡献值的质量浓度比例。
它表明了单位质量的电解质中离子的数量,电极常数也可以看成是电解质溶液中的一种离子浓度。
第三步:电导率电极常数的应用电导率电极常数是通过测量溶液中的电导率计算的。
在电解质溶液中,电导率电极常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由于它代表了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浓度,所以在很多电化学反应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应用电导率电极常数可以非常方便地计算水溶液中离子浓度,从而用于衡量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离子平衡度等参数。
另外,电导率电极常数还常常用于计算溶液中含盐量,以及控制离子交换过程中离子浓度的变化。
电导率电极常数也可被运用于纯水的电导性测试中,测量纯水的电导率有助于判断水的净化程度。
总结:在电化学领域中,电导率电极常数是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代表着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迁移速率。
应用电导率电极常数可以帮助科学家计算出许多参数,衡量化学反应的参数,控制离子交换过程中离子浓度的变化,以及测试水质的净化程度等。
因此,对于电化学研究人员来说,了解电导率电极常数的概念及其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电导率仪电极常数
小朋友可能不太懂“电导率仪电极常数”这么专业的东西呢!这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可太复杂啦!
不过,为了弄明白,让我来大胆想象一下。
假如电导率仪是一个超级大的魔法盒子,那电极常数就像是这个魔法盒子里的神秘密码。
你说神奇不神奇?
就像我们玩游戏,得知道一些特殊的规则才能通关,电导率仪要准确工作,就得依靠这个电极常数。
我就想问问啦,为什么这个常数这么重要呢?它是不是决定着这个魔法盒子能不能展现出准确的魔法效果?
老师给我们讲过,做实验要很认真很仔细。
那这个电极常数是不是就像我们做题时的关键步骤,一步错了,后面就全错啦?
我还跟我的小伙伴们讨论过这个呢!
我问小明:“你说这个电极常数是不是像孙悟空的金箍棒,有了它电导率仪才能大显神通?”小明眨眨眼说:“我觉得更像我们的暗号,只有对上了,才能知道真相。
”
旁边的小红也凑过来说:“哎呀,你们说的都好奇怪,我觉得它就像我们跳舞的节拍,错了节拍,舞步就乱啦。
”
我们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
你说,到底谁的想法更对呢?
反正我觉得,这个电导率仪电极常数虽然让我脑袋都快想破啦,但也挺有意思的。
它让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神奇又复杂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
也许等我们长大了,学了更多的知识,就能真正明白它的奥秘啦!。
LE740的电导常数
LE740电导池的电极常数为0.08 cm-1。
电导池是一种测量电导率的仪器,它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比值来确定材料的电导率。
电导池通常由两个电极组成,称为测量电极和参比电极。
测量电极用于测量待测材料的电导率,而参比电极用于提供一个已知电导率的基准。
电导池的电极常数是指测量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的电势差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通常以厘米为单位。
在使用电导池进行电导率测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导池类型和常数,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电导池是一种常用于测量电导率的仪器,它由两个电极组成,分别称为测量电极和参比电极。
测量电极用于测量待测材料的电导率,而参比电极用于提供一个已知电导率的基准。
电导池的电极常数是指测量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的电势差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通常以厘米为单位。
电导池的电极常数取决于电极的材料和形状。
对于LE740电导池来说,它的电极常数为0.08 cm^-1,表示在标准温度下(通常为25℃),当测量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的电势差为1 cm时,电导率为1 S/m。
这个常数可以用来计算电导率,也可以用来校准电导池的测量结果。
在使用电导池进行电导率测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导池类型和常数,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例如,在测量水溶液的电导率时,可以选择使用LE740电导池,并根据电导池的常数计算出电导率的值。
如果需要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则需要选择具有不同常数的电导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校准和测量。
简述电导电极常数的含义
电导电极常数是化学分析中重要的参数,它能够反映特定部位的离子
导电浓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导电极常数的含义。
首先,电导电极常数也叫做极化电极常数,单位是V/m。
基本上,它表示特定的接触剂的电导率。
例如,电导电极常数表明在一定程度上,
某种液体可以把水分子电荷传递到某个离子上。
显然,不同的接触剂
带来的电导电极常数也会不同。
其次,电导电极常数也可以衡量离子导电浓度。
除了由液体溶液传播
电荷之外,也可以采用电导电极常数来计算离子的电荷大小,这在离
子的分析中很关键。
所以,电导电极常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反
映特定部位的离子导电浓度。
最后,电导电极常数的测量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
例如,温度、盐度、pH值以及溶液中的特定化学物质都可能影
响电导电极常数的变化。
所以,准确测量电导电极常数需要进行一系
列严格的方法和步骤,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电导电极常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能够反映特定部位的
离子导电浓度,这在电化学实验和离子分析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电导电极常数的准确测量还需要一系列的严格的测量步骤,以便更准
确地反映出特定部位的离子导电浓度。
ec=电导电极常数乘以温度校正系数乘以电导度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环境监测和工业过程控制中,电导度是一项重要的测试参数。
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性,可以获得有关溶液中离子和溶质浓度的信息。
而计算电导率时,我们通常使用一个由三个因素相乘组成的公式——“ec = 电导电极常数×温度校正系数×电导度”,其中ec代表电导率。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详细介绍以上公式中所涉及到的三个概念:电导电极常数、温度校正系数和电导度。
首先,我们将解释这些概念分别代表什么,并且讨论它们对于准确计算电导率的重要性。
随后,我们会探讨每个概念内部的机制和原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是如何影响最终结果的。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帮助读者深入了解ec = 电导电极常数×温度校正系数×电导度这个关系式,并且提供足够的知识来正确应用该公式进行实际计算。
我们将具体阐述每个因素在该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并讨论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个因素,以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和可靠。
最终,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准确理解这个关系式并在相关领域中灵活运用。
2. 正文:2.1 电导电极常数(ec):电导电极常数是一种衡量固体物质导电能力的参数。
它表示的是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内的物质对于电流通过的阻力大小。
电导电极常数越大,说明该物质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
通常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一个静态条件下的标准化测量来确定特定物质的电导电极常数,并利用这个值来进一步计算该物质在不同情况下的电导度。
2.2 温度校正系数:温度校正系数是指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测量时需要考虑到的修正因素。
由于温度会影响到物质内部离子或分子的移动速率,从而影响了其导电性能。
因此,在进行电导度测量时,我们需要对测得的数据进行温度校正,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3 电导度(conductivity):通过上述两个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得到具体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电导度。
电导度是一个描述物质在给定条件下传导能力强弱程度的指标。
电导率仪的标定
一、电导仪电导常数的标定
1. 打开电源;
2. 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清洗水电极;
3. 配制校准溶液0.01mol/L的KCL溶液(20℃下每L溶液中KCL 为0.7440g);
4. 把电导接入电导率仪;
5. 把电极浸入校准溶液中;
6. 按“电极常数”键选择1.0电极常数按“确认”键,这时屏幕下方小数字闪烁,调“升降”键设置实际电极常数,按“确认”稳定后观察电导率值是否与1408.3μs/cm一致,否则重新调整小数字,直到与校准溶液电导率值一致。
7. 校准后用蒸馏水后去离子水清洗电极,用滤纸吸干。
二、电导率值的测定
1. 打开电源,仪器进入测量状态;
2. 按“电极常数”键,在1.0、10.0、0.1、0.01四个电极常数中选择合适的电极常数,按“确认”键,这时下面小数字闪烁,按“升降”键设置实际电极常数,即校准的电极常数,然后按“确认”键;
3. 仪器在测量状态下,将清洗过的电极用被测溶液冲洗,然后将电极浸入溶液中,此时显示数值即为被测溶液的电导率值;
4. 如果需要测量TDS,可按“电导率/TDS”转换键.
5. 测量完毕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将电极冲洗干净,用滤纸吸干。
电导率电极常数标定结果与出厂不符的原因电导率电极常数标定结果与出厂不符可能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 物理磨损:电导率电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物理磨损,导致电极的表面积和形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电极常数的准确性。
2. 化学反应:电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与被测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这可能会改变电极的表面特性,影响电极常数。
3. 温度变化:温度对电导率电极的性能有显著影响。
如果标定时的温度与出厂时不同,可能会导致电极常数的变化。
4. 湿度变化:湿度也会影响电导率电极的性能,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湿度敏感的材料制成的电极。
5. 电极老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极材料可能会发生老化,这可能会改变其电导性能。
6. 使用维护不当:如果电极在使用或维护过程中不符合制造商的指导原则,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
7. 标定方法差异:如果标定电极常数时采用的方法与出厂时不同,或者操作人员之间的技术差异,也可能导致结果不符。
8. 设备问题:用于标定的仪器设备可能存在误差,或者在出厂后经历了维修或校准,导致性能改变。
为了确保电导率电极常数的准确性,建议定期进行标定,并且使用正确的标定方法和标准液。
如果标定结果与出厂数据有较大差异,
应该及时进行调整或更换电极,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导率中文名称:电导率英文名称:conductivity; electric conductivity定义1: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
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定义2:边长为1cm的立方体内所包含溶液的电导。
所属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分析仪器(二级学科);电化学式分析仪器-电化学式分析仪器一般名词(三级学科)定义3:以数字表示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单位以每米毫西门子(mS/m)表示。
所属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水域生态学(二级学科)百科名片电导率电导率,物理学概念,指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
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
生态学中,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单位以每米毫西门子(mS/m)表示。
目录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中国的电导率基准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中国的电导率基准展开编辑本段定义(1)英文:conductivity (or specific conductance)(2)定义:电阻率的倒数为电导率,σ=1/ρ 。
除非特别指明,电导率的测量温度是标准温度(25 °C )。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导率的单位是西门子/米(S/m),其它单位有:s/cm,μs/cm。
1S/m=1000ms/m=1000000μs/m=10ms/cm=10000μs/cm。
(4)说明: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
电导率越大则导电性能越强,反之越小。
另外,不少人将电导跟电导率混淆:电导是电阻的倒数,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编辑本段影响因素(1)温度:电导率与温度具有很大相关性。
金属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
半导体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高。
在一段温度值域内,电导率可以被近似为与温度成正比。
为了要比较物质在不同温度状况的电导率,必须设定一个共同的参考温度。
电导电极的标定方法
电导电极出厂时,每支电极都标有电极常数值。
用户若怀疑电极常数不正确或电极使用超过一年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重新标定。
以下介绍了两种电导电极的标定方法:
1、标准溶液标定
根据电极常数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
a.将电导电极接入仪器,断开温度电极(仪器不接温度传感器),仪器则以手动温度作为当前温度值,设置手动温度为25.0℃,此时仪器所显示的电导率值是未经温度补偿的绝对电导率值;
b.用蒸馏水清洗电导电极;将电导电极浸入标准溶液中;
c.控制溶液温度恒定为:(25.0±0.1)℃;
d.把电极浸入标准溶液中,读取仪器电导率值K测。
e.按下式计算电极常数J:J=K/K测
式中:K为溶液标准电导率
2、标准电极法标定
根据电极常数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
a.选择一支已知常数的标准电极(设常数为J标);
b. 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
c. 把未知常数的电极(设常数为J1)与标准电极以同样的深度插入液体中(都应事先清洗);
d. 依次将电极接到电导率仪上,分别测出的电导率为K1 及K标;
e.按下式计算电极常数J1:J1 =J标×K标/ K1
式中:K1为未知常数的电极所测电导率值
K标为标准电极所测电导率值
表3 KCL溶液近似浓度及其电导率值关系
太原市衡天力科贸有限公司。
电极常数与电导率的关系
电极常数与电导率是电化学研究中重要的参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电极常数是用来描述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能的一个量化指标,通常用K表示。
电导率是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度量,用σ表示。
电极常数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列公式来描述:
K = σ / C
K代表电极常数,σ代表电导率,C代表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根据这个关系,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1. 高电导率的电解质溶液具有较大的电极常数。
当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较高时,电极常数也会相应增大。
这是因为高电导率意味着更多的离子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溶液,从而增加了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能。
2. 电解质溶液浓度越高,电极常数越大。
由公式可知,电解质溶液浓度C与电极常数K成正比关系。
当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加时,电极常数也会随之增大。
电极常数与电导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高电导率的电解质溶液通常具有较大的电极常数,而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高,电极常数也越大。
这个关系在电化学研究中对于定量描述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能非常重要。
电导率表二、技术性能1、仪器使用条件供电电源:AC220V±10%V,50 Hz /60Hz为保证仪器测量值精确可靠,测量时请在下列环境条件下使用:环境温度0℃~40℃;空气相对湿度≤85%;无显著的振动、强磁场干扰。
2、主要技术参数测量范围0~2×105(μS/cm)准确度±1% F*S仪器稳定性0.5%温度补偿范围15~35(℃)输出测量讯号0~20(mV)仪器外形尺寸270×180×60(m m)仪器重量:1.5(Kg)消耗功率:3(W)可配电极规格常数:0.01、0.1、1、10 四种三、使用和维护1、电导电极规格常数和电导池常数常用电导电极规格常数(J0)有四种:0.01、0.1、1和10。
其实际电导池常数(J实)允差为≤±20%。
即同一规格常数的电导电极,其实际导池常数的存在范围为J实=(0.8~1.2)J0。
测量液体介质,选用何种规格的电导电极,应根据被测液介质电导率范围而定。
一般地,四种规格电导电极,适用电导率测量范围参照表1。
表1选用电极规格常数对应被测液介质电导率量程电极规格常数0.01 0.1 1(光亮) 1(铂黑) 10 适用测量范围μS/cm 0~3 0.1~30 1~100 100~3000 1000 以上本仪器配套供应(标准套)电导电极(光亮、铂黑)各一支,其规格常数J0=1其它规格常数电极,用户根据需要另配。
2、仪器量程显示范围本仪器设有四档量程。
当选用规格常数J0=1电极测量时,其量程显示范围如表2。
表2 J0=1时仪器各量程段对应量程显示范围序号量程开关位置仪器显示范围对应量程显示范围(μS/cm) 1 20μS 0~19.99 0~19.992 200μS 0199.9 0~199.93 2mS 0~1.999 0~19994 20mS 0~19.99 0~19990注:量程1、2档,单位μS;量程3、4档,单位m S。
在电导率测量中,电极常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因为它决定了电导率测量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电极常数越低,测量的灵敏度越高,而电极常数越高,测量的准确度越高。
因此,在选择电导率传感器时,需要根据被测样品的电导率范围和测量要求来选择具有适当电极常数的传感器。
此外,电极常数的校准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电极常数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情况而发生变化,所以需要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校准。
校准的方法包括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测量或者使用已知电导率的样品进行测量。
在校准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浓度、杂质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电极常数的使用也需要考虑样品的特性。
不同的样品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电极常数,因为不同样品之间的电导率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选择电导率传感器时,需要仔细了解样品的特点和性质,以便选择最合适的传感器。
另外,电极常数的设置也需要考虑测量条件。
不同的测量条件可能需要不同的电极常数值。
例如,在测量高电导率的样品时,需要使用较低的电极常数以提高灵敏度;而在测量低电导率的样品时,需要使用较高的电极常数以提高准确度。
因此,在测量前,需要仔细考虑测量条件和样品特性,以选择最合适的电极常数和传感器。
总之,电极常数是电导率测量中一个重要的参数,需要认真选择和设置,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了解电极常数的校准方法,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校准,以保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导率电极的cc值摘要:一、电导率电极的概念与作用1.电导率电极的定义2.电导率电极在测量中的应用二、cc值的含义与计算值的定义值的计算公式值与电导率的关系三、电导率电极的cc值测量方法1.实验室测量方法2.现场测量方法四、cc值对电导率测量的影响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值的校准与修正五、电导率电极的使用与维护1.电导率电极的选用与安装2.电导率电极的校准与清洗3.电导率电极的维护与更换正文:电导率电极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电导率电极的cc值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对电导率的测量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导率电极的cc值的相关知识。
电导率电极的cc值,也称为校准常数,是衡量电导率电极灵敏度的重要参数。
它表示在电导率为1mS/cm时,电极产生的电流强度。
cc值的单位为mA/V。
cc值的计算公式为:cc值=(电极产生的电流强度-参比电极产生的电流强度)/(电导率差-参比电极电导率差)。
电导率电极的cc值与电导率的关系是,电导率越高,cc值越大。
这是因为高电导率下,电极产生的电流强度会增大。
电导率电极的cc值测量方法有实验室测量方法和现场测量方法。
实验室测量方法是通过精确的电导率仪进行测量,而现场测量方法则是通过便携式电导率仪进行测量。
cc值对电导率测量的影響主要表现在,如果cc值不准确,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差。
因此,需要定期对cc值进行校准和修正。
在使用和维护电导率电极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极,并正确安装。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电极进行校准和清洗,以保证电极的测量准确性。
电导率电极的cc值
电导率电极的cc值(也称为电导率常数)是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它表示电极在单位长度和单位面积下的电导率。
CC值越大,电极的导电性能越好。
电导率电极的cc值取决于电极材料、结构和制作工艺。
常见的电导率电极材料包括不锈钢、哈氏合金、钛等。
不同材料的cc值各不相同,例如,不锈钢电极的cc值一般在10-100之间,而哈氏合金电极的cc值可能在10-50之间。
在实际应用中,电导率电极的cc值会受到测量液体性质的影响。
例如,对于导电性较强的液体,电极的cc值可能会较大;而对于导电性较弱的液体,电极的cc值可能会较小。
在选购电导率电极时,需要考虑cc值的大小以满足实际测量需求。
同时,应注意电极的耐腐蚀性、稳定性和精度等因素,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厂家和不同型号的电导率电极的cc 值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极,并进行相应的校准和验证。
电导电极的电极常数与盐分的测定
方建安
(南京传滴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FJA-09 型不锈钢电导电极是由塑料支干末端二根不锈钢针和作为温补的
2.5K 欧的热敏电阻组成,坚固耐用,主要用于湿土壤原位电导率和盐分的测定,也可以用作溶液的电导率和盐分的测定。
一、电导电极常数的测定方法:
1、用一定浓度的KCL 溶液来校正
根据公式K=S/G,电极常数K可以通过测量电导电极在一定浓度的KCL 溶液中的电导G来求得,此时KCL溶液的电导率S是已知的。
由于测量溶液的浓度和温度不同,以及测量仪器的精度和频率也不同,电导电极常数K 有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极常数也可能会有变化,因此,新购的电导电极,以及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电导电极,电极常数应重新测量标定。
2、用已知电极常数的电导电极来校正
如果有一支已知电极常数的电导电极如K为0.99 ,可以用同一个仪器,同一
个溶液分别测定他们的电导率,然后求出电极常数。
如已知电极常数的电导电极测得的电导率为355Q/cm,而未知电极常数的电导电极测得的电导率为
340 pS/cm,贝V新电导电极的电极常数为:
K=355 Q/cm /0.99/340 迟/cm =1.055。
二、如何用电导率仪来测定溶液的盐分含量
许多用户在购买了普通数字电导率仪后,如何用电导率仪来测定溶液的盐分含
量感到有些困难,现将测量的工作原理与测量方法介绍如下,
并以DDB-2或DDB-3 数字电导率仪为例子。
(一)工作原理
1、用电导电极测定溶液电导率时, 率、电导值和电极常数三者之间的 为:
电导率二电极常数X 电导值
故只要在进行校正时,将仪器显 调整
到电极常数值,仪器就能直接 被测电导
率。
测定时,只要将仪器 的温度补偿电极
与电导电极一起浸入被测液中,仪器就能
进行自动温度补偿 测得结果为25 C 时的电导率。
2、土壤含盐量与该土壤在 25C 时的电导率呈线性关系。
故只需测定后者就能求
得前者。
(二)、测量前的准备
1、 先配一组 NaCI 标准溶液,如 0.01、0.05、0.1、0.15、0.2mol/L 。
(先配1 moI/LNaCI 溶液:称58.5g NaCI 定容于1L 容量瓶中。
其他浓度 NaCI 溶液,分别用1 moI/LNaCI 溶液稀释得到)。
2、 配用DJS-1型电导电极(或FJA-09型不锈钢电导电极)测定溶液(或土 壤)电导率时:
(1) 检查零点。
使仪器右侧的电极插座保持悬空;将 “X 10 mS 量程按扭揿 下;将电源幵关拨在 “幵”位置。
这时,液晶显示屏上的标准显示值应为 000。
通常总是为000,不需要调节。
(2) 调整电极常数显示值。
将电导电极拔下(或电导电极不要插在被测溶液中), 将“校正”幵关按下,将“补偿/ 一般”幵关拨在“ 一般”位置。
这时可调节
“校正”电位器,使显示值为所用电极常数值,如
102(代表1.02)。
这样在测 定时,仪器显示值就代表被测电导率。
(3) 测定操作。
将带温补热敏电阻的电导电极浸于被测溶液中;同时分别将连
接它们的插头插入仪器右侧的插座中;将测量范围幵关按下;
“补偿/一般”幵 关拨在“补偿”位置时,仪器就能进行自动温度补偿,直接显示 25 C 时的电导 率;拨在“一般”位置时,则不起温度补偿作用,此时的显示值代表溶液所处 实际温度下的电导率。
测定溶液电导率时,一般先将 10mS- 100mS 测量按钮按下,这时信号源频率为
电导
关系 示值 显示 所附
1000Hz左右。
按下合适的量程按纽,使显示值介于100〜1000之间。
测定纯水
电导率时,可将“X 10 口S”与“X 10-2口S”按钮同时按下,这时信号源频率为100Hz左右。
(三八将带温补热敏电阻的电导电极,分别测量一组NaCI标准溶液的25C时的电导率。
女口
(
四)
、测
疋样
品
1、
当标
准曲
线建
立
后,就可测定样品的25 C时的电导率(如读数为0.56),然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盐分含量。
2、或者用计算方法得到结果
盐分(mol/L )=[L (25 C时样品的电导率)-截距]/斜率=(0.56-0.0169)
/12.25=0.0443 。
(五)、用TYC-2型盐分传感器测定土壤的含盐量
土壤含盐量与该土壤在25 C时的电导率呈线性关系。
故只需测定后者就能
求得前者。
测定土壤含盐量用的盐分传感器内部包含一个盐分传感元件和一个温度传感元
件,盐分传感元件是用两块方形铂网紧贴在圆形多孔陶瓷片的两边而构成一个铂网电导电
极。
当传感器被埋入土壤时,多孔陶瓷片中的许与陶瓷片孔隙中的离子通过扩散达到平衡,
陶瓷片中的溶液浓度即可代表土壤孔隙中的溶液浓度。
多孔隙将被土壤溶液所充满,土壤溶液中的盐分离子测定时,仪器所显示的用铂网电极测得
的电导值与土壤电导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在一定范围内,近似一条直线,可用公式Y二BX+A表示。
式中A称为截距,B称为斜率,它们是决定传感器特性的两个常数。
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只要测定25 C时的电导值Y,就可算出25 C时的土壤电导率X 和含盐量。
L (25C时样品的电导率)=[(Y-A (截距)]/B (斜率)
盐分传感器中的热敏电阻是作测温和进行自动温度补偿用的。
因热敏电阻的阻值是随温度上升而下降,故将其通过导线而接至仪器的温度补偿线路,就能控制仪器的显示灵敏度,使得传感器不论处于何种温度,仪器显示值始终保持为25C时的电导值。
三、注意事项
1、电导电极常数测量时应注意以下 3 点:
( 1) 测量时应采用配套使用的,不要采用其它型号的。
(2)测量电极常数的KCL溶液的温度,以接近实际被测溶液的温度
为好。
( 3) 测量电极常数的KCL 溶液的浓度,以接近实际被测溶液的浓度
为好。
2、在做电极常数测定或测定溶液时,FJA-09 型不锈钢电导电极插入溶
液中的中间高度,不要插到底部。
以免造成测量误差。
3、在野外测定干土时,应在局部加去离子水,能使用极电极容易插入
土中测定为宜。
测定完毕后电极要用水清洗干净。
我们实验室都是按照说明书保存
离子计电极:套在加有饱和氯化钾溶液的套子里
电导率仪电极:浸在盛有蒸馏水或者去离子水的小烧杯里
我上次去谱尼测试中心深圳实验室参观的时候,发现他们十分得规范得当,
值得我们学习
如何使用电导率仪的电极
电导率仪电极使用的敏感材料通常为铂,因而技术人员就在镀铂黑时在铂表面镀上一层黑色蓬松的金属铂,目的是为了减少极化效应。
多孔的铂黑增加了电极的表面积,是电流密度减小,是极化效应变小,电容干扰也降低了。
不镀铂黑
或镀得不好的铂黑电极,会产生很大的测量误差。
铂黑电极存放期间要泡在蒸馏水中不宜干放。
如果发现铂黑电极污染或失效,可浸入10%肖酸或盐酸溶液中二分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在测量,铂黑电极也可以重新电镀,但镀铂黑需要一定的要求和经验,镀铂黑镀得好与坏对电极性能有很大影响。
在我们国内一些电导电极或电导率仪的说明书中,对铂黑电极有一种误解,认为铂黑电极适合于高电导率的溶液中使用,其实不然,铂黑电极测试几个口S/cm甚至0.1卩S/cm的溶液都可以,而在高电导率的溶液中的测试,铂黑电极就更稳定和准确了。
因此常数大于1的电导电极,都应
该使用铂黑电极。
而不镀铂黑的光亮电导电极,因为它只能在较小的电导率的溶液中使用,所以常数小于1的电导电极可以使用光亮电极。
光亮电极的另一个优点是铂片表面可以擦拭,而铂黑电极表面则绝对不能擦拭,只能在水中晃动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