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电导电极,DJS-10C
- 格式:docx
- 大小:305.67 KB
- 文档页数:4
PMPB.CG版本号:01发布日期:2008-2-26低倍数泡沫混合比泡沫液配比操作规程编制:审核:批准: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月PMPB .CG版本号:01发布日期:2008-2-26低倍数泡沫混合比泡沫液配比操作规程1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泡沫产品型式检验(包括陆用和船用)、新品试验、产品出厂检验(船用产品出厂抽检或业主要求检验)和产品定期抽检试验。
2使用设备或仪器(其具体编号每次校验时填入校验记录表中)a)压力表型号FP4、精度1.5级、量程0~1.6MPa 1只b)流量仪XSJ-40D; 1台d) 传感器LWGY-50A/150A/200A; 1只e) 电导率仪DDS-11C; 1台f)电极DJS-10C; 1只g) 移液管(2ml,3ml,4ml,5ml,6ml,7ml,8ml); 7根h) 吸气橡皮球(洗耳球); 1个i) 量杯(0~500ml); 1只j) 有塞量筒(0~100ml); 4只k) 塑料杯;若干m) 秒表(精度:0.1s) 1块n)塑料瓶(0~1000ml) 1只3 标准液配置3.1 在试验现场用量杯接试验用水500ml;用塑料杯取试验用泡沫液(注意试验泡沫液必须是同一批次泡沫液)约100ml(不含气泡部分)。
3.2 取4只100ml有塞量筒水平放置在试验台上,用量杯对量筒进行加水,加水量根据所配混合比确定,见表1。
注意:1.使用量筒前需用移取液润洗2~3次。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
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等泡沫液加完后再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
2.注入液体后,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
否则,读出的数值偏小。
3. 使用量筒量液时,应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使眼的视线和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取和凹面相切的刻度即可。
电导度电极电导度电极是一种具有独特功能的电极,广泛应用在电化学分析、电势检测、电磁流检测以及水质分析等领域。
它的特点是它能检测盐类的电导度,以便用来对物质的含量进行准确的测定。
电导度电极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简单明了,有利于现场工作。
电导度电极是一种具有灵活性和精确度的现代测量工具,广泛应用在多种不同的领域。
电导度电极主要由检测电极、温度传感器和电子模块组成。
检测电极由金属片和陶瓷片组成,及一定空间的检测面积,形成高低极的角度,以实现电势的测量和检测。
检测电极的核心部件由极板、空腔和分离体构成,具有抗腐蚀性和耐腐蚀性强的特点。
极板上通常会有一层薄膜,用来控制电导度,从而提高精度。
温度传感器是电导度电极的另一个重要部件,主要负责温度的检测。
温度影响电导度,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温度,然后根据温度折算用于有效控制电导度的值。
由于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电导度,可以通过采集的温度信号来将电导度的结果进行校准,从而实现准确的测量。
电子模块是电导度电极的电路控制部分,它可以将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的结果输出到显示器等附件上来显示出来,以此来提供相应的信息给用户。
此外,电子模块还可以与电脑等其他设备相连,以便进行数据记录和存储等处理。
电导度电极也有一些重要的应用,它对于电势检测、电化学分析、电磁流检测以及水质分析都很有用处。
例如,它可以用于海水中盐度的检测,在农业和水利领域,它可以检测土壤的盐度,用于水质的分析,也可以检测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溶解氧的含量等。
其实,电导度电极是一种高科技设备,只有充分了解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才能够更好地利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用于检测电导度最新技术的出现,也在不断推动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为各种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电导率仪自校操作规程1.设备名称:DDS-12A型精密电导率仪2.仪器主要性能指标2.1测量范围:0.001~2×105μs/cm(若量程达2×105μs/cm需选用常数为10的电导电极)2.2仪器量程档及量程范围见表(1)表(1)2.3仪器基本误差:±1%(满量程)2.4温度补偿范围:15~35°C,基准25°C2.5电子单元稳定性误差:±0.66%/3小时2.6外形尺寸:210×205×80(mm);重量:1.5kg。
3.自校周期:更换新电极时进行电导池常数校正4.校验方法及步骤4.1打开仪器电源,预热15min4.2用温度计测量标准溶液的温度,将仪器量程开关拨动至CAL档4.3调节仪器面板上的温度旋钮,使其指向标准溶液的温度4.4用纯水反复清洗电极,用滤纸吸干电极上的水分4.5将校正电导池常数的电极插入已知电导率的氯化钾标准溶液中,测出标准溶液的电导值(见表2)按式(1)计算电极的电导池常数。
K=(S0-S1)/S2 (1)式中:K—电极的电导池常数,单位为每厘米(cm-1);S0—配置氯化钾所用试剂水的电导率,单位为微西每厘米(us/cm)〔(25±0.1)℃〕;S1—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单位为微西每厘米(us/cm)〔(25±0.1)℃〕;S2—用校正电导池常数的电极测定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单位为微西(us)见表2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率4.6若氯化钾标准溶液的温度不是25℃,测定数值应按式(2)换算为25℃时的电导率值,代入式(1)计算电导池常数。
S(25℃)=DDK/〔1+β(t-25)〕式中:S(25℃)——换算成25℃时水样的电导率,μs/cm;DD ——水温为t℃时测得的电导,μs;K ——电导池常数,cm-1;β——温度校正系数(通常情况下β近似等于0.02);t——测定时水样温度,℃。
双极电导电极双极电导电极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等领域。
本文将从双极电导电极的定义、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双极电导电极的定义双极电导电极,也称为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由两个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构成。
其中,P型半导体材料中掺杂了较多的杂质,形成P区域;N型半导体材料中掺杂了较少的杂质,形成N区域。
两个区域之间形成的PN结构是双极电导电极的基本结构。
双极电导电极通常有三个电极,分别是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
其中,发射极和基极之间形成PN结构,而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则形成PN结构。
发射极和集电极通过金属引线连接到外部电路中,而基极则是控制双极电导电极工作的引线。
三、双极电导电极的工作原理双极电导电极的工作原理涉及PN结的电子流动和电荷分布。
在正向偏置情况下,即发射极为P区,基极为N区,集电极为P区时,发射极向基极注入少量的电子,形成电子云。
这些电子被基极吸引并通过基极-集电极间的PN结流向集电极,形成电子电流。
此时,双极电导电极处于导通状态。
在反向偏置情况下,即发射极为N区,基极为P区,集电极为N区时,发射极向基极注入少量的空穴,形成空穴云。
这些空穴被基极吸引并通过基极-集电极间的PN结流向集电极,形成空穴电流。
此时,双极电导电极处于导通状态。
四、双极电导电极的应用双极电导电极由于其具有放大、整流和开关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
其中,双极电导电极作为放大器可以放大弱信号,提高信号的幅度;作为整流器可以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作为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
在电子设备领域,双极电导电极被广泛应用于音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电路中,用于放大电信号。
在通信系统领域,双极电导电极被用于射频收发器、调制解调器、遥控器等设备中,用于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总结:双极电导电极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器件,由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结构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基于PN结的电子和空穴的流动。
DDS-11D型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图)点击次数:1310 作者:佚名发表于:2008-07-02 00:00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来源:互联网(一)使用方法1.仪器外露各器件及各调节器功能(见图)。
2.电极的使用按被测介质电阻率(电导率)的高低,选用不同常数的电极,并且测试方法也不同。
一般当介质电阻率大于10MΩ·cm(小于0.1μs/cm)时,选用0.01cm-1常数的电极且应将电极装在管道内流动测量。
当电阻率大于1MΩ·cm(小于1μs/cm)小于10MΩ·cm (大于0.1μs/cm)时,选用0.1cm-1常数的电极,任意状态下测量。
当电导率在1μs/cm~100μs/cm之间时,选用常数为1cm-1的DJS-1C型光亮电极。
当电导率为100μs/cm~1000μs/cm之间时,选用DJS-1C型铂黑电极,任意状态下测量。
当电导率大于1000μs /cm之间时,选用DJS-10C型铂黑电极。
图仪器外形及各调节器功能1.表头2.电源开关3.温度补偿调节器4.常数补偿调节器5.校正调节器6.量程开关7.电极支架8.电极夹9.后面板10.电源插座11.保险丝座12.输出插口13.电极插座3.调节“温度”旋钮用温度计测出被测介质温度后,把“温度”旋钮置与相应介质温度的刻度上。
注:若把旋钮置于25℃线上,仪器就不能进行温度补偿(无温度补偿方式)。
4.调节“常数”旋钮即把旋钮置于与使用电极的常数相一致的位置上。
(1)对DJS-1C型电极,若常数为0.95,则调在0.95位置上。
(2)对DJS-10C型电极,若常数为9.5,则调在0.95位置上。
(3)对DJS-0.1C型电极,若常数为0.095,则调在0.95位置上。
(4)对DJS-0.01C型电极,若常数为0.0095,则调在0.95位置上。
5.把“量程”开关扳在“检查”位置,调节“校正”使电表指示满度。
6.把“量程”开关扳在所需的测量档。
如预先不知被测介质电导率的大小,应先把其扳在最大电导率档,然后逐档下降,以防表针打坏。
碳电极组成结构
碳电极是一种具有高纯度、高密度和高导电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电子等行业中的电解和电炉生产过程中。
碳电极的组成结构包括基础材料、粘结剂和填充剂三个部分。
基础材料是碳电极的主要成分,通常采用石墨、焦炭、石油焦等高纯度碳素材料制成。
这些基础材料经过烘干、加热和高温处理等多道工序后,可以得到具有高密度和高导电性能的碳电极。
粘结剂是将碳材料粘合在一起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有沥青、焦油、聚苯乙烯等材料。
这些材料能够使碳材料在高温下形成坚固的结合,确保碳电极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填充剂的作用是在制造碳电极时填充碳材料间的空隙,提高碳电极的密度和强度,同时也能够改善碳电极的导电性能。
常用的填充剂有焦沙、石墨粉、石英粉等。
总的来说,碳电极的组成结构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需求和使用场景来选择不同的材料和配方,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耐用性。
- 1 -。
DJS-0.01电导电极说明书
一、用途:用于测量液体的电导值。
二、使用、维护和注意事项
1、 将电极装入测量槽,槽下方接进水管,上方接出水管。
见图。
2、 确保流水中无空气混入,管道中应无气泡。
3、 电导电极插头插座应保持干燥,如受潮应烘干,否则,
会增加测量误差。
4、 连接管道应选用对纯水污染系数最小的材料,并避免污
染。
5、 逐渐增大测量槽中的高纯水的流速,直到仪器示值稳定
时(不随流速增大而增大),方可读数。
三、电极常数的测定法
1、 参比溶液法
i. 清洗电极
ii.
测定电极常数的Kcl 标准浓度为:0.001D 配制成的成分比例和标准电导率值见附录。
iii.
把电导池接入电导率仪。
iv.
控制溶液温度为25℃。
v.
把电极浸入标准溶液中。
vi. 测出电导池电极间电导K 1。
vii. 按下列计算电极常数J :J=K 标/K 1 式中K 标为溶液已知电导率(查表可得)。
2、 比较法:用一已知常数的电极与未知常数的电极测量同一溶液的电阻。
1. 选择一支合适的标准电极(设常数为J 标)。
2. 把未知常数的电极(设常数为J 1)与标准电极以同样的深度插入液体中(都应事先清洗干净)。
3. 依次把它们接到电导率仪上,分别测出的电导设为K 1及K 标
得:J1=J 标×K 1/K 标
附:Kcl 标准浓度及其电导率值:
成都世纪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电导率仪的电极的使用1)电极的使用。
使用时间电极夹夹紧电极的胶木,并把电极夹固定在电极架上。
①当被测熔液电导率低于0.3 ns-cm 1,使用DJS O.1 量电极,这时应把RP2 调节在所配套的电极的电极常数的10 倍位置上,例如,配套电极常数为0.090,则应把RP2 调节在0.90 位置上。
②当被测熔液的电导率低于10p,s-cm 1,使用DJS 型光亮电板。
这时应把RW,调节与所配套的电极的常数相对应的位置上,例如:若配套电极的常数为0.95,则应把RP2 调节在0.95 处,又如若配套电极的常数为1.1,则应把RP2 两节在1.1 的位置上。
③当被测溶液的电导率在10~104μS-cm-1 范围,则使用DJS-1 型铂黑电极,应把fiP2 调节在与所配套的电极的常数相对应的位置上。
④当被测熔液的电导率大于104μS-cm-1,则选用DJS-10 型铂黑电极,这时应把RP2 调节在所配套的电机有的常数的1/10 位置上。
例如,若电极的常为9.8,则应使RP2 指在0.98 位置上,再将测得的读数乘以10,即为被测熔液的电导率。
2)将电极插头插入电极插口内,旋紧插口上的紧固螺钉,再将电极浸人待测熔液中。
3)接着校正(当用1~8 量程测量时,校正时高/低频开关8 扳在低频,不用9~12 量程测量时。
则校正时高/低频开关8 扳向高周),即将校正/测量开关7 扳在校正并调节RP2 使指示在满度。
注意: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当使用to'pS-cm~1、to'pS-cm l,这两挡时,校正必须在电导池接妥(电极插头插人插孔,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的情况下进行。
4)然后,将校正/测量开关7 扳向测量挡,这时指示数乘以量程选择开。
电导率电极的cc值
摘要:
1.电导率电极的概念和作用
2.电导率电极的cc 值含义
3.电导率电极的cc 值测定方法
4.电导率电极cc 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结论
正文:
一、电导率电极的概念和作用
电导率电极是一种用于测量电导率或电阻值的敏感元件,通常由金属丝绕制而成,两端有引出电极,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
电导率电极的主要作用是将待测液体的电导率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从而得到液体的电导率值。
二、电导率电极的cc 值含义
电导率电极的cc 值是指电导率电极内外电极之间的距离和表面积的比值。
电极常数决定了一支电导率的测量范围和精度,一般电极常数越小,精度越高,范围越窄。
常见的2 电极电导率的电极常熟有0.1cm-1,0.01cm-1。
三、电导率电极的cc 值测定方法
电导率电极的cc 值通常在生产完成后进行测定。
测定方法有:比较法、电化学分析法、电阻法等。
其中,比较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对已知电导率的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待测溶液的电导率值。
四、电导率电极cc 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电导率电极的cc 值对测量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cc 值过大,会导致测量范围变窄,精度降低;如果cc 值过小,会导致测量范围变宽,精度提高。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待测液体的特性和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导率电极cc 值。
五、结论
电导率电极的cc 值是衡量电导率测量精度和范围的重要参数。
合理选择电导率电极的cc 值,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电导仪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测量除可用交流电桥法外,目前多数采用电导仪进行,它的特点是测量范围广,快速直读及操作方便,如配接自动电子电势差计后,还可对电导的测量进行自动记录。
电导仪的类型很多,基本原理大致相同,这里仅以天津永红仪器厂生产的DDS-11电导仪为例简述其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同时介绍较新型的DDS-307型电导仪使用方法。
1.测量原理仪器由振荡器,放大器和指示器等部分组成。
其测量原理可参看图。
图中:E 为振荡器产生的标准电压;R x 为电导池的等效电阻;R m 为标准电阻器;E m 为R m上的交流分压。
由欧姆定律及图可得:G1R ER E R R R E m m xm m m +=+=由此可见,当R m 、E 为常数时,溶液的电导度有所改变时(即电阻值R x 发生变化时),必将引起E m 的相应变化,因此测E m 的值就反映了电导(G )的高低。
E m 讯号经放大检波后,由0—1mA 电表改制成的电导度表头直接指示出来。
DDS-11 型电导仪原理示意图2. 使用方法DDS-11电导仪的板面图如图所示。
为保证测量准确及仪表安全,须按以下各点使用;(1) 通电前,检查表针是否指零,如不指零,可调整表头调整螺丝,使表针指零。
(2) 当电源线的插头被插入仪器的电源孔(在仪器的背面)后,开启电源开关,灯即亮。
预热后即可工作。
(3) 将范围选择器5扳到所需的测量范围(如不知被测量的大小,应先调至最大量程位量,以免过载使表针打弯,以后逐档改变到所需量程)。
(4) 连接电板引线。
被测定为低电导(5μΩ-1以下)时,用光亮铂电极;被测液电导在5μΩ-1-150m Ω-1时,用铂黑电极。
(5) 将校正测量换档开关扳向“校正”,调整校正调节器б,使指针停在指示电表8中的倒立三角形处。
(6) 将开关4板向“测量”,将指示电表8中的读数乘以范围选择器5上的倍率,即得被测溶液的电导度。
(7)在测量中要经常检查“校正”是否改变,即将开关4扳向“校正”时,指针是否仍停留在倒立三角形处。
电导电极使用说明书
一.用途
本电极是电导率仪的测量元件,用来测量水溶液的电导率或用作电导滴定用。
二.型号和主要技术数据
三.使用维护及注意事项
1.本电极有光亮和镀铂黑二种,镀铂黑的目的在于增加电极片的有效面积,防止和减弱电
极的极化,测量电导率大的溶液,使用镀铂黑电极比较适宜。
2.对镀铂黑的电极,使用前可浸在去离子水中,以防止铂黑的惰化。
3.铂黑镀层脱落或褪色时,则铂黑必须重新电镀,以保证所测数据的准确性。
4.电极出厂时在电极上标注的电导池常数仅作参考,检验所标电导池常数准确与否,可根据被测溶液的浓度和温度,查得相应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值K,然后根据实测的电阻值R 进行电导池常数Q的计算:Q=K·R。
详细见下表
四.质量保证期
1.电极的质量保证期是储存期,时间为一年。
2.在质量保证期内,如发现因制造厂的原因而不能正常工作时,应负责修理或退货。
出厂日期:见外包装检验员:。
实验七 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和活化能。
2.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会用图解法求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
3.熟悉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双分子反应,是一典型的二级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 3COOC 2H 5+Na ++OH -= CH 3COO -+Na ++ C 2H 5OH在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而改变(注:Na +在反应前后浓度不变)。
若乙酸乙酯的初始浓度为a ,氢氧化纳的初始浓度为b ,当时间为t ,各生成物的浓度均为x,此时刻的反应速度为dtdx=k(a -x)(b -x) ( 2-15-1) 式中,k 为反应的速率常数,将上式积分可得kt =b a -1ln )()(x b a x a b -- 为便于数据处理,使两种反应物的起始浓度相同,(a =b),则式(2-15-1)可以写成dtdx=k(a -x)2 (2-15-2) 将式(2-15-2)积分,得kt =)(x a a x- (2-15-3)不同时刻各物质的浓度可用化学分析法测出,例如分析反应中的OH -浓度,也可用物理法测量溶液的电导而求得。
在本实验中采用电导法来测定。
电导是导体导电能力的量度,金属的导电是依靠自由电子在电场中运动来实现的,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是正、负离子向阴极、阳极迁移的结果。
本实验中乙酸乙酯和乙醇不具有明显的导电性,它们的浓度变化不致影响电导的数值。
反应中Na +的浓度始终不变,它对溶液的电导具有固定的贡献,而与电导的变化无关。
体系中只是OH -和CH 3COO -的浓度变化对电导的影响较大,由于OH -的迁移速度约是CH 3COO -的5倍,所以溶液的电导随着OH -的消耗而逐渐降低。
若令G 0、G t 、G ∞分别表示反应起始时、反应时间t 时、反应终了时溶液的电导,显然G 0是浓度为a 的NaOH 溶液的电导,G ∞是浓度为a 的CH 3COONa溶液的电导,G t 是浓度为(a-x)的NaOH 溶液与浓度为x 的CH 3COONa 溶液的电导之和。
电导电极的电极常数与盐分的测定方建安(南京传滴仪器设备有限公司)FJA-09型不锈钢电导电极是由塑料支干末端二根不锈钢针和作为温补的欧的热敏电阻组成,坚固耐用,主要用于湿土壤原位电导率和盐分的测定,也可以用作溶液的电导率和盐分的测定。
一、电导电极常数的测定方法:1、用一定浓度的KCL溶液来校正根据公式K=S/G,电极常数K可以通过测量电导电极在一定浓度的KCL溶液中的电导G来求得,此时KCL溶液的电导率S是已知的。
由于测量溶液的浓度和温度不同,以及测量仪器的精度和频率也不同,电导电极常数K有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极常数也可能会有变化,因此,新购的电导电极,以及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电导电极,电极常数应重新测量标定。
2、用已知电极常数的电导电极来校正如果有一支已知电极常数的电导电极如K为,可以用同一个仪器,同一个溶液分别测定他们的电导率,然后求出电极常数。
如已知电极常数的电导电极测得的电导率为355μS/cm,而未知电极常数的电导电极测得的电导率为340μS/cm,则新电导电极的电极常数为:K=355μS/cm /340μS/cm =。
二、如何用电导率仪来测定溶液的盐分含量许多用户在购买了普通数字电导率仪后,如何用电导率仪来测定溶液的盐分含量感到有些困难,现将测量的工作原理与测量方法介绍如下,并以DDB-2或DDB-3数字电导率仪为例子。
(一)工作原理1、用电导电极测定溶液电导率时,电导率、电导值和电极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电导率=电极常数×电导值故只要在进行校正时,将仪器显示值调整到电极常数值,仪器就能直接显示被测电导率。
测定时,只要将仪器所附的温度补偿电极与电导电极一起浸入被测液中,仪器就能进行自动温度补偿。
测得结果为25℃时的电导率。
2、土壤含盐量与该土壤在25℃时的电导率呈线性关系。
故只需测定后者就能求得前者。
(二)、测量前的准备1、先配一组NaCl 标准溶液,如、、、、L。
电导率的测定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电导率仪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2. 测定KCl 水溶液的电导率,并求算它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3. 用电导法测量醋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常数K 。
二、实验原理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通常用电导G 表示,其单位是西门子,用符号S 表示。
如将电解质溶液中放入两平行电极之间,电极间距离为l ,电极面积为A ,则电导可以表示为:AG kl =k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单位为S.m -1,l/A :电导池常数,单位为m -1,电导率的值与温度、浓度、溶液组成及电解质的种类有关。
在研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时,常用摩尔电导率Λm 来表示,其单位为S.m 2.mol -1。
Λm 与电导率k 和溶液浓度c 的关系如下所示:m kcΛ=2. 摩尔电导率Λm 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增加。
对强电解质而言,其变化规律可以用科尔劳斯(Kohlrausch )经验式表示:m m ∞Λ=Λ-m∞Λ为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在一定温度下,对特定的电解质和溶剂来说,A 为一常数。
因此,将摩尔电导率Λm将直线外推与纵坐标的交点即为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m∞Λ。
3. 在弱电解质的稀薄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很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
因此,在浓度c 时的解离度α等于摩尔电导率Λm 和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m∞Λ之比,即用下式表示:mmα∞Λ=Λ在一定温度下,对于AB 型弱电解质在水中电离达到平衡时有如下关系:AB ≒A ++ B —开始 c 0 0平衡时 c(1-α) c α c α 该反应的解离平衡常数K 与解离度α有如下关系:2221()11()mm m m m m m mc c K c K αα∞∞∞∞Λ==-ΛΛ-ΛΛ=+ΛΛΛ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测得一系列不同浓度AB 型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 ,然后以1/Λm 对c Λm 作图可得到一条直线,其斜率为21()m K ∞Λ 如果知道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m∞Λ的数据,即可求得解离平衡常数K 。
罗斯蒙特电导率电极参数
罗斯蒙特电导率电极的参数主要包括:
1. 测量范围:电导率电极的测量范围因型号而异,但常见的测量范围为
μS/cm\~600mS/cm。
2. 精度:电导率电极的精度通常为±%或±1%。
3. 温度补偿:一些电导率电极具有温度补偿功能,可以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测量。
4. 材质:电导率电极的材质通常为不锈钢或塑料,具体材质取决于电极的型号和用途。
5. 响应时间:电导率电极的响应时间越快,越能及时反映水质的实时变化。
6. 安装方式:电导率电极的安装方式通常有浸入式和流通式两种,具体安装方式取决于电极的型号和用途。
7. 输出信号:电导率电极的输出信号通常为4\~20mA或0\~5V的模拟信号,也可以选择数字输出信号。
具体参数可能会因不同的电极型号和用途而有所不同,建议您查看产品说明书或咨询相关厂商以获取准确信息。
参比电极国标
参比电极是一种用于电化学实验和测量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建立电势的参考标准。
参比电极通过与待测电极相比较,提供一个可靠的电位基准。
根据国际电化学标准,参比电极需要具备稳定的电势、低的电流响应和可再生性等特点。
在电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参比电极有饱和甘汞电极、银/银氯化物电
极和铂电极等。
饱和甘汞电极是最常用的参比电极之一,它由甘汞浸泡在饱和甘汞氯化物溶液中制成,具有稳定的电势和较低的电流响应。
银/银氯化物电极是另一种常用的参比电极,它由银电极与氯化银溶
液接触而形成。
银/银氯化物电极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和稳定的电势。
铂电极常用于非水溶液和高温条件下的电化学实验,具有较宽的工作电位范围和优良的耐腐蚀性能。
为了确保参比电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各国都有相关的国家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参比电极的制备方法、使用条件和校准要求等。
例如,中国国家标准GB/T 617-2008《电解质溶液中的参比电极》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参比电极的制备和使用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参比电极的电势范围、电流响应、电解液要求等内容,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参比电极的国际标准化有助于电化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统一的
标准,不同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可以共享和比较实验结果,促进科学研究的进展和应用的推广。
同时,国家标准还帮助保证了电化学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为相关领域的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总之,参比电极国家标准的建立和遵守对于电化学实验和测量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
这些标准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的发展。
工业硅碳电极规格工业硅碳电极是一种重要的冶金材料,主要用于电炉冶炼中的碳素材料。
它具有很好的导电性、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下面将介绍工业硅碳电极的规格和相关参考内容。
一、工业硅碳电极的规格1. 规格尺寸:工业硅碳电极的规格尺寸一般按直径和长度来表示。
常见的直径规格包括300毫米、350毫米、400毫米、450毫米等;长度规格包括1500毫米、1600毫米、1800毫米等。
2. 电极质量:工业硅碳电极的质量要求高,主要包括材料的纯度、密度和力学性能等。
一般要求电极材料的纯度高于99.5%,密度大于1.65g/cm³,抗折强度大于14MPa,体积电阻率小于600μΩ·m。
3. 物理指标:工业硅碳电极的物理指标可以包括电阻率、体积密度、抗折强度等。
电阻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通常要求在规定温度下的电阻率不超过85μΩ·m。
体积密度一般在1.75-1.85g/cm³之间,抗折强度一般大于14MPa。
4. 化学指标:工业硅碳电极的化学指标主要包括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硫含量等。
其中,灰分是指在高温下,电极材料中矿石、煤焦等非炭素物质热解后残留的无机物含量;挥发分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材料中通过挥发损失的物质含量;固定碳是指电极材料中非挥发性碳含量;硫含量是指电极材料中硫元素的含量。
一般要求灰分小于0.3%,挥发分小于1.5%,固定碳含量大于98.5%,硫含量小于0.03%。
二、工业硅碳电极的相关参考内容1.《工业硅碳电极技术规范》(YB/T 19002-2012):该标准规定了工业硅碳电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内容。
这是工业硅碳电极的国家标准,对于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进行电极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指导。
2.《电炉冶炼用硅碳电极技术要求》(GB 15163-2018):该标准规定了电炉冶炼用硅碳电极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它对硅碳电极的尺寸、质量、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为电炉冶炼行业提供了可靠的硅碳电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