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度与活度系数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37
活度系数法状态方程法
活度系数法
概述:
在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与理论浓度存在偏差,这是由于溶质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引入了活度系数的概念。
活度系数是一个无量纲量,它与实际浓度之比等于理论浓度之比。
公式:
a = γ × c
其中,a 表示活度,γ 表示活度系数,c 表示实际浓度。
计算方法:
1. 通过实验数据求得实际浓度。
2. 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活度系数表或者计算公式求得对应温度下
的活度系数。
3. 将实际浓度与对应温度下的活度系数相乘即可得到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活度。
优点:
1. 能够更准确地描述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2. 能够考虑到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对溶液性质的影响。
状态方程法
概述:
状态方程法是一种通过热力学状态方程计算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性质变化的方法。
热力学状态方程是描述物质热力学性质的数学公式,它能够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压力、摩尔数等条件下的状态。
公式:
PV = nRT
其中,P 表示压强,V 表示体积,n 表示摩尔数,R 表示气体常数,T 表示温度。
计算方法:
1. 根据实验条件求得物质的压强、体积和温度。
2. 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求得其摩尔数。
3. 根据热力学状态方程计算出物质在该条件下的其他性质,如密度、焓等。
优点:
1. 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
2. 能够通过热力学状态方程描述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
电解质溶液活度计算理论进展【摘要】:由于溶液大多数不是理想溶液,需要用活度来代替浓度。
活度系数又是描述活度与浓度的差异程度,因此活度系数的计算对于反应过程相当的重要。
近几年,随着活度系数理论模型的不断发展,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也在不断的提高、创新。
本文在回顾电解质溶液热力学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对活度系数计算做了综述。
【关键词】:活度系数活度模型热力学模型活度计算Electrolyte solution activity in recent years, progressin computational theoryAbstract:Solution is not ideal because most of the solution need to replace the concentration of activity. Activity coefficient is described differences in degree of activity and concentration, so the calculation of activity coefficients for the reaction process was very importan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ctivity coefficient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models, the calculation of activity coefficients are also constantly improving and innovation. In this paper, recalling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thermodynamics of electrolyte solution, based on calculations made on the activity coefficient is reviewed.Keywords: Activity coefficient, Activity Model, Thermodynamic model, Activity calculation1、活度与活度系数绝大多数的反应都有溶液(固溶体、冶金熔体及水溶液)参加,而这些溶液经常都不是理想溶液,在进行定量的热力学计算和分析,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必须代以活度。
5.3 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和活度系数5.3.1 电解质溶液的活度和活度系数对于非理想溶液,其溶质的化学位可表示为:m a RT ln +=*μμ,m a m γ=m a — 活度(有效浓度) *μ—标准状态时的化学位,即1a m =时的化学位。
m — 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 γ — 活度系数对于强电解质溶液,由于电解质在溶剂中解离为离子,故m a m γ=关系不适用于溶质的整体,但对离子本身仍然适用,即:+++γ=m a ,---γ=m a 设某电解质 -+ννA M 在溶液中电离:--++ννν+ν→-+z z A M A M这时:+*+++=a RT ln μμ, -*--+=a RT ln μμ 而:--++*+=+=μνμνμμa RT ln又: *--*++*μν+μν=μ 故: -+ν-ν+⋅=a a a因为溶液是电中性的,各种离子的γ、m 无法通过实验测定,而引出“平均离子活度”的概念。
令: -+ν+ν=ν定义:平均离子活度 ()νν-ν+±-+⋅=1a a a 平均离子活度系数 ()νν-ν+±-+γ⋅γ=γ1平均离子浓度 ()νν-ν+±-+⋅=1mm m又: m m ++ν=,m m --ν= 得: ① ±±±γ=m a② ()νν-ν+ν±-+ν⋅νγ=ma表格1 298K 时一些1-1价型电解质溶液中TlCl 饱和溶液的±γ5.3.2 离子强度由下表可知,当21m m +<0.021kgmol -⋅时,TlCl 的±γ只与(21m m +)有关而与外加电解质的种类无关。
1921年,路易斯(Lewis )等人在研究了大量不同离子价型电解质对活度系数的影响之后,总结出一个经验规律:在稀溶液中,电解质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γ与溶液中总的离子浓度和电荷有关,而与离子的种类无关。
总的离子浓度和电荷对±γ的影响可用公式描述:I z z A -+±-=γlg ——德拜-休克尔(Debye-H ückel )极限公式A 是一个只与温度和溶剂性质有关的常数,对于25℃的水溶液,A=0.509kg/mol ;+z 和-z 分别为正负离子的价数;I 为离子强度,它被定义为∑=ii i z m I 221i m 和i z 分别为离子i 的质量摩尔浓度和价数。
§7.4 强电解质的活度和活度系数1.溶液中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由于阴阳离子间存在较强的静电吸引,与非电解质溶液相比,电解质溶液更容易偏离理想溶液的行为。
从理论上应如何描述电解质溶液的行为呢?原则上讲,以活度代替浓度将化学势表示为ln B B B RT a μμ=+同样适用于电解质溶液,但由于电解质的电离,使得其情况比非电解质溶液更复杂。
在电解质稀溶液中,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成阴阳离子,它们的化学势可分别表示为: ln RT a μμ+++=+; ln RT a μμ---=+其中阳离子活度α+=γ+m +/m ,阴离子活度α-=γ-m -/m ,γ+、γ-和m +、m -分别是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活度系数和质量物质的量浓度。
由于强电解质溶液由阴阳离子共同组成,其溶液总的化学势应该是各离子化学势的加和。
对任一强电解质M A v v +-:M A M A z z v v v v +-+-+-−−→+有: ()ln ln v vv v v v RT a a RT aμμμμμμ+-++--++--+-=+=++=+ (7.12)比较可知v v μμμ++--=+v v a a a +-+-=⋅ (7.13)由于单一离子的溶液不存在,故无法测定单一离子的活度及活度系数,实验测量的只能是阴阳离子共同的对外表现,为此需引入离子的平均活度a ±、平均活度系数γ±和平均质量物质的量浓度m ±,令ν++ν-=ν,根据式(7.13)定义定义a ±为defv vv a a a +-±+-===⋅ (7.14)令a ± = γ± m ±/m ,将其代入(7.14)式可得()()v v v v v vm m m γγγ+-+-±±+-+-⋅=⋅⋅⋅ 所以v v vγγγ+-±+-=⋅ (7.15)v v v m m m +-±+-=⋅ (7.16)可见,离子平均活度、平均活度系数和平均质量物质的量浓度都是几何平均值。
课题:溶液的热力学性质——活度及活度系数课程名称:钢铁冶金原理教材:黄希祜主编 .《钢铁冶金原理(第3版)》.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01第一章 冶金热力学基础1.2 溶液的热力学性质——活度及活度系数 教学要求:1) 理解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理想溶液、稀溶液、亨利定律常数的含义;理解活度及活度系数的概念、。
2) 掌握不同浓度单位间的换算;确定(%))(*,,H x H B K K P 的方法及它们间转换。
3) 掌握活度及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活度标准态的选择及其与活度的关系;不同活度标准态间的转换。
教学重点:1) 三种标准态的活度及活度系数的计算。
2) 三种活度标准态间的转换。
3) 亨利定律常数的确定。
教学难点:1) 计算活度的公式)(/标B B B p p a =中)(标s p 的确定。
2) 三种活度标准态间的转换系数0B γ的确定。
第一部分 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第二部分 新课引入:由于冶金反应中常遇到的钢液、熔渣等都是非理想溶液,这种溶液里的组分浓度并不适合理想溶液的热力学公式,必须用一系数对组分浓度进行修正,使其适用于常见物理化学定律。
被修正后的浓度称为活度。
所以有必要学习活度有关的知识。
第三部分 讲授新课1.2.1 溶液组分浓度的单位及其相互转换关系 一、常用溶液组分浓度单位 B w —质量百分浓度B n —组分B 的摩尔数 B x —组分B 的摩尔分数B c —体积摩尔浓度(3/m mol 溶液)B ϕ—标准总压数B p —组分B 的分压数注意:本课后面出现的B w 值及B ϕ值是百分号“%”前的数字。
二、浓度单位间的关系式1))1(1100BA B B A B M Mx M M w -+⋅=(二元系) (2-1)证明: BB A A BB B A B B n M n M n M m m m w +=+=100100=)1(1100)(100BA B B A BA BA B A BA B BM Mx M M n n n M M M n n n M -+⋅=+-++证毕。
物理化学电解质溶液教案中的离子活度与活度系数的计算电解质溶液是物理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了解离子的活度与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研究溶液行为非常关键。
本教案将介绍离子活度与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一、离子活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活度表示离子在溶液中实际参与反应的程度。
活度的计算方法如下所示:1. 离子活度的一般定义对于一个电解质溶液来说,假设其中一种离子的浓度为c,则该离子的活度a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a = γc其中,γ为活度系数,c为浓度。
2. 离子活度系数的定义与计算离子活度系数表示离子活度与理想活度(即浓度活度)之间的比值。
离子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所示:γ = a / c其中,γ为离子活度系数,a为离子活度,c为浓度。
二、离子活度与活度系数的计算示例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示例来演示离子活度与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假设有一个0.1 mol/L的NaCl溶液,计算其中的氯离子(Cl-)的活度与活度系数。
1. 计算氯离子的活度根据活度的定义,氯离子的活度a等于浓度c乘以活度系数γ。
由于浓度已知为0.1 mol/L,我们需要计算活度系数γ。
2. 计算氯离子的活度系数活度系数γ可以通过离子强度I来计算,离子强度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I = 1/2 * Σ(Ci * Zi^2)其中,Ci为溶液中第i种离子的浓度,Zi为该离子的电荷数。
对于NaCl溶液来说,只有氯离子和钠离子,其离子强度I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I = 1/2 * (CNa+ * ZNa+^2 + CCl- * ZCl-^2)由于NaCl溶液中的氯离子和钠离子的浓度相等,且电荷数分别为-1和+1,可以将公式化简为:I = 1/2 * (2C * (-1)^2) = C因此,NaCl溶液中的氯离子的离子强度为C。
接下来,根据离子强度I和Debye-Hückel方程,我们可以计算氯离子的活度系数γ的近似值,公式如下所示:log10γ ± 0.509*I^(1/2)/(1 + 1.6*10^(-3)*I^(1/2))将离子强度C代入公式中,即可计算得到氯离子的活度系数γ的近似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