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对峙
- 格式:pptx
- 大小:3.06 MB
- 文档页数:7
宋金对峙与辽、西夏、金的兴衰
宋金对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备受关注的时期,同时辽、西夏、金三国的兴衰也在这个背景下展开。
这段历史上的交锋与转变,影响深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宋金对峙
宋金对峙,是指宋朝与金朝之间的长期对抗与纷争。
这段历史时期,宋朝虽然处于南方,却能与强大的金朝抗衡,展现出顽强的抵抗精神。
宋金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展开激烈的博弈,给中国历史留下了许多传世之战。
辽国的兴衰
辽国,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政权,曾在华北地区拥有广泛的势力范围。
然而,随着宋金对峙的不断升温,辽国逐渐式微,最终被金朝所灭。
辽国的兴衰历程,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
西夏的兴衰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曾在西北地区崭露头角。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与周边政权的纷争,西夏最终走向衰落。
在宋金对峙的大背景下,西夏的兴衰命运也与之紧密相连。
金国的兴衰
金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北方政权,崛起于辽国之后,最终取代了辽国的地位。
金国在宋金对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最终也在蒙古的入侵中覆灭。
金国的兴衰,见证了中国北方政权的变迁与沧桑。
宋金对峙与辽、西夏、金三国的兴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这段历史时期的变革与转变,影响深远,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我们应当从中汲取教训,珍惜和平,推动和谐发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宋金对峙与辽、西夏、金的兴衰,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
通过深入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权更替的规律,从中吸取智慧,推动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
中国历史地图宋金对峙中国历史地图宋金对峙(1127-1211)1127年靖康之耻后,金国从汴京(即东京开封)撤军,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
张邦昌在万般无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诏立赵构为帝。
1127年5月,赵构从今天的河北南下到陪都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
叛臣张邦昌却以护国有功为名,被封王。
张邦昌后来被杀,成为宋朝唯一被杀死的文臣。
高宗渡江。
1128年,金国以张邦昌被废为名,继续大举南侵。
天会六年七月,宗泽因力主过河抗金不成,忧愤而卒,使以汴京为中心的军民联合抗金的有利形势急转直下。
金军乘机再度南下,采取东西并进之策攻宋,命完颜娄室率西路军攻陕西,牵制川陕宋军,掩护主力东下;完颜宗翰、完颜宗辅率东路军于黎阳津(今河南浚县东南)南下,对江淮的宋军实施攻击。
宋廷闻讯,于十月间紧急部署江淮防务。
十一月,金军向南宋大举进攻,至天会七年三月,完颜娄室所率西路军相继攻破延安府(今陕西延安)、晋宁军(今陕西佳县)、麟州(今陕西富县)等地。
完颜宗翰所率东路军相继攻破澶、相(今河南濮阳、安阳)等州后,分兵自滕县(今山东滕州)奔袭扬州,自率主力于沭阳(今属江苏)击溃宋韩世忠军后,乘势南下,宋高宗渡江,金军亦因江阻北撤。
1128年冬,东京留守杜充,“决黄河自酒入淮,以阻金兵”,黄河下游河道,从此又一大变。
杜充决河的地点,史无明文,《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定在滑县上流的李固渡(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许)以西。
决口以下,河水东流,经今滑县南,濮阳、东明之间,再东经、鄄城、巨野、嘉祥、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经泗水南流,夺淮河注入黄海。
此后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
迁徙的范围,主要在今豫北、鲁西南和豫东地区。
此次决河改道,使黄河由合御河入海一变而为合泗入淮,长时期由淮河入海。
1129年金国又立刘豫为帝,国号齐,史称"伪齐",以加强黄河以南的统治。
宋朝也进行北伐,由宗泽、岳飞、韩世忠、吴玠等抗金将领指挥,在黄河两岸曾经击溃伪齐军和金国的联军1131年,升杭州为临安府(今杭州市)作为“行在”,1138年正式定临安为行都,建康改为留都。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重要知识点总结
【思维导图】
【必背重点】
金与南宋的对峙金的建
立
11世纪末,完颜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
真各部的统一。
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
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都
城会宁)
金灭辽1125年,辽被金灭亡
金灭北
宋
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南宋建
立
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
(今浙江杭州)
金与
南宋的对峙岳飞抗
金
功
绩
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
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
迫使金军后撤
结
果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
分界线
1/ 4。
宋金对峙的名词解释是宋金对峙的名词解释是令人瞩目的历史事件之一,发生在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的中国。
宋金对峙指的是北宋(960-1127)与契丹族金国(1115-1234)之间的长期冲突与对峙。
这段历史时期有着丰富的故事和复杂的政治情节。
一、背景介绍宋金对峙的起因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
北宋初建立首都于东京(今河北省雄县),通过强大的中央集权和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宋朝进入了一个繁荣的经济和文化时期。
然而,北方的辽朝(916-1125)和西方的西夏(1038-1227)等周边国家对北宋发动了一系列入侵和侵略战争。
二、金国的崛起在北方的契丹族统治辽朝逐渐衰退后,金朝兴起。
金朝的领导者完颜阿骨打(1068-1123)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政策来扩张领土。
金国军队迅速征服了辽朝,并将其首都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改名为金中都。
三、北宋的困境北宋在辽朝灭亡后,金国成为该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金朝几乎与北宋接壤,北宋的防线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边疆安全,北宋开始修筑长城,并派遣了大量军队驻守。
然而,金国的军队依然对北宋的领土发动了一系列侵略。
四、对峙与战争在北宋与金国的边界地区,两国军队频繁对峙。
宋朝派遣大批将领和精锐部队进行防守,金朝方面也派出了强大的军队进攻。
这一时期,宋金军队进行了多次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是靖康之役(1127年),金国的军队攻破了东京,俘虏了北宋的皇帝官员,使北宋灭亡。
五、宋金对峙的影响宋金对峙不仅对双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向封建帝国过渡的重要阶段。
宋金对峙导致北宋灭亡,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态势,也对宋朝后期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总结宋金对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令人瞩目的时期,其中充满了战争与复杂的政治利益交织。
它引发了北方与南方的社会差异,对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段历史时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上,还展示了中国封建王朝与边境游牧民族之间的长期冲突与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