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0.00 KB
- 文档页数:8
《统计学》试题库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泉州师院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本科2008级《统计学》期末复习试卷A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在原题上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1.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2.相关系数为零,说明两现象之间毫无关系。
( )3.方差分析是为了推断多个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而进行的假设检验。
( )4.对总体参数提出某种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称为参数估计。
( )5.统计表的总标题位于表的上端,统计图的总标题也是位于图的上端(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1.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哪些因素有利于成年松树长到60英尺以上的高度。
经估计,森林公园长着25000棵成年松树,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棵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
该研究的总体是( B )A. 250棵成年松树B.公园里25000棵成年松树C.所有高于60英尺的成年松树D.森林公园中所有年龄的松树2.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50 n 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A )A. 100和2B. 100和0.2C. 10和1.4D. 10和23.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标准差越大的变量,其( B )A .标准差代表性越大B .离散程度越大C .稳定性越高D .分布偏斜程度越严重4.某电视台就“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哪个”随机询问了200名观众,为了度量调查数据的集中趋势,需要运用的指标是( D )A .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C .中位数D .众数5.将抽样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这种抽样方式称为( B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系统抽样6.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他条件不变,置信度1-α 越小,则( D )A .抽样推断的准确度越低B .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越高C .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越大D .允许误差范围越小7.点估计的缺点是( C )A.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准确估计B.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有效估计C.不能给出点估计值与总体参数真实值接近程度的度量D.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准确区间8.假设检验中,拒绝域的大小与我们事先选定的( D )A.统计量有一定关系 B.临界值有一定关系C.置信水平有一定关系 D.显著性水平有一定关系9.假设检验是对未知总体某个特征提出某种假设,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的资料是(A )A.样本资料 B.总体全部资料C. 重点资料D.典型资料10.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C )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统计”一词有三种理解()A. 统计工作B. 统计资料C. 统计信息D. 统计科学2.根据某样本资料得居民平均收入(万元)与某种产品销售量(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xy6820ˆ+=,这意味着()A.居民平均收入与某种产品销售量之间是负相关B.居民平均收入与某种产品销售量之间是正相关C.居民平均收入为1万元时,某种产品的销售量平均为826台D.居民平均收入每增加1万元,某种产品销售量平均增加6台E.居民平均收入每增加1万元,某种产品销售量平均减少6台3.在参数估计中,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有()A. 无偏性B. 有效性C. 相合性D. 一致性4.假设检验中所犯错误有两种类型()A. 取真错误B. 弃真错误C. 取伪错误D. 弃伪错误5.样本单位数取决于下列因素()A. 被研究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B. 抽样极限误差C. 抽样调查组织方式和抽样方法D. 研究的代价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在实际试验中,许多不能控制的偶然因素引起试验结果数值的差异,称为______误差。
1.什么是标志和指标?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区别:⑴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⑵标志中的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⑶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以直接取得;而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
⑷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有时间、地点、范围。
联系:⑴一般来说,指标的数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而来的;⑵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等。
3.影响频数分布的主要要素有哪些?⑴组距与组数:组距越小、组数越多、次数分布越分散。
⑵组限与组中值:组限的划定越科学,组中值越具有组代表性,次数分布越能反映总体单位实际分布特征。
4.统计分组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选择分组标志?统计分组可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科学分类,分析总体的内部结构,从而认识各种类型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揭示各种社会经济现象间的依存关系,加深对事物认识。
选择分组标志要⑴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⑵适应被研究对象特征;⑶考虑历史资料的可比性。
5.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加权算术平均数与加权调和平均数在计算上的不同点是二者的应用条件不一样。
如果资料中直接给了每个组的变量值x和次数f,而没有给标志总量(m=xf),就要应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数;如果资料中直接给了每个组的变量值x和标志总量(m=xf),而没有给每个组的次数f,就要用调和平均数来计算平均数。
6.在比较两个数列的二个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能否直接用标准差进行对比?标准差的大小,一方面取决变量值离散程度大小的影响,也取决于平均数大小的影响。
如果两个数列的平均数大小相等时,平均数对标准差没有影响,这时就可以直接用标准差比较两个数列平均数代表性大小;但如果两个数列的平均数不等时,平均数的大小对标准差有影响,这时就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两个数列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就需要消除平均数大小对标准差的影响,而需要用标准差系数比较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C 、对总体均值的检验D 、对总体方差的检验【 】6、当总体方差已知,无论样本容量n 的大小如何,进行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应采用的临界值为A 、F 值B 、 Z 值C 、t 值D 、2χ值 【 】7、各变量值与均值的离差之和 A 、等于各变量值之和的平均数 B 、等于零 C 、等于最大值 D 、等于最小值【 】8、为了分析我校不同专业学生的某次统计学测验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可运用方差分析法。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 在12个专业(K=12)中共计随机抽取60个学生进行调查,拒绝原假设的区域是A 、()),59,11(01.0+∞FB 、()),59,11(005.0+∞FC 、()),48,11(01.0+∞FD 、()),48,11(005.0+∞F 【 】9、样本容量不变,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减小,则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变化不定【 】10、若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6,众数为32,中位数为28,则大体上可断定数据的分布形态为A 、正态分布B 、左偏分布C 、右偏分布D 、尖峰分布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题前括号内,选错或没有选全的,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组数据为17、19、22、24、25、28、34、35、36、37、38。
则 A 、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为28 B 、该组数据的下四分位数为22 C 、该组数据的众数为38 D 、该组数据无众数 E 、该组数据的上四分位数为36【 】2、下列那些属于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A 、极差B 、内距C 、方差D 、标准差E 、离散系数 【 】3、假设检验中,关于两类错误与显著性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第Ⅰ类错误称为弃真错误,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αB、第Ⅱ类错误称为取伪错误,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记为βC、当α增大时,β减小;当β增大时,α减小α和同时减小的唯一办法是增加样本容量D、要使βE、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α被称为显著性水平【】4、在参数估计中,统计学家给出了评价估计量的一些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A、相合性B、有效性C、均衡性D、时效性E、无偏性【】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总体参数是唯一的、确定的,但又是未知的B、总体参数是随机变量C、样本统计量是随机变量D、样本统计量是唯一的、确定的E、样本所包含的总体单位个数称为样本容量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统计学的内容十分丰富,研究与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一)1、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C )。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A 、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B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C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D 、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C )。
泉州师院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本科2008级《统计学》期末复习试卷A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在原题上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1.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2.相关系数为零,说明两现象之间毫无关系。
( )3.方差分析是为了推断多个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而进行的假设检验。
( )4.对总体参数提出某种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称为参数估计。
( )5.统计表的总标题位于表的上端,统计图的总标题也是位于图的上端(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1.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哪些因素有利于成年松树长到60英尺以上的高度。
经估计,森林公园长着25000棵成年松树,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棵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
该研究的总体是( )A. 250棵成年松树B.公园里25000棵成年松树C.所有高于60英尺的成年松树D.森林公园中所有年龄的松树2.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50 n 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A. 100和2B. 100和0.2C. 10和1.4D. 10和23.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标准差越大的变量,其( )A .标准差代表性越大B .离散程度越大C .稳定性越高D .分布偏斜程度越严重4.某电视台就“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哪个”随机询问了200名观众,为了度量调查数据的集中趋势,需要运用的指标是( )A .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C .中位数D .众数5.将抽样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这种抽样方式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系统抽样6.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他条件不变,置信度1-α 越小,则( )A .抽样推断的准确度越低B .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越高C .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越大D .允许误差范围越小7.点估计的缺点是( )A.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准确估计B.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有效估计C.不能给出点估计值与总体参数真实值接近程度的度量D.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准确区间8.假设检验中,拒绝域的大小与我们事先选定的()A.统计量有一定关系 B.临界值有一定关系C.置信水平有一定关系 D.显著性水平有一定关系9.假设检验是对未知总体某个特征提出某种假设,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的资料是()A.样本资料 B.总体全部资料C. 重点资料D.典型资料10.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统计”一词有三种理解()A. 统计工作B. 统计资料C. 统计信息D. 统计科学2.根据某样本资料得居民平均收入(万元)与某种产品销售量(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xy6820ˆ+=,这意味着()A.居民平均收入与某种产品销售量之间是负相关B.居民平均收入与某种产品销售量之间是正相关C.居民平均收入为1万元时,某种产品的销售量平均为826台D.居民平均收入每增加1万元,某种产品销售量平均增加6台E.居民平均收入每增加1万元,某种产品销售量平均减少6台3.在参数估计中,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有()A. 无偏性B. 有效性C. 相合性D. 一致性4.假设检验中所犯错误有两种类型()A. 取真错误B. 弃真错误C. 取伪错误D. 弃伪错误5.样本单位数取决于下列因素()A. 被研究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B. 抽样极限误差C. 抽样调查组织方式和抽样方法D. 研究的代价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在实际试验中,许多不能控制的偶然因素引起试验结果数值的差异,称为______误差。
统计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指标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众数答案:C2. 在正态分布中,数据的分布形态是:A. 正U形B. 正态钟形C. 倒U形D. 正态三角形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均差C. 众数D. 方差答案:C4.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均值等于:A. 样本均值B. 总体均值C. 总体方差D. 样本方差答案:B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1)B. (-∞, ∞)C. [0, 1]D. [1, ∞)答案:A6.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中常用的点估计方法?A. 极大似然估计B. 贝叶斯估计C. 插值法D. 以上都是答案:A7.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方法?A. 回归分析B. 方差分析C. 因子分析D. 移动平均法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A. t检验B. F检验C. 卡方检验D. 相关性检验答案:D9.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图形?A. 散点图B. 箱线图C. 直方图D. 以上都是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的图形?A. 散点图B. 箱线图C. 条形图D. 饼图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统计学中的中心极限定理。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指出,如果从总体中抽取足够大的样本(样本大小通常大于30),无论总体分布如何,样本均值的分布都将趋近于正态分布。
2. 描述什么是正态分布,并说明其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形状呈钟形,也称为高斯分布。
在统计学中,正态分布在假设检验、参数估计、质量控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因为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测量结果都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给定一组数据:2, 4, 6, 8, 10,计算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
一、名词解释1。
总体(population)2。
样本(sample)3。
同质(homogeneity)4。
变异(variation)5。
参数(parameter)6。
统计量(statistic)7.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8。
概率(probability)二、最佳选择题1. 若以舒张期血压≥90mmHg为高血压,调查某地100人,其中有36名高血压患者,此资料为( B )A。
计量资料B。
计数资料C。
等级资料D。
以上都不是2。
参数( D )A.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的统计指标B.无法由样本信息推测C。
任何情况,都无法计算 D.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值3。
资料类型转换(A )A。
计量资料可以转换为计数资料B。
计量资料不可以转换为等级资料C。
等级资料可以转换为计量资料 D.资料类型不可以互相转换4. 属于计量资料的是( D )A。
血型B。
病情程度C。
职业 D.细胞计数5。
通过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要求样本(D )A。
总体中的一部分B。
总体外的一部分C。
总体中随意部分 D.总体中的随机部分二、是非题1.所谓“随机”就是“随意”或“随便”的意思. ( ×)2.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观察对象。
(√ )3。
统计学中的变异是指研究对象有异常。
( ×)4.小概率事件是指某随机事件发生概率小于等于0。
05的事件。
(×)5.同质的观测值之间无差异。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最佳选择题1。
B 2。
D 3.A 4。
D 5.D三、是非题1。
×2。
√ 3.× 4。
× 5.×一、名词解释1.均数(arithmetic mean)2.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3。
中位数(median)4。
百分位数(percentile)5.四分位数间距(quartile range)6。
方差(variance)7。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8.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9。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一个统计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 、每一名学生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B 、工业设备调查C 、职工调查D 、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时间B 、调查期限C 、标准时间D 、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简单算术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加权调和平均法D 、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A 、平均指标B 、强度相对指标C 、总量指标D 、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B 、时期数列C 、间断时点数列D 、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学的内容?A. 计算平均数B. 绘制箱线图C. 进行假设检验D. 制作频率分布表答案:C2.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的区别在于:A. 总体参数是固定的,样本统计量是变化的B. 总体参数是变化的,样本统计量是固定的C.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固定的D.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变化的答案:A3. 以下哪个是正态分布的特点?A. 均值等于中位数B. 均值小于中位数C. 均值大于中位数D. 均值与中位数无关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A. 各组数据应来自正态分布B. 各组数据的方差应相等C. 各组数据的样本量应相等D. 各组数据应相互独立答案:C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0)B. [0, 1]C. (-∞, ∞)D. (-1, 1)答案:D6. 以下哪个是统计推断的步骤?A. 收集数据B. 描述数据C. 做出决策D. 以上都是答案:D7. 样本容量的大小会影响:A. 抽样误差B. 样本均值C. 总体均值D. 样本方差答案:A8.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预测未来趋势B. 描述数据分布C. 分析数据相关性D. 以上都是答案:A9.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变量B. 常量C. 函数D. 公式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回归分析的目的?A. 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B. 预测一个变量的值C. 确定变量的因果关系D. 以上都是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指出,给定足够大的样本容量,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趋近于正态分布,无论原始总体的分布如何。
这一定理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允许我们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估计样本均值的分布,从而简化了许多统计推断问题。
2. 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以及它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
统计学试题库和试题库答案及解析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题库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是指()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 、进行调查的时间C 、调查工作的期限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3、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应使用()。
A 、全距B 、平均差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A 、扩大为原来的3倍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5、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A 、576户B 、144户C 、100户D 、288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A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B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C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B 、 510C 、 500D 、4908、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C 、组中值能取整数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9、n X X X ,,,21 是来自总体),(2σμN 的样本,样本均值X 服从()分布 A 、),(2σμN B.、)1,0(N C.、),(2σμn n N D 、),(2n N σμ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A 、估计标准误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C 、相关系数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统计学期末考试卷试题库题集及标准答案.doc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
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用数字来描述;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判断题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9.数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大小有直接关系。
()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1. 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 产业分类B.劳动生产率C.所有制形式D.企业名称2. 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A. 全国所有居民户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D.某一居民户3. 若要了解全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全国所有油田B.每一个油田C.每一台采油设备D.所有采油设备4. 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B.指标都是用数字表示的C. 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D.指标都是用文字表示的5. 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 英国人威廉·配第B.德国人康令C. 德国人阿亨瓦尔D. 比利时人凯特勒6. 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B. 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C. 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D. 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7. 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统计学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在双侧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应选为()。
A、H0:M ≠M0,H1:M = M0B、H0:M= M0 ,H1:M<M0C、H0:M= M0 ,H1:M ≠M0D、H0:M = M0 ,H1:M ≥M0正确答案:C2、由变量y倚变量x回归和由变量x倚变量y回归所得到的回归方程是不同的,这表现在()。
A、一个是直线方程,另一个是曲线方程B、与方程对应的两条直线只有一条经过点C、方程中参数不同,意义也不同D、参数估计的方法不同正确答案:C3、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B、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资料的来源正确答案:C4、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D、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正确答案:C5、统计整理是()。
A、统计调查的前提,统计分析的继续B、统计研究的最终阶段C、统计分析的前提,统计调查的继续D、统计研究的初始阶段正确答案:C6、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A、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B、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数值C、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D、如性别正确答案:C7、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以使()。
A、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B、推算的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的逐期增长量C、推算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实际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期末水平正确答案:D8、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 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正确答案:C9、某质量管理部门对某企业准备出厂的180件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有170件为合格品,为证明该企业的全部产品的合格率是否达到95%,应采用哪一种假设检验()。
三、单项选择题1.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2.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C)A.第一种,80%—90% 90%—99% 100%—109% 110%以上B.第二种,80%以下 80.1%—90% 90.1%—100% 100.1%—110 110%以上C.第三种,80%以上 80%—90% 90%—100% 100%—110% 110%以上D.第四种,85%以下 85%—95% 95%—105% 105%—115% 115%以上3.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1.6:100,这是(A)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4.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B)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5.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C)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6.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yc=a+bx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B)A. r=0 B. |r|=1 C. -17.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反映的对象范围可分为(C)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8.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B)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9.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A)A.(102%×105%×108%×107%)-100%B. 102%×105%×108%×107%C. 2%×5%×8%×7%D.(2%×5%×8%×7%)-100%10.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11.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重要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12.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B.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会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产量调查13.复合分组是(C)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量层叠起来进行分组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1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15.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A.权数不等 B.权数相等C.变量值相同D.变量值不同16.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本身,这一标准称为(A)A.无偏性B.一致性C.有效性D.准确性17.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C)A.相关表 B.相关图 C.相关系数 D.定性分析18.当变量x值增加时,变量y值随之下降,那么x与y之间存在着(C)A.直线相关关系B.正相关关系C.负相关关系D.曲线相关关系19.估计标准误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因此(B)A.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大B.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C.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D.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实用价值小20.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21.统计整理的关键(B)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2.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分析分组 D.结构分组23.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制调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C)A.第一种,80%—90% 90%—99% 100%—109% 110%以上B.第二种,80%以下 80.1%—90% 90.1%—100% 100.1%—110% 110.1以上C.第三种,80%以上 80%—90% 90%—100% 100%—110% 110%以上D.第四种,85%以下 85%—95% 95%—105% 105%—115% 115%以上2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25.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26.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A.平均数离差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27.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B)A.不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复相关28.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D)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29.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大类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且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30.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为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31.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百分数32.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3.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B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B.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全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3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B.正确确定组距 C.正确确定组数D.正确确定组中值35.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相比( A )A.都具有平均意义B.都可用复名数表示C.都是两上有联系的总体对比D.都具有正逆指标36.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 B )A.权数不等B.权数相等C.变量值相同D.变量值不同37.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B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38.当有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安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B)A.相关关系B.函数关系C.回归关系D.随机关系39.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数,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40.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分析分组 D.结构分组41.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42.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A)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C.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D.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43.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C)A.相关表B.相关图C.相关系数D.定性分析44.广义的指数是指(C)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B.物价变动的相对数 C.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D.简单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45.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C)A. 3% B. 10% C. 7.1% D. 107.1%46.平均增长速度是(C)A.长环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D.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47.相对指标的表现(计量)形式有(2)。
1、一个统计整体( ) A 、只好有一个标记 B 、只好有一个指标 C 、能够有多个标记 D 、能够有多个指标2、检查某大学 2000 名学生学习状况,则整体单位是()A 、 2000 名学生B 、 2000 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 、每一名学生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公司经营状况检查,则检核对象是 ()。
A 、该地所有商业公司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公司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公司D 、该地每一商业公司 4、以下哪一种检查的报告单位与检查单位是一致的 ( )。
A 、工业普查B 、工业设施检查C 、员工检查D 、未安装设施检查 5、某市进行工业公司生产设施普查, 要求在 7 月 1 日至 7 月 10 日所有检查完成, 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
A 、检查时间B 、检查限期C 、标准时间D 、登记限期 6、某连续变量分为 5 组:第一组为 40—— 50,第二组为 50—— 60,第三组为 60—— 70,第四组为 70— — 80,第五组为 80 以上,则( )A 、50 在第一组, 70 在第四组B 、 60 在第三组, 80 在第五组C 、 70 在第四组, 80 在第五组D 、80 在第四组, 50 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 12 个工业公司的员工人数和薪资总数, 要求计算该局员工的均匀薪资, 应当采纳 ()A 、简单算术均匀法B 、加权算术均匀法C 、加权调解均匀法D 、几何均匀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久计划达成程度,应规定 ( )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域有 10 万人,共有 80 个医院。
均匀每个医院要服务 1250 人,这个指标是( )。
A 、均匀指标B 、强度相对指标C 、总量指标D 、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能够相加的是()。
A 、相对数时间序列B 、期间数列C 、中断时点数列D 、均匀数时间序列11、依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照的样本资料的特色是( )。
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ADADD 6—10 DAABA1.某企业职工消费支出资料显示:有一半人的年支出水平小于等于5800元,年消费支出6000元的人数最多,年平均支出为5500元,该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分布属于()。
A.左偏分布B.右偏分布C.对称分布D.J型分布2.在总指数计算中,同度量因素所起的作用是()。
A.起相乘作用B.起归纳推断作用C.起变动作用D.媒介与权重作用3.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A. +11.1%B. +10%C.- 11.1%D. -10%。
4. 一总体服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均匀分布,现从中抽出一个n=50的简单随机样本,则该样本均值近似服从()。
11A. 均值100、方差为0.2的均匀分布B. 均值100、方差为2的T分布C. 均值10、方差为1.4的钟形分布D. 均值100、方差为2的正态分布5.根据季度时间数列资料,各月季节比率之和应为()%。
A.100B.120C.400D.12006.测定标志变异程度最常用最主要的指标是()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7.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指标性质不同 C.采用的基期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8.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A. 7.1% B. 10% C. 7% D. 11%9.抽样误差是指()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C.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10.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A.定基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环比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二、判断题1.在异距分组下,全距等于组距与组数之积。
( )2.帕氏质量指数是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的总指数。
1.统计是从现象的( C )。
A.质的方面去研究其量的方面B.量的方面去研究其质的方面C.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其量的方面 D.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其质的方面2. 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是( C)。
A.阿亨瓦尔B.凯特勤C.约翰·格朗特D.皮尔逊3. “统计”一词的含义可以包括的是( A )。
A.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方法C.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方法D.统计工作、统计学、统计方法4.以一、二、三等品来衡量产品质地的优劣,那么该产品等级是( A)。
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质量指标D. 数量指标5. 在出勤率、废品量、劳动生产率、商品流通费用额和人均粮食生产量五个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几个( B )。
A. 一个B. 二个C. 三个D. 四个6. 可以准确地计量两个数值之间的倍数的数据尺度是( D )。
A. 定类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比尺度7.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D )。
A. 职工人数B. 企业个数C. 设备台数D. 产品长度8.统计指标按核算的范围分为( B )。
A. 数量与质量指标B. 总体与样本指标C. 品质与质量指标D. 连续与离散指标9.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可采用的调查组织方式是( B )。
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10.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B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表11. 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A)。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B.将来资料具有可比性C.确定调查单位D.登记的方便12. 单项数列分组通常只适用于 ( C ) 的情况。
A.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多B.连续变量,但范围较大C.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D.连续变量,但范围较小13.由组距式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则( B )。
A.众数为零B.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C.众数不能确定D.众数组的组限就是众数14. 已知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7.8岁,18岁的人数最多,则该分布属于( B )。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对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描述其分布特征的图形主要有( )A. 直方图和折线图B. 直方图和茎叶图C. 茎叶图和箱线图D. 茎叶图和雷达图2. 在对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使用的统计量通常是( ) A. 异众比率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离散系数3. 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50=n 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A. 100和2 B. 100和0.2 C. 10和1.4 D. 10和24. 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
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A. 无偏性 B. 有效性 C. 一致性 D. 充分性5.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A. 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B. 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C. 一定包含总体均值D. 可能包含也可能不包含总体均值6.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 是( )A. 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B.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C.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D.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7.在回归模型εββ++=x y 10中,ε反映的是( )A. 由于x 的变化引起的y 的线性变化部分B 由于y 的变化引起的x 的线性变化部分C. 除x 和y 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 的影响D 由于x 和y 的线性关系对y 的影响8.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多重共线性是指模型中( )A.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相关B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无关C 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相关D 因变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相关9.若某一现象在初期增长迅速,随后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则以K 为增长极限。
描述该类现象所采用的趋势线应为( )A. 趋势直线 B. 指数曲线 C. 修正指数曲线 D. Gompertz 曲线10. 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A. 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B 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C 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D 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二.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解释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的含义。
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2. 简述移动平均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解释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三. (20分)一种产品需要人工组装,现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组装方法。
为比较哪种方法更好,随机抽取10个工人,让他们分别用三种方(1) 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评价组装方法的优劣?试说明理由。
(2) 如果让你选择一种方法,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试说明理由四. (20分)从一批零件中随机抽取36个,测得其平均长度为149.5cm ,标准差为1.93cm 。
(1) 试确定该种零件平均长度95%的置信区间。
(2) 若要求该种零件的标准长度应为150cm ,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和步骤检验该批零件符合标准要求?(05.0=α)。
(3) 在上面的估计和检验中,你使用了统计中的哪一个重要定理?请简要解释这一定理。
五. ((20分)一家产品销售公司在30个地区设有销售分公司。
为研究产品销售量(y )与该公司的销售价格(x 1)、各地区的年人均收入(x 2)、广告费用(x 3)之间的关系,搜集到30个地区的有关数据。
利用Excel 得到下面的回归结果(05.0=α):(1) 将方差分析表中的所缺数值补齐。
(2) 写出销售量与销售价格、年人均收入、广告费用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解释各回归系数的意义。
(3) 检验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4检验各回归系数是否显著?5计算判定系数2R ,并解释它的实际意义6计算估计标准误差y s ,并解释它的实际意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甲、乙、丙三人的数学平均成绩为72分,加上丁后四人的平均成绩为78分,则丁的数学成绩为 A. 96 B. 90 C.80 D.752.以下是根据8位销售员一个月销售某产品的数量制作的茎叶图30267855654 则销售的中位数为A. 5 B. 45 C. 56.5 D. 7.5 3.10个翻译当中有8个人会英语,7个人会日语。
从这10个人当中随机地抽取一个人,他既会英语又会日语的概率为A 108B. 105 C.107 D. 101 4.某汽车交易市场共发生了150项交易,将销售记录按付款方式及汽车类型加以区分如下:如果从销售记录中随机抽取一项,该项是分期付款的概率是 A. 0.95 B. 0.5 C. 0.8 D. 0.25 5.某火车票代办点上季度(共78天)的日销售额数据如下:从中任选一天,其销售额不低于5000元的概率为 A. 131 B. 7823 C. 7872 D. 0 6.纺织品平均10平方米有一个疵点,要观察一定面积上的疵点数X ,X 近似服从A. 二项分布B. 泊松分布C. 正态分布D. 均匀分布 7.某总体容量为N ,其标志值的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μ,方差为2σ。
X 为样本容量为n 的简单随机样本的均值(不重复抽样),则X的分布为A. ),(2σμN B. ),(2nN σμ C. ),(2nX N σ D. )1,(2--⋅N nN n N σμ8. 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
这种评价标准称为A 无偏性 B. 有效性 C. 一致性 D. 充分性 9.拉氏指数方法是指在编制综合指数时A. 用基期的变量值加权B. 用报告期的变量值加权C. 用固定某一时期的变量值加权D. 选择有代表性时期的变量值加权10. 根据各季度商品销售额数据计算的季节指数分别为∶一季度125%,二季度70%,三季度100%,四季度105%。
受季节因素影响最大的是A 一季度 B. 二季度 C. 三季度 D. 四季度二、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 解释95%的置信区间。
2简述风险型决策的准则3简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
3. 在回归模型εββββ+++++=p p x x x y 22110中,对ε的假定有哪些?三、 (15分)下面是36家连锁超市10月份的销售额(万元)数据:167 190 166 180 167 165 174 170 187 185 183 175 158 167 154 165 179 186 189 195 178 197 176 178 182 194 156 160 193 188 176 184 179 176 177 176(1) 根据上面的原始数据绘制茎叶图。
2将销售额等距分为5组,组距为10,编制次数分布表; (2) 绘制销售额次数分布的直方图,说明销售额分布的特点。
4说明直方图和茎叶图的区别。
四、 (15分)甲、乙两个班参加同一学科考试,甲班的平均考试成绩为86分,标准差为12分。
乙班考试成绩的分布如下:要求:(1)计算乙班考试成绩的均值及标准差; (2)比较甲乙两个班哪个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大?五、 (15分)某企业生产的袋装食品采用自动打包机包装,每袋标准重量为100克。
现从某天生产的一批产品中按重复抽样随机抽取50包进行检查,测得每包重量(克)如下:已知食品包重服从正态分布,要求:(1) 确定该种食品平均重量95%的置信区间。
(2) 如果规定食品重量低于100克属于不合格,确定该批食品合格率95%的置信区间。
(3) 采用假设检验方法检验该批食品的重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写出检验的具体步骤)。
(注:96.1025.02==z z α)六、 (15分)随着零售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各零售商不断推出新的促销策略。
物通百货公司准备利用五一假日黄金周采取部分商品的大幅度降价策略,旨在通过降价赢得顾客、提高商品的销售额,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调整商品的结构。
为分析降价对销售额带来的影响,公司收集的降价前一周和降价后一周集中主要商品的有关销售数据,如下表:几种主要商品一周的销售数据(1) 降价后与降价前相比,三种商品的总销售额增长的百分比是多少?销售额增长的绝对值是多少? (2) 以降价后的销售量为权数,计算三种商品的平均降价幅度是多少?由于降价而减少的销售额是多少?(3) 以降价前的价格为权数,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量平均增长幅度是多少?由于销售量增长而增加的销售额是多少? 说明你在分析上述问题时采用的是什么统计方法?采用该方法的理由是什么?单项选择题CDABDBCAC D七、简答题i.总体:所研究的全部个体(元素)的集合。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参数: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参数通常是一个未知的常数。
统计量: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个量。
由于样本是我们所已经抽出来的,所以统计量总是知道的。
ii. (1)每个总体都应服从正态分布。
也就是说,对于因素的每一个水平,其观测值是来自正态分布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
(2)各个总体的方差2σ必须相同。
也就是说,对于各组观察数据,是从具有相同方差的正态总体中抽取的。
(3)观测值是独立的。
iii. 移动平均法是趋势变动分析的一种较简单的常用方法。
当时间数列的变动趋势为线性状态时,可采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该方法是通过扩大原时间数列的时间间隔,并按一定的间隔长度逐期移动,分别计算一系列移动平均数,由这些平均数形成的新的时间数列对原时间数列的波动起到一定的修匀作用,削弱了原数列中短期偶然因素的影响,从而呈现出现象发展的变动趋势。
iv. 拉氏指数是1864年德国学者拉斯贝尔斯(Laspeyres )提出的一种指数计算方法,它是在计算一组项目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基期而计算的指数。
帕氏指数是1874年德国学者帕煦(Paasche )所提出的一种指数计算方法,计算一组项目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变量值固定在报告期计算的指数。
八、 (1)用离散系数。
因为标准差不能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
(2)三种组装方法的离散系数分别为:015.0=Av ,009.0=B v ,007.0=C v 。
虽然方法A 的离散程度要大于其他两种方法,但其组装产品的平均数量远远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所以还是应该选择方法A 。
九、 (1)63.05.1493693.196.15.1492±=⨯±=±nsz x α(148.87,150.13) (2)150:0=μH ,150:1≠μH 。
检验统计量55.13693.11505.149-=-=z ,由于96.155.12=<-=αz z 。
不拒绝原假设。